《弟子规》常识
《弟子规》讲解

[1] 字不敬:指字写不端正。 [2] 虽有急,卷束齐:即使有急事,也要把书收整好。 [3] 暴:糟蹋、损害。 [4] 驯致:逐渐达到。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晨必盥 兼漱口 冠必正 纽必结 置冠服[2] 有定位 衣贵洁 不贵华 对饮食 勿拣择 年方少 勿饮酒 步从容 立端正
老易至 便溺回[1] 袜与履 勿乱顿[3] 上循分 食适可 饮酒醉 揖深圆
惜此时 辄净手 俱紧切 致污秽 下称家[4] 勿过则[5] 最为丑 拜恭敬
[1] 溺:读niào,同尿。 [2] 置:放置。 [3] 顿:处理。 [4] 上循份,下称家:指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来,也要与自己家庭的情况相称。 [5] 则:准则,指量。
信为先 不如少 秽污词 勿轻言 勿轻诺 重且舒 此说短
诈与妄[1] 惟其是 市井气 知未的[4]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奚可焉[2] 勿佞巧[3] 切戒之 勿轻传 进退错 勿模糊 莫闲管
[1] 妄:胡乱,不负责任。 [2] 焉:语气词。 [3] 佞巧:谄佞巧诈。 [4] 未的:未看到,不知道真相。 [5]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不要太快、模糊不清。
[2] 怡吾色:和颜悦色。有“色养”之意。《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朱熹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例:《世说 新语·德行》:“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3] 号泣随:指哀求。 [4] 挞:读tà,用鞭棍等打人。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1]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 出则悌
兄道友[2] 财物轻 或饮食 长呼人[4]
弟道恭 怨何生 或坐走 即代叫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一、《弟子规》基本常识1、《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2、在中国古代“四书”里涉及到《弟子规》的内容的是(《论语》)。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5、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
8、(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9、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36010、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字?10801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训蒙文12、《弟子规》作者是谁?后来经谁改编?[李毓秀贾存仁]13、《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山西什么地方的人?[新绛]14、《二十四孝》全名是什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15、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教诲16、《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什么年间?卒于什么年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17、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8、集团公司对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是如何要求的。
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由党委牵头,团委具体承办,各单位要成立活动领导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团组织为此项活动责任部门,坚持“分类引导,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弟子规》原文

弟子规》原文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讲孝顺父母,其次是尊敬兄长,谨慎诚信,广泛地爱护众人,亲近仁人。
如果有余力,还要研究文化知识。
入门之后,要听从父母的召唤,不要懒惰,要尊重父母的教诲,顺从父母的责备。
冬天要保暖,夏天要清凉,早晨要节省,晚上要定时睡觉。
出门一定要告知家人,回家一定要露面,不要有变化。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否则会违背孝道。
物品虽小,也不要私藏,否则会伤害亲人的心。
要尽力满足亲人的喜好,避免做亲人讨厌的事情,以免伤害亲人的感情。
如果亲人爱我,孝顺就不难;如果亲人憎我,孝顺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亲人做错了事,要劝谏他们,使他们高兴起来,要温和地说话,轻柔地发声。
如果劝谏不起作用,就要号泣挨打,也不要怨恨。
如果亲人生病了,要先尝试药物,日夜陪伴在床前,不离不弃。
在丧事期间,要常常悲伤哀叹,住所要改变,不吃肉喝酒,要尽心尽力地履行丧礼和祭祀,诚心诚意地对待死者,就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
出门在外要尊重兄长,恭敬有礼,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中心是孝顺,财物是次要的,不要随意抱怨,不要发脾气,要自我克制。
吃饭喝水、坐着走路,要让长者先,年幼者后,如果长者呼唤别人,要代为叫来,如果自己不在,要尽快赶到。
称呼长者时不要直呼其名字,要用尊称,对待长者要尊重,不要有怨言,要站立恭敬。
骑马下马,乘车下车,要等待长者先行,年幼者后行。
在长者面前要说话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不要碰触棱角。
拿空器具时,要像拿满的一样小心谨慎,进入空房间时,要像有人在里面一样小心谨慎。
做事要认真,不要匆忙,也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轻率,不要参与斗闹,不要接近邪恶之事,不要问及无关紧要的事情。
在进入别人的家门之前,要先问有没有人在家,上堂时要大声说话,如果有人问你是谁,要回答自己的名字,不要混淆。
借用他人的物品时,要明确归还时间,如果不问就借用,就是偷盗。
如果借用后有急事,要及时归还。
说话要真诚可信,不要欺骗和虚伪,不要使用恶劣的语言和市井气息。
弟子规全文解读

弟子规全文解读
《弟子规全文解读》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弟子规》全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教化精神。
《弟子规》全文共分为三十六则,每则均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
其中第一则提倡“孝悌平等”,教导孩子要尊敬长辈,亲近兄弟,对待
平辈要宽容友善。
这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家庭关系观念,培养了孝
顺亲人的品质。
第二则强调“谨身节用”,教导孩子要节俭自律,不铺张浪费。
这为
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三则提倡“爱人信民”,教导孩子要善待他人,勇于担当,不欺压
弱小。
这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待人处世观念,培养了公正正义的品质。
依次类推,每则《弟子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
读者通过深
入解读全文,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儿童启蒙的传统,更能够从中汲取许
多宝贵的道德教化经验。
总的来说,《弟子规》全文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教育经典,值得
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
中的道德教化精神,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更为优秀的人格力量。
弟子规-新时代职场员工法则

• 我们要对个人的物质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和看法。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 什么。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人不可以 没有信用。没有信用的人,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也 就难以成就任何事业。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污秽词。市井气,切戒之。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我们平时的衣着打扮和饮食健康要遵守基本的原则。
• TPO原则。着装要与时间、季节相吻合,符合时令, 服饰应力求和谐,以和谐为美。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 不要酗酒,酗酒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我们的形象。另外, 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形体礼仪。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服从上司,爱护下属,团 结同事。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这是一种素养, 也是一种能力。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 在企业中要懂得长幼有序、尊重别人。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 一个人是否具有能力,不是看他所说的话,而是要看他所做 的事。在工作中,我们要致力于个人能力的提高。我们不要 只看到别人的待遇、职位比自己高,而是要看自己是否有能 力获得丰厚的待遇和较高的职位,因为“才大者,望自大”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弟子规选读1

弟子规选读1
《弟子规》的选读1部分主要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具体如下:
1.孝顺父母:要求子女在家应该孝顺父母,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例如,当父母召唤时,应及时回应;父母的命令,应迅速执行;父母的教导,应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应顺从接受。
2.友爱兄弟:强调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友爱,维护家庭和睦。
3.谨慎守信:在外要尊敬长辈,保持诚信,做事谨慎,遵守承诺。
4.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广爱众人,同时亲近品德高尚的人,以他们为
榜样。
5.有余力学文:在完成对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责任后,如果有多余的精
力,应该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弟子规》是一本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书,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传播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为指南,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弟子规》

生 命 之 梯
“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起点向玉树人民捐款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国学—— 唤起我们沉睡的良知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来自勿施于人 反思自我,和谐社会
胡小林开始要求销售部:“你们在谈合同条款的时候,一定要 把事实给开发商说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什么情况下 就不能做。” 但是一开始客户反而不高兴:“哪有对开发商说不做的? ”销售员也怕得罪客户,又怕谈判周期长,找胡小林说:“咱 先答应吧,缓和跟客户的关系,以后要有问题,喝几顿酒,再 送点东西,成品保护之类的事情到时候再谈呗。”胡小林对销 售员说:“这就是考验你们水平的时候!答应人是最容易的, 但这是‘妄语’。能把合同每个环节讲清楚,实现双赢,才考 验水平。” 把“妄语”去除,最后反而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开发商说 :“这么多家卖壁挂炉的就没有把成品保护之类事情说清楚的 ,只有你们公司把这问题说清楚了。合同交给你们这种公司我 们放心——把丑话说前面,合作以后没分歧。” 而诚信,在胡小林看来,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句话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孝顺 ≠ 一句感谢的话,或 是送个礼物那样简单,如果我 们依着《弟子规》去实行,那 带给父母的宽心和安慰,可不 是有形的东西能比的上的了。
俗语说:“子孝父母宽”,
父母有个孝顺的孩子,
那可真是心满意足了!
24孝— 哭竹生笋的故事
楚国有一个孝子叫孟忠,一年冬天,大 雪纷飞,妈妈病了。妈妈说,想喝一碗新鲜 的笋汤。孟忠马上跑到山上竹林里拼命去刨。 冬天哪里会有竹子?孟忠急得大哭,眼泪滴 到了雪地上,融化了积雪,长出了碧绿的笋, 他赶快采回家做了一碗笋汤,伺候母亲喝了, 母亲的病就全好了。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四章谨【原文】步从①容②,立端③正④。
揖深⑤圆⑥,拜⑦恭敬⑧。
【注释】①从:原指依从、跟从,也有参与、次要等释义,这里指的是不慌不忙的样子。
②容:本义指装东西的器皿,即容器,后引申为容忍、允许等释义,此处指淡定的模样。
③端:原指站得笔直端正,后引申为品行端方、端着东西等词义,这里表示端庄。
④正:本义指统一天下,有校正、纯正、正当等词义,此处表示笔直。
⑤深:本指河流的名字,后多用来表示深度、深刻、深入等词义,此处表示幅度大。
⑥圆:原指一种图形,后引申为圆满、圆滑、圆熟等义,这里指的是圆形。
⑦拜:指朝拜、作揖行礼。
⑧敬:本义指谨慎、自省,后引申为敬奉、恭敬、敬畏等词义,此处指尊敬、敬重。
【翻译】走路时步履要淡定从容,站立时要立得笔直端正,作揖时要深深鞠躬,拜奉时要恭敬顺从。
【解释】《弟子规》要求我们走路时要昂首阔步,不要蹑足不前;站立时要直立如松,不要歪倚斜靠;作揖时要深躬到位,不要敷衍了事;拜见时要恭顺端敬,不要轻率随意。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见人待客时需要注意的礼节与规矩,要时刻谨记。
如果将这些礼仪常识都抛诸脑后而置之不理,那在社会上进行人际交往时往往很难受到欢迎。
虽然当今社会已经不时兴见面打躬作揖,但是基本的问候和招呼还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作揖已被问候代替,但其诚恳恭敬的核心还是不变的,所以问候时要真诚,切忌敷衍,更不能忽略无视。
【解读】礼节者,仁之貌《了凡四训》里面说道:“大都吉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意思是说,通过一个人的举止礼仪能够看出这个人的运势吉凶。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举止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若姿容仪态优雅,那一定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分外吸引别人的眼球。
北周时期的长孙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长孙俭的原名叫长孙庆明。
他年少时就为人端正,品德高尚,神情严肃,虽然在自己家里,仍能整天端庄稳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后来经谁改编?《李毓秀》(yu)贾存仁》2《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3《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4《弟子规》是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经典编辑而成。
5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360句
6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字?1080字
7弟子规原名是什么?(训蒙文)
8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9《二十四孝》全名是什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10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教诲)
11《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孝、悌、仁、爱、礼、义、忠、信)
12“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13《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14“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15、《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
16、“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17《弟子规》的特点是传播儒家思想(“孝”)文化。
17、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18“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19、《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0(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21在中国古代“四书”里涉及到《弟子规》的内容的是(《论语》)2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谁的名言?(孔子)
23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4二十四孝《亲尝汤药》篇讲述的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的故事(汉代汉文帝刘恒)
25、二十四孝《百里负米》中的孝子是谁?他是谁的弟子?请说出他的名字和所处的朝代。
(子路(季路),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
26二十四孝“卖身葬父”篇的主人公是谁?(董永),他是哪里人(湖北孝感)?你能简要讲讲这个美丽的故事吗?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