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心怀感恩,快乐成长》教案

合集下载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心怀感恩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怀感恩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的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综合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

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人为我们大家服务。

2.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多媒体课件。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1. 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蚂蚁》。

问题:①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③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④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2. 师小结:小蚂蚁心中有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

我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去帮助别人。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幼儿园里都得到了谁的帮助?2.教师出示清洁工图片。

问题:①她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她们,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3.出示交通警察图片。

问题:①他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4.师小结: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

心怀感恩去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心怀感恩去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心怀感恩去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心怀感恩去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怀感恩去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怀感恩去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背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当代社会却存在着年轻人缺乏感恩的现象,有很多大学生不知感恩,无视他们的亲人、朋友、老师和社会给他们的关爱。

在自私的心理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进行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给我们表达感恩之情的平台显得更为重要。

一部分觉悟高的大学生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恩,同时另一部分没有深刻认识的大学生又需要感恩教育,特别是身边同学的言传身教,因此这样一个感恩主题班会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活动意义人的一生中,受过无数恩情,正是恩情让人长大,让人成熟,于是,我们要感恩,感恩是一种回报,回报温馨的社会;感恩是一种认同,认同纯洁的良知;感恩是一种鼓励,鼓励无私的付出,感恩班会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亲人朋友的关爱,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感恩班会既是教育又是途径,能够让所有同学都从中收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当代中国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主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年管会年级交流研究组四、主持人XXX老师五、班会时间5月8日—5月22日六、班会地点XXXX七、前期准备(1)宣传及通知。

各班班长负责宣传,请全班准备类似资料。

(2)ppt及视频制作,由各组班长协商制作一份。

(3)安排场控人员,进行相关拍摄、录像等记录工作。

(4)会场布置。

八、班会流程(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母亲》、《父亲》导入,边欣赏边回想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和工作的时间,启发并思考:你觉得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劳作呢?教师归纳: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要感恩父母,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

08小学五年级-《心怀感恩》主题活动设计

08小学五年级-《心怀感恩》主题活动设计

《心怀感恩》主题活动设计(五年级)【活动目标】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实际行动去感谢身边的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设计意图】感恩教育是如今德育教育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是十分有必要的,除了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断渗透,还应该寻找一个契机帮助他们表达出这种情感,为此我决定以《心怀感恩》为主题开展一次班队活动,使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

本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感恩父母,懂得回报。

二、感谢师恩,涌动真情。

三、心存感恩,感谢所有。

【活动准备】1.音乐资料:背景音乐(古筝曲、钢琴曲)、《每当我走过您窗前》《感恩的心》。

2.提前组织若干学生排演诗朗诵、讲故事、合唱等节目。

【活动过程】一、感恩父母,懂得回报。

(伴随背景音乐,主持人上场)甲: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丽的。

乙: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做着感恩之事的人是高尚的。

合: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份铭谢之心。

甲:感恩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做起来很简单。

当他人向你投来美好的目光时,你要回赠一个亲切的眼神,当得到他人帮助时,你要投去一个甜甜的微笑,当受到他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我会努力的。

”乙:是啊,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

首先要感谢的应该是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甲:这些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

首先就让我们一起体会父母的关爱,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请听故事《危难中的举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年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儿子却安然无恙。

)乙:听了这个故事,许多人都哭了,能谈谈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回答。

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主题班会教案

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主题班会教案

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主题班会教案12《心怀感恩》主题班会班会设计目的:1、通过班会,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班会形式:表演、讲述、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表演材料、家长录音班会过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谁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好,请听由贾爱丽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故事。

??故事听完了,你作何感受?生答:故事令人心酸,让人感动;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母爱的伟大,要报答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故事中小女孩让我们感动,母亲那份深深的爱更让我们感动。

今天就让我们感受关爱,心怀感恩!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回忆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和生活片段,哪些使你令你感动,使你难忘。

邻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生答略。

师:父母为我们做过的很多事使我们感动,令我们难忘。

而我们又为父母做过什么呢?先让我们来做个感恩调查。

请看大屏幕。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身高、体重吗?2、你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你为父母做过饭吗?3、你知道父母什么时候有了白发?什么时候有了皱纹吗?4、你知道父母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最难过吗?5、你知道父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吗?师:好,能回答五个的同学举手,能回答四个的举手,能回答三个的举手。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了解少之甚少,对父母的关心也远远不够,有时甚至会顶撞父母。

感恩主题班会教案心怀感恩

感恩主题班会教案心怀感恩

一、心怀感恩——感恩主题班会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感恩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恩的点。

2. 如何让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或实例。

2. 准备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互动游戏。

3. 准备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愿意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感受。

二、主题活动一:感恩身边的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用语言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 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感受感恩的力量。

三、主题活动二:感恩的事例分享(10分钟)1. 教师分享一些感恩的事例,如感人至深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经历等。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事例,大家一起感受感恩的力量。

四、主题活动三:感恩行动计划(10分钟)1. 学生思考并制定一个感恩行动计划,如为家人做一顿饭、给朋友写一封信等。

2. 学生将自己的行动计划写在纸上,贴在教室的感恩墙上。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感恩的认识和体会。

2. 关注学生在行动计划中的执行情况,评估他们将感恩付诸实践的能力。

六、心怀感恩——感恩主题班会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3.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全国通用

学会感恩,快乐成长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让学生加深对自己父母的了解,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2、让学生把感恩意识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把感恩意识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设计理念: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总以为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应该的。

他们习惯了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不懂得感恩,较少思考自己为父母做过什么,稍微不顺心还对父母发脾气。

根据以上现状设计本教学,希望能促进学生学会关爱父母,感恩父母,快乐成长。

课前准备:心理情景的编排。

活动准备:纸张、笔若干,歌曲《感恩的心》、《天亮了》、《烛光里的妈妈》,心理情景剧剧本,感恩卡。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歌曲故事导入1、播放歌曲《天亮了》。

2、这首歌曲,同学们听过吗?那你们知不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伴随的这个音乐去听听它背后的故事吧!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在生与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1999年10月3日的一场灾难让当时只有2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

3、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4、生汇报感想。

5、师小结:是啊,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进入学校学习,父母的爱都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闪现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又能为父母做点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交流如何感恩父母的话题!活动讨论环节1、心理情景剧表演。

(1)过渡: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啊!他们总是为我们默默地付出着,观看心理情景剧《一碗拉面的故事》。

(2)学生表演情景剧。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学会感恩,快乐成长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培养感恩的心态。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心理素质。

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含义与意义。

2. 感恩的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

4. 感恩在生活中的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将感恩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感恩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感恩的含义、意义以及感恩的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感恩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感恩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将感恩融入日常生活。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实践方法。

6. 课后实践: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感恩付诸实践。

六、板书设计1. 学会感恩,快乐成长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

2. 制定一个感恩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3. 调查了解身边人的感恩故事,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感恩的含义、意义以及感恩的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并将感恩融入日常生活。

通过课后实践和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感恩付诸实践,真正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心怀感恩》教案精选

《心怀感恩》教案精选

《心怀感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六单元《共筑美好家园》,具体内容为第二章《心怀感恩》。

详细内容包括:感恩的含义与意义,感恩的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感恩的心态,懂得珍惜他人给予的帮助与关爱。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深层含义,将感恩心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感恩的含义与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感恩相关的图片,如父母照顾孩子、老师辅导学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所传达的信息。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讲解感恩的含义与意义。

(2)分析感恩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道关于感恩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道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5.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感恩事迹,引导他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感恩的含义与意义2. 感恩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生活中实践感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感恩的认识。

2. 答案要点:(1)感恩的含义与意义。

(2)感恩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生活中实践感恩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感恩的含义和意义掌握较好,但在情景引入环节,部分学生分享的例子较为表面,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感恩事迹,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深层含义,将感恩心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关爱和帮助,感谢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从而学会感恩,能够体谅父母,尊
敬师长,团结同学,并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课程安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分享:感恩的回报
1、老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

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

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

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
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

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

赶快去,依娃,赶快去!”当依娃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

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

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

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2、学生分享:听完故事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3、教师点评: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可以独立自主的个体,都会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汇集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比如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同学的互帮互助。

我们今天就看一下对于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进入今天的课程主题《心怀感恩,快乐成长》。

二、感恩你我他:(20分钟)
1、伴随音乐学生回忆:回忆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做过的令自己最高兴、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2、故事分享:邀请同学分享刚刚想到的画面,以及带给自己的感受。

(1)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你得到了怎样的帮助呢?
3、教师点评:
说到感恩,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

父母不断地为我们付出着无私无尽的爱。

(比如:结合学生分享的故事举例)
在我们仍未完成学业的阶段,除了家庭,学校就是我们待的最多的地方,那么除了
父母家人,老师和同学就成了我们接触最多的人。

感恩老师,给我前进的动力;感恩老师,给我飞翔的翅膀;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师,给我放眼世界的慧眼。

感恩同学,学习的道路上永远也缺少不了同学们的陪伴,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学习道路将会非常枯燥。

在困难的时候就没有及时的援助之手,在失意的时候就没有人及时地开导,也就没有人和我们一起分享破解难题后的喜悦。

我们特别要感恩在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人。

这些人可能是父母、老师、同学,也可能是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甚至是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陌生人。

正是他们的帮助,才让我们走出困境。

三、小行动,大感恩(10分钟)
1、感恩小行动
(1)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
(2)在纪念日、节日的时候,给父母、同学或老师送点小礼物表达
(3)主动帮助同学、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尊重老师、认真听讲
……
2、学生制作感谢卡:伴随《感恩的心》,学生制作爱心卡,表达对父母、老师或同学的感恩。

3、教师总结:刚才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心中的最想说的话。

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说声谢谢。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甚至没想过让我们回报,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感谢。

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
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

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