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3-3)《内能》ppt课件1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7.5《内能》
教学目标
• 1.了解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动能及势能,并且了 解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2.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物体内能由物体的状态所 决定。
• 教学重点 • 物体的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本章教学的一
个重点。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才能理解 做功和热传递及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 教学难点 • 分子势能。
分子 动能
小结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同温度下各分子的分子动能EK 不同
•分子动能的平均值仅和温度有关
分子 势能
物体 内能
•分子间因有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由它 们相互位置决定的能量
• r<r0时,r↓→EP↑;r>r0时,r↑→EP↑。 r=r0时,EP最低 •EP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EK 和EP 总和
二、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并 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2.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类同于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 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
分子的势能
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
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相互作用
弹性势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分子间所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说明(1)如果r>r0分子势能随r增大而增大,这与弹簧拉伸 相似;如果r<r0,分子势能随r减小而增大,这与弹簧压缩 相似;r=r0势能最小.
(2)一个物体的体积改变,分子势能也随改变,因此分子 势能和它的体积有关。
3.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
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也叫内能。
7.5《内能》
教学目标
• 1.了解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动能及势能,并且了 解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2.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物体内能由物体的状态所 决定。
• 教学重点 • 物体的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本章教学的一
个重点。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才能理解 做功和热传递及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 教学难点 • 分子势能。
分子 动能
小结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同温度下各分子的分子动能EK 不同
•分子动能的平均值仅和温度有关
分子 势能
物体 内能
•分子间因有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由它 们相互位置决定的能量
• r<r0时,r↓→EP↑;r>r0时,r↑→EP↑。 r=r0时,EP最低 •EP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EK 和EP 总和
二、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并 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2.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类同于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 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
分子的势能
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
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相互作用
弹性势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分子间所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说明(1)如果r>r0分子势能随r增大而增大,这与弹簧拉伸 相似;如果r<r0,分子势能随r减小而增大,这与弹簧压缩 相似;r=r0势能最小.
(2)一个物体的体积改变,分子势能也随改变,因此分子 势能和它的体积有关。
3.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
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也叫内能。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选修部分 基础课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粤教版选修3-3(共54张PPT)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全国高考命题实况 常考
要求
命题热点
2014 2015 2016 题型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
分子 观点和实验依据
Ⅰ
动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
Ⅰ
论与
统计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 Ⅰ
观点 的统计分布
温度、内能
Ⅰ
①布朗运动 ②热运动 卷Ⅱ:卷Ⅲ:选择题 ③分子力与 T33(1) T33(1) 填空题 分子势能 ④热量和内 能
)
A.的大小比空气中氧分子大得多
实解(验析5:)内用的油尺能膜寸法比相估空测气同分中子氧的的分大子小的物尺寸体大得,多,它选项们A正的确;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_________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 × (4) 答案 (3) × (1)× √ (5) 2.(多选)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2.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机械能的比较
能量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由分子间相对 分子无规则运
位置决定的势 动的动能
能
所有分子的 物体的动能、
热运动动能 重力势能和弹
和分子势能 性势能的总和
的总和
跟宏观运动状
决定 温度(决定分子 分子
温度、体积、态、参考系和
因素 平均动能) 间距
物质的量 零势能点的选
1.[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2016·保定模拟)(多选)我国已开展空气中浓 度的监测工作。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 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 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的主要原因。下 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考点内容
全国高考命题实况 常考
要求
命题热点
2014 2015 2016 题型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
分子 观点和实验依据
Ⅰ
动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
Ⅰ
论与
统计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 Ⅰ
观点 的统计分布
温度、内能
Ⅰ
①布朗运动 ②热运动 卷Ⅱ:卷Ⅲ:选择题 ③分子力与 T33(1) T33(1) 填空题 分子势能 ④热量和内 能
)
A.的大小比空气中氧分子大得多
实解(验析5:)内用的油尺能膜寸法比相估空测气同分中子氧的的分大子小的物尺寸体大得,多,它选项们A正的确;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_________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 × (4) 答案 (3) × (1)× √ (5) 2.(多选)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2.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机械能的比较
能量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由分子间相对 分子无规则运
位置决定的势 动的动能
能
所有分子的 物体的动能、
热运动动能 重力势能和弹
和分子势能 性势能的总和
的总和
跟宏观运动状
决定 温度(决定分子 分子
温度、体积、态、参考系和
因素 平均动能) 间距
物质的量 零势能点的选
1.[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2016·保定模拟)(多选)我国已开展空气中浓 度的监测工作。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 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 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的主要原因。下 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 内能》ppt复习课件1

热传递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课堂练习
1.对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是指两种物质的混合,如酒 精和水的混合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C.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 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 B C D )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停止
(B )
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其机械 能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B.机械能、内能均不变
C.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D、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
(A)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了,分子运动也会暂时停止; B.微粒作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
分子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因此大量液体分
子的运动也是毫无规则的;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
衡性引起的。
(C D)
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r0为分子的平衡位置)
A.两个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
分子动理论.内能
本章复习
热学复习
要点·疑点·考点 课堂练习
要点·疑点·考点
一、分子动理论要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A.分子是微小的,直径的数量级 为10-10m
B、阿伏加德罗常数 N=6.0×1023mol-1
要点·疑点·考点
2、分子是运动的
A、扩散运动: 分子由密度大的地 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跑的现象 B、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小颗粒的无 规则运动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热学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第十一章 热学[选修 3-3]
[备考指南]
考点 内容 要求 考点
内容
要求
分子动理论 的基本观点 Ⅰ
固体的微观结构、 Ⅰ
晶体和非晶体
一、 和实验依据
二、固 液晶的微观结构 Ⅰ
分子
动理 阿伏加德罗 Ⅰ 体、液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 Ⅰ
论内 常数
体和气 象
能 气体分子运
体
气体实验定律
Ⅰ
动速率的统 Ⅰ 计分布
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体
图 11-1-1
的棱长,所以 d= 3 6πV(球体模型)或 d=3 V(立方体模型)。
(2)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 离很大,所以气体分子的大小不等于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 间。如图 11-1-2 所示,此时每个分子占有的空间视为棱长 为 d 的立方体,所以 d=3 V。
图 11-1-2
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转换桥梁 作为宏观量的摩尔质量 Mmol 、摩尔体积 Vmol 、密度 ρ 与作为微观量的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每个分子的 体积 V0 都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联系起来。如下所示。
(1)一个分子的质量:m=MNmAol。
(2)一个分子所占的体积:V0=VNmAol(估算固体、液体分 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
解析
3.(2015·海南高考)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h 远小于地球半 径 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地面大气压强为 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由此可以估 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_______,空气分子 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
解析
要点二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单位和其 他物理量 的单位
实验十二 用油膜法估测分 子的大小
[备考指南]
考点 内容 要求 考点
内容
要求
分子动理论 的基本观点 Ⅰ
固体的微观结构、 Ⅰ
晶体和非晶体
一、 和实验依据
二、固 液晶的微观结构 Ⅰ
分子
动理 阿伏加德罗 Ⅰ 体、液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 Ⅰ
论内 常数
体和气 象
能 气体分子运
体
气体实验定律
Ⅰ
动速率的统 Ⅰ 计分布
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体
图 11-1-1
的棱长,所以 d= 3 6πV(球体模型)或 d=3 V(立方体模型)。
(2)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 离很大,所以气体分子的大小不等于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 间。如图 11-1-2 所示,此时每个分子占有的空间视为棱长 为 d 的立方体,所以 d=3 V。
图 11-1-2
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转换桥梁 作为宏观量的摩尔质量 Mmol 、摩尔体积 Vmol 、密度 ρ 与作为微观量的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每个分子的 体积 V0 都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联系起来。如下所示。
(1)一个分子的质量:m=MNmAol。
(2)一个分子所占的体积:V0=VNmAol(估算固体、液体分 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
解析
3.(2015·海南高考)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h 远小于地球半 径 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地面大气压强为 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由此可以估 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_______,空气分子 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
解析
要点二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单位和其 他物理量 的单位
实验十二 用油膜法估测分 子的大小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3

(2) 热 力 学 温 标 T : 单 -位27K3,.1把5 _________ ℃作为0 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 种 温 度 是 相 同 的 , 即 ΔT = Δt. 只 是 零 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 _T_=_t_+_低温极限,只能 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 值.
即时应用 3.(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Ⅰ)图1-3 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 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 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 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 作用力做负功
二、微观分子热运动与其宏观表现的 关系 1.布朗运动的理解 (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 小颗粒
(2)特点:①永不停息 ②无规则 ③颗 粒越小,现象越明显 ④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⑤肉眼看不 到 (3)成因: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 则运动对小颗粒撞击力的不平衡引起的, 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2对于气体分子,d=3 V0的值并非气体 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 之间的平均距离.
即时应用
1.(2012·江西瑞安统考)某种物质的摩 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 为NA,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分子的质量是M/NA 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是ρNA/M
C.分子的体积一定是M/(ρNA) D.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是M/(ρNA) 解析:选C.M/(ρNA)是每个分子平均占 据的空间并不一定是一个分子的体积,C 选项错.
【解析】 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 中,分子之间均表现为引力,所以乙分 子始终做加速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 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乙 分子由b到c的过程,分子引力做正功, 故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减小,从c到d 的过程分子间为斥力,分子斥力做负功, 分子间的势能增加,故D错误.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 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选修3-3)

(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 知: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_0__;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_引__力__. 当r<r0,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_斥__力___.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m)时,分子力很弱,可 以忽略不计.
4.统计规律 由于物体是由数量极多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并没有统 一的运动步调,单独来看,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 有偶然性的,但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却有一定的规 律,这种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 律的支配.
[练一练] (2012·全国大纲卷)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1)扩散现象 ①定义:_不__同_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 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2)布朗运动 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__无__规__则__运 动叫做布朗运动.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 _总__和___.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 由它们的相__对__位__置_____决定的势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分__子__间__距__离____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体_积____和状态.
[知识整合基础] 知识点一 分子动理论
[填一填]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_1_0_-__10_m. ②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kg.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热学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3)热运动 ①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 运动。 ②特点: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越激烈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 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 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 的减小而 增大 , 斥力 比引力变化更快。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
m)是否
为 10-10,若不是 10-10,需重做实验。
重难点 一、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1.分子模型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情况,不同物态下应将分子看成不同的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①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取 r→∞处为零势能处,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间 距离 r 的关系如图所示,当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②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由于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得 越快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微粒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 液体内部的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 小 ,运动越明显;温度越 高,运动越剧烈。
周围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
微镜直接观察到
观察 裸眼可见
专题十三 热学(选修3-3)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基础点
知识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 常数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 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 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 的减小而 增大 , 斥力 比引力变化更快。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
m)是否
为 10-10,若不是 10-10,需重做实验。
重难点 一、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1.分子模型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情况,不同物态下应将分子看成不同的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①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取 r→∞处为零势能处,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间 距离 r 的关系如图所示,当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②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由于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得 越快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微粒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 液体内部的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 小 ,运动越明显;温度越 高,运动越剧烈。
周围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
微镜直接观察到
观察 裸眼可见
专题十三 热学(选修3-3)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基础点
知识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 常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1)扩散现象 • ①定义:________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扩散.
• 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 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________运动产生的. • (2)布朗运动
• 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做 ________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 ②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颗粒越小,________, 布朗运动越显著.
容有:(1)分子动理论要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 体
Ⅰ
点,分子力、分子大小、质 量、数目估算;(2)内能的
液晶的微观结构
Ⅰ 变化及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Ⅰ 以及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气体实验定律
Ⅰ (3)气体实验定律和用图
理想气体
Ⅰ 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
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饱和汽压 Ⅰ 化;(4)热现象实验与探 索过程的方法.
选考部分
选修3-3 热学
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 依据
Ⅰ
1.本部分考点内容的要求全 是Ⅰ级,即理解物理概念和
阿伏加德罗常数
Ⅰ 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Ⅰ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内能
Ⅰ 2.高考热学命题的重点内
┃题组二┃ 分子பைடு நூலகம்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内能
• 3.(多选)关于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对湿度
Ⅰ 3.命题形式为一选择
热力学第一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水分子直径 d=
3
π6VNmA=
3
6×1.8×10-5 3.14×6.0×1023 m
=4×10-10 m。
[答案] (1)3×1025 个 (2)4×10-10 m
完整版ppt
8
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量包括物体的体积 V、摩尔体积 Vmol,物体的质量 M、 摩尔质量 Mmol、物体的密度 ρ 等,微观量包括分子体积 V0、分 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0 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有:
4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 立方体形,如图 1-1 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体 的棱长,所以 d= 3 6πV(球体模型)或 d=3 V(立方体模型)。
图 1-1
完整版ppt
5
(2)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很 大,所以气体分子的大小不等于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间。如图 1 -2 所示,此时每个分子占有的空间视为棱长为 d 的立方体,所
(1)分子的质量:m0=MNmAol=ρNVmAol。
完整版ppt
9
(2)分子的体积:V0=VNmAol=MρNmAol。对气体,V0 为分子所占空 间。
(3)物体所含的分子数: n=VVmol·NA=ρVMmol·NA 或 n=Mmmol·NA=MρVmol·NA。
完整版ppt
10
[针对训练]
选修 3-3 热 学
考纲下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2)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 (3)布朗运动 (4)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5)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6)温度和内能 (7)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 (8)液晶 (9)液体的表面张力 (10)气体实验规律 (11)理想气体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1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 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 d。
完整版ppt
7
[解析] (1)水的摩尔体积为 Vm=Mρ =11.8.0××1100-32m3/mol =1.8×10-5 m3/mol 水分子数:N=VVNmA=1.0×103×1.81×0-160×-56.0×1023≈3×1025 个。 (2)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有VNmA=16πd3
完整版ppt
16
[典题例析] 我国已开展空气中 PM2.5 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 是指空气
答案:CD
完整版ppt
12
2.(2014·南通三模)深海潜水作业中,潜水员的生活舱中注入的是 高压氮氧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 T 时的密度为 ρ。当生活舱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为 31 个标准大气 压,温度为 T 时,潜水员在舱内一次吸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V。 (1)求潜水员一次吸入混合气体的质量 m; (2)若混合气体总质量的 20%是氧气,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求潜水员一次吸入氧气分子的个数 N。
完整版ppt
14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
[必备知识] 1.扩散现象 (1)定义: 不同 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 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完整版ppt
15
2.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 无规则 运
1.(2014·盐城模拟)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mol,摩尔体积为 Vmol,
密度为 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m 和 V0,则阿伏加德
罗常数 NA 不可表示为
()
A.NA=Mmmol
B.N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ρVmmol
C.NA=VVm0ol
D.NA=MρVm0ol
完整版ppt
11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 NA=Mmmol=ρVmmol=VVmol,其中 V 应为每 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 V0 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故 C 错误。 D 中 ρV0 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也是错误的。
以 d=3 V。
图 1-2
完整版ppt
6
[典题例析]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 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 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 V=1.0×103 cm3。 已 知 水 的 密 度 ρ = 1.0×103 kg/m3 、 摩 尔 质 量 M = 1.8×10 - 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动叫做布朗运动。
(2)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 运动越显著。
(3)布朗运动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集团”即 __固__体__颗__粒__的运动,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气体)分子运 动 无规则性 的反映。
3.热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
烈。分子永不停息地 无规则 运动叫做热运动。
完整版ppt
13
解析:(1)设 1 个标准大气压下体积为 V0 的混合气体压缩至 31 个 标准大气压时的体积为 V,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0V0=31p0·V 解得:V0=31V m=ρV0=31ρV。 (2)吸入氧气分子的个数:
N=0.M2m·NA=351MρV·NA。
答案:(1)31ρV
31ρV (2) 5M ·NA
完整版ppt
3
(2)阿伏加德罗常数 ①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 NA= __6_.0_2_×__1_0_2_3_ mol-1。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 2.分子模型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情况,不同物态下应将分子看 成不同的模型。
完整版ppt
完整版ppt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1
考向前瞻 预计在2016年高考中,对热学的考查仍集中在上述知识 点上,气体部分有定量计算题,其他部分主要以定性分析的 题目出现。
完整版ppt
2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分子动理论
[必备知识]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 10-10 m。 ②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 10-26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