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点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点
一、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简介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CTCSOL)是由国际汉语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简称ISCLE)颁发的,是对汉语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权威认证。
此证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是进入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敲门砖。
二、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点分布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笔试包括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教案设计三个模块。
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考点遍布全球,包括我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如何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
1.熟悉考试大纲:详细了解考试内容,掌握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提高教学能力:参加培训班或自学,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4.模拟练习:多做模拟试题,提高应试能力,培养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5.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特点,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
6.面试准备:进行模拟面试,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
四、总结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是对汉语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考察,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体系搭建、教学能力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与《国际 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汇 对比研究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汇对比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中文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规范中文水平的评估,中国国家汉办提出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下文简称HSK大纲),而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下文简称CEFR标准),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这两种标准的词汇部分,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对中文教育的启示。
一、HSK大纲与CEFR标准的词汇覆盖范围HSK大纲是中国国家汉办制定的中文水平测验标准,共分为6级。
对于词汇要求,HSK大纲明确规定了每个级别的单词量。
例如,HSK一级需要掌握150个常用词汇;HSK二级需要掌握300个常用词汇;HSK三级需要掌握600个常用词汇以及1000个汉字等。
CEFR标准则是由欧洲议会推出的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旨在为欧洲各国的语言教育制定一套共同的评价标准。
CEFR标准将词汇分为A1-A2-B1-B2-C1-C2六个级别,并将每个级别的词汇覆盖面进行明确的规定。
例如,CEFR标准规定A1级别需要掌握500个常用词汇,B1级别需要掌握2000个常用词汇等。
可以看出,HSK大纲和CEFR标准在词汇要求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虽然它们都是按照级别划分的,但HSK大纲更侧重于词数的要求,而CEFR标准更侧重于词汇的覆盖范围。
二、HSK大纲与CEFR标准的词汇分类方法除了词汇要求的差异外,HSK大纲和CEFR标准对词汇的分类也存在差异。
HSK大纲将词汇分为生词、词组和成语三类。
其中,生词指的是单个的词语,例如“苹果”、“学校”等;词组指的是由两个或以上单个词语组成的固定短语,例如“放学”、“爱好”等;成语指的是一类固定的四字或者更多的短语,例如“九牛一毛”、“一举两得”等。
CEFR标准则将词汇分为功能词、基本词汇以及扩展词汇三类。
其中,功能词指的是语法连接词,例如“的”、“和”等;基本词汇指的是最基本的词汇,例如“人”、“大”等;扩展词汇则是比较高级的词汇,例如“哲学”、“招聘”等。
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材有哪些

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材有哪些
对于进行对外汉语教师证书培训课程的学员来说,他们认为要想进行高质量的这一专业培训,不仅要清楚知道对自己的具体培训是怎样的?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教材设计是如何?而这后一点也是很多学员所忽视的,在我看来其对学员的对外汉语教师证书培训课程都是依据于此的。
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材有哪些?在早安汉语培训学员的对外汉语教师证书培训课程教材编写上,都是依据培训学员的五大标准技能而展开的,就是在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上,这样才能使得老外得以真正取得高质量成果。
进一步说来,就是纲领性与实践性并重以及开阔的国际视角中的《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解析》,其次在《教学案例与分析》、《跨文化交际》在,再次以权威标准为纲,具有案例真实多样、受众群体广泛的《面试指南》,然后是富有针对性、极具参考性、案例典型普遍的《国际汉语教师经典案例》以及权威评估标准、准确指导备考的《真题集介绍》的这些七本教材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4年10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5分钟(含5分钟考生填涂答题卡时间)。
笔试试题主要采取案例导入式设计。
案例源于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和教学日志、课内外活动方案、学生作业和答卷、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调研报告、教师事迹、新闻报道等。
2.面试面试是对笔试达到要求的考生进行的考官小组面试。
面试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沟通交际、心理素质、教姿教态等基本职业素养。
韩语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通用版)真题样题(一)及答案【圣才出品】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通用版)真题样题(一)及答案【圣才出品】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通用版)真题样题(一)及答案注意一、面试分五部分:1.外语自我介绍(2分钟)。
2.说课(3分钟)。
3.试讲(7分钟)。
4.中文问答(7分钟)。
5.外语问答(6分钟)。
二、全部面试时间为25分钟。
教学材料服务员:请坐。
请喝茶。
汉斯:谢谢。
先拿菜单给我们看看吧。
服务员:这是我们的新菜单,你们想来点儿什么?汉斯:来一个水煮牛肉怎么样?服务员:这个菜是辣的。
唐娜:我最喜欢吃辣的,玛丽,你能不能吃辣的?玛丽:我能吃一点儿。
要不要再来个西红柿炒鸡蛋?唐娜:可以。
服务员:这个烤鱼是我们的新菜,你们要不要尝尝?1 / 10汉斯:烤鱼辣不辣?服务员:有辣的,也有不辣的。
唐娜:那就来不辣的吧。
一、说课(3分钟)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教学设计,对以下方面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二、试讲(7分钟)请自行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模拟教学场景,进行教学演示。
要求:包括导入、讲解、操练、活动、板书。
2 / 10【参考答案】示例一:针对说课环节中教学步骤第5步——“来……”句式试讲。
1.导入教师挑出课文中包含“来……”的句子展示在幻灯片上,并强调这个句式在中餐厅里点餐常用,以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从而集中注意。
2.讲解(1)教师通过疏通句意启发学生“来……”句式用于询问点餐和回答点餐,回答时表示“点某个菜”或者“点某种口味的菜”。
(2)教师可以就课文例句组织学生思考:问客人点什么菜时怎么说?点某个特定的菜时该怎么说?点某种口味的菜时又该怎么说?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如下:询问点什么菜:来点儿什么?点某个特定的菜:来一个+菜名。
点某种口味的菜:来+形容词+的。
3.活动与操练——点菜接龙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一本可翻页菜单,菜单上印有菜品图片和名字以及相应口味,然后每翻动一页菜单便问一名学生:“你想要来点儿什么?”然后请学生用“来一个+菜名”和“来+形容词+的”进行点餐。
ip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ip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IP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考试:包括对汉语语法、汉字、词汇、拼音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2. 口语考试: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对话、口头表达能力等。
3. 听力考试:考察听力理解能力,包括听取信息、听取对话等能力。
4. 阅读考试: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包括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等。
5. 写作考试:考察写作能力,包括书写汉字、写作短文等。
6. 文化知识考试:考察对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7. 教学能力考试:考察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技巧等教学能力。
8. 教学实践考试:考察实际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演示、教学计划设计等。
以上科目是主要的考试科目,具体可能会有一些变动或增加,具体考试科目以IP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官方发布的最新考
试大纲为准。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华文化基础一、简论1. 文化的含义2. 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3.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4. 中国文化的未来二、地理概况1. 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2. 中国历代疆域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4. 现行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三、历史发展1. 中国文化的源头2. 三皇五帝3. 夏代文明4. 商周社会5. 春秋战国6. 秦汉帝国7. 魏晋南北朝8. 隋唐时代9. 宋元明清10. 近代历史四、姓氏与名、字、号1.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2. 姓氏的主要来源3. 古代的望族和大姓4. 姓氏混杂与谱牒5. 全国姓氏数量6. 中国人的名、字与号五、汉字1. 汉字的产生2. 现存最早的汉字3. 石鼓文4.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5. 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六、学术思想1. 孔孟之道2. 老庄思想3. 墨家学说4. 法家学说5. 汉代经学6. 魏晋玄学7. 宋明理学8. 清代朴学七、宗教信仰1. 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2. 佛教3. 道教4. 伊斯兰教5. 基督教八、古代教育1. 古代的学校教育2. 明清时代的国子监3. 书院的兴起与衰落4. 古代的家庭教育5. 清代的学塾教育九、科举制度1. 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2.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3.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4. 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十、典籍藏书1. 经书2. 史书及其类别3. 类书和辞书4. 方志5. 官藏与私藏6. 版本与善本7. 图书分类十一、科技成就1. 天文与历法2. 农学3. 算学4. 医学5. 地学6. 四大发明十二、传统建筑1. 古代城池2. 宫殿建筑3. 帝王陵寝4. 万里长城和关隘5. 古代桥梁6. 古代园林与亭台楼阁7. 宗教祭祀建筑8. 装饰性建筑9. 衙署与会馆10. 北京四合院与各地民居11. 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十三、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2.散文及其作者3.辞赋及其作者4.戏剧及戏剧家5.小说及小说家十四、各类艺术1. 书法艺术2. 雕塑艺术3. 戏曲艺术4. 绘画艺术5. 民族音乐艺术6. 楹联艺术十五、风俗习惯1. 茶酒与烹调2. 衣冠服饰3. 婚俗与葬俗4. 民族祥瑞动物5. 名贵花木6. 民族节日7. 其他崇尚和禁忌十六、中外文化交流1. 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2. 海陆“丝绸之路”3. 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4. 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5. 郑和下西洋6.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十七、中国文化趣论1. 江南三大名楼与中国古典文学2. 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3. 水与中国文化4. 河东裴氏论略5.台与中国文化第二部分跨文化交际基础一、跨文化交际概述1.跨文化交际2.跨文化交际学二、基本概念:文化、交际与传播1.文化的定义与特性2.主流文化与亚文化3.文化与交际4.传播的种类5.传播的模式6.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史实及其意义三、跨文化交际的过程1.语言交际2.非语言交际3.文化冲突4.社会交往四、跨文化交际的核心1.价值观及其衡量尺度2.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3.价值观的特点五、跨文化交际障碍1.认识上的误区2.民族中心主义3.刻板印象六、跨文化交际训练1.文化休克2.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3.跨文化训练的主要方式第三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基础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1.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2.对外汉语的教育学基础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1.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2.对外汉语的文化学基础五、语言习得理论与研究1.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3.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4.对比分析5.偏误分析6.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六、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1.认知派与经验教学派(一)语法翻译法(二)直接法(三)情景法(四)阅读法(五)自觉对比法(六)听说法(七)视听说(八)自觉实践法(九)认知法2.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一)团体语言教学法(二)默教法(三)全身反应法(四)暗示法(五)自然法(六)交际法七、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1.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2.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3.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4.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5.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6.语言测试第四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的涵义与功能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3.教育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教师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2.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教师的角色与行为规范4.教师劳动的特点三、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2.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四、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类型2.师生情感的功能及培养3.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五、教育环境1.校园文化与课堂环境2.家庭的教育功能及其特点3.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六、课程1.课程的类型2.隐性课程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4.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七、课堂教学1.教学原则2.教学方法3.课堂管理4.教学组织形式5.学习方法指导八、教会学生做人1.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2.道德教育的原则3.道德教育的方法4.奖励与惩罚的类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4年10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 (1)(一)考试对象 (1)(二)考试用途 (1)(三)报考条件 (1)(四)考试时间和报名 (1)(五)考试内容和方式 (2)(六)成绩与证书 (2)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范围与结构 (3)(一)考试范围 (3)(二)考试结构 (6)三、考试样题 (7)(一)笔试 (7)(二)面试 (11)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5分钟(含5分钟考生填涂答题卡时间)。
笔试试题主要采取案例导入式设计。
案例源于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和教学日志、课内外活动方案、学生作业和答卷、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调研报告、教师事迹、新闻报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
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
考试大纲
(试行)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2014年10月
目录
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
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
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
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
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5分钟(含5分钟考生填涂答题卡时间)。
笔试试题主要采取案例导入式设计。
案例源于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和教学日志、课内外活动方案、学生作业和答卷、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调研报告、教师事迹、新闻报道等。
2.面试
面试是对笔试达到要求的考生进行的考官小组面试。
面试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沟通交际、心理素质、教姿教态等基本职业素养。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准备时间20分钟,考试时间25分钟,包括说课、试讲和答问三个环节。
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六)成绩与证书
笔试结束20个工作日后,考生可查询成绩。
35个工作日后,可到考点领取笔试成绩报告。
笔试成绩达到要求者,可报名参加面试。
面试结束20个工作日后,可查询面试成绩,并在考点领取面试成绩报告。
笔试和面试均达到要求者,方可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
当次笔试合格、面试不合格者,笔试成绩两年内有效。
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范围与结构
(一)考试范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笔试涵盖《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中的五大标准: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
标准1汉语教学基础
标准2汉语教学方法
标准3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标准4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标准5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二)考试结构
1.笔试
2.面试
(1)说课
重点考查考生语言知识及语言分析、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应用、教学设计等能力。
(2)试讲
重点考查考生的汉语口语交际、板书设计与汉字书写、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手段与辅助资源应用、课堂管理与应变等能力。
(3)答问
重点考查语言点分析、中华才艺与教学相结合、多元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职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等能力。
三、考试样题
(一)笔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请从A-E中选出与文中划线词语对应的术语。
每种术语只能选择一次,其中有一个是多余的选项。
答案:A D C E
第二部分应用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以下是英国一所大学的孔子学院面向当地开设的一些中文课程:
以下是这所大学的孔子学院备选教材的目录:
1. 根据上表的课程体系,该孔子学院的教学目的不包括:
A.鼓励民众系统地学习汉语
B.让民众体验学习汉语的乐趣
C.介绍、宣传中国的语言文化
D.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民众主动接触汉语言、汉文化
2. 备选教材一最可能是一本以______为主要编写原则的教材
A.文化与结构
B.话题与结构
C.文化与功能
D.结构与功能
3. 最适合学习备选教材二的是:
A.想去中国旅游的自由职业者
B.刚刚进入汉语专业学习的大学生
C.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退休人员
D.一年后将被派到中国担任经理的公司职员
4. 最适合学习备选教材三的是:
A.三岁时移民美国的华裔小学生
B.不想学习汉字,只想说汉语的大学生
C.妻子是中国人、想系统学习汉语的大学教授
D.看不懂汉字、但能说流利汉语的华裔中学生
5. 编写教材时,螺旋式安排话题和结构的最大优点是:
A.使每项技能都得到充分练习
B.选题比较灵活,不受功能的限制
C.能灵活对各项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D.在反复接触中巩固加深所学内容
答案:A D B B D
第三部分综合素质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汉书·西域
传》,可以看到其中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
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
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昔日塔
里木盆地一望无际的丰富水系滋润着万顷绿
地。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
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的不毛之地时,却被它超凡脱俗的美景惊呆了。
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辟
了着名的丝绸之路。
A.由东汉的历史学家班固编写
B.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C.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D.主要记载了从后周到西汉及王莽新朝的历史
2.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唐代空前繁荣
B.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
C.起始于古都洛阳,连接亚、非、欧三大洲
D.胡萝卜、洋葱等蔬菜经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
3. 下列国家哪个不与中国西部地区接壤
A.阿富汗
B.尼泊尔
C.哈萨克斯坦
D.土库曼斯坦
4. 如果教师想找一段视频展现丝绸之路,他应该找后缀为______的文件:
答案:A A D A
(二)面试
教学材料
试衣服
(玛丽来到中国朋友张梅的宿舍,张梅正在试衣服)
玛丽:张梅,你在忙什么呢
张梅:我在试衣服呢。
你看我穿这件衣服怎么样
玛丽:太红了!我觉得旁边那件蓝色的和那件黑色的都不错。
张梅:蓝色的有点儿短。
黑色的不能穿,因为明天我要去参加婚
礼。
玛丽:为什么在我们国家,穿什么颜色的都可以,只要漂亮就行。
1. 试
2. 蓝色
3. 黑色
4. 短
5. 参加
6. 婚礼
7. 颜色
8.
只要…就……
步骤一、说课
请设定本课教学对象的年龄与汉语水平,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语言与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课堂活动、使用的媒体和教具、课外活动设计进行简单的说明。
步骤二、试讲
请自行选择恰当的内容,以考官为授课对象,进行实际教学演示。
要求:包括导入、讲解、操练、活动、板书。
步骤三、答问
考官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对考生进行提问:
1.根据考生试讲内容,就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等进行提问。
2.根据提前准备好的若干结构化面试题目,随机就考生的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以及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基本职业素养进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