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覆盖解决方案——交流远供

农村社区WLAN无线网络全覆盖解决方案(格式版)

农村社区无线网络全覆盖综合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概况和需求 (3) 第二部分、系统介绍 (3) 2.1经济性与实用性 (3) 2.2可靠性与安全性 (4) 2.3灵活性 (4) 2.4可扩充性 (4) 2.5保留足够的扩展容量 (4) 第三部分、因特网覆盖解决方案 (5) 3.1 WLAN在乡村的优势 (5) 3.2 AP的优点 (6) 3.3无线网络设计原则 (7) 3.4农村无线网络覆盖方案与天线选型 (14) 3.5用户接入方式 (16) 3.6无线网桥设备(SOLAR 5108II)介绍 (17) 第四部分、无线计费平台简介 (20)

第一部分、概况和需求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数字化应用的需求不断提高。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重要实现对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网络覆盖,提供农村信息网络教育、科技兴农、农业资讯、村务短信及时通及接入服务,满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并提供基本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实现村村通,消除了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时空限制,给偏远和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于农场地处偏远对外界的信息平台落后,情况主要如下: 1、农场信息化现状: 经通城达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生产队下的农场没有实现因特网的覆盖,没有与外界对接的信息平台,住户与外界的通讯手段主要是移动电话,没有固话接入,以至于城市信息与农村信息的交流有很大的障碍,不能及时有效的了解外界的信息。 2、农场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1)、在农场实现因特网的覆盖,与外界实现数字化信息的对接; 2)、固话、传真接入,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外界城市语音信息稳定对接;第二部分、系统介绍 本系统针对贵方无线网络传输问题。根据贵方的初步需求考虑,建议采用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Solar 5108II系列设备。基于Solar 5108II 系列设备构建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2.1经济性与实用性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

直流远供电源在通信系统的应用

摘要: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保障通信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各类通信设备安全、可靠、稳定的供电,直流远程供电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供电方式。本文介绍了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场合,介绍了直流远程供电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直流远程供电,通信设备,局端设备,远端设备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演进和通信全业务的展开,室内外分布系统、WLAN、PON等已成为通信网络覆盖和接入网的主要建设方式,主要以BBU+RRU、FTTX、WIFI组网方式的建站模式广泛应用。在通信网络建设中,各室内外型设备及各种不同应用场景(如:城市中心区域、偏远地区、商务楼信号覆盖、高校宿舍信号覆盖、铁路和道路沿线覆盖),存在着部分场所因场地空间所限或部分站点无交流电(或不稳定) ,直接影响基站的选址开通;现有小型电源存在电池被盗现象;小型UPS供电,电池寿命很难保证,损坏率较高;分散式供电设备多,维护量大等问题。 2 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组成 直流远程供电系统,主要包括提供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直流电源系统及馈电线路,由局端直流远供电源、远端降压适配器单元或电源分配箱等组成。 ⑴局端设备:直流远供电源 直流远供电源系统,主要由DC-DC升压模块、监控模块、输入输出配电单元、侦测保护单元等组成。系统有嵌入式、壁挂式以及与48VDC电源集成一体化柜式等结构。输入电压为-48VDC,输出为280VDC或380VDC,具有输入输出电压侦测、单个模块输出电流、工作状态侦测、输出分路熔断侦测、防雷器状态侦测、强电入侵、漏电流保护、远程监测控制等功能。 ⑵远端设备 远端设备主要由电源分配箱和降压适配器等组成。在远端有多个设备时,电源分配箱用于分路配电和保护及防雷的作用。远端通信设备(如:RRU)为48VDC 供电时,采用远端降压适配器,其输入电压为225VDC~440VDC,输出为48VDC,远端通信设备(如:网络交换机)为220VAC供电时,则用280VDC直接供电。

光纤入户设计方案(住宅小区FTTH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设计方案福建北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一、综合布线系统建设 (2) 二、工程概况 (3) 三、系统综述 (3)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原则 (4) 一、设计依据 (4) 二、设计原则 (4) 三、设计遵守的规范 (5) 第三章、系统设计说明 (6) 一、需求分析 (8) 二、系统构成 (9) 第四章、产品的选择 (10) 一、产品的选择原则 (10) 二、NORTEC 光纤到户解决方案 (10) 三、产品主要特性指标 (11) 第五章、系统测试 (18) 一、双绞线缆传输测试 (18) 二、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18) 第六章、综合布线设备总清单 (18) 第七章、质量保证及服务 (19) 一、预期工期 (19) 二、库存及最短到货时间 (19) 三、投入人力 (19) 四、质保 (20) 五、用户培训 (20) 六、竣工文档 (20) 第八章、附录 (21)

第一章、概述 一、综合布线系统建设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骨干网和IP局域网发展迅速,成为宽带网络主要的传送方式。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在光接入网中,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点到点解决方法,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不包含有源节点,具有对业务透明、运行维护费用低和易于升级等优点,是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融网的理想平台。因此FTTH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二、工程概况 阳光城闽侯南城新区闽侯县市民文化广场旁(闽侯县西江滨大道-市民广场西侧),该项目建筑面积约225956平方米。 各楼栋划分如下: ?1#、2#、3#、5#~8#为高层居住楼; ?9#~12#为4层别墅; 见小区平面示意图:

农村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

农村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波迅W B S无线网络 Wi-Fi通信系统 村村通无线网络 覆盖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项目概述 ............................................... 需求分析 ............................................... 设备概述 ............................................... 设计原则 ............................................... 第二章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 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方案配置说明 ........................................... 无线网络方案优势........................................ 第三章工程实施配套要求 ................................................................................ 设备安装方式 ........................................... 接地 ................................................... 系统防雷设计 ........................................... 效果示意图 .............................................

移动基站远供解决方案

移动基站远供解决方案 浙江赛福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设计背景 (3) 二、方案设计 (4) 三、远供产品介绍 (8)

一、系统设计背景 随着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一方面,无线通信网络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网络扩容、投资等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偏远农村、城中村、市内楼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特殊区域的覆盖需求增多及在技术层面的更高要求,再者,也是为了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直流远程供电系统应运而生。 我司自主研发且生产的远供系统电源设备是专为解决各户外通信设备供电难题而研发的高效、安全、无接入干扰的新型产品。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设备分散、市电接入困难、市电不稳定或停电及人为因素停电等对通信造成的影响问题,使设备的安装、选址更方便,运行更可靠,将基站的维护工作量降到了最低。 与传统的UPS设备相比,远供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不受电池容量、电池充放电寿命和停电时间的限制,简化了传统UPS的定期巡检、定期对电池充、放电等繁琐工作,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设备通信的可靠性。系统组成 远供电源系统由局端设备、能量分配管理器及远端设备三部分组成。 1、局端设备 局端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升压转换,从48V通信电源取电,再将该电压等级升至DC280V, 通过电力电缆或者光电复合电缆向远端设备传输供电。局端设备自身带D级防雷,加配局端防雷模块可以达到C级或B级防雷。 2、能量分配管理器 能量分配管理器是将局端转换输出的电源进行支路分配和管理,它起到对每路分路输出进行监控及管理的作用。每路的输出功率可分别设定,且隔离各单路出现的问题,保证其它支路正常进行。 3、远端设备 远端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对远程送来的电进行处理,输出负载设备需要的电压等级,起到稳压适配作用,同时对交流输入型负载兼有市电旁路输入功能,两路电切换可保证负载设备供电不间断。另其本身具有功率控制和一定级别的防雷效果功能。

室内覆盖的几种方式

室内覆盖的几种方式 安联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优化部 [回到网络优化主页] 目前,室内覆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微蜂窝的造价使大多数运营者和业主都望而却步。这里例举几种不同的室内覆盖实现方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A. 宏蜂窝为主,兼顾室内覆盖 图1 室内站与室外站共同覆盖 通过功分器,将基站输出信号分配到多个天线,这些天线可以包括室内和室外,实现室内和室外的同时覆盖,特点 ?有室内覆盖要求,容量要求不是很大; ?由于使用了工分器,室外范围受到一定影响; ?基站站址选择要适合室内和室外两方面覆盖的需求; ?结构简单,投入小,不需要单独的微蜂窝基站设备。 图1示出了一个三裂向基站,其中一个裂向的信号有一部分被引入室内。

这种方式可应用于:室内结构比较简单,需要分别覆盖的区域数目不大。针对现在许多中等城市的情况,不少重要建筑同时就是宏蜂窝站址,而且这些建筑需要重点覆盖的室内区域也不是很复杂,所以这种结构有一定的代表性。 B. 复杂环境的室内覆盖 对于话务集中,对容量要求高的大型展览中心和商业中心,需要建设单独的微蜂窝。建设的重点在于天线安装点的选择。由于室内覆盖的预测很困难,所以天线类型的选择、天线安装位置的选择、以及功率分配系统的设计将是工作的重点。下面是一个8层商业中心的室内覆盖设计图(功率分配系统),应用了不同类型的功分器和天线。 图2 复杂的室内覆盖系统 在上图中,由于不同的天线距离BTS的远近差别很大,同时每个天线也根据覆盖区域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发射功率,因此,非对称功分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室内覆盖在建设和设计上都需要较大的投入,所以事先一定要作好话务预测,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C. 无源直放站 有时,在离基站很近的地方仍然存在室内的覆盖盲点,如地下室和大楼的中

覆盖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的建议

覆盖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的建议 由于贵州省的GSM网络经历了将近十年时间的建设,大部分的区域都已经解决了覆盖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及特殊区域的用户群体对移动通讯更高的需求,较多的地方的手机通讯问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覆盖问题、话务拥塞问题等。主要的焦点区域如:高层建筑、住宅小区的室内外和一些地下、半地下场所等。根据不同区域场所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了不同的优化手段来改善。以下是划分出9种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来改善网络情况: 一. 密集住宅小区覆盖的解决: 对于成片的密集住宅小区来说,具有楼体间距近,信号衰减大,特殊时段话务量高的特点,根据这种特定应该主要采取下面此种优化方式: 微基站(BTS3002C)+室外光纤分布系统: 这种方式采用独立的微基站,独立承载话务量。优点是:覆盖效果好,可有效的吸收覆盖区的话务量,起到分担宏基站小区的话务量作用;并且室外分布系统的天线布局灵活,可以灵活的选择天线位置、挂高和天线角度等,不会像原有的宏基站天线那样受条件限制。缺点是:室外微基站需要考虑到传输、站址、天线的摆放位置、楼内的综合布线等,有些需要得到小区物业和居民的同意才可施工。 另外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微基站大部分为900MHz频段,但现在900MHz频段无线网络频率资源有限,并且直放站、联通CDMA网络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安装的“信号阻断器”存在干扰,造成了该段频率无线条件恶劣。并且由于900M频率空间传送衰减快的特点,造成了一部分室内小区信号外泄,造成网内的干扰,给网络优化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也可以考虑采用1800MHz频段的微小区和室内分布系统解决室内覆盖,这样就可以提高频率利用率。又由于1800MHz在相同条件下,要比900MHz多衰耗6-12db,这样就减少了室内信号外泻到户外的可能。但是现在公司好像没有1800MHz的微基站系统。 二. 高层住宅区域的覆盖的改善: 由于贵州省高层住宅楼的大规模建设,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或改善高层覆盖问题的方案。如果只是部分的改善覆盖情况,针对比较集中的高层住宅区可以采用直放站进行多路的覆盖,靠建筑物的墙体对无线信号产生的衰减,确保信号尽量少的泄漏到其它区域,减少网内干扰情况的产生。

农村无线网络全覆盖解决方案

农村无线网络全覆盖解决方案 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 概述 (3) 1.1概述 (3) 1.2行业背景 (3) 二. 无线可行性分析 (4) 2.1农村上网的缺陷 (4) 2.2农村无线上网的优势 (5) 三. 农村无线网络覆盖的方式 (6) 3.1无线基站+CPE接收方式 (6) 3.2无线桥接有线入户 (7) 四. 客户需求分析 (7) 4.1农村网络建设现状 (8) 4.2农村无线网络建设要求 (8) 五. 技术方案设计 (10) 5.1方案设计思路 (10) 5.2拓扑结构设计 (10) 5.3无线接入系统 (11) 5.4智能室外型AP (12) 5.5远距离无线客户端(CPE)设备 (13) 六.售后服务 (13) 1.服务体系介绍 (13) 2.服务机制 (14) 3.售后服务承诺 (14)

一. 概述 1.1 概述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摆脱传统线缆连接互联网的途径,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线局域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1.2 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数字化应用的需求蕴涵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给偏远和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农业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万户上网工程”,以及“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等正蓬勃发展,

也为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 无线可行性分析 2.1 农村上网的缺陷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局域网也越来越普及,不仅城市需要上网,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也需要更多的信息网络的支撑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是中国农村一般地处偏僻或者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有线网络建设难度较大,所以现在农村的网络上网覆盖一直是我们上网运营商的鸡肋。 l地理位置偏僻 l布线成本太高 l不好统一布线 l农村电压不稳,设备分散安装,容易烧坏和丢失 l带宽不稳定,容易掉线 地理位置偏僻 布线复杂

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

使用小功率无线直放站覆盖地下室盲区方案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运营商为了争取客户,都尽全力改善服务质量、通信质量和网络的覆盖,其中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是用户最关心、运营商最重视的指标。覆盖分室外覆盖和室内覆盖,室外主要采用基站覆盖,直放站补盲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经济,但如果直放站性能不好或安装不善,就会影响整个网络的通信质量。室内覆盖主要作用有两个:优化网络和填充盲区,根据这两种不同的用途,室内覆盖采用的方式也不同:一种是微蜂窝基站作为信号源,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干线放大器,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对大楼进行覆盖,这种室内覆盖主要作用是优化网络;另一种是用无线直放站或光纤直放站从基站引入的信号作为信号源,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干线放大器,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对大楼进行覆盖,这种室内覆盖的主要作用是填充盲区。对于那些楼内话务量比较多,或者大楼处于几个基站的交界处,楼内用户在几个基站之间频繁切换,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的大楼应采用室内覆盖的第一种形式;对于那些话务量较少,且没有信号的地方应采用室内覆盖的第二种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室内覆盖的第二种形式,如果设备的性能不好或工程设计方案不善,将会对网络造成影响。地下室盲区的覆盖就属于室内覆盖的第二种。下面我们就从设备性能和工程设计两方面介绍XX科技有限公司在地下室覆盖中避免对网络干扰所采取的措施。 一、设备性能方面 ⑴线性放大器 采用线性度高的放大器,最大限度地减小三阶互调。对于一个非线性系统,当同时输入两个信号(频率分别为f1和f2)时,将会产生无穷多个互调分量,频率分别为:mf1-nf2、mf2-nf1,其中m和n是正整数,n=m-1。它们被分别称为(m+n)阶互调,在这些互调分量中,以三阶互调分量最大。 对于GSM移动通信系统,互调分量恰好都在其它信道上,成为其它信道的干扰信号。要减小互调对其它信道的干扰,就必须将三阶互调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XX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直放站(机)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直放站标准。

无线AP覆盖解决方案

无线AP覆盖解决方案 无线AP覆盖方案 作为传统布线网络的一种替代方案或延伸,无线局域网把个人从办公桌边解放了出来,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员工的办公效率。一般而言,对比于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 可移动性: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移动工作,网络用户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时地访问信息。 - 布线容易:由于不需要布线,消除了穿墙或过天花板布线的繁琐工作,因此安装容易,建网时间可大大缩短。 - 组网灵活:无线局域网可以组成多种拓扑结构,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少数用户的点对点模式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基础架构网络。 - 成本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用户网络需要租用大量的电信专线进行通信的时候,自行组建的WLAN会为用户节约大量的租用费用。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的投资更有回报。 室内无线覆盖方式:

无线AP/网桥室外覆盖型: 1、网络拓扑 一般的无线覆盖我们分为两层结构:接入层和汇聚层。接入层主要有无线AP构成,用来实现用户无线终端的接入;汇聚层主要有无线网桥构成,主要用来实现将各个无线AP接入的信号汇聚到网络出口。在保证覆盖的基础上,为了降低可能的故障率,汇聚层的无线级联层数要求越少最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通过一级网桥直接将AP的信号汇聚至网络出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如下图1所示。

2、无线接入层 由于建筑的面积,建筑数量,建筑机构,楼层高低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环境会采用不 同的无线覆盖方式。我们可以将整个社区进行分类细化,先建立单个的覆盖单元模型,再根据根据实际的环境来进行组合。 对于8层以下、一梯两户到3户,每栋3单元的楼房,可通过一个AP来进行整栋的覆盖。如图1。对于一梯4户以上,两面结构的楼房,需要在两面各配置一台AP来进行双面的覆盖。依此模式组成最小的覆盖单元,在实际覆盖中可将高层或者单栋单元数较多建筑,可以将整栋楼分割为一个基本的覆盖单元进行分别覆盖。如图3、图4。

农村无线宽带进村入户的解决方案

结合中国的国情,针对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等条件下宽带入户的普遍性难题,只需在每个行政村架设一个无线宽带接入基站,就可以为居住在基站周围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住户提供宽带接入,进而使用户接入互联网。这种新技术,基站价格低廉,只有手机基站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安装架设简便迅捷,更主要的是大 大降低了用户端的成本,整个系统的综合优势非常明显,非常适合在中国农村广泛推广。 1、宽带入口的解决方案 (1)光纤或其他宽带到村的情况 农村无线宽带入户系统的建设,在宽带端口已到村的情况下,只需选择村庄的一个制高点,安装无线宽带接入设备(ap)和配套天线,就可以完成对整个村庄的宽带信号覆盖。 (2)本村无宽带端口但是临近地区已经有宽带端口的情况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有些村庄光缆或者其他宽带端口无法到达。如果在距离此村庄30公里范围内有此类宽带端口的话,这时可以安装无线网桥设备,以无线桥接方式,将宽带端口从远端连接到本村,然后同样安装无线宽带接入设备(ap)和配套天线,就可以完成对整个村庄的宽带信号覆盖。 (3)本村无宽带端口而且附近也没有任何宽带端口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已经覆盖全国的ipstar宽带卫星接入。只需要在村庄内合适的地点架设天线直径在80厘米到180厘米的专用双向卫星宽带接入地面站及相关的设备,即可获得多达4mbps的宽带接口,然后再同样安装无线宽带接入设备(ap)和配套天线,就可以完成对整个村庄的宽带信号覆盖。 2、村内的宽带信号覆盖方案 (1)用户较为集中的覆盖应用 用户不断增多,或扩容后的情况下,一套以上设备分别对指定区域提供信号覆盖。 (2)用户较为分散的覆盖应用 用户较为分散的情况下,一台宽带接入设备连接两个定向天线,对两个区域分别进行覆盖。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也只需要增加设备的数量来完成网络的扩容。 当基站的选点在村庄的中央时,可以采用全向覆盖。这时,无线宽带接入设备只需要连接全向天线就可以对整个区域进行覆盖,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的各种实际应用方案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合应用。真正做到对整个区域的完全无线覆盖,消除信号盲点。 3、用户端接入方案 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用户端非常简单,成本非常低廉。农户使用的电脑只需外接一个无线网卡,搜索到村里的无线宽带网络信号后,建立连接,就可轻松高速上网了。 4、网络的管理 采用无线宽带接入的村庄,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其管理非常简单。实际上,

无线室内覆盖解决方案2012-WIFI

无线内覆解决方案无线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2012年9月

培训提纲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器件 室内分布统件 勘察和电测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制图说明

分布系统组成 信号源 信号源为分布系统提供无线信号,信号源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直放站或其它设备 分布系统 信号分布系统将信号源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器件 信号分布系统将信号源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器件进行分路,经由馈线将信号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分散安 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天线上 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天线上。 信号分布系统通常包括室内天线、射频同轴电缆、电缆接头、功分器、耦合器、3dB电桥等无源器件以及 电缆接头功分器耦合器3dB电桥等无源器件以及 干线放大器等有源设备 本课程主要介绍分布系统相关知识

分布系统支持系统频段 分布系统支持的常用系统频段包括 ?CDMA:上行825~835MHz 下行870~880MHz ?上行890~915MHz下行935~960MHz GSM:上行890915MHz 下行935960MHz ?DCS1800:上行1710~1785MHz 下行1805~ 1880MHz ?PHS:1900~1910MHz(室内分布系统频段) WCDMA上行19401935MH下行2110 ?WCDMA:上行1940~1935MHz 下行2110~ 2125MHz ?CDMA2000:上行1920~1935MHz 下行2110~ 上行行 2125MHz ?TD-SCDMA:1880~1920Mhz 2010-2025Mhz ?WLAN:2400~2483MHz

农村网络覆盖解决方案

农村网络覆盖解决方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358332509.html, 2004年4月27日 14:32 通信世界网 吕雪峰刘长怀 随着我省GSM网络的不断扩容建设,到目前为止,各分公司市区的网络覆盖只是在少数室内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也一直通过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来进行改善,而在农村,首要的网络问题还是覆盖问题。从我们的实际维护经验中发现,影响网络覆盖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站天线高度、功率、天线类型等,为了能够有效地、快速地改善农村覆盖效果,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效益,我们提出了下面几种增强农村基站覆盖的方案措施,供各分公司在网络优化调整时参考。 一、使用TMB增强农村覆盖 TMB作为一种在天线近端使用的信号增强器,它能将信号的上、下行功率都进行放大,从而达到扩大基站覆盖范围的效果。从我们了解的TMA的作用来说,其靠近天线近端的放大作用能有效的降低天馈系统对信号的损耗而造成的上行信号接收电平的下降。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插入损耗,而造成对信号的下行约衰减2dB左右。TMB在有效的继承TMA的上述优点基础上,增加了下行信号的放大作用,不仅补偿了其本身对信号的衰减,而且由于其输出功率能够达到45dBm(标称输出功率为43dBm),补偿了天馈系统对信号的衰减,有效的增强了下行信号的覆盖范围。 目前在郊区及乡镇基站建设中,一般为了增强覆盖效果而选用的铁塔高度在50米以上,并且机房一般在平地建设。这样,从机架顶至天线入口,天馈线长度大于60米。按照通常使用的馈线每100米4dB损耗来考虑,加上馈线接头等的损耗,这样一般天馈的损耗都在3dB左右。按CDU-A机架顶44.5dBm考虑,在天线入口处功率仅有41.5dBm。因此如果使用TMB,下行将增加3.5dB(与标称输出功率相比增加2dB)。这将有效的增加基站的下行覆盖范围,并且其具有的上、下行放大作用,能够更方便地达到上、下行功率平衡。 从实际测试数据来看,使用TMB后,信号明显增强,增强的幅度约为7dB左右。考虑到在关闭TMB进行测试时,TMB本身大约有4dB左右的插入损耗,因此使用TMB至少可以使得信号强度增加3dB(与天线口的输出功率吻合)。 二、基站覆盖延伸系统

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无线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无线网络接入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社会主义, 无线局域网, 无线网络, 信息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宽带入户问题越来越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农业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万户上网工程”,以及“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等正蓬勃发展。但农村地域广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居住地间距离较远且分散,网络建设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等等,诸多困难制约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村镇级网络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农户住地比较分散、上网需求由少增多、一次性投入建设费用比较少等特点。无线局域网,以其技术先进而成熟、网络覆盖面积大(开阔地区达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带宽高而稳定(11M/54M)、灵活的拓展性(满足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相对有线网络低廉的一次性的费用投入、以及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等多项优势,成为农村网络建设的首选。 农村无线信号覆盖采用全无线覆盖. 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无需或很少布线,安装快捷方便,不受空间和建筑结构制约的特点,正好可解决了农村网络建设中所遇到的布线难题。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无线网络建设拟采用2.4GHz和5.8GHz混合组网模式:采用5.8GHz宽带无线接入实现最后一公里骨干网络接入,采用5.8GHz无线网桥实现电信机房与村庄接入基站之间的网络接入,采用2.4GHz室外型无线接入点实现对农村住户的无线覆盖。对于用户端,可根据用户到接入基站的距离, 可采用无线网卡,无线AP,室外无线网桥来实现. 采用2.4GHz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农村大量用户进行覆盖,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布线安装等多方面的费用,而且由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增加或减少用户是相当容易的,通过增加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就可以增大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这一特点对于逐步开发农村用户的网络建设需求是非常适合的。运营商可以根据农村用户数量的发展情况灵活地配置设备,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的目的。在网络开通初期,可配置较少的接入点,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根据需要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方案介绍 1基站接入与运营总部之间无线网络连接解决方案 在村庄内选择一个用户相对集中的至高点(也可建30米高铁塔),安装5.8GHz远端站与运营商总部的5.8GHz中心站进行通信,通过5.8GHz远端站的10/100M以太网口接入基站交换机,交换机与架设在同一栋楼顶(铁塔)的5.8GHz无线网桥中心站相连,在其它需要接入的村庄同样架设5.8GHz无线网桥远端站与运营总部进行数据通信. 无线网桥中心站采用120度扇区天线(可跟据用户量增减2.4G网桥的数量与天线的角度),采用3台设备即可覆盖5000米范围内的所有住户。

某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设计方案知识讲解

XXX 校园无线局域网技术建议书 20XX 年X 月

目录 1概述 (3) 2需求分析 (3) 2.1总体建设目标 (3) 2.2具体实施目标 (4) 3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5) 3.1整网逻辑拓扑图 (5) 3.2无线用户认证解决方案 (5) 3.3整网安全解决方案 (6) 3.4无线校园解决方案——更稳定: (7) 3.5无线校园解决方案——高安全: (8) 3.6无线校园解决方案——易管理: (9) 3.7无线校园解决方案——可扩展: (10) 4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总结 (10)

1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 20 世纪 90 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简易性:WLAN 网桥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敷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 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并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达到有线网络不易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 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 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已有投资。同时,由于WLAN 技术本身就是面向数据通信领域的IP 传输技术,因此可直接通过百兆自适应网口 和企业、学校内部Intranet 相连,从体系结构上节省了协议转换器等相关设备; ?扩展能力强:WLAN 网桥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随着 WLAN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目前在国内外具有较多的中大规模应用,诸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的全城覆盖,向客户提供各种业务。 2需求分析 2.1总体建设目标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展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使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使用校园网络; ?促进教学和科研发展,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 ?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 ?要覆盖部分原来没有有线网的空间,诸如:寝室; 由于本工程是在校园有线网的基础上加以无线扩充;

高档住宅小区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高档住宅小区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任贵 河北电信廊坊分公司

摘要:从住宅小区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原理入手, 详细讨论了小区中各功能区的无线覆盖方案,并以实例论证所提方案。 关键字:小区;深度覆盖;天线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无穷。然而由于高档小区基本都具有中等密度、多层、小高层或高层建筑混合的特点,使无线电的传播受建筑物之间的遮挡以及反射,造成原有信号的覆盖效果很差。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住宅小区的低覆盖率、低接通率、低话音质量、高掉话率等问题。良好的小区信号覆盖不仅可以避免流失已有用户,吸引新用户入网,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提高现有信道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随着移动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的推出,住宅小区也将是这些业务应用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要建设精品网络,解决高档住宅小区网络覆盖刻不容缓。住宅小区将成为新一轮移动及数据通信的争夺要地。 1、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业务融合,网络融合”是大势所趋,要深化网络转型内涵,加快网络转型步伐,网络建设现在就要积极应对。 2、网络建设解决方案 2.1 高档住宅小区分类 一般来说,高档住宅小区的建筑物排列比较规则:按照建筑物类型分为多层住宅小区、别墅小区、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小区、复合型小区;按建筑密度分为:高密度住宅区,楼间距在12 米以内;中等密度住宅区,楼间距在12~20 米之间;低密度住宅区,楼间距在20 米以上。按建筑材料分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新型空心砖墙壁。受气候影响,各地建筑物墙壁的厚度差别较大,总体来说,南方地区的墙壁较薄,一般为24-37cm,北方墙壁较厚,一般大于49cm。 高档住宅小区通常有地下停车场,这部分目前覆盖较少。 2.2 高档住宅小区覆盖目前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覆盖电平的大小受小区内建筑物密度、高度,以及墙壁厚度、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由于受多径影响,周围基站提供小区内的覆盖通常存在一些盲点/区,尤其是室内 1、2 层;3、4 层以上的室内覆盖通常能够满足通话要求。但对于高层室内往往由于来自周围多个小区的信号都很强反而产生干扰等问

农村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

波迅WBS无线网络 Wi-Fi通信系统 村村通无线网络 覆盖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项目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设备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 设计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方案配置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 无线网络方案优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章工程实施配套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设备安装方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接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系统防雷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 效果示意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四章产品的规格和性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室内覆盖完整解决方案

室内覆盖完整解决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 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特别是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总之,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 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室内盲区 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 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增加微蜂窝建立分层结构。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 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小区WLAN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小区无线局域网覆盖解决方案——————————————————一、概述: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区开始建设一种更加方便、高效、移动性更强的网络来实现Internet 接入,那就是目前成熟的无线WLAN覆盖模式。很早之前的已建成小区,没有固定的网络布线,如果采取有线方式的话,布线难度比较大;设备、线路的可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针对笔记本、PAD、PAD等移动接入设备有线网络有很大的制约不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管理人员的线路、设备维护量大,网络问题不容易排查等。所以现在亟需使用无线覆盖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无线局域网在很多应用领域有独特的优势:可移动性,它提供了不受线缆限制的应用,用户可随时上网;安装容易,无须布线或减少布线,大大节约了建网时间;组网灵活,即插即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其加入到现有的网络中,并在某种环境下运行;成本低,特别适合于变化频繁的工作场合。此外无线网络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无线网络是以空气为介质,传输的信号可以跨越很宽的频段,而且于自然背景噪声十分相似,这样一来,就使得窃听者用普通的方式难以偷听到数据。“加密”也是无线网络必备的一环,能有效提高其安全性。所有无线网络都可以设安全密码,即使千方百计接收到数据,没有密码也很难打开数据。 针对目前无线需求的增大,Bitwave针对不同小区环境、上网需求设计了几种科学、先进、易管理、可扩展性都特别好的网络建设方案,来满足小区用户不同的上网要求。 有线无线接入对比: 二、项目需求: 现有一个12栋,每栋16层的居民小区需要做使用无线覆盖的方式做网络改造,要求:用户之间安全访问隔离;无线用户使用笔记本、手持终端(PDA、PAD、手机)接入该无线网络;保证每一栋楼的无线覆盖的信号效果;实现该无线接入用户的可管理、可认证、可监控。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技术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技术 一、为什么要建设室内覆盖系统? 随着城市建筑的日益增多以及建筑材料的复杂化,手机在密集的建筑间,建筑物内、地下室、隧道、高速公路等地会出现接通率低、漫游不畅甚至掉话现象,给移动用户带来不便,这就需要移动运营部门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 而室内覆盖系统便是移动运营部门对室内信号弱及信号盲区进行覆盖的主要网络优化方式。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 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 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二、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 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增加微蜂窝建立分层结构。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三、什么是室内覆盖?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