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第八版第十二章 慢性病流行病学

合集下载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ppt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ppt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肝病等慢性病的 风险。
缺乏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代谢危险因素
01
高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也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高血压等
慢性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02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与脑卒中、肾病和肥胖
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
01
建立慢性病监测系统
建立慢性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社区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02
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如健康教育、健康
促进、疾病管理等。
03
整合卫生资源
整合社区内外的卫生资源,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方便、高效的医疗卫生
服务。
05
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02
慢性病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慢性病流行病学情况
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全球范围内,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慢性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年龄、性别、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
国内慢性病流行病学情况
慢性病负担加重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 升,慢性病负担不断加重。
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和方法尚需 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需要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的合 作与交流
需要进一步关注慢性病流行病 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THANK YOU.
通过调查问卷、医学记录、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获取研究对象 的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等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如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相关关系分析等。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个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了解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发病率、死亡率、风险因素等方面对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发病率是反映某种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程度的指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在不同地区都有一定的高发倾向。

发病率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除了发病率之外,慢性病的死亡率也是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逐年攀升。

在发达国家,慢性病已成为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风等慢性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还包括影响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此外,遗传因素、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地位等也对慢性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研究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找出其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和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完整版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完整版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流行病学 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 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 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 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 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 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暴露一结局 暴露一结局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I 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一临床试验T 现场试验一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 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k 率=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实验性研究随机分配? I 1-------------- 1 是 否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设立比较组? II 是 否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是观察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构成比=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X%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心…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发病率= ------------ 同期暴露人口数 ----------Xk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① 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 ② 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等; ③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④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 ⑤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 ⑥ 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 ⑦ 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
急性与慢性和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 非传染性
急性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炭疽 钩端螺旋体病 麻疹 猩红热 流感
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控制危险因素和难以控制的危险因 素,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运动不足、膳 食不平衡、心理压力等;难以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疾病 家属族史、年龄、性别等。针对可控制危险因素进行 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缓生活方式病。
常见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的内在关系
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吸1烟.可吸以引烟起:很多NCD,有人认为至少有20多种,如
6.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感染与慢性病的关系也很密切,其中病 毒感染与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约有15%~20%癌症与病原体感染 ,特别是病毒的感染有关。
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 胃癌;HBV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人乳头瘤状病 毒(HPV)与宫颈癌;EB病毒与各种B淋巴细 胞恶性肿瘤、鼻咽癌;HIV与非何杰金氏淋巴 瘤等。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一)时间分布 (二)人群分布 (三)地区分布
性别差异 地区差异
我国慢性病现状
我国慢性病发病和患病情况是“发展迅速,形 势严峻”。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流 行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四、防制策略及措施
1、全人群策略与高危人群策略 2、三级预防策略 3、社区综合防治 4、风险评估与自我管理 5、优先干预措施和行动 6、评价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The report period of category B infectious diseases(exclude AIDS, Pulmonaryanthrax) on Network is : A.12 hoursB. 24 hoursC. 48 hoursD. 36 hoursE. 72 hours2. During pregnancy or childbirth, pathogens transmitted from the mother tooffspring are calledA. Blood-borne transmissionB. Hereditary transmissionC. Vertical transmissionD. Horizontal transmissionE. Z-spread transmission 3. 在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A. 人口密度B. 气候地理C. 宗教信仰D. 经济文化E. 生产及生活条件4. 传染源是指A.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E. 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5. 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A. 传染源B. 储存宿主C. 传播因素D. 传播机制E. 病源携带者6.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 传染期B. 潜伏期C. 临床症状期D. 恢复期E. 病原携带期7. 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A. 伤寒、霍乱、钩虫病B. 血吸虫病、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C. 伤寒、霍乱、出血热D. 霍乱、痢疾、斑疹伤寒E.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恙虫病8.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A. 病原携带者B. 传染病患者C. 受感染的动物D. 隐性感染者E. 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9. 现行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儿童基础免疫)规定接种的疫苗是 A. 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B. 麻疹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C. 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D. 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E. 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10.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 A. 病原侵入期B. 前驱期C. 潜伏期D. 传染期E. 无症状期11.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A. 病原体、易感机体B. 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C. 病人、污染物、易感者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 微生物、媒介及宿主12.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A. 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B. 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C. 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D. 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E. 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传播途径是指A. 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过程B. 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C. 病原体由母亲到后代间的传播D.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E. 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14. 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A. 潜伏期B. 潜伏期末C. 临床症状期D. 症状消失期E. 恢复期[A2型题]15.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
诊断和治疗
对发现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 病情进一步恶化。
康复治疗
在疾病恢复期,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促进患者恢 复健康。
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减少残疾和功能障碍
01
对于已经出现残疾或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
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配备。
提高生活质量
02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措施,提高慢性病患者
全球慢性病影响因素
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 、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
中国慢性病流行情况
慢性病现状
在我国,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 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慢性病负担
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多 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给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慢性病的流行情况
全球慢性病流行情况
慢性病定义与分类
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且影响人们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 应能力的疾病。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
全球慢性病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慢性病死亡人 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 巨大挑战。
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研究慢性 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协同应对全球慢性病挑战。
推动国际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慢性病合作项目,利用多边和双边援助渠道,推广适 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慢性病防控模式和经验。
促进全球卫生治理
倡导建立全球慢性病防控的卫生治理机制,加强各国之间的政策对话 、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
实验性研究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行病学第八版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第八版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第八版题库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流行病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 A.传染病 B.地方病 C.传染病和地方病 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 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p 资料、得出结论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 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是 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C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 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9、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疾病、伤害、健康 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死亡,患病,伤残 E.以上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BCD 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p 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2、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BCDE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分析^p 影响分布的因素 C.提出病因假设 D.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 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3、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社会医学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4、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ABDE A.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 B.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 C.疾病与健康的社区诊断与临床决策 D.病因观与病因推断 E.疾病防制的策略(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是否是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某些慢性病的病因中包括感染性因素,或由慢性传染性疾病演 变而来
第一节 概述
(二)慢性病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 死亡: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 疾病负担(DALYs):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腰痛和颈 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二)慢性病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 巨额医疗卫生支出 + 生产力的损失 加剧健康不平等
第一节 概述
(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公共卫生关注可实施干预、可改变的因素
• • • 行为危险因素:吸烟(包括二手烟暴露)、过量饮酒、不健康 的膳食习惯、少体力活动 生理性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高血脂、高血糖 其他:有害的环境和职业暴露、感染性病原体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 2025年全球目标:
由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降低25% 过量饮酒行为降低至少10% 体力活动不足率降低10% 人群食盐平均摄入量降低30% 15岁以上人群当前吸烟率降低30% 高血压患病率降低25%,或根据各国实际情况控制高血压流行水平 停止糖尿病和肥胖的增长趋势 至少50%有需要的人接受药物治疗和咨询(包括血糖控制),预防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 在公立和私营机构中,用于治疗主要慢性病的可负担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药物(包括非专 利药物)的可及性达到80%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 原则:
采取生命全程策略 动员全社会参与 慢性病防控策略和实践应该基于循证的方法 实现健康广覆盖 保护公共卫生政策、防控策略和多部门行动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既定 利益的不恰当的影响 达到可实现的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每个人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创造包容、公平、生产力高和健康的社会 充分认识政府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和责任,同时发挥国际协作 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慢性病防控需要多部门的行动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吕筠 北京大学
第十二章 慢性病流行病学
目录
01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流行特征 第三节:预防策略与措施
02
03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危险因素/疾病
吸烟
干预措施
提高税率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室内禁烟 烟草健康警示 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过量饮酒 提高税率 限制零售酒类可及性 禁止酒类广告 不健康的膳食习惯和少体力活动 减少食物中的食盐摄入(如加工食品) 用多不饱和脂肪替代反式脂肪 通过大众媒体提高公众对膳食和体力活动的认识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对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增加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开展咨询和多药治疗 (包括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时服用阿司匹林 恶性肿瘤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癌 筛查和治疗癌前病变,预防宫颈癌
1. 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心血管健康概念
• 四种健康行为:近一年内不吸烟,BMI<25 kg/m2,达到推荐水 平的体力活动,符合当前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的饮食习惯。 • 四种健康状态:近一年内不吸烟,未经治疗的总胆固醇<200 mg/dl,未经治疗的血压<120/<80 mmHg,未经治疗的空腹 血糖<100 mg/dl。 • 没有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史。 2. 中国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二)预防措施
WHO通过循证的方法确定的“最划算”(best buy)的干预措施 • 非常经济有效:用低于人均年收入或人均GDP的投入可增加一 个健康寿命年(即挽回一个DALY) • 可行性好,投入低,适合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实施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二)预防措施
WHO推荐的一组“最划算”的干预措施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 三级预防:强调根本预防 • 生命全程策略 • 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
第三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WHO《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行动计划2013—2020》 • 愿景:全球没有可避免的慢性病负担。 • 目标:通过多部门协作以及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上的协 作,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负担,使得任何 年龄的人群都可达到可实现的健康和生产力的最高标准,这 些疾病不再是人类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主要慢性病病因链不同环节上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流行特征
第二节 流行特征
(一)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全球)
• • 慢性病 心血管疾病
第二节 流行特征
(一)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中国)
1990年和2010年中国全年龄组人群231种死因的死亡人数)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中国)
1990年和2010年中国全年龄组人群285种死因的DALYs、年龄标化DALYs率及变化率
第二节 流行特征
(二)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
• 吸烟 • 饮酒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 少体力活动
• 超重肥胖 • 高血压
第二节 流行特征
(二)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