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班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范文初级

一、教学对象班级:初级汉语班学生人数:20人学生背景: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二、课型汉语基础课三、教材《汉语初级教程》(王力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词、句型、语法。
2. 教学难点:语法点的运用和句子结构的理解。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老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候,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
- 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新课学习(25分钟)- 讲解生词:老师用PPT展示生词,并逐个讲解词义、词性、用法等。
- 讲解句型:老师用PPT展示句型,并逐个讲解句子的结构、语法点和用法。
- 练习:学生跟读、模仿句型,进行口头练习。
3. 语法点讲解(10分钟)- 老师用PPT展示语法点,并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语法点的练习。
4. 综合练习(10分钟)- 老师给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板书设计1. 生词2. 句型3. 语法点九、课后反思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学生对生词和句型的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语法点的运用仍有待提高。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
十、教学反馈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良好。
2. 学生希望老师在讲解语法点时能结合实际例句,便于理解。
3. 学生建议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习兴趣。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外汉语初级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初级班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发音、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型,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发音规则,学会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声调。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拼音拼读简单的汉字,并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简介2.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3. 汉字拼音拼读练习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汉语拼音的用途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声母、韵母和声调教师通过图片、卡片等形式,展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特点,并带领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3. 汉字拼音拼读练习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汉字,让学生根据拼音拼读出来,并检查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
4.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用拼音接龙、拼音歌曲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用拼音拼读出10个自己熟悉的汉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拼音发音:检查学生的拼音发音是否准确。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常用词汇介绍2. 简单句型学习3. 实际生活场景模拟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常用词汇介绍教师展示一些常用词汇,如:你好、谢谢、再见等,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3. 简单句型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句型,如:我是……,我喜欢……,你叫什么名字等,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案模板第1篇:对外汉语初级教案第四课《买东西》一、教学目标:1.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第四课时的基础语音知识和拼写规则;学生能够准确读出买东西的生字词,知道词义,能够造句。
2.文化:了解中国数字的禁忌。
3.语言: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培养基本购物表达能力。
4.技巧:生词归类,场景模拟,互动练习。
二、教学对象: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
已经学完汉语拼音,词汇量很小,所掌握的词语尚不足50个。
一对一教学。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四、教学教材:《对外汉语教学实用教材》中国认证中心2012 修订4版道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卡片五、教学步骤(过程描述)1.导入(导课):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如中午吃了什么?喜欢喝什么?来中国是否习惯,刚过去的五一做了什么,买了什么,引出购物的主题,买东西,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2.重点(难点)重点句型:你买什么?多少钱?数字认知和数量搭配。
数字部分,要准确地发音,可以用分类法。
给学生做反应测试。
老师念字,学生举卡片示意,快速练习,或者和数字有关的实景提问,如人民币读数,听写电话号码等。
数量搭配:举例说明。
一瓶啤酒,一本笔记本。
3.生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瓶,本,啤酒,笔记本,多少,钱,快,毛。
4.课文 TEXT 1 在商店加拓展部分商场模拟:seller;A: girl;B:boy S:你们好!你们买什么? A:我买一本笔记本。
你呢?B:我渴了,我买一瓶啤酒。
一共多少钱?S:六块两毛。
谢谢,再见!A&B:再见!5.语法数量搭配。
6.课堂活动:场景模拟,复习已经学习的字词:您,你们,呢?渴,同时造句完成基本购物流程,加深记忆。
课文互动问答练习。
生词跟读,纠音。
7.扩展:数量搭配中一的变调;钱的概念,元(块),角(毛),二和两的区别。
六、评估课堂练习:角色互换对话,针对课文提问A,B(他,她)各自买了什么,一共多少钱。
作业:写一段简单的购物对话。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汉语初级班的学生特点和需求。
2.确定对外汉语初级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设计适合对外汉语初级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4.制定评估对外汉语初级班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
二、教学内容:1.语音:发音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
2.词汇:基本词汇和常见短语。
3.语法:基本句型和常用语法规则。
5.听力:基本听力技巧和常见场景对话。
6.口语: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对话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活动:1.语音练习:教师演示音标的发音,学生跟读。
2.词汇学习:教师呈现词汇和短语的图像、拼音和汉字,并进行词义解释。
3.语法练习:教师呈现基本句型和语法规则,学生进行语法填空和改错练习。
4.阅读训练:教师呈现简单的篇章和文章,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
5.听力练习:教师播放常见场景对话录音,学生听取并回答相关问题。
6.口语对话:教师设定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练习。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介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点,学生进行听课和记录。
2.演示法:教师演示语音、词汇和句型的正确发音和使用方法,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3.组织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进行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练习和巩固。
4.创设情境学习: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和应用。
5.情感体验法:教师通过故事、歌曲和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评估方式:1.作业:教师布置书面练习题和阅读理解题进行学生作业。
2.考试:教师组织听力、阅读和口语的考试,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口语对话或剧本表演的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师课堂教学PPT。
2.课本、习题册和参考资料。
3.多媒体设备和录音设备。
4.练习和活动策划表。
七、教学时间安排:1.语音:3课时。
2.词汇:4课时。
3.语法:3课时。
5.听力:3课时。
6.口语:3课时。
八、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对外汉语初级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2.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包含了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要求?3.教学活动是否多样化,是否包含了教师讲授、演示、练习、合作学习和情境学习等形式?4.评估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5.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支持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活动?6.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保证每个学习内容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和练习?7.教学反思是否反映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否有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和建议?。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评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评估学生的汉语水平,以便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2. 学生的汉语水平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和简单的汉语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汉语水平。
四、作业:1. 完成学生水平评估测试。
2. 准备个人介绍和汉语表达的展示。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汉语水平和学习需求。
2. 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第二章:汉语语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音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
2. 常用词汇的拼音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语音讲解: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2. 语音练习:让学生进行音节拼读和声韵调的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四、作业:1. 复习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
2. 练习常用词汇的拼音。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语音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
2. 对学生的拼音作业进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拼读常用词汇。
第三章:基本语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语法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
2. 简单句的结构和常用句型。
三、教学方法:1. 语法讲解: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和简单句的结构。
2. 语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型练习,纠正语法错误。
四、作业:1. 复习基本语法知识。
2. 练习运用基本语法进行表达。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语法练习中的表达准确性。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运用基本语法进行表达。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完整版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完整版
教学目标:
1、掌握和使用25个[常用汉语言量],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
2、掌握和使用[语音],提高对汉语的认知及理解能力。
3、掌握和使用[词汇],正确表达汉语中涉及的各种意义。
4、掌握和使用[基本句型],能够正确的使用汉语表达一定的句子。
概要:
(一)语音
1、基本发音规律和认读。
2、字母、音标和元音、辅音等发音相关知识。
(二)词汇
1、具体汉语词汇。
2、基本词汇表达的语义。
(三)基本句型
1、日常交际句型,如自我介绍、问候、询问、回答、感谢、邀请等。
2、问句的回答句型。
3、基本疑问句的构成及回答。
教学过程:
(一)语音
1、教师用操练方法讲解中文发音规律,操练讲解23个元音及辅音及
变音规律等。
2、学生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发出正确的音,并进行听写练习,改正发
音错误。
(二)词汇
1、教师采用课本微课的形式介绍课文,整理出词汇表,包括体育词汇、食品词汇、家居物品词汇等,增进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
2、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出词汇,掌握词汇的正确语义和用法,完成
词汇练习。
(三)基本句型
1、教师准备一些实用的句型,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小组练习交谈。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评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培养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1.2 课程内容基础汉语语法和词汇。
日常会话和实用表达。
简单的中文阅读材料和文化介绍。
1.3 学生评估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包括拼音、词汇、语法和简单的听力和口语表达。
收集学生对课程目标的期望和学习风格。
第二章:汉语拼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和声韵调。
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汉语拼音。
2.2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拼音表和练习。
拼音在日常会话中的应用。
2.3 教学活动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和声韵调。
练习拼读和书写汉语拼音。
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运用拼音进行简单的交流。
第三章:基本词汇与日常会话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交流。
3.2 教学内容常用的汉语词汇和短语。
基本的日常会话和实用表达。
简单的中文语法结构。
3.3 教学活动教授和练习基本的汉语词汇和短语。
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练习日常会话。
听力练习和口语表达练习。
第四章:阅读与写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中文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让学生能够书写简单的汉语句子。
4.2 教学内容简单的中文阅读材料,包括故事、文章等。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
简单的汉语句子结构和语法。
阅读中文材料,进行词汇和理解练习。
汉字书写练习和汉语句子书写练习。
编写小故事或日记,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和表达方式。
第五章:中国文化简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传统。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5.2 教学内容中国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如书法、京剧等。
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概况。
5.3 教学活动介绍中国的节日和习俗,进行相关活动或庆祝。
观察和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
参观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和介绍。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的前部分,后续章节将继续深入讲解更多的汉语知识和技能,以及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
对外汉语初级教案

对外汉语初级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初级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对外汉语词汇和句型。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 学生将能够理解简单的对外汉语听力和阅读材料。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听说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对外汉语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对外汉语听力和阅读材料。
2. 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录音等。
2. 学生:学习用书、学习笔记、学习工具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对外汉语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中文的认识和学习意愿。
Step 2: 词汇与语法学习 (15分钟)- 使用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介绍一些基本的对外汉语词汇和句型。
-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Step 3: 听力训练 (15分钟)- 播放一段简短的对外汉语听力材料。
- 学生跟随录音,尝试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答案,并解释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和语法点。
Step 4: 口语练习 (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 教师在每组之间进行轮流指导和纠正口语表达。
Step 5: 阅读理解 (15分钟)- 提供一篇简短的对外汉语阅读材料,包含一些简单的问题。
-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答案。
Step 6: 小结与反馈 (5分钟)- 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Step 7: 作业布置 (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词汇练习、口语练习或阅读理解。
-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完成。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源或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课《他得了急性肠炎》教案设计
一、课程大纲:
1.掌握表达有关“生病就医”话题的各种词汇、常用句型;
2.初步学习汉语重要语法点:①动态助词“了”②否定副词“不”和“没有”
3. 简要介绍中医文化;学生谈谈在中国看病就医与自己国家的不同。
二、学生水平:初级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生词:
①人体的各器官部位名词:肚子、头、嗓子、鼻子、脸、眼、耳朵、嘴(唇)、牙、脖子、肩膀、胳膊、腰、腿、手、手指、脚
②生病动词或动词短语:拉肚子、得(病)、疼、通、牙疼、骨折、感冒、发烧、咳嗽
③其他生词:舒服、街上、马上、告诉、急性(肠炎)、开(药)、中药、西药、药店(房)、片、试(体温表)、度、病假条
2.重难点语法:
①动态助词“了”(语法含义;一般句型:“V+了+0“;不用“了”的情况;特殊句型“V1+了+……V2……”)
②否定副词“不”和“没有”(语法含义;二者区别)
3.口语表达套语
①“sb.怎么了?”;“你哪儿不舒服?”②正反疑问句:“V+没(有)+V”
四、教学方法:
演绎、归纳、串讲、讲——练、练——讲、听说、回答、对话、做练习
五、课时安排:4课时,每课时五十分钟
六、教学环节设计:
第1课时——串讲生词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检查复习、预习(上一课词语、语法点或是本课所要求预习的生词)(5分钟)
三、讲解新课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①提问法询问学生出勤情况,如有因病未到,随即展开生病就医的话题,也可就前段时间学生或老师的生病情况展开话题;
②ppt图片展示法展示一系列表示生病症状的图片,学生领会意思,但不会表达(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生病就医”的汉语表达)
(二)串讲词汇(30分钟)
(当你生病时,别人会问“你怎么了?”(what’s wrong with you)我们“告诉”(tell)他们你的身体状况(problems))
1、串讲第一组身体部位名词:直接法,老师演示带读一遍后,轮流叫学生指认,并做一次回笼,加深记忆;
2、再次展示第二组生病症状图片,并动画配上汉字说明,一一展示,让学生跟读;
3、串讲第三组词汇,对副词“马上”(at once)、形容词“舒服”(comfortale;well)稍作详解。
打开课本47页讲解两个词的例句:
1)大家发现“马上”与英语at once不同的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而非最后
2)“舒服”有comfortable的意思(eg.这个椅子很舒服)
“不舒服”有身体得病的意思(eg.他今天不太舒服。
你哪儿不舒服?=你怎么了?)
(三)活动组织(5分钟):
考虑到学生短时间接触了大量生词需及时练习巩固,组织小组对话,练习用“你哪儿不舒服?”“你怎么了?”问,用新学词汇回答
第2课时——归纳讲解语法点1
领读课文四、五,复现所学词汇(大家发现①我们读的课文里包含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几乎所有生词,②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是哪几个?)引导学生说出“了”、“不”、“没有”先让他们说出对这几个词用法的感性认识,然后进行详细语法讲解:(5分钟)
(一)语法点讲解,具体讲解如下:(25分钟)
⒈动态助词“了”(课本P52)
⑴语法含义:汉语中没有时态,动词后加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
⑵一般结构:“V+了+0“;
eg. ①我问了老师。
②他做了作业。
③阿里买了三张票。
④我看了这本书。
⑶不用“了”的情况;
eg. ①②③(见课本p53)
⑷特殊结构“V1+了+……V2……”(表示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v1完成以后才开始v2。
)
eg. ①下了课他们都去楼道里抽烟。
②我们吃了饭就去。
③昨天我下了课就回家了。
(初级学生不强求完全掌握所有语法点,以大量举例句,学生体会为主)
(二)课堂活动(20分钟)
分组讨论以上两个语法点各自领会情况,教师对问题进行答疑。
(三)布置作业:1.读课本p47生词练习例句; 写生字按p57笔顺
2.模仿课文五写篇有关自己来中国后得病经历的小作文(80字左右)
3.按自己的兴趣查找有关“中医”的资料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三选一)
第3课时——复习词汇、句型理解课文六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课前检查交上来的作业)复习上节课内容(30分钟):
1.选作业1的同学:上讲台听写生词,口头造句,其他学生底下写;
2.选作业2的同学:复述自己的小作文;(纠错:先其他同学纠错,然后老师纠错,包括发音、字形及句子结构)
3.选作业3的同学:展示自己搜集的中医文化资料,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就势展示ppt介绍中医作为文化导入,最后强调现代中国人讲究中西医结合治病
所以医生一般会根据病人情况,既开西药,也开中药。
请看课文六:
三、讲解课文六
(一)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六,做课后判断正误练习(15分钟)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可能的难点,并答疑(再现上节课的重点词汇)
如:身体不舒服鼻子不通开了一张病假条一公吃了五片药
(二)讲解题目(5分钟)
第4课时——归纳讲解语法点2
一、语法点(20分钟)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
1.语法含义:“不”否定现在或将来的动作或意愿;“没有”否定过去的发生或变化。
2.二者区别:①如含义②有些非动作动词如“是”“像”“认识”“知道”“愿意”等只用“不”否定如:
去年我不认识他。
3.“不+adj.”表示对性质状态的否定,如:不好不忙不清楚
4. 正反疑问句:“V+没(有)+V”(例句见p53)
二、课堂活动:(30分钟)
小组演话剧“看医生”用到所学内容。
三、布置作业:比较中国看病就医与自己国家的不同,写封信告诉你在国外生活的朋友或家人。
(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