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评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评估学生的汉语水平,以便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2. 学生的汉语水平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和简单的汉语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汉语水平。
四、作业:1. 完成学生水平评估测试。
2. 准备个人介绍和汉语表达的展示。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汉语水平和学习需求。
2. 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第二章:汉语语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音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
2. 常用词汇的拼音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语音讲解: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2. 语音练习:让学生进行音节拼读和声韵调的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四、作业:1. 复习汉语拼音的基本音节和声韵调。
2. 练习常用词汇的拼音。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语音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
2. 对学生的拼音作业进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拼读常用词汇。
第三章:基本语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语法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
2. 简单句的结构和常用句型。
三、教学方法:1. 语法讲解: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和简单句的结构。
2. 语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型练习,纠正语法错误。
四、作业:1. 复习基本语法知识。
2. 练习运用基本语法进行表达。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语法练习中的表达准确性。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运用基本语法进行表达。
对外汉语优秀教案集

对外汉语优秀教案集【篇一:对外汉语优秀教案集】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电子版 1.学习“你,我,他”让学生自我介绍学习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练习:让全班学生互相问:你叫什么名字?,然后问学生“他叫什么名字?她叫什么名字? 2.学习简单问好:a: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你呢?a:我叫.,认识你很高兴b:我也是。
3.handout1 :中国和中文甲骨文:简单拼音单词4.由单词引申到汉语拼音的声调,学习4个声调1)声母initial;2)韵母final;3)声调tone. example:shyng elementary letter a o e i u ?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5.人称代词,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你们的,我们的,他们的练习:我的书,你的水,我的妈妈,他的爸爸等6.to be; to have初级汉语综合课《第2课》 1.学习“你,我,他”学习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 2.学习简单问好:a: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你呢?a:我叫?.,认识你很高兴b:我也是。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产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区别声母“zh ch sh严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2卜ch sh产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卜ch sh产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评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培养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课程内容汉语拼音系统基本词汇和短语简单句型和日常会话1.3 学生评估进行初始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汉语基础。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第二章:汉语拼音教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和发音方法。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汉语拼音。
2.2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韵母和声调拼音规则和练习2.3 教学活动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和发音方法。
练习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进行拼音拼读和书写的练习。
第三章:基本词汇教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基本词汇。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基本词汇。
3.2 教学内容常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基本词汇的用法和搭配词汇练习和记忆游戏3.3 教学活动教授常用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通过图片、实物和情景等方式展示词汇。
进行词汇练习和记忆游戏。
第四章:简单句型和日常会话教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简单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基本句型结构日常会话场景和常用表达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4.3 教学活动讲解基本句型结构和用法。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进行日常会话练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活动。
第五章:汉字教学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汉字。
5.2 教学内容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汉字的读音和意义汉字书写练习和记忆游戏5.3 教学活动教授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通过图片、实物和情景等方式展示汉字的读音和意义。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和记忆游戏。
第六章:听力教学6.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和回答简单的听力问题。
6.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短文常用听力表达和回答方式听力练习和对话交流6.3 教学活动播放汉语对话和短文,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pdf(一)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pdf(一)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教案一:初级汉语会话教学目标•学习基本汉字和拼音•学会日常生活用语•学会简单问答和介绍自己教学内容1.汉字和拼音:学习十个常用汉字和对应的拼音,如:“你好”、“谢谢”、“再见”等。
2.日常生活用语: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候语、感谢语、告别语等。
3.简单问答和介绍自己:学习如何用简单的问答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如:“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自哪里?”等。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谈论学生们的汉语学习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2.学习汉字和拼音:教师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十个常用汉字的写法和对应的拼音,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学习日常用语:教师使用教材中的声音录音和图片,教授常用的问候语、感谢语、告别语等,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简单问答和介绍自己:教师给出简单的问答和介绍自己的例句,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互相练习并表演。
5.总结:复习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醒他们继续练习汉语的口语表达。
教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演情况•学生书写汉字的正确率和流畅度•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的问答和介绍自己的句子教学拓展•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要求他们用所学的汉字和句子写一篇简短的自我介绍。
•引导学生通过多听多说的方式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二:中级汉语写作教学目标•学会运用正确的汉字和句子结构进行写作•学会写简单的日记和邮件•学会描述人物和事件教学内容1.汉字和句子结构:复习常用的汉字和句子结构,并介绍一些中级难度的汉字和表达方式。
2.写日记和邮件:教授写日记和邮件的常用句子结构和写作技巧,并提供一些写作范文。
3.描述人物和事件:学习如何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并学习如何用过去时态来叙述事件。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最近发生的有趣事情,引入写作的话题。
2.复习常用汉字和句子结构:教师复习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汉字和句子结构,鼓励学生用这些汉字和句子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案A班综合课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课题: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整篇课文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第1、2课时:时间: 90分钟教学目的与要求: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2、学习课文。
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词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比较”和“便宜”,还有“肥、试、长、贵、颜色、刚才、好看”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生词难点:“合适”、“便宜”、“比较”、和“刚才”句子难点:这件比刚才那件大;颜色没有这件好看;颜色没有这件深教学过程:一、复习(13分钟)(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2、句子(2句子)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
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
真重!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二、生词(30分钟)(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
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件衣服。
我喜欢这件衣服。
我喜欢那件衣服。
我喜欢这两件衣服。
我喜欢那两件衣服。
(挑学生参与)3、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对外汉语《综合教程》教案

对外汉语《综合教程》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情况分析1.1 课程背景介绍对外汉语《综合教程》的课程设置目的,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汉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强调本教程适用于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习者,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2 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文化背景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章: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2.1 教学目标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合理的长期和短期教学目标。
2.2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情景教学法等。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PPT等,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章: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3.1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包括汉语基础知识、语言技能训练、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
3.2 教学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第四章:课堂活动与教学实践4.1 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2 教学实践提供实际的语言实践机会,如模拟对话、真实场景交流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进行评估。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
5.2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资源利用6.1 教学资源分类介绍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资源,如教材、辅助读物、多媒体资源等。
强调教材的多样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7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汉语拼音an en in un ün教学目标: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复习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认识事物,善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准前鼻韵母的音,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难点:学习声母与前韵母的拼音。
及读准三拼音。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43课时)一、情境地导入,认识前鼻韵音1、讲述:拼音王国的城市可真多,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新的城市去看看,好吗?2、提问:你们观察这些新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an en in un ün)3、小结:它们都是由一个单韵母和前鼻尾音—n组成的,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
4、讲述:—n的发音,用舌尖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大家来试试。
5、现在小组合作来试着练习这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看哪个组最先找到发音方法。
6、汇报:an,从a到n滑动。
7、大家说得很好。
an,就跟“天安门”的“安”发音相同。
大家来编句顺口溜(天安门an an an)读一读。
8、提问:你到别人家去做客,到了别人家门口,首先要做什么?“摁”就是en的四声。
读一读en,编顺口溜(摁门铃en en en)9、请大家再看in,谁来试读。
练习读。
10、un ün这两个新朋友好像啊,你会读吗?它们分别发的是哪两个字的音?我们来练习一下。
11、练读an en in un ün的四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141 郭婉莹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北京的四季》
课程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二版)》
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中级的来华留学生
教学人数:15人
授课学时:90分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生词,并学会其读音、用法;
2.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表达课文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掌握生词的读音及用法;
2.要求能够正确明白课文大意,正确回答问题;
3.要求能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把......V得+C”句式的用法;
2.掌握“就拿......来说(吧)”句式的用法;
3.掌握“一”放在名词前表示“整个儿”、“全”或“满”的用法;
4.掌握“不知(道)......多少/多(么)......”强调数量多或程度高的用法;
5.掌握“管A叫B”的口语表达格式;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
五、教学用具
PPT课件音频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提问学生刚刚结束的暑假去了哪些地方玩,这些地方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2.PPT展示北京的夏天,让学生用一两个学过的词说说北京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3.PPT展示北京一年四季的图片,教师带读生词:四季,学生跟读。
4.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音频,边思考课文旁边的问题,试着把答案用横线划出来。
(二)课文1-3段学习【15分钟】
1.提问:“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北京?
回答:“因为我在那里住得太久了,仿佛树生了根一样。
”
PPT展示树根的图片,教师带读生字:根,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好像,类比出新词:仿佛,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2.提问:“一半的人生”是指“我”人生中的哪几个时期?
回答: “童年、少女、妇人”
PPT展示少女、妇人的图片,教师带读生词:少女、妇人,学生跟读,问学生身边有哪些人是少女,哪些是妇人。
PPT展示生词:度过、熟悉,带读,学生跟读。
3.提问:春天,北京人有个什么习惯?
回答:“人们纷纷来到西山,争着往山上爬,看谁先爬上那个最高的山头。
”
PPT展示表示纷纷、争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纷纷、争,学生跟读。
4.提问:北京春天最主要的花儿有什么?
回答:“牡丹花和芍药花。
”
PPT展示生词:然而,带读,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说出它有表示转折的意思。
5.提问:为什么说北京的春天美丽而短暂?
回答:“有时一夜大风,就把花儿吹得不成样子,几阵大风就送走了春天。
”
PPT展示生词:短暂,带读,学生跟读;用手势比较长和短的区别,引导学生说出反义词:长久。
PPT展示生字:阵,带读,学生跟读。
6.PPT展示例句“有时一夜大风,就把花儿吹得不成样子了。
”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1表格中的示例讲解句式“把......V得+C”。
即时口头练习:抽点学生口头做综合注释1“试一试”,教师即时点评。
(三)课文4-5段学习【20分钟】
1.提问:“我”是怎样享受夏季黄昏的?
回答:“喝一杯茉莉花茶,看一本心爱的书,听着蝉的叫声,享受安静。
”
教师拿出一瓶茉莉花茶,带读生词:茉莉花茶,学生跟读,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描述茉莉花茶的味道。
播放蝉叫的音频,带读生字:蝉,学生跟读。
PPT展示黄昏的图片,带读生词:黄昏,学生跟读。
2.提问:北京夏季的雨后是什么样的景色?
回答:“一阵大雨把天空和世界洗得干干净净,空气变得格外清新。
”
PPT展示暴雨的图片,带读生词:暴雨,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特别,类比出新词:格外。
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PPT展示生词:清新,带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用一两个已学的词替换清新,辅助理解。
3.提问:雨后“我”喜欢做什么?(两个方面)
回答:看雨后的红墙和绿瓦;到北海公园划小船。
PPT展示瓦片的图片,带读生词:瓦,学生跟读;
PPT播放划船的动图,让学生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读出生词:划船,教师纠正错误的读音。
4.提问:文中“红墙和绿瓦”指的可能是什么建筑?
PPT展示几张“红墙和绿瓦”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自己的理解,教师予以点评。
5.提问:“我”为什么最喜爱文津街?
回答:“走过那里,就会想起历史。
”
教师用手势演示动作“经过”,带读生词:经过,学生一边跟读一边做手势。
6.PPT展示例句“就拿水果的种类来说吧,那真是太多了:枣、葡萄、梨……”
PPT展示生词:上市、种类、属于,带读,学生跟读。
PPT展示枣的图片,带读生字:枣,学生跟读。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2三个例句讲解口语格式“就拿......来说(吧)”,说明该句式跟“比如”的异同。
即时口头练习:抽点学生口头做综合注释2“试一试”,教师先示范做第一题,其余由学生回答,教师即时点评。
(四)课文6-9段学习【30分钟】
1.提问:为什么说“北京的秋天很长”?
回答:“从树叶变黄,到水面结冰,都属于秋季。
”
PPT展示结冰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结冰,学生跟读。
2.提问:北京人通过什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两个方面)
回答:“树叶变黄;水面结冰。
”
3.提问:从西来顺门前的招牌可以看出,北京人秋天特别喜欢吃什么?
PPT展示不同招牌的图片,带读生词:招牌,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如果,类比出新词:假如。
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4.提问:为了吃涮肉和烤肉,人们要做什么?
回答:“从外地运来很多只羊。
”
PPT展示表示“涮”和“烤”的动态图片,带读生字:涮、烤,特别讲解涮跟“水”有关,烤跟“火”有关因此偏旁不同,学生跟读。
5.PPT展示例句“一路上都能闻到烤肉香。
”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3三个例句讲解“一”放在名词前表示“整个儿”、“全”或“满”的用法。
即时练习:学生做综合注释3“试一试”,教师即时检查正误。
6.PPT展示例句“一天不知要从外地运来多少只羊,才能满足北京人的馋嘴呢!”
PPT展示人来人往和运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人来人往、运,学生跟读。
PPT展示生字:馋,带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用一两个已学的词形容“馋”。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4三个例句讲解“不知(道)......多少/多(么)......”强调数量多或程度高的用法。
即时口头练习:综合注释4“试一试”:教师读前半句,让学生回答后半句。
如出错,
教师及时纠正。
7.提问:深秋,年轻人要为什么事做准备?他们是怎么做的?
回答:“溜冰;从床底下拿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把它擦得亮亮的,等着北海结冰。
”
PPT展示冰鞋的图片,带读生词:冰鞋,学生跟读。
8.提问:“寻找秋天”是指什么?
回答:“去西山看红叶。
”
PPT展示表示寻找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寻找,学生跟读。
PPT展示郊游的图片,带读生词:郊游,学生跟读。
9.提问:最先去秋游看红叶的是什么人?
回答:“大部分是青年学生。
”
PPT展示苹果红跟红透的区别的图片,带读生字:透,学生跟读。
PPT展示生词:大部分,带读,学生跟读。
10.提问:看完红叶,北京人还有一个什么习惯?
回答:“带几片红叶回来,夹在书里。
”
PPT展示初秋和深秋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大致区别,带读生字:深,学生跟读。
(五)课文10-11段学习【13分钟】
1.提问:这篇文章是在什么季节写的?
回答:“冬季。
”(让学生说出从哪里知道是冬季。
)
2.提问:在“我”的记忆中,“心里儿美”是怎样的?
回答:“绿皮红心儿的萝卜。
”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美味,类比出新词:可口。
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3.PPT展示例句“北京人管一种绿皮红心儿的萝卜叫‘心儿里美’。
”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5表格中的示例讲解句式“管A叫B”的口语表达格式。
即时口头练习:抽点学生口头做综合注释5“试一试”,教师即时点评。
4.提问:“我”是在什么季节离开北京的?
回答:“秋季。
”(让学生说出从哪里知道是秋季。
)
PPT展示生词:来不及,带读,学生跟读。
5.提问:为什么“协和医院的绿瓦”令“我”难忘?
回答:“协和医院是北京最有名的医院之一。
”
教师用手势做“绕了一圈”的动作,让学生明白意义后带读生字:绕、圈,学生一边跟读一边把手势做一遍。
6.提问:请说说“我”离开北京时的心情。
回答:“心在流泪,那是一种离开母亲的感觉。
”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写完综合注释口头完成的部分练习
2.完成课文后面的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