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重点和方向
01 拓展服务领域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从 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到现代的渔业、林业等领 域,实现服务的全覆盖和多元化。
02 提高服务质量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 提高服务标准、加强监管等方式,确保服务质量 和效果的不断提升。
根据农业市场的需求,分 析服务项目的可行性和必 要性。
资源条件
评估地方资源条件,因地 制宜地制定服务策略。
政策支持
了解相关政策,确定服务 项目与政策导向的契合度 。
服务策略的主要内容
服务内容
明确服务项目,包括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农机作业 、农产品收购等。
服务对象
确定服务对象,如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等。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需要提供优质的农资产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以满足服务对象对保障农业生产的需求。
市场拓展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需要帮助服务对象拓展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以增加服务对象的收益 。
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挑战
技术更新慢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需要解 决服务对象技术更新慢的问 题,提供新的技术成果和培 训,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农业
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公益性机构 等,向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生产社会 化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生产权益。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提供专业的社会化服 务,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 出。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可以帮 助农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服务效果显著
如果评估结果显示服务在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质量、优化水资源利用等 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那么说明服务是有效的。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7.31•【文号】农办计财〔2019〕54号•【施行日期】2019.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19〕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财政厅(局):近年来,各地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7〕41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农办经〔2017〕19号)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支持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加快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服务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

但在项目任务落实过程中,部分地方和单位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重点不够突出、操作不够规范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领会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强调,要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施小农户生产托管促进工程,不断提升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率,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以下简称“项目任务”),支持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广泛接受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意义重大。

龙江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细则

龙江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细则

龙江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细则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农业农村部农办经[2017]19号、农办财[2017]41号和黑龙江省农委《2019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及《龙江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托管,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它新型农业生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保证龙江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顺利完成,特制定本细则。

一、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服务小农户。

以服务分散种粮的小农户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重点,坚持带动而不是代替农户发展的原则,着力解决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难题。

二是坚持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

在尊重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前提下,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机械作业为重点,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

三是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社会化服务的能力,鼓励进行合作经营、委托经营和跨区经营。

四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财政补助重在引导培育市场,重点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谁服务、补贴谁,先服务、后补贴的方式,不重复进行补贴,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及组织长期健康发展。

二、实施目标2019年全县实施玉米生产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面积12万亩。

通过项目实施,积极探索全程托管的社会化服务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服务行为,健全服务市场,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增强在耕、种、防、收等环节服务能力。

采用先服务后补贴的方式,扶持培育村集体及其它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加积累,提升经济实力,引导开展跨区经营,合作经营等经营形式,创新经营方式,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一、前言。

咱农民朋友们种地不容易,啥都得自己操心。

不过现在不一样啦,咱们要搞个超棒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像给农业请了一群超级助手,让种地变得更轻松、更赚钱!二、目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让每块地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产出更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不管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2. 提升农产品质量。

种出来的东西不仅要多,还要特别好吃、特别健康,让城里人一吃就忍不住点赞,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3. 增加农民收入。

这可是最重要的目标!通过这个服务体系,让咱农民的口袋越来越鼓,过上好日子。

三、服务内容。

# (一)农资供应服务。

1. 一站式采购。

建立一个超级大的农资超市,里面啥农资都有。

种子呢,有适合各种土壤和气候的优良品种;化肥是营养丰富又环保的那种;农药也是安全有效的。

农民朋友们就不用东奔西跑到处买农资啦,在这儿一站式搞定。

2. 农资配送。

对于那些离超市远或者不方便出门的农户,咱们提供配送服务。

就像点外卖一样,一个电话或者在手机上一点,农资就送到家门口了。

而且,配送的小货车上还可以印上一些农业小知识,边送货边给大家普及知识。

# (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

1. 专家团队。

请一帮超级厉害的农业专家,有研究土壤的、有懂农作物种植的、还有擅长病虫害防治的。

这些专家就像农业界的超级英雄,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

2. 技术培训。

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地点就选在村子里的大院子或者学校的教室。

培训方式要有趣,不要光讲那些枯燥的理论,多来点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比如教大家怎么辨别真假种子的时候,可以把真种子和假种子摆在一起,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区别。

培训完了还可以给大家发个小证书,就像小学生得到小红花一样,让大家可自豪了。

3. 田间地头指导。

专家们不能光在办公室里待着,得经常到田间地头去。

看到哪家地里的庄稼长得不太好,就赶紧过去帮忙。

比如说,发现有块玉米地叶子发黄了,专家一检查,原来是缺肥了,然后马上告诉农户该施什么肥、怎么施。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那束光仿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曙光,温暖而明亮。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构思这个方案的每一个细节。

一、项目背景农业,这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支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是清晰的,那就是构建一个全面、高效、便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个体系要覆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

三、实施方案1.构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我们要从农业生产环节入手。

建立农业生产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机械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同时,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老张,你的庄稼长得不错,但是施肥的方法还可以改进一下,我给你推荐一个配方,保证产量能提高10%。

”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小李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

2.建立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引导农民合作社、企业等主体参与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李老板,你的豆芽加工厂生意不错,但是包装设计还可以改进,我给你设计了一个新包装,保证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设计师小王在与豆芽加工厂老板李老板交流。

3.建立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农产品销售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线上,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让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线下,建立农产品直销店,让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

“张大姐,你的水果店生意很好,但是可以尝试一下线上销售,我可以帮你搭建一个电商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水果。

”电商专家小刘在与水果店老板张大姐交流。

4.建立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金融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培训与支持
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 服务水平,同时提供必要 的工作支持和激励措施。
03
项目预期成果与影响
预期成果展望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社会化服务提供的专业化 、规模化技术支持,农业生产 全程的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社会化服务将引入高效的生产 技术和管理模式,帮助农民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步骤规划
1. 需求调研
2. 资源整合
3. 服务网络建设
4. 服务推广与培训
5. 服务实施与跟进
通过对目标区域农民的 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 们的农业生产状况和服 务需求。
整合现有农业服务机构 、专家团队、设施设备 等资源,为试点工作提 供全方位支持。
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 化服务网络,包括线上 平台和线下服务中心, 实现服务与农民的有效 对接。
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设施支持,包括农田 水利建设、温室大棚搭建、农机具租赁等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协助
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供市 场信息、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 的支持,促进农产品附加值提升。
提供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包括农业贷款、 农业保险等,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和风 险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 给不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专 业化、系统化的服务支持。
试点工作意义
通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试点工作,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
项目目标确定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社会化服务提供的专业化、系统化支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 能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 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05 意义价值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GB/T 37690-2019)是2019年6月4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归口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GB/T 37690-2019)规定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 求、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及服务质量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GB/T 376902019)适用于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和机构。
标准起草组于2016年9月27日组织辽宁省农委、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 大学等专家召开标准草稿研讨会,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完善标准草稿。
国家标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GB/T 37690-2019)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 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信息中心、盘锦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佛山 市汇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辽宁凯隆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成武金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李一峰、王雪、曲波、马晓蕾、陈权、韩先一、刘桂娟、徐嘉亮、贾国强、董雪、云振宇、董 鸿鹏、徐晓东、牟恩东、杨松竹、张铭、杨继武、于涛、安洁。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意义价值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导则》(GB/T 37690-2019)的制定,有利于规范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组 织的服务行为,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人员短缺、机械化程度低、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本项目拟引入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的服务升级和提升。

本项目将建立农业服务平台,集成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技术、服务等资源,形成一条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实现农业生产向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的目标。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

2.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生产、供应、销售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三、项目内容1. 建设农业服务平台搭建农业服务平台,整合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技术、服务等资源。

平台在实现信息共享、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农业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各种媒介,如短信、微信等形式的信息发布和建议,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方便农民的操作。

2. 服务“痛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以上报告、培训、年套餐、技术咨询等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痛点”,进行精细化服务。

例如:针对亩产量减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

3. 开展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并增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本项目还将开展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培训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土地保护、作物种植等,技术指导内容包括:肥料使用、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

4. 资源优化与配置本项目将会对农业生产的相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

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农民商户的联合,实现了农资的集中采购和农产品销售的集中供应。

在服务方面,将通过人员流动性的调配和服务资源的整合,以更高效、更专业的方式全方位服务农业生产。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筹备项目负责人确定实施方案后,组建项目团队,在项目承担机构的指导下制定详细、全面的项目计划,并做好项目注册、资金、人员等实际操作。

2. 项目实施•第一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建立稳定的服务机构和运转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单位:彬县致创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法人:王鹏联系电话:市级主管单位:彬州市农业农村局申报日期:2019年3月20日目录一、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二、项目实施内容及资金来源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四、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五、项目绩效目标六、保障措施七、合作社营业执照复印件八、开户行、账号、公章(印模)复印件2019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一)实施单位基本情况彬县致创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2月,位于彬州市新民镇屯庄村。

目前共有社员8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5台(件),其中150马力以上四轮驱动拖拉机8台,配套农具20台(套),植保无人机农业机械原值达200余万元。

该社自成立以来,秉承服务“三农”、实现“双赢”的宗旨,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对社员提供“四统一”服务,即统一机械耕作、统一维修保养、统一机械存放、统一联系业务。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指引下,该社积极承担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任务,特别是在保护性耕作、玉米覆膜播种、小麦防缠绕免耕播种、农机深松、果园管理等技术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该社共开展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面积万亩,实现经营收入110余万元。

(二)项目主要负责人简介杨军:男,1969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彬市农机管理站站长,高级工程师职称,咸阳市农机化专家库成员。

该同志具有丰富的农机化推广工作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奖励。

王鹏:男,1980年3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2003年开始从事农机化作业服务。

多年来,他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在新民镇农机化作业服务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三)技术组成人员简况二、项目实施内容及资金来源(一)项目实施内容1.总服务面积1000亩。

2.购置果园微耕机10台,果园弥雾机3台,修剪工具20套,共需资金12万元。

3.开展技术培训5场次,授课费、资料费共需资金2万元。

(二)技术措施1.精细化修剪老果园修剪改造时,总体上要求做到落头、开心、疏枝、提干,树高控制在。

老果园基本上是以小冠疏层形为主的,对于层间不明显的,应疏除层间大枝,改善光照条件,对于树冠内膛的徒长枝、交叉枝、上下重叠枝及树冠外围的竟争枝应疏除到位;对于定干过低、主干上80cm以下生长的大枝进行疏除,以抬高主干,提高地面反射光的利用效率。

通过落实以上技术措施,全面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促进优质花芽的形成,提高果品质量。

老果园改造修剪时,切忌大砍大杀,要稳步推进,逐年进行。

保持树体内结果枝、成花枝、营养枝三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严格控制结果枝所占比例,将结果枝所占比例控制在40%以下,每年促发一定数量的营养枝,以增强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还要靠保证树体连年均衡结果,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出现。

2.土肥水管理(包含水肥一体化、深翻改土、生草覆盖)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

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老果园提升改造项目我们采用施肥枪形式进行水肥一体化操作。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深翻改土:由于老苹果园密闭导致果园土壤耕作深度降低,耕作层逐渐浅化,犁底层厚度增加,土壤酸化板结,严重影响果树树势。

通过深翻可以显着改善土壤水、气条件,促进土壤熟化。

深翻后根系得以下扎,细根量增加,树体生长健壮。

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前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70厘米左右,沟深60厘米上下。

全园深翻为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厘米。

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填在底层,底土覆在上层,然后灌足水,使根土密接。

生草覆盖:推行果园生草,有效解决有机肥源不足,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改善园内小气候,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是建立生态果园,实现节本增效的一项重要技术。

项目区果园生草选择白三叶草,选择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句至9月中下旬。

将覆盖物平铺覆盖在树冠下的土壤上,厚度15~20厘米,草上撒压少许土,以后每年加铺覆盖物10厘米,连覆3~4年后翻埋入土,埋草一般结合深翻开大沟进行,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

4.病虫害综合防治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对苹果生产危害很大,腐烂病的发生会导致树体地上与地下养分和矿物质运送通道不畅,不利于树体健康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会寸致叶片提前脱落,不利于光合产物秭累,导致树体养分贮藏不足,加速树体老化,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在生产中对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应高度重视,坚持预防和治疗相统一,平时防治与重点时期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危害。

腐烂病一般多发于春季发芽刍后和秋季果实采收前后。

应在冬剪结东后,全树喳布43%戌唑醇(好力克)悬浮剂1000倍液,或%噻霉酮(菌立灭)悬浮剂"00倍液,保护剪锯口,铲除病菌。

“惊款”前后,检査刮治腐烂病斑,要求做到一刮净(深达木质部)、二涂药(%噻霉酮悬浮剂200倍液十腐殖酸150倍液)三抹泥(“木美土里”生物菌肥与表土1:1拌和成泥,涂抹病斑厚)、四包缠(塑料薄膜或地膜)、五桥接(花期至落花后),也可在刮皮涂药消毒基础上涂抹烯唑醇(人工树皮拂兰克),清除病菌,保护伤口,促进愈合。

7月份,轻刮主干、中心干基部和大枝桠权及背上等部位的粗老翘皮,然后涂抹12%腐殖酸铜水剂100倍液,或43%戌唑醇悬浮剂300倍液+“拌宝”300倍液,保护树皮,预防病菌侵染。

落叶后到入冬前,全树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倍液+等量“拌宝”,铲除病菌,保护树体,要求喷布均匀,呈“淋洗状”早期落叶病发生的原因较复杂,其中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等是导致早期落叶病发生的主要根源。

从5月下旬开始田间用药控制侵染源,在7月进入雨季后,及时喷药保护,8-9月气候高温高湿,早期落叶病易大发生,应每10-15天喷一次杀菌剂,控制危害,在后期喷药时,可加喷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肥料以延长功能叶生长时间,增强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增加树体物质积累。

防治早期落叶病的药物有多氧霉素0倍液、50%扑海因600-800倍液、绿得宝800-1000倍液及倍量式波尔多液等。

2、项目资金来源(1)本项目总投资14万元。

合作社自筹10万元。

(2)申请农业生产社会化项目资金4万元。

申请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农机具和开展技术培训。

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根据建设内容和生产实际,本项目建设期12个月,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具体安排如下:2019年1--3月份:完成园地选择,档案建立、人员培训,果树间伐等工作;2019年4月份:完成品种嫁接,腐烂病刮治等工作2019年5--6月份:完成粘虫板悬挂,果实套袋、追施微量元素等工作;2019年9月份:完成诱虫带邦扎。

2019年10月份:全面完成网络宣传、销售形象店及包装材料制作,另外对产品内在质量做全面检验。

四、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在新民镇屯庄村。

实施规模300亩。

五、项目绩效目标(一)项目经济效益300亩果园全部实施标准化技术管理,通过落实精细化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年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30万元,并为市委、市政府振兴彬州果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一是提产增效。

每亩产量可提高200公斤,按元/公斤计算,亩可增加收入1000元,300亩共增加收入30万元;二是提质增效。

通过提高果品质量,每公斤多卖元,面产按2500公斤计算,亩可增加收入1250元,300亩共增加收入万元;三是降本增效。

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每亩节省病虫害防治成本200元,300亩共可降本增效6万元。

(二)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实施后,通过提产增效、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可实现经济效益约100多万元,并可极大改变生态环境,尤其是重视有机肥及微量元素的使用对改良土壤和减少植物病虫害产生了明显效果,促进了土壤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果业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可持续展。

六、项目保障措施(一)必要支撑条件彬县致创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8人,该社先后聘任市农机管理站和市园艺站技术骨干担任技术顾问。

(二)组织管理的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确保苹果老园提升改造及配套技术项目的顺利实施,农机管理站成立了由站长杨军任组长、豆启鹏、李鹏刚等技术干部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组织项目区镇村、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户参与项目的实施。

领导小组要真正做到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目标任务落实,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调动积极因素。

坚持召开技术培训会、录制电视专题片、印发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等手段,广泛宣传动员。

通过宣传,在项目区形成一个领导重视、群众支持、果农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健全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制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监管,做到制度完善,有章可循。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实行“三专”管理,即资金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和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

通过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支农资金管理向更加科学、规范、严格的方向转变,确保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三)组织实施的步骤从2019年1月开始到2019年12月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实施果一畜一沼一窖一草”五配套技术措施,推广普及“四项”关键技术,高接部分新优品种,果园应用“灯、板、带”等物理防治病虫害措施;通过1年时间建设成200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