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第12课《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完整版第12课《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第12 课《宋元期间的都市和文化》导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多数的繁华的都市生活,知道瓦子出现的原由和表现。

2.认识宋元期间在文学艺术上获得的成就,感觉宋朝词人的风格特点,领会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要点难点】要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1.北宋的、南宋的临安、元代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有名的多数市。

2.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寺,每个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进行各样商品贸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样表演。

3.跟着城市的繁华,阶层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开封城内有很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

4.宋元期间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包含说唱、杂技等。

杂剧形成于宋朝,一致后,活动遍布城乡。

5.今日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风俗,如春节等流传到现在。

6.词在唐代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获得很大发展,成为主要的文学之一。

7.宋朝词人优秀代表有、李清照、等。

苏轼的词豪放俊逸;的词风委宛俊秀。

辛弃疾词风豪放,气吞山河。

8.元曲包含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交融在一同,成为一种综合艺术。

代表是的惨剧《窦娥冤》,他和、郑光祖、白朴在明朝此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合作研究】1.瓦子出现的原由和意义。

2.宋元期间的时代特点有哪些?这些时代特点与文化的发展有如何的关系?【当堂达标】1.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点,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早在宋朝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A.重阳节B.元旦C.元宵节D.中秋2.宋朝期间,跟着城市的繁华,市民阶层不停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很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集B.瓦子C.勾栏D.邸店3. 读其词“令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以外”,创始了豪放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马致远4.大相国寺举办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样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杂技等各样表演;过节时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第12课_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第12课_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4.探究宋词、元曲的异同【学习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北宋________、南宋临安、元朝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3.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

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5.传统节日如________、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6.词在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7.(1)苏轼词风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2)词风委婉、细腻、清秀;(3)的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8. 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9.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10.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

1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是一部体的通史巨著。

二、合作探究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这些时代特征与文化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三、练习巩固1.宋元时期的城市,店铺鳞次栉比,商业活动频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

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有()①开封②兴庆③临安④大都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2.关于“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出现在宋朝时期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春节4.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一、导入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了奇特的特点。

通过进修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都市建设、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标1. 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2. 掌握宋元时期的都市建设和文化特点;3. 能够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三、导学内容1. 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也大大提高。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更替的时期,蒙古族建立了元朝,统治全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2. 宋元时期的都市建设- 宋代的都市建设非常发达,城市规模扩大,街道宽阔,市场繁荣。

元代的都市建设也有很大的进步,蒙古族在中国建立了大批都城,统治全国。

3. 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科技、文学、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元代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融合了蒙古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奇特的文化风貌。

四、导学方法1. 教室讲授:老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都市建设和文化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五、导学过程1. 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

2. 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的都市建设和文化特点,探讨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小论文,分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宋元时期都市建设和文化特点的PPT,并进行展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乐至中学马梅
杂技等。

(2)市民文化生活:城市繁荣和壮大使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开封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里面有专供演出的,还有许多商业性的摊位。

南宋
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动,城内城外有瓦子多处。

(3)杂剧表演:杂剧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地进行演出。

它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在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元朝统一后传入南方,遍及城乡各地。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称春节为,最受重视。

二、宋词与元曲的流行
分类代表人物年代代表作风格特点
宋词
元曲
四.合作探究(交流合作,探讨展示)
根据材料分析,宋代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一:宋朝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在钢铁产量上宋朝相当于600年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岁入总额是唐代最高额的3倍,铸币是唐朝最高时期的16倍; 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宋朝商业区和唐朝商业区相比较,分布有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宋朝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0个,其中临安人口。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2.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3.知道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4.理解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后,完成知识填空和自学检测,并记录好你的疑惑)知识点1 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1)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3.传统节日:宋朝时,、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2 宋词和元曲4.宋词(2):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辛弃疾:南宋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元曲(1)特点:元曲包括、杂剧和南戏等。

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著名杂剧家①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

②元曲四大家: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郑光祖、白朴、等。

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知识点3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6.概况: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的通史巨著。

记述了从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7.评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导学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导学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编写人:审核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情况,两宋时期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作品特点及成就和元曲“四大家”及关汉卿的代表作品。

2、能归纳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内容及与《史记》的异同点。

3. 通过合作探究能总结商品经济发展对宋元都市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影响。

【重点难点】1、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作品特点及成就,“四大家”及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商品经济发展对宋元都市生活的影响元曲。

【自主学习、夯基寻困】一、宋元的都市生活宋代城市有哪些特点?城市布局都城开封的地位及繁华情况、南宋时著名的商业城市是哪?娱乐活动节日二、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派别?有何特点?代表作?三、元曲兴起原因代表人物及作品四、《资治通鉴》的作者?时期?体例?内容?评价?【合作探究、互助解惑】商品经济发展对宋元都市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影响。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A级)1、我国古代的“瓦子”,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A、防御 B、进攻 C、和亲 D、投降(A级)2 、宋代都市中的瓦子是()A.表演区 B.办公区C.娱乐场所 D.居住区(A级)3、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A、有著名的‘元曲四大家’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A级)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的是宋人过元旦时的情景。

宋朝的元旦,今天称作()A、元宵节 B 、中秋节 C、端午节 D、春节(A级)6、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源于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B级)7、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中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B级)8、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D.《贞观政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第 12 课宋元期间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详细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色。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词代表人物以及各自的词风。

3.认识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色、代表人物与作品,研究宋词、元曲的异同。

【要点难点】【学习要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宋元都市繁华生活出现的原由。

【导入新课】资料一:北宋期的公民生,占有当世界的 80%, 京、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日夜不。

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独一一个工商税超税的朝代。

资料二: 13世 ( 宋元期)的中国⋯⋯在社会生活、、、制度、工技域⋯⋯ 拥有全部原由把世界上的其余地方看作夷狄之邦。

——法国和耐资料三:英国史学家因比曾:“假如我,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自主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期间着名的多数市:_____、_____、_____。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专供演出的圈子:___。

3、杂剧形成于___。

宋元期间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

4、欢喜的节日:___、___、___、___。

二、宋词(二)宋词和元曲:1、词在___时已经出现,成为___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2、宋词的代表人物:(1)北宋:______。

(2)两宋之交女词人:______。

(3)南宋:______。

3、元曲包含___、___和___等。

4、最优异的剧作家:元代的______,代表作是______。

5、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

【合作研究】1.宋朝万千气象的社会风采出现的原由(1)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交往亲密,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大大丰富了中原文明。

(2)两宋期间,农业和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市民阶层盛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3)两宋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推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瓦子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的繁华的都市生活,知道瓦子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 了解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感受宋代词人的风格特点,体会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
1. 北宋的 _____ 、南宋的临安、元朝的______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_____ 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进行各种商品贸易,还有傀
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3. 随着城市的繁荣,阶层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4.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______ ,包含说唱、杂技等。

杂剧形成于宋代,________ 统一后,活动遍及城乡。

5. 今天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 ______ 都有了。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等流传至今。

6•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___________ 主要的文学之一。

7. 宋代词人杰出代表有 _、李清照、__________ 等。

苏轼的词豪迈飘逸;_______ 的词风委婉清秀。

辛弃疾词风豪放,气势磅礴。

8. 兀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艺术。

代表是______ 的悲剧《窦娥冤》,他和______ 、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合作探究】
1. 瓦子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2. 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这些时代特征与文化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当堂达标】
1.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早在
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A.重阳节 B .元旦C .元宵节D .中秋
2.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
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集市 B .瓦子C .勾栏D .邸店
3. 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
献的词人是()
A.苏轼 B .辛弃疾 C .柳永D .马致远
4. 大相国寺举办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杂技等各种表演;
过节时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上述这段文字描述映了何时何地繁华的都市生活()A.唐朝的长安 B .北宋的开封C .南宋的临安 D .元朝的大都
5.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 士大夫的极力提倡B •农民休闲的需要C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 •达官贵人的需要
6.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 •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 .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7.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1)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2)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略。

【合作探究】
1. 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意义:瓦子既是娱乐场所,又是商业场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特征:政治方面: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全国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民族间战争虽一度频繁,但和平仍是主流对外关系: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范围扩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方面: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并继续世界领先地位关系: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文学艺术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当堂达标】
1.B
2.B
3. A
4.B
5.C
6.D
7、(1)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随之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便应运而生
(2)勾栏。

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踢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