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易经_与_易算_
《易经》入门讲解(一)图文版

《易经》入门讲解(一)图文版《易经》入门讲解(一)
首先,《易经》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所以,从阴阳,从0和1,从二进制去理解,你会发现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会非常简单,非常easy!
比如先天八卦图,就是
二进制“111”对应十进制“7”是“乾”卦,8-7=1,乾卦数为“1”
二进制“110”对应十进制“6”是“兑”卦,8-6=2,兑卦数为“2”
二进制“101”对应十进制“5”是“离”卦,8-5=3,离卦数为“3”
二进制“100”对应十进制“4”是“震”卦,8-4=4,震卦数为“4”
二进制“011”对应十进制“3”是“巽”卦,8-3=5,巽(xun4)卦数为“5”
二进制“010”对应十进制“2”是“坎”卦,8-2=6,坎卦数为“6”
二进制“001”对应十进制“1”是“艮”卦,8-1=7,艮(gen4)卦数为“7”
二进制“000”对应十进制“0”是“坤”卦,8-0=8,坤卦数为“8”
先天八卦图就是从“乾”卦,数字“7”“111”开始,逆时针“S”型,顺序递减,
数字“6”“110”,兑卦,
数字“5”“101”,离卦,
数字“4”“100”,震卦,
然后到对面顺时针继续递减
数字“3”“011”,巽卦,
数字“2”“010”,坎卦,
数字“1”“001”,艮卦,
数字“0”“000”,坤卦,
你把数字0和1翻译成阴阳,它就和卦相吻合了!!
今天就暂时写到这里吧,以后慢慢聊!
巴江蜀流记于成都西郊中海国际社区
2021.1.16晨。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易经,又称《易经》、《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
它是一部关于宇宙、人生和变化的书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卜筮文化。
易经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类处世的智慧。
易经的理论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思维方式,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带您了解易经的入门基础知识。
一、易经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易经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卜筮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当时的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卜筮和祭祀等方式,试图获得对未来的预测和指引。
到了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卜筮渐渐被形式更加完整的《易经》所取代,成为了一部独立的经典著作。
《易经》由周文王和周公所撰写,主要包括《乾卦》、《坤卦》等八卦和通过八卦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
二、易经的核心概念——八卦八卦是易经的核心概念,它是由爻组成的符号。
爻是由一阳(阳爻)和一阴(阴爻)组成的。
八个爻组合而成的符号称为八卦,分别是乾、坤、震、巽、离、坎、艮、兑。
每个卦都代表着一种状态或者形象,比如乾卦代表天、刚健和领导力,坤卦代表地、柔顺和顺从等。
在易经中,八卦通过变换顺序和组合形成了无数的卦象,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变化。
三、易经的思想体系——阴阳五行易经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阐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比如天和地、阳和阴等。
而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形态,也代表着五种不同的能量。
易经认为,这五种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构成了世界的运行规律。
阴阳和五行相互作用,形成了易经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解读方法。
四、易经的应用——卜筮和辅助决策易经不仅仅是一部哲学经典,它还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在古代,人们通过卜筮来进行决策和预测未来。
卜筮是通过投掷硬币或者竹签,根据所得到的卦象来解读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而在现代,易经也可以用作辅助决策的工具。
国学易经知识大全

国学易经知识大全一、易经简介《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典籍,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总结,阐述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和道德观。
同时,《易经》还具有占卜和预测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易经的起源与发展《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占卜活动。
在殷商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卜筮等手段来预测吉凶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占卜的理解逐渐深化,开始从哲学角度思考宇宙和人类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最初的易学思想。
周朝时期,易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易学家,如孔子、老子等。
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为易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易经的体例与构成《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是全书的主体,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包括卦辞、爻辞和象辞。
《传》是对《经》的解释和发挥,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
其中,《彖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象传》解释六十四卦的象辞,《系辞传》则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四、易经的宇宙观《易经》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个对立面构成的,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变化。
它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同时,《易经》还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强调在时间和空间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易经的道德观《易经》注重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
它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主张人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
同时,《易经》还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对社会和谐和人性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易经的占卜与预测《易经》具有占卜和预测的功能。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卜筮来预测吉凶祸福。
《易经》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原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占卜和预测体系。
同时,《易经》还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规律的相互关系,认为占卜只是一种参考,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选择。
易经周易知识点总结

易经周易知识点总结一、易经的基本概念1.易经的历史渊源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夏朝文王时期,据说由文王继母吕尚传授给文王。
易经传世的版本主要有两种,即《周易》和《易经》两种版本。
前者是指应用了象数学思维解读易经的古典典籍,而后者则是指晋代王弼对《周易》的注释。
两者都包含八卦和64卦的内涵。
2.易经的核心思想易经的核心思想包括了“阴阳”、“八卦”和“64卦”等概念,其中,“阴阳”是根本的概念,“八卦”和“64卦”是基本的工具。
“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宇宙万物中的两种相反而统一的基本要素,“八卦”则是由“阴阳”组合而成,象征着各种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变化规律,通过八卦的排列组合,形成了“64卦”,以此来说明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3.易经的主要内容易经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卦的构成、卦的含义、阴阳的变化以及卦的解释等。
易经的卦共有八种,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和兑,每一卦代表一个特定的自然现象或是人生境遇,通过排列组合他们可以形成64种卦象。
4.易经的应用领域易经在古代主要被用于占卜和预测,通过观察卦的变化来推断未来或者是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现代,易经也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决策、情感治疗、风水布局、舞蹈编排等领域。
二、易经的八卦和六十四卦1.易经的八卦易经八卦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三才的特性,乾卦为天,坤卦为地,震卦为雷,巽卦为风,坎卦为水,离卦为火,艮卦为山,兑卦为泽。
每一卦都是由三爻所组成,其中爻有“阴”和“阳”之分,共有六爻。
2.易经的六十四卦易经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的排列组合而成,是天文地理形势、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表述。
整个易经是由六十四个组合符号组成的。
每一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可以用于解释人生境遇、分析周围环境、指导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三、易经的应用价值1.易经在哲学上的价值易经在哲学上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关于“阴阳”、“八卦”和“64卦”的理念,以及其对宇宙的规律、人生的道理的探讨。
易经的简介

易经的简介易经的简介《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
本条目讨论宽泛的易经,即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内;在古籍里仅提到名字的“连山”、“归藏”(无论是否事实存在)则不予讨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
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
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
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
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
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
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
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
前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
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
“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
“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
易经的数学原理和应用

易经的数学原理和应用1. 引言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被认为是古代哲学和智慧的集大成者。
除了其哲学和人生观之外,易经中也蕴含了一些数学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易经中的数学原理,并探讨其在现代应用中的潜力。
2. 卦的二进制表示方法在易经中,卦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每个爻可以是阴或阳。
由于阴可以表示为0,阳可以表示为1,这样每个卦可以用一个六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
例如,乾卦可以表示为111111,坤卦可以表示为000000。
这种二进制表示方法可以用来进行易经的计算和分析。
3. 数学原理与易经的关系3.1 二进制运算:易经中的六个爻可以进行二进制的与、或、非运算。
这些运算可以用来分析卦的变化和求解易经中的问题。
3.2 矩阵运算:易经中的六个爻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六维向量,可以进行矩阵运算。
通过矩阵运算,可以得到卦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3.3 概率统计:易经中的卜卦和卦象的变化可以看作是随机过程。
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法对易经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4. 易经在现代的应用4.1 算法设计:易经中的二进制表示方法可以用来设计一些特殊的算法,例如密码算法和编码算法。
4.2 人工智能:易经中的矩阵运算和概率统计方法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4.3 经济金融:易经中的卜卦和卦象可以用来对经济和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4.4 生物信息学:易经中的数学原理可以应用于生物信息学领域,用来分析和预测基因序列的结构和功能。
5. 结论易经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和应用是古代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现代应用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将易经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易经的敬畏之心,充分理解其中的哲学和人生观。
易经基础知识大全

易经基础知识大全《易经》,又称《周易》或《易经六十四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宇宙观和预测学的经典著作。
它起源于西周初年,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了西汉时期,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阐述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顺应这些规律来指导人的行为。
以下是《易经基础知识大全》的内容:《易经》由两部分组成:卦象和卦辞。
卦象由六条横线组成,每条横线可以是断开的(阴爻)或完整的(阳爻)。
六条横线的不同组合形成了64个卦象,每个卦象代表一种特定的情境或状态。
卦辞则是对每个卦象的解释和指导。
1. 阴阳学说《易经》中的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元素。
阳代表积极、明亮、刚强等特质,而阴则代表消极、阴暗、柔和等特质。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变化的源泉。
2. 八卦八卦是《易经》中的基础符号,由三条横线组成,每条横线可以是阳爻或阴爻。
八卦分别是: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象征意义。
3. 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组合,形成64个卦象,每个卦象由六个爻组成。
这些卦象代表了宇宙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变化。
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卦辞,用以解释卦象的含义和指导行动。
4. 卦序《易经》中的卦序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从乾卦开始,到未济卦结束。
这个顺序反映了宇宙从创生到终结的循环过程。
5. 卦辞卦辞是对每个卦象的解释和指导,它包含了该卦象的象征意义、可能的结果以及应对的建议。
卦辞通常由“卦名”、“卦辞”和“爻辞”组成。
6. 爻辞爻辞是针对卦象中每个爻的解释和指导。
每个爻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意义,爻辞会根据爻的位置和性质给出相应的解释和建议。
7. 变卦变卦是指在占卜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法(如掷硬币、摇筮等)得到的卦象。
变卦可以是本卦的直接变化,也可以是本卦与变卦的组合,用以预测未来的变化和结果。
8. 易经的应用《易经》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思考、道德修养、政治决策、军事策略、医学治疗、风水布局等。
易经与周易的区别

易经与周易的区别(易经的来龙去脉)(李守力)易经与周易不是一回事。
《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所以周易只是三易之一。
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
三易都是64卦体系。
而64卦体系是八卦重叠而成。
八卦之体,古人称先天八卦,《说卦》上:“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先天八卦方位图的方位是:南乾天,西南巽风,西坎水,西北艮山,北坤地,东北震雷,东离火,东南兑泽。
与先天八卦对应还有后天八卦,《易大传-说卦》中的一句话:“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紧接着这句话后面,《说卦》中有一段说解:“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是:南方离火,西南坤土,西方兑金,西北乾金,北方坎水,东北艮土,东方震木,东南巽木。
而先天八卦起源于河图,伏羲受河图,画先天八卦。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
”《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后天八卦起源于洛书,大禹受洛书。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
”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
呼禹曰:文命治水。
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总第三十二期) 《易经》与“易算”郭俊义一、引 言今天我们读《易》和研《易》的目的,在于学习《易经》的道理和研究《易经》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受到启迪,进而有所顿悟,然后,把所有发现和结果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易算”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易经”所悟出的一个新概念。
这一概念不但深刻地揭示了《易经》内容的本质,使易学方法更加容易与现代科学接轨,对近代科学研究有指导意义,而且为我们创立的“广义量化”理论和“零分析”①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找到了理论依据。
特别是用易算去解决各个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社会和经济效益。
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的是可以利用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去反对伪科学和迷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原因是我们学易和研易的方法不同于一些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而是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用数学和逻辑工具对《易经》的一些术语进行科学的解释,并赋予新的内涵。
例如,人们常说的“算命”一词,我们认为应解释成:利用近代数学理论和逻辑推理方法,去研究一般生命,乃至特定人的生命运动规律。
这是因为近代科学发展史和《易经》都告诉我们,宇宙一切现象(包括生命现象)皆有各自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有生物的、物理的、心理的、人体的以及各个方面的固有规律。
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人皆按生、老、病、死的统一规律在运动与发展。
鉴此,我们可以把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简称为“命运”。
近代科学研究表明,利用生物节律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技术手段,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一个特定人在特定时空中,他所呈现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
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某个特定人的一切行为皆有明确的定量指示。
总之,利用《易经》的思维方式和近代科技成就去探索和计算人的生命规律,可简称“算命”。
人们不难从我们对“算命”一词的解释和定义中,领悟出我们研究易学的方法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是多么的不同。
当然,与那些街头巷尾摆摊骗人的江湖术士,更是有天渊之别。
二、易算概念易算概念,来自于我们学易和研易过程。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易经杂说》中提到:“在《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此外,还有学者加上“交易”,这就构成了研究《易经》的四个原则。
我们所提出的易算概念,就是来自于《易经》的内容和上述研究《易经》的四大原则。
所谓“变易”,是指宇宙间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在时空中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和运动之中。
“不易”,系指宇宙间万物皆变的条件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即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
这就是万物皆变的事实永不变,或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不变的。
“交易”,指的是阴阳之间的相互转换。
这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就是质与量的相互转化,对立矛盾的相互转化。
也是我们“广义量化”理论中的定性与定量问题间的相互转化。
“简易”,指的是宇宙间事物再复杂与深奥,一旦人类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三国”传说中的诸葛亮就是把复杂天气预测问题,转换成手指上八卦表示法,再加上时空关系和利用数字方法计算出东风将起的时间。
由以上的一、二、四这三个原则,我们不难看出,这正是自然辩证法所说的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辩证思维方式,而且在变化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还进行相互的转化。
至于“简易”思想正是当代科学惯用的方法。
例如,计算机技术,可把十分复杂的工程和科学计算问题,利用“广义量化”方法,转换成“0”和“1”这两个简单符号的组合与变换。
由上论述可知,《易经》研究的四原则,不但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相一致,而且也与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相一致。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受到《易经》思维方式和研究《易经》四原则的启示,悟出解决宇宙万物万事所形成复杂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易算。
那么,易算的内涵是什么呢?这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去领悟:首先,根据《易经》“简易”原则,易算的目的,是在于把困难问题转换成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可以把复杂问题转化成容易解决的简单问题。
其次,是利用“交易”原则,可以构造具体的解决定性与定量问题的相互转化方法问题。
另外,还可以从“变易”原则中悟出实现由难变易,由繁到简的方法论,是变换,是组合。
最后,从“不易”原则中,还可悟出易算的核心是指寻找各种研究对象的变换规律。
由以上四个研究《易经》的原则,我们悟出了易算概念,并导出了易算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这也正是易算概念的内涵。
三、易算理论易算概念的来源是对《易经》的研究,《易经》的理论基础也就成了易算的理论基础之一。
易算的最大特点与《易经》相似,那就是它的普适性。
所谓普适性,主要是指它的应用范围广,使用性与适应性强。
也即不论是天文、地理,还是人事、社会的诸多事和理都可借助它去解释,去处理。
特别是易算算法,可以把难以量化的定性问题,转化成可操作的具体演算程序。
实现这一转化的理论依据就是《易经》的“象、数、理”思维方式和方法。
象,指的是研究对象的直观形象,例如,“河图”和“洛书”,以及先天和后天“八卦”的图象,皆是描述和反映研究对象的形象图象。
这种图形中蕴涵了大量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河图”中蕴涵了圆周率“Π”,在“洛书”中蕴涵了“黄金分割率”。
此外,在五行生克的几何图形中,还可按五角星和正五边形的边长比例,引出费本纳奇级数,由这个级数出发,还可计算出黄金分割率的数值为0.618;此外,由黄金分割率,还可计算出它的倒数是1.618。
从圆周率Π与黄金分割率出发还可建立一个广义量化模型。
这个模型不但能解释自然科学中所研究的对象,而且还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宗教等问题。
更有意思的是由费本纳奇数出发,可开发出一些崭新的产品。
此外,利用“河图”和“洛书”的数量关系,通过广义变换可构造出各种各样的广义算法,这些算法不但使复杂计算问题变得简单和容易,而且还可以把定性的困难问题转化成可以用定量描述的问题。
数,指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往往是客观事物间关系最深刻、最简明的描述。
例如,我们从《易经》的一些直观图形(象)中,发现很多惊人的数字以及从数字间关系所揭示的哲理和“广义算法”,或叫做易算算法。
所谓广义算法,它不仅包括具体的复杂数字计算方法的简单化,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定性分析问题的数量化、计算机化、广义量化。
理,是指对研究对象形象化与数量化转化之后,所获取的知识、道理、规律。
总之,《易经》的象、数思维方式和方法是易算方法论的理论依据。
四、易算方法易算方法,有三个部份:一是定量计算方法的简化,例如,要计算(ac+bc+dc),我们通过因式分解将它转化成c×(a+b+d)问题,易知问题(ac+bc+dc)由三个乘法和两个加法构成,但是通过变换后的问题c×(a+b+d)却只有两个加法与一个乘法的运算程序,这比起前者减少了两次乘法运算。
尽管这个例子人人皆知,但它所揭示的问题,正是易算算法的思想本质。
当然,我们利用易算思想,还可建立具有天文数字的复杂计算的易算方法。
例如,根据《易经》的阴阳说,我们可以建立阴阳二行矩阵的快速算法,由这一算法出发还可寻出各种十分简单的速算方法,例如一般加、减、乘、除、平方、立方、开方,乃至代数方程求解的快速算法等。
②二是把困难的定性问题通过易算思想把它转换成容易计算的定量问题。
例如,在职称评定中,我国要强调政治表现,把这一问题分成等级后,再与其它定量评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为了使定性的等级定量化(例如分四个等级,即:优、良、中、差)参与计算,于是我们利用广义量化理论,去建立如下易算算法模型: M(j)=l n(m-j)l n(m-1)(1)这里:j=1,2,3,4为等级标号,纯属定性量。
m=m ax{j}+2,m ax{j}指j取最大值, l n是以e为底的对数函数符号。
M(j)是与定性指标有关的j的函数,它已成了定量量了,我们可以利用广义模型(1),算出M(1)=1,M(2)=0.86,M(3)=0.68,M(4)=0.43。
如果化成百分数,上述量化结果可转化成M(1)=100分,M(2)=86分,M(3)=68分,M(4)=43分。
于是,令人难以量化的定性量(优、良、中、差)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定量问题。
三是研究定性与定量问题的相互转化方法。
例如在二中,已经完成了由定性向定量转化的易算方法,同样,我们知道了定量结果,也可十分容易地按照各种规则,把它转化成定量问题。
③总之,不管是上述三个部份的那一部份,或三者同时存在,在计算机里皆被自动的转化成两个广义量符“0”与“1”的各种组合与变换。
因此,我们说,所谓易算就是把已有的和新创造的算法进行组合,然后利用计算机自动的把这一组合进行变换,最后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知识和方案(办法)等等。
五、易算应用易算的普适性必然带来它的应用广泛性。
一位易学前辈曾言道:“《易经》是个空套子,它可套在任何事和物上去”;还有人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这都说明《易经》的应用广泛性。
自然,来自《易经》的易算方法论也是如此,毫不夸大的说,凡是有人的地方,人人可以应用,其实,我国自古至今,在人们的一些术语词汇中就用到《易经》,例如,人们对那些不务正业没有成就的人,常说他是“不三不四”。
这一词和比喻,也是来自《易经》六爻卦的爻位。
因为在六爻卦中,三爻与四爻是关键,既然既不是三,也不是四,这就形容抓不住关键,不成器之人。
总之,《易经》中的术语,《易经》的思维方法几乎深入到每个研究领域中去。
从我们对易算内涵、理论与方法的论述中,也会看出它的应用广泛性和远大的前景。
例如,在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中,④在人工智能和哲学、数学以及各门学科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中医学和管理学的应用研究中,更是大有所为。
⑤最后,我们应着重指出的是易算在预测中,经过多次反复地检验,它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据我们所知,在古今中外利用《易经》的六十四卦进行预测就有50种方法。
但是,科学的方法为数不多。
因此,我们今后应以科学的易算去改造和扬弃其中的一些算法,利用近代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去创造符合客观实际的算法。
例如,利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借助于近代科学方法去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所采取的对策等等。
总之,进一步研究易算的具体应用,是《易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要出版的《易经应用大观》就是这一思想的尝试。
①孙嘉林《零分析》,青岛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
②⑤郭俊义、刘英编著《易经应用大观》,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
③郭俊义著《广义量化引论》,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1990年9月。
④郭俊义《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广义量化(易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报告),1990年元月。
作者:联大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大、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