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5.守株待兔 一课一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守株待兔(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守株待兔(含答案)

5.守株待兔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司为山市D.此何遂不为福乎2.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说话交流时有一些话外音,你能听出来吗?一个演员的酒瘾发作了,对导演说:“先生,请关照一下,让他们买一瓶真的威士忌来,好不好?因为没有真的东西,恐怕演起来不逼真。

”导演听了,给这个演员一个绝妙的回答:“你说得很对。

不过,明天服毒的那场戏,怎么办?”导演的回答表明他真正的态度是( )。

A.赞成B.赞成又担心C.拒绝D.担心二、填空题1. “然”字知多少。

写出带有“然”字的词语,然后填空。

迅速,出乎意料叫( ) 合情理,无疑问叫( )所说符合事实叫( ) 出乎意料叫( )依旧没有改变叫( ) 表示不是这样叫( )人们劝说这个农夫:“赶快种田去吧,( )庄稼就全完了。

”那个人不听劝告,过了一段时间,庄稼( )全完了。

一个农夫在干活时( )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蹿出来,跑着跑着,( )撞到了树桩上。

2.《韩非子》是_____国末期______家集大成者______的著作,这部书现存______篇,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战国策》是由______末年______编订的一部______体史书,共______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______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______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生活用语大挑战。

炒鱿鱼换汤不换药唱反调挡箭牌下马威(1)今天太不顺了,工作没了,被老板( )了。

(2)张老师一接班就以高超的球技镇住了调皮的学生,给他们一个( )。

(3)李峰在课上总与老师( ),老师叫往东,他偏往西。

(4)这种药做出了假广告,被叫停,可又换了个名字继续卖,这不是( )嘛。

(5)爸爸一瞪小刚,小刚就找奶奶作(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同步练习-5《守株待兔》(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同步练习-5《守株待兔》(含答案)

5.守株待兔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司为山市 D.此何遂不为福乎2.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说话交流时有一些话外音,你能听出来吗?一个演员的酒瘾发作了,对导演说:“先生,请关照一下,让他们买一瓶真的威士忌来,好不好?因为没有真的东西,恐怕演起来不逼真。

”导演听了,给这个演员一个绝妙的回答:“你说得很对。

不过,明天服毒的那场戏,怎么办?”导演的回答表明他真正的态度是( )。

A.赞成 B.赞成又担心 C.拒绝 D.担心二、填空题1. “然”字知多少。

写出带有“然”字的词语,然后填空。

迅速,出乎意料叫( ) 合情理,无疑问叫( )所说符合事实叫( ) 出乎意料叫( )依旧没有改变叫( ) 表示不是这样叫( )人们劝说这个农夫:“赶快种田去吧, ( )庄稼就全完了。

”那个人不听劝告,过了一段时间,庄稼( )全完了。

一个农夫在干活时( )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蹿出来,跑着跑着, ( )撞到了树桩上。

2.《韩非子》是_____国末期______家集大成者______的著作,这部书现存______篇,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战国策》是由______末年______编订的一部______体史书,共______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______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______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生活用语大挑战。

炒鱿鱼换汤不换药唱反调挡箭牌下马威(1)今天太不顺了,工作没了,被老板( )了。

(2)张老师一接班就以高超的球技镇住了调皮的学生,给他们一个( )。

(3)李峰在课上总与老师( ),老师叫往东,他偏往西。

(4)这种药做出了假广告,被叫停,可又换了个名字继续卖,这不是( )嘛。

(5)爸爸一瞪小刚,小刚就找奶奶作(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练习5 守株待兔一、看拼音写词语。

耕种shǒu zhū dài tùɡēnɡ zhònɡbù kě fù dé jiē chù二、用“√”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折.颈而死(zhé shé)2.冀.复得兔(jì yì)3.而身为.宋国笑(wèi wéi)4.宋人有耕.者(ɡēn ɡēnɡ)三、比一比,再组词。

守( ) 朱( ) 诗( ) 领( ) 释( )宋( ) 株( ) 待( ) 颈( ) 择( )四、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争( )斗 ( )吞( )咽 ( )飞蛋打( )假( )威 ( )鬼( )神 ( )目寸光五、课内阅读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的词。

(1)田中有株.株:(2)兔走触..株走:触:(3)因释..其耒而守株因:释:(4)冀.复得兔冀:2.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是一个怎样的人?5、《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类文阅读。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 )(2)竟斗..而讼於社伯(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 ;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不知变通 2.不 经 过 努 力 而 得 到 成 功 的 侥 幸 心 理 死 守 狭 隘 经 验 ,不 知 变 通 3.这个守株待兔的宋国人错在 只 想 着 天 上 掉 馅 饼,并 没 有 脚 踏 实 地
的努力,思维太死板,以此来 讽 刺 现 实 社 会 中 那 些 投 机 取 巧、不 脚 踏实地的人. 五 、1.(1)将 要 ,想 要 (2)放 在 (3)带 (4)通 假 字 ,通 “返 ”,返 回
3.这 个 故 事 告 诉 我 们 什 么 道 理 ?
六 、把 成 语 补 充 完 整 .
亡 ( )补 牢 掩 ( )盗 铃 滥 ( )充 数
画 ( )添 足
井 底 之 ( )
刻 ( )求 剑
10
5 守 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兔 一 、1.耕 种 颈 释 放 其
量好的尺码.
1.写 出 下 列 加 点 词 语 在 文 中 的 意 思 .
(1)欲 买 履 者 ( ) (2)置 之 其 坐 ( )
(2)而 忘 操 之 ( )
(4)反 归 取 之 ( )
2.郑 人 为 什 么 没 有 买 到 鞋 ?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一 、读 句 子 ,看 拼 音 ,写 词 语 .
gēngzhòng 1.最近,妈妈 总 是 一 个 人 去 田 里 ( ). 她 回 家 后,我 就 会 帮 她 按 摩、揉 捏 一 下 肩
jǐng
shìfàng

( ),帮 她 ( )一 下 ,使 ( )缓 解 疲 劳 .
2.郑人把事先量好的脚的尺码 忘 在 家 中,回 家 取 来 尺 码 时 集 市 已 经 散了.
3.这则故事告诉我 们 对 待 事 物 要 注 重 实 际,不 要 墨 守 成 规,要 懂 得 变通.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共5题;共27分)1.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zhū dài tùgēng zhòng jiēchùbùkěfùd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辨字组词。

株________ 珠________ 颈________ 项________待________ 侍________ 释________ 择________3.选字填空。

寺侍待①小明在学校门口等________妈妈来接他。

②五台山上,有很多建筑风格迥异的________庙。

③在妈妈精心地服________下,奶奶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4.照样子,仿写成语。

结结实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气息奄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读句子,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A. 步行。

B. 跑。

(2)因释其耒而守株。

()A. 于是。

B.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而身为宋国笑。

身:________A.身体。

B.自己。

为:________A.被。

B.为了。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6.扩句。

①船开得快。

②星星眨眼。

③枝叶展开。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1分)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来源:学+科+网](1)本文选自()A. 《战国策》。

B. 《韩非子》。

C. 《山海经》。

(2)成语_______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 解疑释惑。

B. 冰释前嫌。

C. 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_______”。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

【精英提能课堂】2021—2021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耕耘颈部触摸守株侍兔B.娇傲伐价棒着没精打采C.倒应匀均欣赏无优无虑D.一致遵循生涯滔滔不绝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B.冀.复得兔(冀:希望)C.兔走.触株(走:走路)D.田中有株.(株:树桩)3.将成语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担心太阳不会发光,真是________。

A.杞人忧天B.自相矛盾C.杯弓蛇影D.井底之蛙4.《守株待兔》中宋国人笑农夫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笑他光想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B.笑他捡到了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C.笑他想不劳而获,最终事与愿违。

D.笑他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

二、填空题5.形近字组词守:(______)(______)株:(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__)宋:(______)(______)耕:(______)(______)触:(______)(______)颈:(______)(______)释:(_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6.将下列寓言故事补充完整,再想想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选择合适的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方括号里。

掩(_____)盗铃[____] 刻(_____)求剑[_____] 井底之(_____)[____]画(_____)添足[____] 杯弓(_____)影[_____] 杞人忧(_____)[____]A.比喻不懂事物已经发展变化,仍静止地看问题。

B.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C.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D.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E.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F.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7.补充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三下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三下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最新整理教学资料5.守株待兔二、用“√”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是一个怎样的人?5、《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类文阅读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2)竟斗..而讼於社伯()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

②曝:晒。

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④禽:同“擒”,捕捉,抓住。

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4.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6.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基础知识一、守株待兔耕种接触不可复得二、1. zhé√2. yì√ 3. wéi√ 4. gēng√三、略四、龙虎狼虎鸡孤虎牛蛇鼠课内阅读:略课外阅读1.拉争吵2.把大雁煮着吃把大雁烤着吃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4.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5.燕赵秦6.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

第5课《守株待兔》一、基础知识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zhū dài tùgēng zhòng jiēchùbùkěfùd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字组词。

株________ 珠________ 颈________ 项________待________ 侍________ 释________ 择________3.选字填空。

寺侍待①小明在学校门口等________妈妈来接他。

②五台山上,有很多建筑风格迥异的________庙。

③在妈妈精心地服________下,奶奶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4.照样子,仿写成语。

结结实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气息奄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读句子,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A. 步行。

B. 跑。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 于是。

B.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而身为宋国笑。

身:________A.身体。

B.自己。

为:________A.被。

B.为了。

二、语言表达6.扩句。

①船开得快。

②星星眨眼。

③枝叶展开。

.三、文言文阅读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A. 《战国策》。

B. 《韩非子》。

C. 《山海经》。

(2)成语_______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 解疑释惑。

B. 冰释前嫌。

C. 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_______”。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守株待兔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gēng tián jiē chù jǐng zhuī shǒu zhū dài tù
( ) ( ) ( 椎) ( )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部首查字法查“释”字,应先查部首_________,再查_______画。

(2)下列词语中的“释”与“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解释 B.释疑 C.冰释前嫌 D.手不释卷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故事常常会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让我们受到启发
B.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常常会做出违反常理的事情,让我们感到滑稽可笑
C.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本文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4.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理解文中加粗字的意思。

走: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末/而守/株。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他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
B.因为他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极偶然的事情,农夫却希望它天天发生
(5)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5守株待兔
1.耕田接触颈守株待兔
2.(1)采 5
(2)D
题目中,“释”字在“因释其末而守株”中是放下的意思。

“解释”中的“释”字是说明,解说的意思;“释疑”和“冰释前嫌”中的“释”字是消散的意思;D项“手不释卷”中的“释”字是放开,放下的意思。

本题选D。

3.C
寓言具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性的特征,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本文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的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C。

4.(1)跑。

于是。

希望。

(2)C
C项中,“释”指放下,“耒”指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株”指树桩。

全句的意思是:于是放下他的农具而日夜守在树桩子旁边。

因此朗读节奏应该是:因/释其耒/而守株。

本题选C。

(3)(他)再没有得到过野兔,而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4)B
文中的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因此B项中说他光顾着捡兔子是错误的。

(5)A
寓言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
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选项A明显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