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或专业代码:125400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一、学科概况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是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层次而设置的专业学位。
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次确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三、研究方向1、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梁旺兵南宇欧阳正宇柴亚林)2、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高亚芳杨阿莉毛笑文)3、旅游产业与新型旅游业态发展(把多勋魏宝祥王耀斌王力)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两种,年限分别为2年和3年,全部实行学分制。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原则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节假日和寒暑假集中上课学习,原则上第一、二、三、四学期(学习)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五、六学期(学习)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全日制攻读需至少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0学分;在职攻读专业硕士需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课程介绍

54
8/3
饶勇
旅游业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
Tourism public relations and crisis management
2
36
8/2
外聘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国概论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Country of Inbound Tourist
2
8/4-8周
专业老师
毕业实习
Practice
2
11/4-8周
专业老师
毕业论文
Thesis
5
11/10周
专业老师
休
闲
与
俱
乐
部
管
理
必
修
课
休闲与体育旅游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2
36
7/2
陈奕滨
饭店营销策划与市场推广
Hotel Marketing and Sales
3
36
7/3
3
54
8/3
孙九霞
旅游目的地营销
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ing
3
54
8/3
外聘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3
54
8/3
林敏慧
服务实习
Practice
2
6/8周
专业老师
专业实习
Internship
2
8/2
专业老师
毕业实习
Practice
2
11/2
专业老师
毕业论文
3
54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职非全日制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职非全日制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简章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
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医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共有43个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5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233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硕士学位授权覆盖了279个学科专业和领域(其中外科学与内科学计算至三级学科)Ø 学院特色l 全国首批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授予权单位l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UNWTO TedQual)认证机构l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影响研究基地l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依托机构l 与美、英、法、德等国家的19所国际名校开展研究生短期互访及联合培养项目l 学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旅游业与新科技结合,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高标准、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具备领导能力的旅游及相关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及研究型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院100%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5%具有海外研修的经历。
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和实践能力强,本科生、研究生有机会参加科研和实践项目。
此外学院还聘任知名业界精英、行业专家担任兼职硕导,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
科研成果丰硕突出旅游学院致力于引领国内旅游研究发展,多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及其引用率一直居国内同类机构首位。
截止2014年5月,旅游学院承担的科研课题总数共计225项,其中纵向课题96项,横向课题129项。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立了五个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分别为旅行社管理与国际领队方向、国际酒店管理方向、度假地规划与管理方向、高尔夫管理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之一,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开设第二外语(日、韩、俄)课程。
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全英文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建立港澳台及国外教学实习基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兼顾学生旅游相关服务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四、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旅游学院各专业课程简介

旅游学院各专业课程简介1. 背景介绍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纷纷设立了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以满足旅游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旅游学院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帮助广大学子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 旅游管理专业2.1 专业介绍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院最核心的专业之一。
它旨在培养具备旅游业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能力。
2.2 课程设置•旅游概论:介绍旅游发展的背景、概念、特点和趋势,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基本理解和认识。
•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培养学生在旅游管理实践中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习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旅游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培养学生通过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手段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的能力。
•旅游企业管理:学习旅游企业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旅游企业中的管理能力。
3. 酒店管理专业3.1 专业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是旅游学院中的另一大专业方向。
它旨在培养与酒店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使学生具备从事酒店运营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2 课程设置•酒店运营管理:学习酒店运营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前台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培养学生在酒店运营领域的实践能力。
•酒店房务管理:介绍酒店客房清洁、布草管理、客房维修等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在酒店客房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酒店市场营销:研究酒店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培养学生在酒店市场营销中的策划和推广能力。
•酒店财务管理:学习酒店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在酒店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酒店人力资源的培养、选拔、激励等问题,培养学生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具备良好的形体与礼仪,熟练的普通话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
(1)具备从事航空地面服务和空乘服务的技能;(2)具备从事机场和机上安全检查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4)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5)具备符合空乘要求的气质形象和礼仪规范;(6)具有世界主要客源国和国内主要地区的礼仪习俗和人文地理知识并能运用其待人接物的能力。
(二)知识要求掌握航空业中机场、航空公司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与技能,了解国内外航空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相关产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
(1)掌握航空业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2)掌握旅客需求,了解航空服务业发展趋势;(3)熟悉票务、值机、问询、机务等部门的业务知识;(4)具有分析和解决服务过程中突发问题的能力;(5)具备文字处理、信息收集与管理能力。
(三)素质要求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礼仪风范;(2)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4)一定文学艺术赏析水平,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娱技能,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5)具备基本的安全及法律法规意识。
五、毕业标准(一)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7学分,其中必修课127学分,限选课、任选课和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课10学分(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三)企业集中培训、跟岗、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导师负责考核,所有考核成绩均需达到及格要求,由企业导师自行评定。
旅游学院的目标描述

旅游学院的目标描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符合市场经济与国内、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具有经济、管理、行政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掌握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旅游开发实际问题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突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管理等学科体系的掌握,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
当然,意向报考研究生层次,符合相关条件亦可报考:比如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毕业文凭(本科结业生、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含成人高等教育系列本科毕业生),注意需要在研究生录取入学前拿到相关本科文凭,否则院校取消其资格。
国民教育系列高职专科毕业生需在录取入学前至少具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以同等(本科)学力身份报考,注意,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要加试两门左右科目。
在校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报考,需争得所在单位同意。
注意,报考管理类联考需满足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需满足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注意,会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和管理类联考一样的考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和英语二)。
更多详细研究生报考规定,请以目标院校报考当年的招生简章规定为准。
现已启动教育管理硕士助学辅导、农业硕士助学辅导等研究生报考辅导,以及留学申请,比如泰国留学、新加坡留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等,以及香港地区留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珠海学院&恒生大学等)等等。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言旅游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并且对人力资源需求量大的行业。
为了满足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一、培养目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3.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管理工具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需求;5.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参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二、培养内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旅游概论、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旅游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实地考察、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活动。
3. 语言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外语学习和文化沙龙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素养。
4.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项目学习和团队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1.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
2.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项目学习:组织学生参与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等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实战经验。
四、评估方式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估方式包括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和课堂作业等方面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掌握酒店及旅游住宿业管理、休闲策划与俱乐部管理、会议会展策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国际旅游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外语能力,本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辅修、双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方向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
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占%;选修课47学分,占%,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选修专业选修课程31学分(其中限选课程至少为10学分)。
专业必
五、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旅游概论(双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地理学、酒店经营管理、服务运营管理、俱乐部管理、会展概论、项目管理、旅游产业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会计学原理、战略管理、商务统计学、旅游研究方法。
六、专业特色课程:
旅游地理学(精品)、酒店经营管理(精品)、旅游概论(双语)、旅游规划与公共政策、社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产与土地利用、景观设计、餐饮经营管理、住宿管理、财务管理、饭店营销策划与市场推广、会员制管理、收益管理与定价策略、展览策划与组织、会议策划与奖励旅游、营销案例分析、节庆策划与组织管理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附表: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1 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2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3包括技能18天,理论3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