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群文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C4-20《俗世奇人》教案

C4-20《俗世奇人》教案

C4-20《俗世奇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知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奇人”。

二、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2.理解故事情节,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如何让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生活哲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聊聊你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印象深刻的“奇人”?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形象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关键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张大力、刷子李、苏三等。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奇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如:“张大力一只手就能举起百斤重的石头。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总句的修辞手法。

3.学生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讨论作品主题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表达的生活哲理。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奇人”。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生活哲理。

二、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身边的奇人”。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奇人”的作文。

2.阅读其他作品,关注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五、教学反思1.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深入挖掘人物性格。

2.在讨论作品主题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避免教师一言堂。

《俗世奇人》语文教案

《俗世奇人》语文教案

《俗世奇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俗世奇人》,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以及人物关系,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理解小说中各种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的写作特色,学习小说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认识他们的品质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俗世奇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小说的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

3. 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体会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1. 教学第一章《俗世奇人》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小说的开篇,理解小说以“俗世奇人”为主题的意义。

3. 阅读并讨论第一章中的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4. 学习并运用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内容:1. 继续阅读《俗世奇人》第二章至第五章,了解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2. 对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分析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的人物命运,探讨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 针对第二章至第五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小说中人物的看法,以及他们所传达的价值观。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共3篇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共3篇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共3篇《俗世奇人》教学设计1《俗世奇人》教学设计《俗世奇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既具有现实主义描写生活的特点,又具有传奇、神话的色彩,因此在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设计一套完整有效的《俗世奇人》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俗世奇人》是由明代作家凌濛初所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计八十章,描写了明朝中期苏州城乡的社会风俗、文化特点,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百态。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自寻、包待制、陆夫人、彩霞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小说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令人读来底细纷繁,不乏惊险刺激之处。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俗世奇人》,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明代苏州的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掌握叙事技巧和文学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明代苏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2.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关系和人物形象,对小说主题有深刻理解和思考。

3.加强文学鉴赏和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开放思维。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俗世奇人》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代苏州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介绍,如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文化特点等。

2.小说情节结构的分析,如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关系的变化等。

3.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刻画,如自寻的聪明机智、包待制的假仁假义、陆夫人的家族优越感、彩霞的痴情执着等。

4.小说语言和文学鉴赏,如描写细致生动的叙事手法、鲜明的意象和比喻、曲折多变的结构特点等。

四、教学方法《俗世奇人》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讲授法。

由教师以讲授为主,主要介绍小说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俗世奇人教案

俗世奇人教案

俗世奇人教案俗世奇人教案15篇俗世奇人教案1教学目标1、能赏析作品语言特色,品味简单而曲折的情节,评价作品人物及思想内容。

2、能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考怎样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并热爱祖的民间文化;了解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教学方法品读法。

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课后练习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想挑战吗”,你在观看电视的时候,一定有令你难忘的具有特殊本领的人,请举出一个例子。

(如用铲车开啤酒的司机。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个天津卫的有奇特本领的平常人。

2、介绍作者冯骥才。

3、《俗世奇人》介绍,举例刷子李。

4、推出重点人物“泥人张”。

(泥人张:真名张长林,自幼练成一手绝活,只需和人对面坐谈,拈土在手。

不动声色,瞬息可成。

作品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外国人都用重金来购买,把它放入博物馆供人欣赏。

泥人张彩塑推动了国际文化艺术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

它有的取材于舞台,有的取材于生活,有的取材于历史,有的取材于现实,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

)二、解析课题“泥人张”泥人确实不同凡响,课文作者为什么称这批艺人为“俗世奇人”呢?三、探究文本请一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儿。

思考:(一)说奇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现“泥人张”是个“俗世奇人”呢?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

——“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海张五是什么人?人怎样?用文中的话回答。

——海大人义子。

狂妄、嚣张、骄横、飞扬跋扈的暴发户。

外形、别人对他的称呼(又恨又怕)、语言、神态等看出。

*泥人张为什么敢和他斗?用文中的话回答。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观点?你的看法呢?明确: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为载体,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展开,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文本内涵,提高阅读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1. 语言运用:通过阅读《俗世奇人》,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3. 文化意识:通过阅读小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人”现象,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意识。

4. 学习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行为习惯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学生层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小说阅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他们在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学生在阅读《俗世奇人》时,需要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分析文本,培养思维品质。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人”现象,增强文化意识。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3. 行为习惯:五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重要影响。

他们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认真笔记等。

同时,他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冯骥才先生的文学风格,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俗世奇人》中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奇人”,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故事中的奇人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人”,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俗世奇人》。

(2)谁知道“俗世”和“奇人”分别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3)很好,那么请大家猜猜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答)2.作者介绍(1)作者冯骥才,是我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善于描绘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大师吧。

(2)简要介绍冯骥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3.故事梗概(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

4.分析奇人形象(1)请同学们找出故事中的“奇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特点。

第二课时1.分析创作意图(1)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他想表达什么主题?2.生活中的奇人(1)同学们,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呢?他们可能有哪些特点?3.小组讨论①你如何看待故事中的奇人?②你身边是否有类似的人物?你如何看待他们?(1)今天我们学习了《俗世奇人》,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关注生活中的奇人,学会观察和思考。

(2)作业:写一篇关于身边奇人的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俗世奇人》这部作品,让学生了解了冯骥才先生的文学风格,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俗世奇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俗世奇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俗世奇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俗世奇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俗世奇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⑴积累词语,掌握“蔫、怵、抠”三个词的读音、词义。

⑵理解作家冯骥才和其创作情况。

⑶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们的“奇”。

2、才能目的:⑴指导同学朗读,力求读得活灵敏现,再现人物之奇和语言之奇。

⑵赏析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品味巧妙的情节布置,学习抓住一事,神韵毕现地写人的技巧。

⑶探究考虑。

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同学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作出自身的评价。

3、德育目的:文章生动地介绍了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才气,热情颂扬了我国民间高人的超群智慧。

教读它,有助于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广博精深的保守文化的感情,鼓励他们开掘生活底蕴,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奉献。

【教学重点】1、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掌握文章只写一事,曲折有致的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1、引导同学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自身的评价。

2、练习写人物速写,表达人物的“奇”“绝”。

【教学方法】1、朗读法:指导同学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同学美读课文,读出腔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敏现、声情并茂,并练习表情朗读。

2、讨论点拨法:本文文字粗浅,故事生动,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宜采用同学自主活动、合作研讨的方式,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品读法: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测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练习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讲述民间奇人绝技,创设课堂气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品读课文,赏析课文的人物奇、情节奇、语言奇,进步品评鉴赏才能;同学自由质疑问难,并展开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与反思,练习写人物速写。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

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泥人张。

《俗世奇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并欣赏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俗世奇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培养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

(3)将小说中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俗世奇人》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俗世奇人?他们有何特点?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感悟。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2)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探讨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设计1. 完成阅读:继续阅读《俗世奇人》后续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探究性作业: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小说中的俗世奇人现象、传统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世奇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导读
金沙县清池中学谢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照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感受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的非凡技艺,见识“人物之奇特”。

2.运用默读、略读,感受“一波三折”的叙事方法,体会“情节之绝妙”。

3.通过群文阅读,提升阅读兴趣,感受祖国民间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俗世奇人》创作背景。

1.图片展示,了解天津卫。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释题。

问:“俗世”是什么意思?
“奇人”是什么意思?
“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

二、阅读《刷子李》。

(一)感受“人物之奇特”。

1.从课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为什么叫他“刷子李”?
2.刷子李粉刷的绝活有一段传说,你觉得最奇特的是什么?
3. 默读4——11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奇特”,用笔划一划。

交流。

选一个最喜欢的句子,用心读,看看哪些地方体现刷子李技艺的“奇特”?
4. 刷子李的“奇特”体现在什么地方?(技艺非凡、自信)
(二)感受“故事之绝妙”。

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故事的精妙,就妙
在曹小三的心情可谓“一波三折”。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曹小三心想:……
(2)“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曹小三心想:……
(3)“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曹小三心想:……
小结:这就是曹小三心中的一波三折,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一波三折”,“故事之精妙”就妙在这“一波三折”。

三、自主阅读《快手刘》《泥人张》。

(一)感受“人物之奇特”。

1.默读,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泥人张、快手刘的技艺“奇特”,用笔划一划。

2.交流。

3.比较三个人物: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技艺非凡、自信)
4.小结:一个人物演绎一个传奇故事,一个人物刻画一种传奇人生。

(二)感受“故事之绝妙”。

1.《泥人张》《快手刘》故事情节的绝妙体现在哪些地方?
2.小结:“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

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

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

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

”(冯骥才)
四、激发《俗世奇人》阅读兴趣。

1.《俗世奇人》故事推荐,课外到图书室查阅冯骥才的相关文章。

2.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