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

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主要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4小时的时间,他想用2/3小时做作业,1/4小时休息,剩下的时间用来玩耍。
让学生计算小明玩耍的时间,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例题讲解(15分钟)在黑板上展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如:计算3/4 + 2/3。
讲解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过程中给予指导。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计算法则。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3. 小结与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下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① 5/6 + 2/3② 7/8 3/4(2)应用题:小明有1/2小时的时间,他想用1/3小时看书,1/4小时做作业,剩下的时间休息。
请问小明休息了多少时间?2. 答案:(1)① 3/2② 1/8(2)小明休息了1/12小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

4 + 3 =
8
2 8
5 10 21 28
-
+
3 8
=
1 2
3
1 5
+ 1
=
2 10
=
5 8 3 10
25 28
4
7 =
+
4 28
=
从刚才的几道题中,你能说 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 计算吗?
小结: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转化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答
案
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的方法进行计算
目标回顾:
1.我能掌握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 的计算法则 。 2.我能正确进行异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数 医 学 院
做一做: 计算我最棒。
1 2 + 5 2 9 10 = 27 30 = 1 2 5 30 1 6 11 15 22 30
= = =
3 4 6
9 6 1 +
6 5 6
=
本课小结
同学们,你这节课 有哪些收获?
巩固提升
7 (1)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 8 公顷,下午比上午少耕 1 公顷,这台拖拉机下午耕地多少公顷? 6 7 - 1 = 21 4 = 17 (公顷) 8 6 24 24 24 17 答:下午耕地 24 公顷。
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通分 ),然后 按照(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关键环节
化
异 为
同
通分
练习: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1 2 (1) + = 3 2 5
×
×
5 2 3 = + = 6 6 6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111页例1。
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 复习铺垫,回顾基础性算理出示:1.同学们上面图示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吗?那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1),来读一读活动要求.2.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想法:①+⑦:=+9194 ②+⑧:=+4361 ③+⑤;=+2141 ⑥+⑩:=+5221 ⑨+④:52+=5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①+⑦:=+9194 ③+⑤;=+2141 ⑨+④:52+=51 ②+⑧:=+4361 ⑥+⑩:=+5221 质疑:同学们写完算式,老师发现为什么没有人写的2121+呢?(因为它们不是相同的单位“1”.)小结:对,在相同单位“1”下,才能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3.同学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算过,你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呢?(分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表示数单位相同,4个91和1个91相加的和. 板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贴)二. 经验迁移,构建发展性算理出示:我们先来算=+2141是多少呢?猜一猜结果是多少?看样子都是知道结果,那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这个结果由来.(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2)请同学们怎么算的过程表示出来?活动二:1.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来计算=+2141是多少?可以用画图,算式,说理多方式说明结果.1.请同学们汇报 :1)=+21410.25+0.5=0.75=43(2)画图表示21=42 =+214141+42=43(图示中看出21的分数单位转化成41的分数单位) (3) =+2141 41+42=43(通分成同分母分数)也就是转化成了相同的计数单位 2.点拨: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相同点:都是转化成相的计数单位相加减.不同点:分数化成小数或用画图来计算过程中有局限性,所以第三种方法通过通分也包含他们的算法的意义,而且更加简便,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方法再来计算这两道题吧!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呢?(1)=+4361=+1291221211 =+4361121124222418244==+ (2)=+5221 109104105=+ 3.那老师怎样才知道你们的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验算)怎么验算,请算出结果.1211-=61 =-52109 =-431211 引导: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怎么计算异分母分加减的呢?小结:异分异分母分加减法的都转化成相同计数单位相才能相加减.三.沟通分数,整数,小数加减法的了解转折:说到异分母加减法,同学们有没有想起其它的加减法呢?(整数,小数加减法)那你还会判断吗?1.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都是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各写一条异分母加和减法给同桌做一下并汇报.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五.板书设计:活动一:1.请同学们表示出图中的分数,想一想如果把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合起来,你认为哪两个可以合并?2.算式怎样列,你能给这些算式分类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合并算式:算式分类:活动二:.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来计算=+2141是多少?可以用画图,算式,说理多方式说明结果学习单(一)①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活动一: 1.请同学们表示出图中的分数,想一想如果把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合起来,你认为哪两个可以合并?① ② ③ ⑤ ⑥ ⑧ ⑨ ④ ⑦⑩( ) ( ) ( ) ( ) ( ) ( ) ( ) ( ) ( )(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九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教具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
(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
(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学生举例,如: + = -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
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
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引言:数学中的分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习分数之后的重要内容,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知识点介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即为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需要先将分数统一分母再进行加减运算。
具体而言,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确定分数的公共分母。
2. 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
3. 进行加减运算。
4. 将结果约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会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如“1/2+1/3”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通过画图、实例等方式,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时间教师出上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 知识总结教师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并提示学生要认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的等价分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结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市级公开课教案(定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五年级)[教材简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八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目标预设]1.通过知识迁移,探究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通过动手操作等探究途径,理解“通分”的道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发展分析、思维等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细致验算等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算理。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
从问题的提出到算法的探究,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以及巩固练习中的交流,结尾的谈收获体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处处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激发兴趣。
让学生来说思路,说理由,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方法多样化和优化。
在学生自由思考的基础上展示学生的方法多样化,改变题目后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优劣,目的在于:拓宽思维,并能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三年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切入,让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出课题;在探究学习中,设计三个环节:(1)尝试研究,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算法(2)知识迁移,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3)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法;接下来在巩固练习中强化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用;最后在总结中提升,在作业中检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PPT教学课文课件

13
28
4
1
问题:怎样验算?
7
8
-
3
4 = 1
=
2
8
8
10 = 5
1 + 1
=
24
12
6
4
课堂练习
不用通分,快速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1
1
1
1
1
1
1
+
+
+
+
+
+
4
8
16 32 64
128
2
1
= 1 - 128
127
=
128
知能应用
第一关:看图填空,说说想法:
=
+
1
2
(2 )
(3 )
1
3
+
-
( 4)
20
20
3
答:它们的差占生活垃圾总量的 20 。
检验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
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3+3 = 6
3
原计算正确
方法一 20 20 20 = 10
用减数加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先计算,然后任选两题进行验算。
1
+ 3
8
-
1
2
1
12
7
8
5
12
11
24
9
10
6
13
20
1
24
5
12
5
( 9)
=
=
=
+
( 3)
+
(2 )
( 6)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说出得数。
32 5 88 8
2 3 5 7 77
51 4 99 9
71 6 1 12 12 12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分母 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 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1和2 35
3 和7 4 20
1 =5
3 15
答:下午耕地 9 公顷。
8
2、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太
平洋大约占地球表面的 1 ,大西洋
大约占地球表面的 1
3
。
5
这两个洋的面积一共约占
11 35
538
15 15 15
地球表面的几分之几 ? 答:一共约占地球表面的 8 。
15
太平洋的面积比大西洋多 占地球表面的几分之几 ?
11 532 答3:太5平洋的1面5积比15大西1洋5多
8
验算:
1
16
5
21
7
15 6 30 30 30 10
1 4 9 4 5
9 99 9
验算:5 4 9 99 9
1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知识小结: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来 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 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
你能用古埃及人的方法表示 24 吗?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又应用于生活!
谢谢观赏
练一练1
31 9 2 4 6 12 12
11 12
4 5
2 3
12 15
10 15
2 15
7 1 7 3 10 5 12 4 12 12 12 6
1 3 7 3 77 7
4 7
练一练2
1、一台拖拉机耕一块地,上午耕了 7公顷,下午
比上午多耕了1
8
公顷。下午耕地多少公顷?
4
7 1 7 2 9 (公顷) 84 88 8
= 0.5+0.25= 0.75
3 4
答:一共占这块地的 3 。
4
比较上面的三种计算方法,你觉 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
数相加,先( 通分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 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 (1)13
+
1 2=
2 5
112 3 5
占地球表面的 2 。
1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把计算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 其他同学听听。
你知道吗?
你知道古埃及人怎样表示分数吗?他们
习惯于把分数写成分子是1的分数,如果遇
到分子不是1的分数,就把它表示成几个分
子是1的分数之和的形式。
3
3
而是例用如:51他们+想表110示来10表示,。不用7 10 ,
3 +2 =6 + 6 = 6
× (2)4 15
1 +3
9
= 15
4 +1 = 9 = 3
15 3 15
5
试一试
7 10
-
1 6
21
=
30
5
-
30
16
=
30
8
=
15
1-
49 9= 9
-
4 9
=
5 9
你会验算吗?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 验算方法相同。
试一试
7 1 21 5 16 8 10 6 30 30 30 15
2 5
=
6 15
3 = 15
4 20
7 20
=
7 20
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53 12 和 8
5 = 10
12 24
3 8
=
9 24
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 1 种黄瓜,
1
2
种番茄。黄瓜和番茄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4
1 1 ______ 24
1、这个分数加法题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12
和
1 4
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3、分数单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
4、有没有办法把这道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 来解决呢?
方法一:
1
12
4
24
11 3 24 4
3
答:一共占这块地的 。
4
方法二:
1214( (42 ) ) ( (14 ) ) ( (43 ) )
答:一共占这块地的
3 4。ຫໍສະໝຸດ 方法三:1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