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河
拓展阅读:古诗词中描写江河的名句选摘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首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次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江水比作青罗带,把青山比作碧玉簪。表现了桂林之水的澄清、飘逸,桂林之山的峭拔、秀美。表达了诗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热爱之情。
古诗词中描写江河的名句选摘
作品
作者பைடு நூலகம்
诗句
赏析
《浪淘沙九首》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这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久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意思是九曲黄河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描写思乡江河的古诗

描写思乡江河的古诗描写江河的诗句1、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孤独的鸟儿唱出它们的悲伤,花瓣像眼泪一样流下。
3.树枝和鲜花,佛教静修,我的道路弯曲,通过一个庇护的山谷。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青山遮不住。
毕竟他们向东流。
9.然而我想我听到一个声音,空山上似乎没有人。
1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1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18.孤草长在边上,黄鹂鸣在深树。
1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1、无奈花落,似曾相识燕归。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7.至于下水香菱,是沿后挡的。
2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29、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木兰辞》3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3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3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3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古典诗词中的“江河”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江河”意象古汉语中的“江”“河”专指长江、黄河。
后来它们的词义逐渐扩大,变成今天的泛指意思。
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因此,长江、黄河以及后来泛指的所有大江、大河成了古典诗词中经常歌咏的对象。
下面从三个侧面探讨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
一、源远流长的“江河”意象:民族文化的崇拜与个人离愁的抒怀黄河、长江源远流长,它们的神秘,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努力探寻,表现出诗人们的无限向往和赞颂之情,甚至有一种无上的崇拜心理。
尤其是黄河——中华文明最早的孕育者——它的发源历来有无数诗人加以歌咏。
较著名的有“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和“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二句。
前一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像一位仪态闲远的白发仙人,背手翩然飞去的雍容之态;后一句语气夸张,气势更为汹涌澎湃,仿佛黄河之水是上天所赐予的。
更有《浪淘沙》(之一)(刘禹锡)这样充满浪漫主义的诗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此诗前两句写九曲黄河奔腾汹涌,仿佛来自天涯,在呼啸的天风鼓扇下,波高浪大,奔腾而去,但并不如李白诗句气势宏大。
妙就妙在后两句,作者突发奇想,借汉武帝令张骞找黄河源头,找到牛郎织女居住地的典故,豪兴而起,决心与黄河一起乘着天风与海涛,去拜访牛郎织女之家。
作者以瑰丽的色彩点出了黄河来自辽远的绝域,几乎与银河相通。
与以上两诗句相比,更多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源远流长的江河往往承载着漂泊其中的游子无限的人生感喟。
“游子吟”似乎总是与他们漂泊的江河为伴,江河成为他们抒发情思的载体,传递乡愁的纽带。
南朝梁范云的《之零陵郡次新亭》诗中末句“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说长江源头难以穷尽,船帆高悬,行程漫漫,哪里才是它真正停泊之处。
诗中的长江是浩淼迷茫且源头难以穷尽的,就像诗人那漂泊无定的人生一样。
诗人正是借长江源头来感叹人生无定。
关于河湖的古诗

关于河湖的古诗
以下是关于河湖的古诗:
1.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鸳湖曲》清·吴伟业
2. 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
——《鸳鸯湖棹歌》清·朱彝尊
3.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
4.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南湖》唐·温庭筠
5.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湖上》宋·徐元杰
6.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春题湖上》唐·白居易
7.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唐·刘禹锡
8.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以上是一些关于河湖的古诗,希望您能够满意。
黄河的古诗词及赏析

黄河的古诗词及赏析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及赏析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黄河的古诗词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登鹳雀楼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简介《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跟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跟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翻译/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赏析/鉴赏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关于河道的古诗词

关于河道的古诗词
以下是三条关于河道的古诗词及相关内容: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这句诗的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哎呀,你想想看,那平静开阔的江面,一艘帆船悠然前行,这画面多美呀!就好像你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站在河边,看着河水缓缓流淌,心情那叫一个舒畅!比如当你去江边游玩的时候,看到那宽阔的江面,不就会想起这句诗吗?
2.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
它说的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哇塞,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黄河奔腾不息,带着泥沙一路向前,就像一个勇往直前的勇士,毫不畏惧。
这不就跟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勇敢向前冲一样吗?你想想,当你面对一些挑战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像黄河一样有气势?
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这句诗是说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多有意思呀,鸭子在江水里欢快地游着,它们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这就好像我们身边那些细心的朋友,总是能最先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
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你和小伙伴一起去河边,看到鸭子在水里嬉戏,不就会感叹这诗句写得太妙了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关于河道的古诗词真的太有魅力了,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诗人对河道的独特情感和生动描绘,也能让我们在欣赏美景时增添一份诗意。
中国大河里流淌的古诗词

中国大河里流淌的古诗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许多古诗词都与大河有关。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2. 《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3. 《满江红》-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4.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这些古诗词不仅描绘了大河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古诗词中的河流是如何描绘的

古诗词中的河流是如何描绘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河流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众多的古诗词中,并成为了诗人们表达情感、描绘意境的重要元素之一。
这些古诗词通过对河流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触动。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中河流的描绘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在古诗词中,河流被描绘得众多多变,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有时河流被描绘成宽广无垠的景象,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里的黄河是如此的宏大壮丽,展现出了广袤无垠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一些古诗词则将河流描绘成宛如迷失于云雾之中的神秘之地,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返照入帘钩,卧听河声梦江南。
”这里的河流是柔和、恬静的,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河流的描写在古诗词中常常与季节、天气等因素相结合,以达到更加生动细腻的效果。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猿啸钟山外,山外断江流。
”这里的断江流中,有了猿啸的陪衬,给人一种深秋寂寥之感。
另外还有一些古诗词将河流的形态与人情景致相结合,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涨绿阴,初减渐回青。
”通过描写河流的变幻,诗人抒发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形态和季节上的描写,古诗词中对河流的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诗意。
河流常被用作生命的象征,如杨洵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水,明月没人倚。
”这里的东逝水代表了人生的流逝,明月则象征着美好的希望。
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涉及河流的悲壮描写,比如白居易的《东篱乐府·送人东篱陌上初晴日》:“河云低有远帆烟,锦带芙蓉一水间。
”这里的河云暗喻着别离的伤感,而远帆烟的出现,则使得诗词表达了独特的离愁别绪。
总之,古诗词中对河流的描绘方式多种多样,从宏大壮丽到柔和幽静,从季节景致到象征意义的赋予,每一种描写方式都展示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的河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
“别离杨柳青,樽酒表丹诚。
古道携琴去,深山见峡迎。
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
”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
......
我想当你们看到我的题目时一定会想起一些诸如此类的、耳熟能详的诗句,和那些名传千古,诸如王勃、李白、李商隐、白居易那样众所周知的诗人。
可你是否知道在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很多诗人,他们的名字虽没有流芳千古,却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值得大家品读的诗篇。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走进诗的世界、走近他们的世界……
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贾岛
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的潜意识的想到“推敲”这个典故。
事实上贾岛的成名,的确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他的才气,而是由于他的苦吟。
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
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
也许你会把这当成是一个趣闻,但希望那天在你做题遇到困难时,请想想贾岛一个两句三年得的苦吟诗人,或许在一些地方他有过失,但不要忘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
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
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韦应物
有很多人喜欢杜甫和白居易,并不单单是认为他们的才气,而是因为他们忧国忧民的精神。
同样韦应物也是这样一个人。
历史上的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
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
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感动着后世读者。
沈德潜曾这样评论韦应物,说: “是不负心语。
”"不负心语"就是有良心的话。
可见,小诗人也是值得我们崇敬,应当流传千古的1
……
当然,这样的诗人并不少见。
我只在这里只举这些,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记住贾岛、韦应物这些也应当千古流芳的诗人!
《古诗中的河》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高二五班
张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