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设计复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工流程题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工流程题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工流程题精选1. 某化工厂制备净水剂硫酸铁铵[NH4Fe(SO4)2﹒6H2O]晶体的一种方案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B. “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等C. 相同条件下,硫酸铁铵溶解度比硫酸铁小D. “氧化”反应中试剂B可选NaClO2. 金属钛易于和肌肉长在一起,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关节。

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少量Fe2O3),含少量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步骤①中粉碎钛铁矿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B. 步骤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步骤③中应避免接触水D. 步骤④中采用的分离操作为过滤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沉淀池中应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 该反应原理:NH3 + CO2 + H2O ═ HCO-3+ NH4+C. 循环1中X是二氧化碳D. 在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通入氨气,搅拌,经冷却结晶后可得氯化铵晶体4. CuCl2·2H2O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加热条件下,固体1与H2反应生成红色固体B. 气体2为Cl2C. 气体1遇氨气会产生“白烟”D. 固体2遇KI溶液生成黄色固体4、【答案】B【解析】二水氯化铜加热分解生成CuO,Cu(OH)2,HCl,H2O;A固体1是CuO,Cu(OH)2加热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铜,正确;B气体l是氯化氢和水蒸气,浓硫酸干燥氯化氢,不能氧化氧化氢,气体2为氯化氢,错误;C气体l是水蒸气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遇氨气会生成氯化铵固体,正确;D固体2是氯化银,与Kl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银,正确。

5.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X试剂可以是SO2A.B.步骤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 - + Cl2 = Br2 + 2Cl -C.步骤IV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D. 当生成1mol Br2时,需要消耗22.4L Cl26. 某废催化剂含SiO2、ZnS、CuS及少量的Fe3O4某实验小组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

化工设计复习题

化工设计复习题

周建成要去河北招生,所以星期五上午之前务必要把作业收上去批改.女生先交给凡丽娜,男生交给邓金全.08级化工设计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要求不是化工厂总体布局所关心的( B )。

A、生产要求B、节能要求C、发展要求D、安全要求2.化工设计上必须保证防爆车间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一般要求泄压面积为:( C )。

A、0.01~0.04 m2/m3厂房容积 B、0.03~0.06 m2/m3厂房容积C、0.05~0.10 m2/m3厂房容积D、0.07~0.12 m2/m3厂房容积3.化工生产中甲类火灾危险的划分是生产和使用( C )。

A、闪点﹤15℃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5%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B、闪点﹤20℃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8%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C、闪点﹤28℃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0%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D、闪点﹤30℃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2%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4.化工生产中乙类火灾危险的划分是生产和使用( C )。

A、闪点≥15℃至45℃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5%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B、闪点≥20℃至45℃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8%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C、闪点≥28℃至60℃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0%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D、闪点≥30℃至60℃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2%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5.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一级耐火极限为( B )小时。

A、 1.0B、1.5C、2.0D、4.06.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二级耐火极限为( A )小时。

A、 1.0B、1.5C、2.0D、4.07.流程及设备的可操作性设计应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

( D )A、研究者提供的工艺参数B、工程师的经验及判断能力C、操作者的经验D、尚无明确标准8、试说明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从开始研制到投入生产,需要进行( C )。

A.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及基础设计B.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C.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D. 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9、下述说法正确的是(B )。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___(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题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1.热: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由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2.活塞流型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器,其反应物在活塞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3.管件:是指在管道系统中连接、支撑和控制流体流动的元件。

4.分离过程: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5.温-焓图(T-H):是一种描述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图表,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焓。

6.固定床反应器:是一种化学反应器,反应物在固定的催化剂床上进行反应。

7.聚式流态化:是指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通过加入聚合物来增加固体颗粒的聚集度,从而改善反应器的性能。

8.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是指在混合物中,由于不同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可以分离出来的过程。

9.工艺流程示意图:是指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

10.连续过程: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和产品以连续的方式流动,不断地进行生产。

11.中间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参与反应,最终生成最终产物的过程。

1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指在分离过程中,分离速率由物质传质速率控制的过程。

13.逆流反应器:是一种化学反应器,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器中以相反的方向流动。

14.分离因子: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不同组分之间的分离程度。

15.化工过程: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最终得到产品的过程。

16.间歇过程: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和产品不是连续的流动,而是分批进行生产。

17.工艺过程阶段: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步骤所处的不同阶段。

18.夹点:是指在物料平衡计算中,两个物料流的交点。

19.化学反应路线: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料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路径。

20.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化学反应器,反应物在流化床中进行反应。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复习题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复习题

问答题1、化学实验室研究与化工生产的主要区别:1.原料来源不同2.操作方式不同3.产品质量不同4.杂质积累的影响不同5.设备材质不同6.设备腐蚀问题7.传递规律不同。

2、化工过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实验室研究;收集技术经济资料;概念设计;技术经济评价;模型试验;中试;基础设计;工程设计;建立工业生产装置。

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中试。

3、选择开发课题的基本原则:(1)选题应针对市场需求;(2)选题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选题应有科学性和先进性(4)选题应考虑合理的原料路线(5)选题应考虑经济效应4、市场调研的功能:发现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发掘现存产品的新用途;了解市场领域及范围大小;发现用户和竟争者的动向;预测产品销售的增长率;为建立产品的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5、市场调研的步骤:(1)分析问题,明确目标;(2)正确选择市场变量(3)收集和整理调研资料;(4)选择市场预测方法,得出预测结果6、逐级经验放大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的差别:数学模型法的试验装置、操作方式、测试精度比逐级经验放大法严格,实验目的、设计规模、级数等不同。

逐级经验放大法的基本特征:1、着眼于外部联系,不研究内部规律2着眼于综合考察,不试图进行过程分解3、试验步骤由人为规定,并非科学合理的研究程序4、放大是根据试验结果外推,不一定可靠。

数学模型法的基本特征:1、分解过程考察过程的内在规律2、简化过程建立等效模型3、在理论指导下建立数学模型法4、科学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检验数学模型7部分解析法的特点:1.过程分解与综合分析相结合2.开发放大的依据主要来源于试验3、技术方案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反复论证。

其不足:相似放大法的特点:1试验研究属于综合考虑,但反应了变量之间的实质联系2.简化了试验工作,提高了试验效率3.用相似理论指导模拟,放大依据可靠4.运用相似放大法能避免放大的不可靠性。

其不足:经验放大依赖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放大。

化工设计复习题3

化工设计复习题3

化工设计:一、选择题(30分,2分/题)1. 下面不属于工程设计阶段设计的是()A.初步设计B.扩大初步设计C. 中试设计D.施工图设计1.下面工程设计必须采用三段设计的项目是(C)A. 新建项目设计B.重复建设项目设计C.石化行业新研制合成产品的车间设计D.已有装置的改造设计2. 不是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选择的原则的是(A)A.系统系B.先进性C.可靠性D.结合国情2. 不是工艺流程重要部分之一的是(B)A原料预处理B.原料输送C.三废处理D.反应过程3. 工艺流程图中不能用粗线条绘制的有(B)A工艺物料管道、B.加热蒸汽管道C主产品管道、D设备位号线3工艺流程图中需要用中线条绘制的有(B)A工艺物料管道、B.加热蒸汽管道C主产品管道、D设备位号线4 在工艺流程图中,设备表示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A工艺流程图中应标绘出全部和工艺生产有关的设备、机械和驱动机B化工设备在图上要按比例绘出C化工设备用粗线条绘出D 化工设备外形没有规定要求4在工艺流程图中,设备表示方法说法错误的是(D)A工艺流程图中应标绘出全部和工艺生产有关的设备、机械和驱动机B化工设备在图上可以不按比例绘出C化工设备用中线条绘出D化工设备外形没有规定要求5下面有关设备的标注正确的是(A)A 设备标注内容包括设备位号及名称B. 同一个车间同类设备有一个设备标注号C. 同一设备在施工设计和初步设计标注号可以不同D.在工艺流程图中,设备名称标注在设备上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一般采用泵的出口阀门开度控制B 容积泵的流量调节一般采用泵的出口阀门开度控制C 管道仪表流程图上温度指示仪表的字母代号是TRD管道仪表流程图上冷却水得物料代号是HS6下列图可以不按比例绘制的是(C)A 设备装配图B车间布置图C 工艺流程图 D 设备配件图6当剖切平面通过标准件和实心零件的轴线时,必须作剖面线的是(D)A 螺纹紧固件B键 C 轴 D 设备实体7设备布置图的平面图一般为()。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可编辑)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可编辑)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可编辑)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习题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活塞流型反应器管件分离过程温-焓图 T-H 固定床反应器聚式流态化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工艺流程示意图连续过程中间反应速率控制分离过程逆流反应器分离因子化工过程间歇过程工艺过程阶段夹点化学反应路线流化床反应器1、( )衡算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衡算不能应用的。

A(总质量衡算式;B(组分质量衡算式;C(元素原子物质的量衡算式;D(元素原子质量衡算式2、在进行过程的物料平衡计算时,对系统需要分析的内容有( )。

A(确定物料平衡方程式;B(确定物流约束式;C(确定设备约束式;D(确定变量3、在温-焓图中得到热复合曲线的步骤有( )。

A(划分温区;B(各热流温度按高到低顺序排列;C(求每个温区的总热交换量;D(画出每个温区的总物流线4、( )不是化工设计的内容。

A(反应过程选择与优化;B(分离过程选择与优化;C(厂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化工过程系统优化5、管道布置图包括下面( )图样。

A(管件图;B(管架图管道施工说明;C(蒸汽伴管系统布置图;D(管道平面布置图6、( )分离过程不是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A(膜分离过程;B(反渗透分离过程;C(冷冻干燥分离过程;D(超滤分离过程7、间歇过程有( )特点。

A(生产灵活性高;B(易实现自动化;C(适合有固相的物流;D(适合生产季节性产品8、分离过程的选择应分析分离过程的( )方面。

A(可行性;B(经济性;C(可靠性;D(生产规模9、对能量过程的分析方法有( )。

A(能量衡算法;B(热流分析法;C(熵分析法;D(功衡算法10、夹点之上区域不可设置( )。

A(热阱;B(保温器;C(热源;D(物流混合器11、对新过程的化工设计需要进行( )A(概念设计;B(装置设计;C(中试设计;D(反应设计12、换热网络设计的目的是( )。

化工设计基础试题

化工设计基础试题

化工设计基础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0题)1.在化工流程设计中,以下哪种过程是属于物理过程? A. 氧化反应 B. 蒸馏过程 C. 酯化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2.设计酸碱中和时,采用以下哪种酸碱反应?A. 酸酸反应B. 硫酸和氧化钠反应C.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D.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3.在化工过程中,以下哪种单位最常用于描述物质的质量? A. 摩尔 B. 吨 C. 克 D. 毫升4.化工反应器的类型有很多种,以下哪种类型的反应器适用于高压、高温的反应条件? A. CSTR(连续搅拌式反应器) B. PFR(管式反应器) C. BPR(固定床反应器) D. SBR(序批式反应器)5.化工传热过程中,以下哪种方式的传热效果最佳? A. 对流传热 B. 辐射传热 C. 导热传热D. 直接传热6.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 A. 原料选择 B. 设计参数确定 C. 工艺流程设计 D. 反应温度控制7.化工物料平衡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的基本要素? A. 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B.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 C. 反应进程中物料的流速 D. 反应物的浓度8.化工过程中,以下哪种装置可以实现气体吸附的分离? A. 吸附塔 B. 蒸发器 C. 分液漏斗D. 过滤器9.在化工流程设计中,以下哪种操作不属于传质运输过程? A. 蒸馏 B. 吸附 C. 酸碱中和 D. 离心分离10.以下哪种参数不是衡量化工流程经济性的关键指标? A. 产量 B. 能耗 C. 设备维护费用 D. 原料成本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题)1.什么是化工流程设计?请简要描述化工流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答:化工流程设计是指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物质的性质,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设计出满足生产要求的化工生产过程的过程。

化工流程设计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选择、各种操作参数的确定、工艺流程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生产实施等。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习题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1、热;2、活塞流型反应器;3、管件;4、分离过程;5、温-焓图(T-H);6、固定床反应器;7、聚式流态化;8、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9、工艺流程示意图;10、连续过程;11、中间反应;1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13、逆流反应器;14、分离因子;15、化工过程;16、间歇过程;17、工艺过程阶段;18、夹点;19、化学反应路线;20、流化床反应器;二、单项与多项选择题1、()衡算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衡算不能应用的。

A.总质量衡算式;B.组分质量衡算式;C.元素原子物质的量衡算式;D.元素原子质量衡算式2、在进行过程的物料平衡计算时,对系统需要分析的内容有()。

A.确定物料平衡方程式;B.确定物流约束式;C.确定设备约束式;D.确定变量3、在温-焓图中得到热复合曲线的步骤有()步骤。

A.划分温区;B.各热流温度按高到低顺序排列;C.求每个温区的总热交换量;D.画出每个温区的总物流线4、()不是化工设计的内容。

A.反应过程选择与优化;B.分离过程选择与优化;C.厂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化工过程系统优化5、管道布置图包括下面()图样。

A.管件图;B.管架图管道施工说明;C.蒸汽伴管系统布置图;D.管道平面布置图6、()分离过程不是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A.膜分离过程;B.反渗透分离过程;C.冷冻干燥分离过程;D.超滤分离过程7、间歇过程有()特点。

A.生产灵活性高;B.易实现自动化;C.适合有固相的物流;D.适合生产季节性产品8、分离过程的选择应分析分离过程的()方面。

A.可行性;B.经济性;C.可靠性;D.生产规模9、对能量过程的分析方法有()。

A.能量衡算法;B.热流分析法;C.熵分析法;D.功衡算法10、夹点之上区域不可设置()。

A.热阱;B.保温器;C.热源;D.物流混合器11、对新过程的化工设计需要进行()A.概念设计;B.装置设计;C.中试设计;D.反应设计12、换热网络设计的目的是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设计复习题1过滤机的选型原则有哪些?答滤浆的过滤特性、滤浆的物性、生产规模。

2反应器的设计要点是什么?答:保证物料转化率和反应时间;满足反应的热传递要求;设计适当的搅拌器或类似作用的机构;注意材质选用和机械加工要求。

3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确定整个流程的组成,确定每个过程或工序的组成,确定工艺操作条件,确定控制方案,原料与能量的合理利用,制定“三废”处理方案,制定安全生产措施。

4对于带循环和旁路4过程的物料衡算,在不知道循环量时应如何处理?答:在不知道循环量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下两种计算:(1)试差法:估计循环流量,并继续计算至循环回流的那一点,将估计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并重新假设一个估计值,一直计算到估计值与计算值之差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

(2)代数解法:在循环存在时,列出物料平衡方程式,并求解。

一般方程式中以循环流量作为未知数,应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进行求解。

5如何从工艺角度进行流程设计?答:一般可将工艺流程分为以下四大部分:原料预处理过程、反应过程、产物的后处理(分离净化)和三废的处理过程。

6换热器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答:a换热器设计要满足工艺操作条件,长期运转,安全可靠,不泄漏,维修清洗方便,较高的传热效率,流体阻力尽量小,安装尺寸符合要求。

b确定介质流程 c确定终端温差d确定流速、流向和压力降e确定传热系数和污垢系数f选用标准系列化的换热器。

7什么是化工计算?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化工计算主要是应用守恒定律来研究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化工过程;化工工艺流程;化工过程开发;化工过程基本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化学组成等基本概念。

8什么是化工过程?答:化工过程:是指由原料经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加工成化学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

它包括许多工序,每个工序又由若干个或若干组设备组合而成。

物料通过各设备时,完成某种化学或物理处理,最终成为合格的产品。

9、简述车间平面布置的内容和要求答:内容:一个较大的化工车间(装置)通常包括下列组成。

(1)生产设施(2)生产辅助设施(3)生活行政设施。

(4)其他特殊用室。

要求:(1)适合全厂的总图布置,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等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2)保证经济效益,尽量做到占地少、基建和安装费用少、生产成本低。

(3)便于生产管理、物料运输,操作维修要方便。

(4)生产要安全,并妥善解决防火、防毒、防爆等问题,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和标准。

(5)要考虑将来扩建、增建和改建和余地。

10流程图绘制时图面绘制要求有哪些?11流程图绘制时物料管道和辅助管道的绘制方法有哪些?答:主要物料管道采用粗实线单线画出,其它管道用中粗实线画出。

大直径或重要管道,可用中粗实线双线绘制,其包括管道连接方式的画法、管道转折的画法、管道交叉与重叠的画法12化工过程的开发有哪些步骤?答:没有固定模式,一般大致分为探索研究、过程研究和过程开发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13简要说明选择压缩机应注意的问题。

答:一是应考虑排气压力的高低和排气量大小;二是要考虑用气场合和条件;三是要考虑压缩空气质量;四是要考虑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

14设备布置图内容:一组视图;尺寸及标注;安装方位标;说明与附注;设备一览表;标题栏。

15何谓间歇操作、连续操作以及半连续操作?答:间歇操作过程:原料在生产操作开始时一次加入,然后进行反应或其他操作,一直到操作完成后,物料一次排出,即为间歇操作过程。

此过程的特点是在整个操作时间内,再无物料进出设备,设备中各部分的组成、条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连续操作过程:在整个操作期间,原料不断稳定地输入生产设备,同时不断从设备排出同样数量(总量)的物料。

设备的进料和出料是连续流动的,即为连续操作过程。

在整个操作期间,设备内各部分组成与条件不随时间而变化。

半连续操作过程:操作时物料一次输入或分批输入,而出料是连续的,或连续输入物料,而出料是一次或分批的。

16离心式压缩机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

答:优点:1.在相同冷量的情况下,特别在大容量时,与螺杆压缩机组相比,省去了庞大的油分装置,机组的重量及尺寸较小,占地面积小;2.离心式压缩机结构简单紧凑,运动件少,工作可靠经久耐用,运行费用低;3.容易实现多级压缩和多种蒸发温度,容易实现中间冷却,使得耗功较低;离心机组中混入的润滑油极少,对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影响较小,机组具有较高的效率。

缺点:1.转子转速较高, 为了保证叶轮一定的宽度,必须用于大中流量场合,不适合于小流量场合;2.单级压比低,为了得到较高压比须采用多级叶轮,一般还要用增速齿轮;3.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固有的缺点,机组须添加防喘振系统;4.同一台机组工况不能有大的变动,适用的范围较窄。

17物料衡算的程序有哪些?答:确定衡算的对象、体系与环境,并画出计算对象的草图;确定计算任务,明确哪些是已知项,哪些是待求项,选择适当的数学公式,力求计算方法简便;确定过程所涉及的组分;对物流流股进行编号,并注明物料变量;收集数据资料:设计任务书中已知条件;物理化学参数;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列出物料衡算方程;列出过程的全部独立的物料衡算方程式及其他相关约束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明确反应前后物料组成和各个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转化率、选择性;选择计算基准;统计变量个数与方程个数,确定设计变量的个数及全部设计变量;整理计算结果,并根据需要列成原材料消耗表;绘制物料流程图。

18塔型选择基本原则有哪些?答:①生产能力大,弹性好。

②满足工艺要求,分离效率高。

③运转可靠性高,操作、维修方便。

④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造价较低。

⑤塔压降小。

19何谓稳定状态操作和不稳定状态操作?答:(1)整个化工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物料量及组成等)如果不随时间而变化,只是设备内不同点有差别,这种过程称为稳定状态操作过程,或称稳定过程。

(2)如果操作条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则称为不稳定状态操作过程,或称不稳定过程。

间歇过程及半连续过程是不稳定状态操作。

连续过程在正常操作期间,操作条件比较稳定,此时属稳定状态操作多在开、停工期间或操作条件变化和出现故障时,则属不稳定状态操作20设备布置图中对设备尺寸基准的选取原则有哪些。

卧式容器定位以容器的中心线和靠近柱轴线一端的支座为基准。

立式反应器、塔,槽、罐和换热器以中心线为基准。

卧式换热器以换热器的中心线和靠近柱轴线一端的支座为基准。

板式换热器以中心线和某一出口法兰端面为基准、泵以中心线和出口法兰中心线为基准如。

压缩机以制造厂的基准线和出口法兰中心线为基准。

21物料衡算的目的有哪些?答:确定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判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确定各设备的输入及输出的物流量,摩尔分率组成及其他组成表示方法。

作为热量计算的依据。

根据计算结果绘出物流图,可进行管路设计及材料选择,仪表及自动控制等22物料衡算的依据有哪些?答:(1)设计任务书中确定的技术方案、产品生产能力、年工作时间及操作方法。

(2)建设单位或研究单位所提供的要求、设计参数及试验室试验或中试等数据,主要有:化工单元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物配比、转化率、选择性、总收率、催化剂状态及加入配比量、催化剂是否回收使用、安全性能(爆炸上下限)等。

原料及产品的分离方式,各步的回收率,采用物料分离剂时,加入分离剂的配比。

特殊化学品的物性,如沸点、熔点、饱和蒸汽压、闪点等。

23物料衡算的基准有:时间基准;质量基准;体积基准;干湿基准。

24泵的选择步骤有哪些。

答:(1)列出基础数据;(2)确定选泵的流量和扬程;(3)确定泵的安装高度;(4)确定泵的台数和备用率;(5)校核泵的轴功率;(6)确定冷却水或驱动蒸汽的耗用量;(7)选用电动机;(8)填写选泵规格表。

25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有哪些?答: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可分为车间厂房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车间厂房布置是对整个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车间场地范围内,按照它们在生产中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设备布置是根据生产流程情况及各种有关因素,把各种工艺设备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排列。

在设备布置中又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每一个设计阶段均要求平面和剖面布置。

26热量衡算的基本方法(步骤)有哪些?答:热量衡算的基本步骤:a建立以单位时间为基准的物料流程图(或平衡表),也可以100mol 或100kmol原料为基准,但前者更常用。

b在物料流程框图上标明已知温度、压力、相态等条件,并查出或计算出每个物料组分的焓值,于图上注明。

c选择基准d列出热量衡算式,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未知值。

e当产生过程及物料组成较复杂时,可以列出热量衡算表。

27试述设备布置图的绘图方法与步骤:(1)确定视图配置。

(2)选定比例与图幅。

(3)绘制平面图。

(4)绘制剖视图(5)绘制方位标。

(6)绘制设备一览表。

(7)注出有关说明,填写标题栏。

(8)检查,校核,完成全图28试述车间平面布置方案。

答:a直通管廊长条布置,适合于小型车间(装置),是露天布置的基本方案。

外部管道可由管廊的一端或两端进出,工艺区与贮罐区用一根中心布置的管廊连接起来,流程畅通。

b T形与L形布置适合于较复杂车间,管道可由二个或三个方向进出车间。

c 组合型布置适合于复杂车间,其车间平面就是由直线形、T形和L形组合而成。

28试述车间设备布置的内容。

答:(1)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2)确定某个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3)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4)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5)其他。

设备布置的最终结果表现是设备布置图。

29试述设备布置图中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答①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50或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②认真考虑设备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③将确定的设备按其数量的多少及最大的外形尺寸剪成相同比例的硬纸块(一般为1:50或1:100),并标明设备的名称。

④将这些设备的硬纸块按工艺流程布置在相同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上,布置形式可多种多样,一般2-3个方案,以便加以比较。

经过多方面的比较,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绘成平、立面草图。

⑤根据设备布置草图,考虑以下因素加以修改。

考虑总管排列的位置,做到管路短而顺;⑥检查各设备基础大小,设备安装、起重、检修的可能性;考虑设备支架的外形、结构、常用设备的安全距离;考虑外管及上、下水管进、出车间的位置;考虑操作平台、局部平台的位置大小等。

设备草图经修改后,要广泛征求各有关专业部门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必要的调整,提交建筑人员设计建筑图。

⑦工艺设计人员在取得建筑设计图后,根据布置草图绘制成正式的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