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防身绝招》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身体的智慧》第三节“防身绝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身体的基本防护部位,学习简单的防身动作,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身体的基本防护部位,如头部、脸部、腹部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简单的防身动作,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勇敢面对困难,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防身动作的技巧与力度掌握。
教学重点:身体基本防护部位的认识,简单防身动作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示范道具、教学视频。
学具:防护垫、体操垫、标志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遇到坏人抓扯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防护方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示范道具,向学生介绍身体的基本防护部位。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认识防护部位,并学习相关防身动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简单的防身动作进行讲解,如“摆脱抓手”。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防身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评价。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身体基本防护部位:头部、脸部、腹部、关节等。
2. 防身动作:摆脱抓手、踢腿、挡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设计一个防身绝招。
2. 答案示例:我设计的防身绝招是“快速闪避+反击”。
当遇到坏人抓住我的手腕时,我迅速向下蹲,利用腿部力量快速闪避,然后用手肘击打对方的腹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防身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动作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防身绝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防身绝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三章《安全小卫士》第三节《防身绝招》。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危险,掌握防身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运用所学防身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防身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视频、示范用道具。
2. 学具:每组一套挂图,每个幼儿一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遇到危险时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保护自己。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教材中提到的防身方法,如:遇到陌生人拉扯怎么办?遇到火灾怎么办?(2)结合挂图和PPT,演示防身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防身方法?(2)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示范,其他幼儿观摩并给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课后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防身绝招2. 板书内容:(1)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2)基本防身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结合所学内容,画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防身绝招。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防身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防身演练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真实性和适宜性。
大班科学《防身绝招》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防身绝招》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六章第三节《自我保护的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简单的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学习防身绝招,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身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防身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敢于面对危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的防身方法,如挣脱、躲闪、呼救等。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防身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示范道具。
2. 学具:模拟道具、标志牌、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展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境,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如何保护自己。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如条件反射、本能反应等。
(2)示范并讲解防身绝招,如挣脱、躲闪、呼救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防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防身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防身绝招:挣脱躲闪呼救2. 自我保护方法:注意安全学会报警寻求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画图或文字形式,记录今天学习的防身绝招。
(2)思考:在生活中,你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保护自己?2. 答案:(1)见板书内容。
(2)示例: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记住家庭住址和电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防身方法时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普及防身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2)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社区安全宣传,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的防身绝招示范与练习。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自我保护》第三节《防身绝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简单的防身技巧,培养遇险不慌、机智应对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防身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勇敢求助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防身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的小道具、图片、视频等。
学具:每组一套防身道具,包括手帕、水瓶、书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模拟遇到陌生人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并讨论如何自我保护。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防身意识:遇到危险时,要迅速判断周围环境,寻找逃生路线。
(2)演示防身技巧:利用手帕、水瓶等日常物品进行防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防身技巧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自我保护意识判断周围环境寻找逃生路线2. 防身技巧利用手帕、水瓶等日常物品快速反应,准确打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设计一个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方案,包括防身技巧和求助方法。
2. 答案示例:防身技巧:利用手中的钥匙,握住尖端,朝向对方。
求助方法: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防身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他们在遇到危险时的应对能力。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防身技巧讲座,组织学生参加防身术培训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防身技巧的掌握与运用3. 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
大班科学课教案《防身绝招》含反思

大班科学课教案《防身绝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大班科学活动,活动名称为《防身绝招》。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和方法,如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的防身技巧和方法。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防身技巧的兴趣。
2. 基本防身技巧的学习: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如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3.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一些可能的危险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课的主题《防身绝招》和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防身计划。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可能的危险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对,并分享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课学生对防身技巧的学习热情很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在情景模拟环节,学生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对。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防身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防身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防身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大班科学活动,活动名称为《防身绝招》。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和方法,如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五单元“身体奥秘”章节,详细内容为“防身绝招”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自身身体的重要部位,掌握简单的防身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的重要部位,知道保护自身安全的方法。
2. 学会基本的防身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勇敢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防身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重点:认识身体重要部位,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演示道具、图片、视频等。
学具:沙包、护具、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坏人,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景,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自己。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通过人体模型和图片,讲解身体重要部位,如头部、颈部、胸部等。
演示防身技巧,如躲闪、挣脱、呼救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情景中运用防身技巧。
4. 小结与互动(5分钟)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互动。
5. 案例分享(5分钟)教师分享真实的防身案例,让幼儿了解防身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身体重要部位:头部、颈部、胸部、腰部等。
2. 防身技巧:躲闪、挣脱、呼救等。
3. 安全提示: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勇敢应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画一幅防身技巧的漫画。
2. 答案:漫画中需包含身体重要部位、防身技巧和安全提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防身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防身技巧讲座,丰富幼儿的防身知识。
组织幼儿参观警察局、消防队等,了解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与演示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模拟的危险情景应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产生共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班科学《防身绝招》精品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防身绝招》精品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册第十章《自我保护》,详细内容围绕“防身绝招”展开,通过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教授幼儿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利用身体进行自我防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功能,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防卫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理解身体各部位功能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防身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卡片、挂图、视频、示范道具。
学具:每组一套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讨论: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危险?当时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人体模型,让幼儿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2)讲解防身绝招的基本原理,引导幼儿关注自我保护。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视频和示范的形式,讲解几种简单的防身绝招,如:用手臂挡住头部、用脚踢开对方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5.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利用身体各部位进行自我防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人体模型图:标注身体各部位名称及功能。
2. 防身绝招步骤:简洁明了地呈现几种防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我保护主题的画,展示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防身绝招。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防身绝招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儿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大班科学课优质教案《防身绝招》含反思

大班科学课优质教案《防身绝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人体奥秘》第三节《防身绝招》。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自身身体结构,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习防身技巧,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要害部位,掌握基本的防身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迅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防身技巧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防身技巧,了解人体的要害部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解剖图、教学视频、演示道具。
2. 学具:练习器材、保护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安全故事,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让学生观看人体解剖图,了解人体的要害部位。
(2)教师讲解并演示基本的防身技巧,让学生跟随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遇到危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应对陌生人拉扯、推搡等具体情况,进行防身技巧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两两配对,进行防身技巧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人体要害部位2. 防身技巧防抓手防抱腰防扯发防撞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思考如何运用防身技巧进行自我保护。
(2)与家长共同练习防身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答案:(1)如遇到陌生人跟踪,可采取快速奔跑、寻求帮助等方法。
(2)如遇到同学恶作剧,可运用所学防身技巧进行自我保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不够规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防身绝招》教案与反思
活动意图:
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
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离孩子很远,孩子并不能时时接触。
为了让幼儿真正走进现实的动物世界,了解动物奇特的现象和特殊本领,体验探索动物奇特现象的乐趣。
共同获得有关动物的生动有趣而又科学的概念。
本能地喜爱动物,自觉地关注动物、善待动物,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朋友。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探索动物奥秘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
2、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26页《防身绝招》。
活动过程:
一、隐身妙招。
1、讲故事《隐身妙招》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3、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动物的防身妙招。
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们?这些动物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
4、结合图片观察与比较:草丛里有谁?青蛙(原来绿绿的青蛙躲到了绿绿的草丛里)
二、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现在我们去听听小动物的介绍。
变色龙——我身体的颜色能变,敌人来了我不怕,
狐狸——要是我遇到敌人,我会马上往地上一躺,装死,谁也不会吃掉死了的狐狸。
壁虎——断尾。
黄鼠狼——臭气味。
三、自我保护。
1、出示动物图片,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动物们都有保护自己的好方法,那小朋友在活动、游戏中,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活动延伸:
还有什么动物也有防身绝招。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有趣的科学活动。
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聆听动物故事。
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
为了让幼儿真正走进现实的动物世界,充分了解各种动物的防身绝招,在活动中我有目的,有意识地
让幼儿探索认识动物的各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如此从情感激发入手,运用他们的原有经验,引起幼儿对安全的“警觉”,帮助幼儿转化自觉的安全行为,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激起孩子对动物有一种关注,亲近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大胆地、无拘束地提出问题的积极态度,追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