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钻井工程

第一节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目的:掌握有关参数的概念及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一、轨迹的基本参数

测量方法:非连续测量,间断测量。“测段”,“测点”。轨迹的三个基本参数----井深、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

(1) 井深(或称为斜深、测深)

井口(通常以转盘面为基准)至测点的井眼长度。

以字母Dm表示,单位为米(m)。

井深增量(井段):下测点井深与上测点井深之差。

以ΔD m表示。

测段:二测点之间的井段称为测段。

井眼轨迹空间曲线

(2) 井斜角(α):

指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之间的夹角。单位为度(°)。

井眼方向线:

过井眼轴线上某测点作

井眼轴线的切线,该切线沿

井眼前进方向延伸的部分称

为井眼方向线。

井斜角增量(Δα):

下测点井斜角与上测点井斜角之差。

Δα=α

B -α

A

(3) 井斜方位角φ(井眼方位角、方位角):

在水平投影图上,以正北方位线为始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井眼方位线上所转过的角度。井眼方位线(井斜方位线):

某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井斜方位角增量Δφ:

上、下测点的井斜方位角之差。Δφ=φB-φA 井斜方位角的变化范围:0~360°。

目前广泛使用的磁性测斜仪是以地球磁北方位为基准的,磁北方位与正北方位并不重合而有一夹角,即磁偏角,分东磁偏角西磁偏角

东磁偏角:指磁北方位线在正北方位线的东面。

西磁偏角:指磁北方位线在正北方位线的西面。

磁偏角校正:目前广泛使用的磁性测斜仪是以

地球磁北方位为基准的,所测得的井斜方位角为磁

方位角,并不是真方位角。需要经过换算求得真方

位角,称为磁偏角校正:

真方位角=磁方位角+东磁偏角

真方位角=磁方位角-西磁偏角

一.轨迹的基本参数

磁偏角:磁北方位与正北方位之间的夹角。磁偏角分类:东磁偏角及西磁偏角

磁偏角校正:

真方位角=磁方位角+东磁偏角

真方位角=磁方位角-西磁偏角

一.轨迹的基本参数

(3)井斜方位角φ另一种表示方式:

象限角:指井斜方位线与正北方位线或与正南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变化范围:0~90之间。

计算参数:由基本参数计算得到的参数。

作用:描述轨迹的形状和位置,也可用于轨迹绘图(1) 垂直深度D(垂深):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垂深增量称为垂增(ΔD)。

(2) 水平投影长度Lp(水平plane长度、平长):

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水平长度的增量称为平增(ΔL p)。

井眼轨迹空间曲线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3) 水平位移S(平移):

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或:在水平投影面上,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

平移方位线:在水平投影面上,井口至轨迹上某点的连线。我国将完钻时的水平位移称为闭合距。

计算参数图解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4) 平移方位角θ:

平移方位线所在的方位角,即以正北方位为始边顺时针转至平移线上所转过的角度,常以字母θ表

示。

国外,将平移方位角称作闭合方位角。

国内,指完钻时的平移方位角为闭合方位角。

(5) N坐标和E坐标:

南北坐标轴,以正北方向为正;

东西坐标轴,以正东方向为正。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6) 视平移V:

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线上的投影长度。

7)狗腿角γ:对一个测段(或井段)来说,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是不同的,两条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是在空间的夹角)称为“狗腿角”,也有人称为“全角变化”。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狗腿角的计算:

1.Lubinski公式:

cosγ=cosα

A

·cosαB+sinαA·sinαB·cos(φB-φA) 2.钻井行业标准计算公式:

γ=(Δα2+Δφ2·sin2αc)0.5

α

c =(α

A

B

)/2

γ——该测段的狗腿角,(°);

α

c

——该测段的平均井斜角,(°)。

(7)井眼曲率、狗腿严重度、全角变化率Kc

定义:指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curvature),一般指平均曲率。原因是实钻井眼轨迹是任意的空间曲线,其曲率是不断变化的,无法计算每一点的曲率,所以,在工程上常常计算井段的平均曲率。

计算公式:

K c =30γ/ΔD

m

Kc——该测段的平均井眼曲率,(°)/30m;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雨水检查井图集

雨水检查井图集 【篇一:常用给排水井图集页面】 一、给水: 1室外消防地上式消火栓安装图见l03s004p42-45 2阀门井 l03s001p8-p9 3水表井l03s001p11 4过路套管基础l03s002p34v型基础√ 二、污水 三、雨水 1雨水收水井《雨水口》05s518-20 √ 【篇二:检查井标准070406】 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及水箅技术规定(初稿)0418 1 总则 为了确保本市城市道路设施安全运行,规范各类专业检查井盖及水 箅的使用,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定。 2 本规定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安装在成都市行政规划区域内所有城市道路设施中的各种检查井盖及排水设施中的进水口水箅。 3 本技术规定制定依据

cj/t 3012—93 铸铁检查井盖 cj/t 121—2000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 cj/t 130—2001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 s501—1 国家标准图集:井盖及踏步 02s501—2 国家标准图集:双层井盖 含以上标准引用的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4 检查井盖及水箅的规格选用 在城市道路的排水设施中,必须按本规定采用同一种材料、型号的排水检查井盖及雨水口水箅;电信、电力等其它专业检查井应分别采用同一种材料、型号的检查井盖。 以上规定包括该道路或工程项目附属的人行道、綠化带。 4.1 在所有城市道路的排水设施中的检查井井盖及支座均采用国家标准图集s501—1:《井盖及踏步》中的: ?700(zq)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b型。 4.2.1 其它专业使用的双层检查井上层井盖规定同上,电信、电力等其它专业检查井宜采用国家标准图集s501—1:《井盖及踏步》中的: ?800(zq)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b型。 4.2.2 双层检查井下层井盖可采用国家标准图集02s501—2:《双层井盖》中的玻璃钢子盖。 4.2.3、双层井盖支座采可采用国家标准图集02s501—2:《双层井盖》中球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盖支座、球墨铸铁及灰口铸铁子盖支座。

《钻井工程》学习指南

《钻井工程》学习指南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名称 钻井工程 课程性质 《钻井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三大主干专业课之一,是石油工程专业油气井工程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 课程简介 《钻井工程》从钻井工程地质环境、钻进工具、钻井液、现代钻井技术、钻井控制技术、固井完井、钻井工程设计、特殊钻井作业及技术等多方面,系统讲述钻井工程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基本设计和现代主要钻井技术的基本工艺过程。 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石油工程专门人才,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以传授现代钻井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与多种教学和训练方式相结合,通过整个《钻井工程》课程中的生产实习、课堂教学和实验、课程综合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再与最后的毕业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准确理解钻井工程中的基本概念,掌握钻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工艺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计算、设计和综合性分析。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工程施工、工程规划和设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达到“认识专业--有能力从事生产--有能力进行工程设计和规划生产--有能力进行科研攻关、解决工程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个层次的提高。 课程学习特点 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室内实验、专题讲座、网络课件、生产实习、教具战士、网络录像片观看、现场专家讲座及自学多种途径完成。让学生认识钻井对象(地层和岩石)的特征及掌握特征描述的理论及方法、掌握钻井工程及工艺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方法、掌握现代钻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网络等现代

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注重突出钻井工程的基础理论以及实用技术讲授,形成实践课堂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多视角传授知识,使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程学时 本课程的整体知识模块分为三个部分,按教学实施顺序分别为:生产实习-课堂教学及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其中:认识实习3天;生产实习2周,主要在油田现场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堂教学及实验”56学时(课堂教学50学时,实验4学时,上机2学时);“综合课程设计”2周,主要在学校进行。 其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讲授顺序及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6学时,其中岩石力学实验2学时) 第二章钻进工具(6学时) 第三章钻井液(4学时) 第四章钻进参数优选(10学时,其中上机1学时) 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及轨迹控制(11学时,其中上机1学时) 第六章油气井压力控制(6学时) 第七章固井与完井(10学时,其中水泥实验2学时) 第八章其它钻井技术及作业(3学时) 二、各章学习指南 本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油气井工程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用于培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需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包括地下压力特性及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两部分。 地下压力特性:地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异常高压地层成因、地层压力评价方法、地层破裂压力及预测方法;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类型及结构特点、力学性质及影响因素分析、可钻性和研磨性等。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地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包括静液压力、上覆岩层压力、基岩应力、地层

三维多靶点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三维多靶点深井轨迹控制技术 一、概况 QK18-2油田位于歧口区块,大大小小的断层很多,地层相当复杂。QK18-2油田分北块、南块、中块,主要钻探沙河街的油层,平台结构3X4,间距2.0X2.3m,结构北角358.9度,井身剖面全部为三维多靶点定向井,方位最大变化68度,井斜最大变化35.86度。平均井深3515.64米,最深井深3938.42米,靶区半径控制范围:50m。QK18-2平台分两次批钻方式,第一批钻5口井,第二批钻7口井。QK18-2平台全部钻三维定向井的第一个丛式井平台,是丛式井集束作业难度最大的一个平台之一。 二、井身设计 第一类定向井(P3、P4、P6):平均井深在3247米左右,目的层为沙河街。 井身结构:17-1/2”井眼+12-1/4”井眼+8-1/2”井眼 第二类定向井(P1、P8):平均井深在3919米左右,目的层为沙河街。 井身结构:26”井眼+17-1/2”井眼+12-1/4”井眼+8-1/2”井眼 四、平台槽口图和井位图

五、项目难点 1、深井作业安全问题。 2、克服摩阻,保证滑动钻进。 3、二次造斜,二次造斜点深,是否容易造斜,是否滑得动。 4、合理优化轨迹。 六、施工思路 大位移三维多靶点定向井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克服摩阻,保证滑动钻进和井眼轨迹合理控制。在井眼轨迹需要调整时,能够及时的调整,如果各方面原因不能调整时,怎样合理的把困难有效的克服,顺利中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1、总结本地区各地层的漂移规律,合理利用地层的自然漂移规律,达到有效控制井眼轨迹的目的。 2、裸眼井段长,摩阻大,扶正器托压严重,不能滑动钻进时,在轨迹控制不失控的情况下,合理利用井身结构,把困难转移到下一个井段或改变钻具组合。 3、合理选择第二造斜点,合理选择造斜率。 4、从始至终,要准确的预测井眼轨迹。 5、合理选择马达弯角,使之能够满足井眼轨迹控制的需要。 6、优化井眼轨迹,降低作业难度。 七、井眼轨迹控制 下面以P8井为例介绍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中间穿插其它井遇到特殊情况下的轨迹控制:1、26"井眼轨迹控制 26"井眼主要任务是防斜打直,做好防碰扫描。利用大钟摆钻具,轻压吊打,钻进至208米,投测多点起钻。钻井参数控制:钻压:0.5~2.5吨;排量:4200升/分;转速:80转/分;平均机械钻速:62.45米/小时。 2、17-1/2"井眼轨迹控制 钻具组合:17-1/2"PDC+9-5/8"AKO(1.5)+16-1/2"STB+8"F/V+8"NMDC1+8"MWD+8"NMDC1 +7-3/4"(F/J+JAR)+X/O+5"HWDP13 P8井17-1/2"井眼造斜,造斜点248米,按照设计轨迹开始造斜,平均机械钻速45米/小时,钻进至683米造斜结束。反扭角20~40度。17-1/2"井眼主要在平原组和明化段,可钻性好,钻进至1213米17-1/2"井眼结束。井眼轨迹控制较困难: 1)17-1/2"井眼的欠扶正器尺寸选择有限,只有16-5/8"和16-1/2"两种,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2)降斜率0.5~1度/30米,漂移率0.4~1.5度/30米。 3)裸眼井段长,滑动困难。裸眼井段超过600米之后,摩阻大,钻具托压严重。 3、12-1/4"井眼轨迹控制 钻具组合: 12-1/4"PDC+9-5/8"AKO(1.15)+11-1/4"STB+8"F/V+8"NMDC1+8"MWD+8"NMDC+7-3/4"(F/J +JAR)+X/O+5"HWDP10 P8井三维多靶点定向井,12-1/4"井眼主要控制好井斜、方位,越靠近设计轨迹越好。轨迹控制原则是,12-1/4"井眼稳斜稳方位,把二次造斜点推迟到8-1/2"井眼,降低作业时间。轨迹控制原则从始而终贯穿12-1/4"井眼。12-1/4"井眼完钻原则是进入东营组50米下9-5/8"套管。明化镇地层的漂移规律:降斜率为0.2~0.5度/30米,漂移率-0.2~0.3度/30米;进入馆陶组,降斜率为0.1~0.3度/30米,馆陶底部井斜有微增斜趋势,增斜率0.1~0.5度/30米;方位较稳定。馆陶底部有微增斜趋势后,滑动钻进非常困难,这也是使用PDC钻头的缺点,采取划眼和降低钻压的方法控制井眼轨迹。12-1/4"井眼的困难是裸眼井段长,滑动困难,必

水平井

水平井 无论是定向井,还是水平井,控制井眼轨迹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按设计要求中靶。但因水平井的井身剖面特点、目的层靶区的要求等与普通定向井和多目标井不同,在井眼轨迹控制方面具有许多与定向井、多目标井不同的新概念,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作为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在长、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模式的形成和验证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轨迹控制问题,建立了适应于水平井轨迹控制特点的几个新概念。 地质给出的水平井靶区通常是一个在目的层内以设计的水平井眼轨道为轴线的柱状靶,其横截面多为矩形或圆。可以把这个柱状靶看成是由无数个相互平行的法面平面组成,因此,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与普通定向井、多目标井是个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主要体现是: 井眼轨迹中靶时进入的平面是一个法平面(也称目标窗口),但中靶的靶区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柱状体,因此,不仅要求实钻轨迹点在窗口平面的设计范围内,而且要求点的矢量方向符合设计,使实钻轨迹点在进入目标窗口平面后的每一个点都处于靶柱所限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的要素是实钻轨迹在靶柱内的每一点的位置要到位(即入靶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深和位移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矢量中靶。 对一口实钻水平井,从造斜点到目的层入靶点的设计垂深增量和水平位移增量是一定的,如果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偏离设计轨道,势必改变待钻井眼的垂深增量和位移增量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待钻井眼轨迹的中靶精度。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中所给定的钻具组合是在一定的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随着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钻具组合钻出实际井眼轨迹与设计轨道曲线的符合程度会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井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个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实钻井眼轨迹点的位置相对于设计轨道曲线总是会提前、或适中、或滞后,点的井斜角大小也可能是超前、适中、或滞后。 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点的井斜角大小对待钻井眼轨迹中靶的影响规律是:①实钻轨迹点的位置超前,?相当于缩短了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大,会使稳斜钻至目的层所产生的位移接近甚至超过目标窗口平面的位置,必将延迟入靶,且往往在窗口处脱靶。②轨迹点位置适中,?若此时井斜角大小也适中,是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符合的理想状态。但若井斜角大小超前过多,往往需要加长稳斜段,可能造成延迟入靶,或在窗口处脱靶。③轨迹点的位置滞后,?相当于加长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低,就需要提高造斜率以改变待钻井眼垂深和位移增量之间的关系,往往要采用较高的造斜率而提前入靶。 实践表明,控制轨迹点的位置接近或少量滞后于设计轨道,并保持合适的井斜角,有利于井眼轨迹的控制。点的井斜角偏大可能导致脱靶或入靶前所需要的造斜率偏高。实际上,水平井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也是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的综合控制,这对于没有设计稳斜调整段的井身剖面更是如此。在实际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我们根据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的新概念和实钻轨迹点的位置、点的井斜角大小对待钻井眼轨迹中靶的影响规律,将造斜井段井眼轨迹的控制程度限定在有利于入靶点矢量中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轨迹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有余地、并有后备工具条件时,应当充分发挥动力钻具的一次造斜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起下钻次数。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第一章水平井的分类及特点 (2) 第二章水平井设计 (4) 第三章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基础 (8) 第四章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要点 (13) 第五章水平井井眼轨迹施工步骤 (21)

第一章水平井的分类及特点 水平井的概念:是最大井斜角保持在90°左右(大于86°),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的特殊井(通常大于油层厚度的6倍)。 一、水平井分类 二、各类水平井工艺特点及优缺点

三、水平井的优点和应用 1、开发薄油藏油田,提高单井产量。

2、开发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 3、开发重油稠油油藏,有利于热线均匀推进。 4、开发以垂直裂缝为主的油藏,钻遇垂直裂缝多。 5、开发底水和气顶活跃油藏,减缓水锥、气锥推进速度。 6、利用老井侧钻采出残余油,节约费用。 7、用丛式井扩大控制面积。 8、用水平井注水注气有利于水线气线的均匀推进。 9、可钻穿多层陡峭的产层。 10、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目的层性质。 11、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二章水平井设计 一、设计思路和基本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先地下后地面,自下而上,综合考虑,反复寻优”的过程。

二、水平井靶区参数设计 与定向井不同,水平井的靶区一般是一个包含水平段井眼轨道的长方体或拟柱体。靶区参数主要包括水平段的井径、方位、长度、水平段井斜角、水平段在油藏中的垂向位置、靶区形状和尺寸。 1、水平段长度设计 设计方法:根据油井产量要求,按照所期望的产量比值(即水平井日产量是临近直井日产量的几倍),来求解满足钻井工艺方面的约束条件的最佳水平段长度值。约束条件主要有钻柱摩阻、扭矩,钻机提升能力,井眼稳定周期,油层污染状况等。 2、水平段井斜角的确定 应综合考虑地层倾角、地层走向、油层厚度以及具体的勘探开发要求。 βα±?=90H ,β为地层真倾角 当地层倾角较大而水平段斜穿油层时,则应考虑地层视倾角的影响,[])cos(90H H d tg arctg Φ-Φ-?=βα, d Φ为地层下倾方位角,H Φ为 水平段设计方位角 3、水平段垂向位置确定 油藏性质决定了水平段的设计位置。对于无底水、无气顶的油藏,水平段宜置于油层中部;对于有底水或气顶的油藏,水平段应尽量远离油水或气水边界;对于既有底水又有气顶的油藏,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汇总

SY/T6332 –1997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Bit ty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orizontal well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准备、施工、相关安全措施及资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中半径水平井的施工。其它类型的特殊定向井亦可参照使用。 2 应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Y 5272-91 常规钻进安全技术规程 SY/T 5416-1997 随钻测斜仪测量规程 SY/T 5435-92 两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绘图方法 SY 5472-92 电子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 SY 5547-92 井底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93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广义调整井段generalized adjusting section

用于调整井眼轨迹的井段。可以是稳斜井段,也可以是曲率较小的增斜井段。 3.2 倒装钻具组合invert BHA 在钻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时,为了给钻头加压,将部分重量较轻的钻具放到钻具组合下部,把钻铤、加重钻杆等较重的钻具放到直井段或较小井斜段的钻具组合。 3.3 中靶预测target prediction 根据实钻井眼轨迹到达的位置及方位,对中靶前待钻井眼的长度、位移、造斜率及方位调整量进行预测。 3.4 有线测量方式wireline survey method 特指在水平井施工中,采用有线测量仪分段测取大斜度或水平段已钻井段的轨迹所需的井斜、方位数据的测量方式。 4 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4.1 直井段控制符合井身质量要求。 4.2 实际井眼轨迹到达靶窗时,在规定的靶窗内,其井斜、方位值还要满足在现有轨迹控制能力范围内确保轨迹在靶体中延伸的要求。 4.3 水平段轨迹应在设计要求的靶区范围之内。 5 准备 5.1 工具 5.1.1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平井分别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 (标准的附录)的要求准备。 5.1.2井底动力钻具的准备除符合SY 5547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检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组成及规格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组成及规格 混凝土检查井制作及验收标准: 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s521)。 混凝土检查井原材料: 42.5水泥、骨料(沙子、石子)、钢筋、砼强度配比:井室、井筒为C30.其他部位为C25. 混凝土检查井工艺: 旋滚碾軋工艺。综合造价低于混凝土现浇10%左右。 混凝土圆形井组成: (井底板、井室、井室调节块、收口盖板、井筒调节块、井圈、井盖)。(7个部分)

混凝土矩形井的组成: 下井室、上井室、井筒调节块、井圈、井盖。(5个部分)。 备注说明:检查井Ф1米、Ф1.2米、Ф1.5米,规格的利用收口盖板收到700后,用Ф700井节调整高度升至地面,最后一节是井圈,井圈上固定井盖。 雨污水井4种: Ф700、Ф1000、Ф1200、Ф1500。 井室高度: 1、Ф700、Ф1000井高:1米。 2、Ф1200井高:有1米、1.3米。 3、Ф1500井高:有1米、1.53米。 厚度: Ф700、Ф1米厚度10公分。Ф1.2米厚度12公分、Ф1.5米厚度15公分。 备注说明:

1、井室底板厚度和井室厚度相同。 2、井设在人行、车行道上:井盖顶与路面平。 3、井设在绿地上:井盖顶高出地面5公分。 4、检查井内不设固定爬梯,每100口送一个软爬梯。 施工要求: 1、基础做法:井底应夯实,密实度95%以上,铺设10公分碎石或c15垫层。 2、井筒连接方式:采用企口式,1:2防水砂浆座浆。 3、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方式:不同管材分别处理,水泥管应凿毛。用1:2膨胀砂浆处理。其他管材按照管材要求处理。(——以上均由潮白水处理整理发布)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钻井工程: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1.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有哪些?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基本参数?08 答: 井眼轨迹基本参数包括: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这三个参数足够表明井眼中一个测点的具体位置,所以将他们称为基本参数。 2.方位与方向的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井斜方位角有哪两种表示方法?二者之间如何换算? 答: 方位都在某个水平面上,而方向则是在三维空间内(当然也可能在水平面上)。 方位角表示方法:真方位角、象限角。 3.水平投影长度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视平移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 答: 水平投影长度是指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水平位移是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或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实钻井眼轨迹上,二者有明显区别,水平长度一般为曲线段,而水平位移为直线段。 视平移是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上的投影长度。 4.狗腿角、狗腿度、狗腿严重度三者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 狗腿角是指测段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是在空间的夹角)。狗腿严重度是指井眼曲率,是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 5.垂直投影图与垂直剖面图有何区别? 答: 垂直投影图相当于机械制造图中的侧视图,即将井眼轨迹投影到铅垂平面上;垂直剖面图是经过井眼轨迹上的每一点做铅垂线所组成的曲面,将此曲面展开就是垂直剖面图。 6.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测段内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超过180 ?实际资料中如果超过了怎么办? 答: 7.测斜计算,对一个测段来说,要计算那些参数?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哪些参数?测段计算与测点计算有什么关系? 答: 测斜时,对一个测段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五个:垂增、平增、N坐标增量、E坐标增量和井眼曲率;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七个:五个直角坐标值(垂深、水平长度、N坐标、E坐标、视平移)和两个极坐标(水平位移、平移方位角)。

石油钻井的一些基本概念

目录:石油世界 浏览字体:大中小1钻井知识 钻头 钻头主要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特种钻头等。衡量钻头的主要指标是: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 钻机八大件 钻机八大件是指: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 钻柱组成及其作用 钻柱通常的组成部分有:钻头、钻铤、钻杆、稳定器、专用接头及方钻杆。钻柱的基本作用是:(1)起下钻头;(2)施加钻压;(3)传递动力;(4)输送钻井液;(5)进行特殊作业:挤水泥、处理井下事故等。 钻井液的性能及作用 钻井液的性能主要有:(1)密度;(2)粘度;(3)屈服值;(4)静切力;(5)失水量;(6)泥饼厚度;(7)含砂量;(8)酸碱度;(9)固相、油水含量。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其主作用是:1)携带、悬浮岩屑;2)冷却、润滑钻头和钻具;3)清洗、冲刷井底,利于钻井;4)利用钻井液液柱压力,防止井喷;5)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垮塌;6)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1)振动筛,作用是清除大于筛孔尺寸的砂粒;(2)旋流分离器,作用是清除小于振动筛筛孔尺寸的颗粒;(3)螺杆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分离粘土颗粒;(4)筛筒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 钻井中钻井液的循环程序 钻井液罐经泵→地面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钻柱内→钻头→钻柱外环形空间→井口、泥浆(钻井液)槽→钻井液净化设备→钻井液罐。 钻开油气层过程中,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损害:(1)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2)滤失液使地层中粘土膨胀而堵塞地层孔隙;(3)钻井液滤液中离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4)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预测和监测地层压力的方法 (1)钻井前,采用地震法;(2)钻井中,采用机械钻速法,d、dc指数法,页岩密度法;

井眼轨迹的三维显示

中文摘要 井眼轨迹的三维显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井眼轨迹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常规二维定向井轨道设计原则和几种轨道类型的计算方法,以及井眼轨迹测斜计算的相关规定、计算模型假设和轨迹计算方法。从井位、井下测量和计算三个方面对井眼轨迹误差进行了讨论并简要说明了不同的井眼轨迹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B和MATLAB软件编制了井眼轨迹的三维显示软件,并简要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流程、主要功能和难点处理,指出了软件的不足之处,展示了井眼轨迹三维绘图的所有运行界面,并附上软件说明书。最后,对井眼轨迹三维显示开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井眼轨迹三维显示 MATLAB Visual Basic 轨迹计算轨道设计误差分析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英文摘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t home and abroad well trajectory 3-D display technology of the status quo,Summarized the 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al well the track design principles and track several types of calculation method,And the well trajectory inclinometer terms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the model assumptions and trajectory calculation. From the wells, underground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well trajectory error was discussed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t well trajectory control. On this basis, using VB and MATLAB software produced a hole trajectory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softwa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the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and difficulties in dealing with the main function, pointed out the inadequacy of the software, demonstrated the well trajectory 3-D graphics interface all the running, along with software manuals. Finally, the well trajectory 3-D displa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rospect. Keyword:Well trajectory;3-D display;MATLAB ;Visual Basic;trajectory calculation ;trajectory design ;Error Analysis

水平井井眼轨迹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工艺技术是水平井钻井中的关键,是将水平井钻井理论、钻井工具仪器和施工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技术,是水平井钻井技术中的难点,原因是影响井眼轨迹因素很多,水平井井眼轨迹的主要难点是: 1.工具造斜能力的不确定性,不同的区块、不同的地层,工具造斜能力相差较大 2.江苏油田为小断块油藏,油层薄,区块小,一方面对靶区要求高,另一方面增加了目的层垂深的不确定性。 3.测量系统信息滞后,井底预测困难。 根据以上技术难点,需要解决三个技术关键: 1、提高工具造斜率的预测精度。 2、必须准确探明油层顶层深度,为入窗和轨迹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3、做好已钻井眼和待钻井眼的预测,提高井眼轨迹预测精度。 动力钻具选择 一、影响弯壳体动力钻具造斜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弯壳体动力钻具的造斜能力的主要因素有造斜能力钻具结构因素和地层因素及操作因素三大类。其中主要的是结构因素,其次是地层因素。 (一)动力钻具结构因素影响 1.弯壳体角度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单双弯体弯角是影响造斜工具造斜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井径一定情况下,弯壳体的弯角对造斜率的影响很大,随着弯壳体角度的增大,造斜率呈非线性急剧增大。 2.弯壳体近钻头稳定器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弯壳体近钻头稳定器的有无,对工具造斜率影响很大。如Φ165mm1°15′有近钻头稳定器平均造斜率达到30°/100米,无近钻头稳定器平均造斜率仅为20°/100米左右,相差近50%。 如陈3平3井使1°30′Φ172mm不带稳定器单弯螺杆平均造斜率为25°/100米,井身轨迹控制要求,复合钻进后,滑动钻进,造斜率仅为16-20°/100米。 3.改变近钻头稳定器到下弯肘点之距离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通过移动下稳定器位置可以改变近钻头稳定器至下肘点之距离。上移近钻头稳定器可大大提高工具的造斜能力,并且在井径扩大程度较大的情况下,造斜能力的上升幅度比井径扩大较小时要大。 (二)松散地层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据分析可知,下部钻具组合的造斜能力主要取决于钻头侧向力,而钻头侧向力来源于近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1997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Bit ty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orizontal well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准备、施工、相关安全措施及资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中半径水平井的施工。其它类型的特殊定向井亦可参照使用。 2 应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Y 5272-91 常规钻进安全技术规程 SY/T 5416-1997 随钻测斜仪测量规程 SY/T 5435-92 两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绘图方法 SY 5472-92 电子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 SY 5547-92 井底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93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广义调整井段 generalized adjusting section 用于调整井眼轨迹的井段。可以是稳斜井段,也可以是曲率较小的增斜井段。 3.2 倒装钻具组合 invert BHA 在钻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时,为了给钻头加压,将部分重量较轻的钻具放到钻具组合下部,把钻铤、加重钻杆等较重的钻具放到直井段或较小井斜段的钻具组合。 3.3 中靶预测 target prediction 根据实钻井眼轨迹到达的位置及方位,对中靶前待钻井眼的长度、位移、造斜率及方位调整量进行预测。 3.4 有线测量方式 wireline survey method

特指在水平井施工中,采用有线测量仪分段测取大斜度或水平段已钻井段的轨迹所需的井斜、方位数据的测量方式。 4 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4.1 直井段控制符合井身质量要求。 4.2 实际井眼轨迹到达靶窗时,在规定的靶窗内,其井斜、方位值还要满足在现有轨迹控制能力范围内确保轨迹在靶体中延伸的要求。 4.3 水平段轨迹应在设计要求的靶区范围之内。 5 准备 5.1 工具 5.1.1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平井分别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要求准备。 5.1.2井底动力钻具的准备除符合SY 5547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检测弯外壳体井下马达的弯曲角度。 5.1.3除反向双弯外壳体井下马达外,其它弯外壳体井下马达的下稳定器推荐采用偏心稳定器。 5.2 测斜仪器 斜测仪器应符合SY/T 5416 和 SY 5472 相关的规定。 5.3 资料 5.3.1 水平井钻井设计。 5.3.2 收集同地区完钻井的有关资料。 6 施工 6.1 直井段 6.1.1 配钻井液开钻。 6.1.2 采用防斜钻具组合钻进。 6.1.3 不允许使用刮刀钻头。 6.1.4 钻进中用单点测斜仪监测井斜、方位,钻完后测量全井段的多点数据。 6.1.5 有磁干扰的井段应使用陀螺测斜仪进行测量。 6.1.6 丛式井直井段作水平局部放大图,及时采取防碰措施。 6.2 定向增斜段 6.2.1 要点 6.2.1.1 定向时,合理确定装置角。 6.2.1.2 参照同地区方位漂移规律合理确定方位提前量。 6.2.1.3 使用随钻测斜仪。在有磁干扰的情况下,采用陀螺测斜仪。6.2.1.4 施工中,根据测量数据及时作出实钻轨迹图,与设计轨道进行对比,指导井眼轨迹控制。

最新常用检查井规格表

常用雨水检查井规格表 产后出血护理计划 日期:2010-11-27 住院号:450197 ID号:1009931 床号:100 姓名:林富珍 病情介绍 患者林富珍,女,27岁,急诊以“剖宫产术后8天,阴道大量出血7小时”于4:27收入院,入院测血压105/65mmHg,心率85次/分。遵医嘱给于补液,输血及冷沉淀,缩宫,止血处理,至8:00阴道总出血量为880毫升,于10:10在局麻下行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及右侧子宫动脉DSA+栓塞术,术后于12:00回病房,期间4小时出血量为350毫升,急诊床边彩超提示:子宫增大伴宫腔内混合性回声团,考虑血肿可能。因患者病情危重下达病重通知,一级护理。现拟定以下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大量阴道出血,贫血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病人禁食有关 3、有逆行感染危险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降低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5、焦虑与担心病情及不能正常哺乳有关 6、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活动受限及下肢水肿有关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观察小便的色,量,并做好记录。 (3)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时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患者主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右侧腹股沟切口情况,制动24小时。 (5)准确记录阴道出血量及性状。 (6)备好抢救用品. 二、出血的预防 (1)在各项治疗操作中,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如在静滴时,一针见血,避免多次穿刺,各种注射穿刺后,应加压至无渗血为止。 (2)观察右侧腹股沟穿刺点伤口敷料情况,注意伤口有无出血。 (3)按摩子宫30分钟1次,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4)严格控制输液,输血速度及输液量,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三、饮食护理 (1)禁食 四、感染的预防 (1)检测感染征象:注意病人有无体温升高、寒战、疲乏无力、食物下降、尿路刺激、白细胞计数增多等。保留各种标本如痰液、尿液、血液等送检。 (2)预防感染:1、各项检查治疗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检查,特别注意有无留置静脉导管和留置尿管等部位的感染。2、加强生活护理,尤其是口腔及会阴的卫生。卧床并认定其翻 身,指导有效咳嗽。 五、心理护理 大量失血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应主动关心患者,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尽快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处于治疗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护士:庄钦护士长:郝岚2010-11-27

石油钻井的一些基本概念

石油钻井的一些基本概念1钻井知识 钻头 钻头主要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硬质 合金钻头;特种钻头等。衡量钻头的主要指标是:钻头进尺和机械 钻速。 钻机八大件 钻机八大件是指: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 钻柱组成及其作用

钻柱通常的组成部分有:钻头、钻铤、钻杆、稳定器、专 用接头及方钻杆。钻柱的基本作用是:(1)起下钻头;(2)施加钻压; (3)传递动力;(4)输送钻井液;(5)进行特殊作业:挤水泥、处理井 下事故等。 钻井液的性能及作用 钻井液的性能主要有:(1)密度;(2)粘度;(3)屈服值;(4)静切力;(5)失水量;(6)泥饼厚度;(7)含砂量;(8)酸碱度;(9)固相、油水含量。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其主作用是:1)携带、悬 浮岩屑;2)冷却、润滑钻头和钻具;3)清洗、冲刷井底,利于钻井; 4)利用钻井液液柱压力,防止井喷;5)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垮塌;6)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1)振动筛,作用是清除大于筛 孔尺寸的砂粒;(2)旋流分离器,作用是清除小于振动筛筛孔尺寸的 颗粒;(3)螺杆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分离粘土颗粒;(4)筛筒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

钻井中钻井液的循环程序 钻井液罐经泵→地面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 钻柱内→钻头→钻柱外环形空间→井口、泥浆(钻井液)槽→钻井液 净化设备→钻井液罐。 钻开油气层过程中,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损害:(1)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 (2)滤失液使地层中粘土膨胀而堵塞地层孔隙;(3)钻井液滤液中离 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4)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 流动阻力。 预测和监测地层压力的方法 (1)钻井前,采用地震法;(2)钻井中,采用机械钻速法, d、dc指数法,页岩密度法;(3)完井后,采用密度测井,声波时差 测井,试油测试等方法。

钻井工程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 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1.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有哪些?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基本参数?08 答: 井眼轨迹基本参数包括: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这三个参数足够表明井眼中一个测点的具体位置,所以将他们称为基本参数。 2.方位与方向的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井斜方位角有哪两种表示方法?二者之间如何换算? 答: 方位都在某个水平面上,而方向则是在三维空间内(当然也可能在水平面上)。 方位角表示方法:真方位角、象限角。 方位线位置真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 真方位角=象限角第一象限 真方位角=180°第二象限-象限角 真方位角=180°+象限角第三象限 -象限角360°真方位角=第四象限 水平投影长度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视平移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3 答:水平投影长度是指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水平位移是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或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实钻井眼轨迹上,二者有明显区别,水平长度一般为曲线段,而水平位移为直线段。视平移是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上的投影长度。 4.狗腿角、狗腿度、狗腿严重度三者的概念有何不同?答:狗腿角是指测段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是在空间的夹角)。狗腿严重度是指井眼曲率,是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 .5 垂直投影图与垂直剖面图有何区别?答:垂直投影图相当于机械制造图中的侧视图,即将井眼轨迹投影到铅垂平面上;垂直剖面图是经过井眼轨迹上的每一点做铅垂线所组成的曲面,将此曲面展开就是垂直剖面图。 6.?实际资料中如果超过了怎么办?180 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测段内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答: 测斜计算,对一个测段来说,要计算那些参数?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哪些参数?测段计算与测7.点计算有什么关系?答:坐标增量和井眼曲率;测斜时,对一个测段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五个:垂增、平增、N坐标增量、E 坐标、视平移)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七个:五个直角坐标值(垂深、水平长度、E坐标、N 和两个极坐标(水平位移、平移方位角)。.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钻井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P41) 1、简述地下各种压力的基本概念及上覆岩层压力、地层压力和基岩应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答:P6~P8 2、简述地层沉积欠压实产生异常高压的机理。答:P10 答:地层在沉积压实过程中,能否保持压实平衡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1)上覆岩层沉积速度的大小,(2)地层渗透率的大小,(3)地层孔隙减小的速度,(4)排出孔隙流体的能力。 在地层的沉积过程中,如果沉积速度很快,岩石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排列,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限制,基岩无法增加它的颗粒和颗粒之间的压力,即无法增加它对上覆岩层的支撑能力。由于上覆岩层继续沉积,岩层压力增加,而下面的基岩的支撑能力并没有增加,孔隙流体必然开始部分地支撑本应有岩石颗粒所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如果该地层的周围又有不渗透的地层圈闭,就造成了地层欠压实,从而导致了异常高压的形成。 3、简述在正常压实地层中岩石的密度、强度、空隙度、声波时差和dc 指数随井深变化的规律。 答:密度、强度、dc 指数随井深增加而增大(见P10上、P25下、P15中); 空隙度、声波时差随井深增加而减小(见P12下)。 4、解释地层破裂压力的概念,怎样根据液压实验曲线确定地层破裂压力? 答:地层破裂压力:P17中。 根据液压实验曲线确定地层破裂压力:见P21中(步骤4、5)。 5、某井井深2000m ,地层压力25MPa ,求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解:根据P13、式(1-12),地层压力D p p p ρ00981.0= 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274.12000 00981.02500981.03m g D p p p =?== ρ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 班级:采油60901 学号:200962276 序号:4 姓名:蒋凯 指导老师:卢林祝

在长、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模式的形成和验证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轨迹控制问题,建立了适应于水平井轨迹控制特点的几个新概念。 一、水平井的中靶概念 地质给出的水平井靶区通常是一个在目的层内以设计的水平井眼轨道为轴线的柱状靶,其横截面多为矩形或圆。可以把这个柱状靶看成是由无数个相互平行的法面平面组成,因此,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与普通定向井、多目标井是个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主要体现是: 井眼轨迹中靶时进入的平面是一个法平面(也称目标窗口),但中靶的靶区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柱状体,因此,不仅要求实钻轨迹点在窗口平面的设计范围内,而且要求点的矢量方向符合设计,使实钻轨迹点在进入目标窗口平面后的每一个点都处于靶柱所限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的要素是实钻轨迹在靶柱内的每一点的位置要到位(即入靶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深和位移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矢量中靶。 二、水平井增斜井段井眼轨迹控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对一口实钻水平井,从造斜点到目的层入靶点的设计垂深增量和水平位移增量是一定的,如果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偏离设计轨道,势必改变待钻井眼的垂深增量和位移增量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待钻井眼轨迹的中靶精度。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中所给定的钻具组合是在一定的理论计算

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随着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钻具组合钻出实际井眼轨迹与设计轨道曲线的符合程度会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井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个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实钻井眼轨迹点的位置相对于设计轨道曲线总是会提前、或适中、或滞后,点的井斜角大小也可能是超前、适中或滞后。 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点的井斜角大小对待钻井眼轨迹中靶的影响规律是: ①实钻轨迹点的位置超前,相当于缩短了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大,会使稳斜钻至目的层所产生的位移接近甚至超过目标窗口平面的位置,必将延迟入靶,且往往在窗口处脱靶。 ②轨迹点位置适中,若此时井斜角大小也适中,是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符合的理想状态。但若井斜角大小超前过多,往往需要加长稳斜段,可能造成延迟入靶,或在窗口处脱靶。 ③轨迹点的位置滞后,相当于加长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低,就需要提高造斜率以改变待钻井眼垂深和位移增量之间的关系,往往要采用较高的造斜率而提前入靶。 实践表明,控制轨迹点的位置接近或少量滞后于设计轨道,并保持合适的井斜角,有利于井眼轨迹的控制。点的井斜角偏大可能导致脱靶或入靶前所需要的造斜率偏高。实际上,水平井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也是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的综合控制,这对于没有设计稳斜调整段的井身剖面更是如此。 在实际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我们根据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的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