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

合集下载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拍登山运动的题材,国内导演应该还没有经验。

于是导演就加了爱情这条线,把一个陌生的题材拍成熟悉的儿女情长片。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一个宏大的爱国题材变成狭小的爱情题材。

本来这部电影能把格局升到爱国精神的层面,但却被方五洲和徐缨、李国梁和黑牡丹的爱情故事一搅和,格局瞬间就被拉下来了。

拍不出宏大的感觉,我们也可以在细小处用功,着重强调细腻的人物情感,但导演显然也不够细腻,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得太粗糙,有着历史电影的通病——假大空。

导演的表现手法粗糙提现在哪里呢?例如为了表现人们对方五洲的偏见安排了砸玻璃的情节,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表现手法了。

例如很多剧情都要靠旁白推进,技术高超的导演会用影像说话,而不是像新闻纪录片一样念旁白,用太多旁白,就会导致电影看起来像博物馆里的历史资料,冷冰冰的。

电影结构上是的很平庸的平铺直叙,缺乏新意。

我认为如果能60年代和70年代两条线并行推进,60年代的剧情影响着70年代人物的做出抉择,最后同时达到高潮,电影在逻辑上会通顺很多,情感上会强烈很多。

电影透露出的价值观也不符合中国精神,要知道,中国精神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默默付出,是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片中方五洲个人的主角光环太强,显得其他人都像废物一样,这样设置完全否定了其他人的付出,是不尊重历史。

攀登者观后感2今年的国庆节由于妈妈身体的原因我们没有出去玩,只是去看了国庆三部曲,今天看了由我的偶像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登山队在恶劣条件下,牺牲了队友,最后只剩下三人的情况下登上珠穆拉玛峰,但是没有拍取有效的影像不被国际认可,继而再次冲击珠峰的故事。

原来这是我们今年看《开学第一课》上那位双腿截肢的登山队员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

我从来不知道登山也需要这么多的知识储备,还有体能训练,看着我们中国的登山队员把中国梯挂在珠峰的第二台阶上的时候,并且把国旗悬挂在珠峰顶的时候。

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

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

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一国庆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

他们经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

而此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

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点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

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

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

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砺前行!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二《攀登者》所表现的“攀登精神”,是我们最应该发扬的精神,攀登者们背着重重的行囊,,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前进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要学习“攀登精神”就要坚忍不拔,不懈追求理想。

攀登者们为了登上珠穆朗玛峰,能够始终如一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在理论的学习上,更需要有这种不懈怠的精神,能够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不断地扩大自己理论知识的“容量”,能够通过“求甚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去深入学习,才能够学有所成,让自己的政治方向更坚定。

要学习“攀登精神”就要心胸坦荡,主动自我革命。

攀登者们每向前一步,都在皑皑白雪中留下一串足迹,他不隐瞒自己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党员干部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革命,不怕揭短亮丑,要敢于向自己“开刀”,才能够真正地找出差距,找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靶向治疗”。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下午,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爸爸带我去看由吴京主要的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一九六零年我们国家的一支登山队要登顶珠穆拉玛峰的故事。

经过全体队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登山队只剩下了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个人成功登顶珠峰。

然而,因为在登山途中他们的摄像机不慎丢失,没有保存下登顶时的影像资料。

所以外国人不相信我们国家的这次登顶。

为了证明给全世界看,我们国家决定重新组建登山队。

登山队由曲松林任副总指挥,方五洲担任突击队队长,杰布担任后勤保障队长。

全体登山队员经过前期刻苦训练,终于向珠峰出发了。

然而,因为受到珠峰恶劣天气的影响,前两次登顶都没有成功。

而且还有多名队员受伤甚至牺牲。

可是,我们的登山队没有被困难吓倒,决定第三次向珠峰峰顶前进。

最终,在登山队只剩下九人的情况下成功登顶。

而且还把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插上了珠峰顶部,成为第一个从珠穆拉玛峰北部成功登顶的国家。

同时他们还在峰顶留下了完整的影像资料。

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成功登顶的实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管做任何事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攀登者观后感2强烈推荐《攀登者》,真的太好看了,本来没打算看这个电影,但是别的场子基本就都满就看了这个,说实话刚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本身对这个题材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也让我对这部电影存在一点质疑,但是今天看完真香了!!真的很好看,首先这部电影的阵容非常强大,吴京,章子怡,张译…哪个单独拎出来都能扛起电影票房,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吴京跟章子怡就不用说了,张译演的曲松林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人物刻画的及其细腻,收放自如,多一分会夸张少一分又没有感觉!总之很棒了!井柏然和胡歌的加持也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并不知道他们也有参演,所以看到他们还是有点惊喜的,跟这些大佬飙戏也没有被压很多,看的很过瘾!再来说说剧情吧,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在我眼里的登珠峰都是一些冒险家,一些热爱挑战的人,从来没把他们跟国家大义联系起来,但是这个电影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看着登山队一次次的遇到各种危险,看的我也是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秒又要雪崩,又要有牺牲!总之,这绝对是下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大家千万别错过了!攀登者观后感3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漫漫人生长路,恰似攀登一座高山,我们在这过程中会遇到无数个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征服那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直面困难,从中汲取经验,勇往直前。

在《攀登者》里,主人公为了证明中国,而勇闯珠峰。

他一次一次被困难击倒,又一次一次地站起身来。

雪崩、狂风、队长的牺牲、越过第二级阶梯,困难告诉他:要对任何事尽责任、有担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最强大,世界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变成我们成长与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就会从中得到自己原本没有的东西,我们会汲取失败的经验,然后再一次挑战它,最后战胜它。

攀登者们先后三次挑战珠峰,仅仅只有一次成功登顶,他们被一次次击败,但又一次次地去尝试,所以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

当困难与挫折降临,如果我们都以“与我何干”的想法去对待它,那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个困难,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电影中,老队员因当年主人公为了救自己而丢下摄影机,导致未能取证,最后没能为祖国效力而耿耿于怀。

他恨主人公,也恨自己。

多年后,担任登山总指挥的他为了完成自己当年的心愿,刚愎自用,不惜让新队员们去冒险,当队员们遇难后,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明白了为自己队员的生命负责比其他的更重要。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逃避现实,逃避困难,因为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逃避、放弃,这只能让我们在困境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只有我们直面困难,感悟从中获得的经验,最后用于实践,才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当中更多的困难,所以困难也是“课堂”。

攀登者观后感2近日电影《攀登者》的线上宣传从未停止,先是由谭维维演唱的电影同名主题曲正式全网上线你,之后发布了角色预告片,电影的主演之一吴京的预告在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吴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男演员,参演了很多优秀作品,尤其是近年作品质量广受夸赞,刻画的都是像今年大火的《流浪地球》中的刘培强中校一样令人敬佩的角色,而他在以《战狼》等硬汉画风的角色深入人心之后,本人也很硬汉直男的画风就被众多网友所关注着。

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

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

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精选6篇)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篇1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

极度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一系列的艰难险阻,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

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

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

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

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篇2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看完后我一直在想着电影中这几个瞬间: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方五洲登山队长为了保住队员曲松林的性命,把摄像机弃掉了的那一瞬间,然后就是那突击队新队长李国梁为了保住摄像机牺牲了的那一瞬间,最后是接近结束的方五洲为了救徐缨同志,为她接下了一块巨大的冰块,最后就是片尾几位登山队员上珠峰的那一瞬间最让人难忘!电影主要讲了1960年一些中国登山队员已登上珠峰但没有摄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过珠峰,1975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留下证物。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攀登者》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攀登者》观后感1国庆假期将至,国庆档电影也已经蓄势待发,9月23日,国庆档电影种子选手之一,由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等人主演的剧情冒险电影《攀登者》举行了国庆上映前的全球首场放映,就此,《攀登者》的首轮口碑出炉。

《攀登者》这部电影首先在演员阵容上是毫无疑问全明星阵容,吴京、胡歌、章子怡、成龙、井柏然、张译等等,都是实力大咖,就凭这些演员阵容,这部电影就已经吸引了很多观众忍不住要去看了。

根据9月23日有幸参与《攀登者》全球首映的各位观影者的反馈来看,目前大家都对《攀登者》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

尤其是首映礼上,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现场还给大家透露拍电影的一些台前幕后,那就关于胡歌拍这部电影时的一些小插曲。

据董事长任仲伦透露,在拍摄《攀登者》期间胡歌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很多粉丝应该也都知道,那就是在胡歌拍这部戏期间胡歌的妈妈去世了。

在电影中有一段胡歌饰演的杨光在病床上和队医讲的话,在胡歌妈妈过世后,胡歌主动要求重拍这段戏,胡歌将这部分情感投入到了角色和情节演绎中。

虽然听起来这个小插曲让大家为胡歌感到心疼,但也直接反应出了胡歌对演员演艺事业的执着,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先不管电影中胡歌的表现如何,就胡歌的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所有观众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

还没看电影已经被他的行为所感动。

《攀登者》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感动和泪点的电影,由于观影人都签有保密协议,并不能对大家透露太多的剧情,但是目前都用了“热泪盈眶”、“年度最佳”、“震撼感动”等词来表达了观影之后的感受,可见这部电影的质量已经很稳了。

20xx国庆档总共有三部电影是大家最关注的,除了吴京和胡歌的这部《攀登者》之外,一部是由黄渤、张译、葛优等人主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另一个是由张涵予、欧豪、杜江等人主演的《中国机长》,也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都不容小觑。

登珠穆朗玛峰的观后感

登珠穆朗玛峰的观后感

登珠穆朗玛峰的观后感珠穆朗玛峰啊,那可是世界屋脊,地球上最高冷、最傲娇的存在。

看完那些登峰者的故事或者纪录片啥的,我这心里就像开了一场疯狂的冒险派对。

首先得说,那些决定去登珠峰的人,那脑子就跟装了超级小马达似的,想法特别带劲。

你想啊,在那么高的地方,空气都薄得跟纸似的,风一吹能把人当风筝放了。

可是他们就那么勇往直前,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冲向宝藏。

当看到那些登山者一步一步地往上挪,那画面就像是一群小蚂蚁在挑战巨人。

他们背着那重重的装备,感觉就像背着一整个世界。

每走一步,都像是和大山在做一场拔河比赛,只不过这个大山是超级无敌巨无霸。

而且那个冰爪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的声音,我都能隔着屏幕感觉到那种寒冷和艰难。

最让我觉得震撼的是那些悬崖峭壁,妈呀,那简直就是老天爷画的死亡线。

可是登山者们就靠着那几根绳子,像蜘蛛侠一样在峭壁上攀爬。

这时候我就在想,他们的手是不是铁打的啊,怎么能抓得那么紧,万一一个不小心,那可就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还有那变化无常的天气,比小孩的脸变得还快。

前一秒还阳光灿烂,下一秒就狂风暴雪。

那些登山者在帐篷里躲着的时候,就像在和大自然玩躲猫猫。

可这个猫猫要是生气了,那就是要命的事儿。

不过呢,当他们最终登顶的那一刻,那场面简直酷毙了。

站在世界之巅,那感觉肯定就像是当了全世界的老大。

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危险在那一刻都变得超级值得。

他们就像一群征服了巨龙的勇士,脸上那自豪的笑容,我感觉都能把雪山给融化了。

看他们登珠峰,我就明白了,人啊,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没有啥干不成的事儿。

当然了,我可没那个胆子去登珠峰,我就坐在我的小沙发上,看着他们的故事,为他们鼓掌欢呼,顺便感慨一下人类的伟大和疯狂。

这珠穆朗玛峰啊,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登山者们在上面演了一出超级震撼的大戏。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挑战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峰43年终于在69岁戴双假肢登顶成功有感。

执着、真心真的是“可怕”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发你多大的潜能,“夏老说,这毕竟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

著名的登山者乔治·马洛里曾在别人问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登山时也说过因为山就在那儿。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这是我家朱一龙老师说的)。

43年来,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症,风暴、地震,可这些都不及他的决心。

夏老用自强不息,一撇一捺写好了一个人字,那么我们呢?你热爱的是什么?你又有什么目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

所以你还等什么,别说明天要怎么怎么样就做好今天吧!《攀登者》观后感21960年我国登山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但是,在爬珠穆朗玛峰的半路中,一位登山队员的相机掉进了悬崖。

很遗憾没有记录到到达顶峰的那一刻,导致无法证明中国人到达过珠峰的峰顶。

中国为了证明中国人到达过珠峰的峰顶,然后又举行了一次,登珠峰的任务。

接着,中国青年们,自告奋勇的要参加这次登珠峰任务。

在15年的努力里中国成功拍下珠峰三百六十度景象,然后还插上了国旗,那是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四日十四时三十分,有九人登珠峰成功。

用15年的时间,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九位英雄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伟大,同时也捍卫了中国的尊严,我感受到了这九位英雄的伟大和祖国的富强,我为祖国和这九位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攀登者》观后感3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有很多令人紧张的时刻,伴随影片的起伏观众情不自禁的发出叹息、欢呼、抽泣、笑声。

张译扮演的角色很有张力,他除了在影片开头跟随队伍一起攀登珠峰之外,其余出镜的情节都是在指挥的后方,但其实他的内心活动应该是最波澜的,情感丰富溢于言表,有悔恨、怨恨、懊悔、不舍、坚定、疼爱、释怀,这个角色演得很好,吴京和子怡的感情戏也为影片增添了美好的爱情元素,可歌可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
珠穆朗玛,地球之巅,在藏族的传说中,它是璀飞仙子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世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别说爬上去,光说这几个字就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8米,这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女神之峰。

在暑假里,参观上海科技馆,我有幸观看了这部影片《攀登珠峰》。

内容激动人心,情节跌宕起伏!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个登上队颇具传奇色彩的真实经历,爱德有着和父亲一样的理想,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他及他的团队刻苦训练,艰难地穿过被冰雪覆盖的峭壁和一处处艰难的险境,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好友罗伯在突击登顶的时候,不幸遇难,他们在这场打击之后又重新找到了希望和力量,并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是一个关于人类精神、爱山、敬畏大山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他们的精神毅力值得我学习。

最让我感动的是主人公爱德在最后冲顶的那一段,从北坡突击从营地出发登顶,需要
12个小时,这是所有登山过程中最险最难的,需要看准了天气,爱德计划在半夜12点出发,如果顺利的话,次日中午就可以登顶。

他准备好了装备,带着必胜信念出发了,在这样的海拔上,他竟然没有带上氧气瓶,他觉得他能行,头脑中满是爸爸的鼓励声!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他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就这样,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他终于登顶了,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爱德站在珠穆朗玛的顶峰,遥望着整个世界,想念着爸爸,感慨万千。

看完影片我被主人公及团队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决心学习他们的这种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

回想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的名人他们也有这样精神,如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翻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尝试各种各样的草药,有毒的,有味的,他也不怕,最终完成了著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还有海伦凯勒,她出生的时候就双耳失明,双耳失聪,整天生活在无尽的黑暗和寂静中,因为没有放弃,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学习,碰到了无数的困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在支持她,都一
一克服了,后来海伦凯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

生活,学习,工作,都一样,我们要给自己指定一个目标,在一个阶段要求自己达到一个高度,在努力的同时带上顽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会是更棒的,加油哦,我们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