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考历史知识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考历史知识点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②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
策略: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谋求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导致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不对等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只要通过积极参与,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梳理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2.建立(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①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①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美国为了扩大商品输出,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3)“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2.形成(1)标志:1947年,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3.影响(1)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3)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4)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1968年,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经济全球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一、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新航路的开辟标志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世界主要经济思想、经济组织及其重大实践。
(1)世界主要经济思想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A重商主义(15—18世纪);B自由主义---“自由放任”(19世纪—20世纪30年代;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倡导三个自由和“看不见的手”);C罗斯福新政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看得见的手”、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D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凯恩斯计划”(反映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E、关贸总协定(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F、世界贸易组织(目标:采取成员国“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
);G、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目标:互相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原则: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
);H、北美自由贸易区(目标: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3)重大实践。
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实践(南巡讲话、十四大、5大措施、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19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2019年加入WTO)。
C、资本主义经济管理三个阶段(类型):经济专制时期(重商主义)、自由经济时期(自由放任)、宏观调控时期(国家干预)。
D、苏俄新经济政策运用商品经济规律促进经济发展、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开始减少对政治、经济的高度控制。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 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 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 技术手段。
该图反映了 (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通过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图主要反映了
世界各地资本往来的信息,说明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
全球化,D项正确。图中的信息只是说明了资本的流动,并 没有反映资本流动对单一商品出口国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故排除A、C两项;B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解析] 由“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 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可知A项正 确;由“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
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可知B项正确;由“它的航程是如此
2.经过
(1)1995年11月,中国“ 复关 ”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的谈判。 (2)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 多哈会议 上中 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3.影响
(1)带来机遇: ①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 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中国在许多方面带来发展机遇:
1.一对西方夫妇圣诞节专程钻进云南玉龙雪山,以为跑到 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
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
归纳
1、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世贸组织的作用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XX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
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
经济全球化知识点概括

经济全球化知识点概括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并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体系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紧密。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知识点的概括。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跨越国界,包括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经济发展与合作的过程。
全球化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国际间分工更加细化,推动了国际间的经济繁荣。
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1.技术革命的推动: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全球贸易制度的建立和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三、经济全球化的特点1.商品贸易的增长:国际贸易额不断增加,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更加频繁,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2.资本流动的加剧: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日益便捷,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推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
3.劳动力流动的扩大:随着移民和人口迁徙的增加,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促进了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增长的推动:全球化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财富的不断积累。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3.劳动力市场的改变:全球化使得劳动力更加流动,国际间的劳动力竞争加剧,一方面带来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问题。
4.文化冲击的出现: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但也带来了文化冲击和文化多样性的消失的担忧。
5.环境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也使得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如气候变化、资源浪费等,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地区的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知识点

经济全球化知识点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一、知识介绍(一)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力量是市场机制,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推动力量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进步。
2.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充分发展。
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根源是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动机是各成员体凭借各自的相对优势,通过一体化行为,在共同的目标下获得各成员体单方面行动不能获得的利益。
4.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即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二)考察形式考试题目一般会通过案例,设问该案例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即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中的哪一个?这边给大家简单归纳一下: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以生产协作为基础;贸易全球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资本全球化: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科技全球化: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
二、真题展现波音747 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 个国家1500 个大企业和15000 多家中、小企业协作生产。
这是( )的典型表现。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B.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C.产品国际化D.生产国际化【答案】D。
解析:题目提到协作生产,体现的是生产国际化。
故本题答案为D。
经济全球化高三历史知识点

经济全球化高三历史知识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历史的学科,我们也不能忽视经济全球化对历史的影响。
在高三的历史课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还需要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种观点。
本文将以高三历史课程的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相关的知识点。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背景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活动逐渐超越国界限制,构成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
它源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全球化使得贸易、资本、劳动力等各要素跨国流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不平等的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科技进步。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不同国家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此外,国际贸易政策的开放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关税壁垒的减少,使得跨国贸易更加便利。
此外,跨国公司的兴起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利益,但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失业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使得这些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获得了外来投资和技术,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国家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的争议经济全球化并非没有争议的。
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有不同观点对经济全球化进行评价。
一方面,全球化的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批评者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损害了环境,削弱了国家主权。
他们主张限制经济全球化,保护本国经济。
五、历史背景下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并非一蹴而就的现象,它有着漫长的历史背景。
在古代,丝绸之路和东南亚贸易网络就呈现出了跨越国界的经济联系。
在近代,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
归纳
1、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世贸组织的作用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XX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
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