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附答案:位置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5.9
二、0.26 776.69 33 510 400 68
三、(873+127)×17=17000(元)
四、98 ×45=4410(元)
2.5 4 5
1.5 解决问题 一、学校宣传栏上的玻璃长 1.2 米,高 0.8 米,每平方米玻璃 16.5 元,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
钱?
二、星期天,红红和丫丫两家(红红、红红的爸爸、妈妈、丫丫、丫丫的爸爸、妈妈)去逛 公园,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公园门票:成人:8.5 元/张 儿童:4.5 元/张
三、汽车的油箱里有 25 千克汽油,每千克油可供汽车行驶 6.8 千米,看路牌,他中途要加 油吗? 去港口 200 千米。
四、五一班师生 45 人合影留念, 每人一张照片,需要多少钱?
合影价目表 定价:20.5 元(含 3 张照片)
加印:2.3 元/张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三、将图中的三角形向右平移 2 格,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 A'B'C'三个顶点的位置。
四、丽丽从学校回家,先向北走 100m,再向东走 200m, 用数对标出丽丽家的位置。
答案: 一、1. 三(5) 五(4) 二、3,1 7,4 2,5 三、8,7 6,4 8,4 四 、(8,8)
(4000-4)÷0.9=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1. 9.5 33 1.99
2. 1.65 32.4 3.71 112.1
3.
12 11.22 111.222 1111.2222 11111.22222 111111.22222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位置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位置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 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教室座位图,每个座位上都有学生的名字。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个学生的位置?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停车场,每个停车位上都有车牌号。
5.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辆车的位置?6.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内有一个数字。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个数字的位置?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城市的地图,标注了几个地点。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些地点的位置?3.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用数对表示家里的家具位置,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5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含答案

目录1.1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3 1.2 小数乘整数的算法 5 1.3 练习一7 1.4 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算理及算法9 1.5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11 1.6 小数乘法的应用13 1.7 练习二15 1.8 积的近似数17 1.9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9 1.10 练习三21 1.11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23 1.12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251.13 练习四272.1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9 2.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312.3 练习五333.1 小数除以整数35 3.2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除法37 3.3 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除法39 3.4 练习六41 3.5 一个数除以小数43 3.6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的除法45 3.7 练习七47 3.8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49 3.9 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51 3.10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53 3.11 练习八55 3.12 解决实际问题57 3.13 练习九59 3.14 整理和复习613.15 练习十634.1 不确定性65 4.2 可能性的大小67 4.3 根据随机现象结果进行推测694.4 练习十一705.1.1 用字母表示算式71 5.1.2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73 5.1.3 练习十二75 5.1.4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77 5.1.5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2)79 5.1.6 练习十三81 5.2.1 方程的意义83 5.2.2 等式的性质(1)855.2.3 等式的性质(2) 87 5.2.4 练习十四89 5.2.5 方程的解91 5.2.6 解简单的方程93 5.2.7 解稍复杂的方程95 5.2.8 练习十五97 5.2.9 x±a=b的应用99 5.2.10 ax±b=c的应用101 5.2.11 练习十六103 5.2.12 ax±ab=c的应用105 5.2.13 x±bx=c的应用107 5.2.14 ax±bx=c的应用109 5.2.15 练习十七111 5.3 整理和复习1135.4 练习十八1156.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17 6.2 练习十九119 6.3 三角形的面积121 6.4 练习二十123 6.5 梯形的面积125 6.6 练习二十一127 6.7 组合图形的面积129 6.8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31 6.9 练习二十二133 6.10 整理和复习1356.11 练习二十三1377.1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139 7.2 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141 7.3 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1437.4 练习二十四1458.1 小数乘、除法147 8.2 简易方程149 8.3 多边形的面积151 8.4 位置153 8.5 可能性和植树问题155 8.6 练习二十五157小数乘整数的算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年班姓名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小数。
3.把15.6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倍。
4. 0.52扩大()倍是52。
86缩小为原来的()是0.086。
5.2.45×16可以转化成245×16,计算后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它的()。
6.一本《成语接龙》14.8元,买2本应付()元。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2.7.35×4的积是一位小数。
()3. 5.47×6可以转化成547×6,积的大小不变。
()4. 4.8×3表示3个4.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4.8的3倍是多少。
()5.2.5×5与5×2.5的结果相同,读法也相同。
()三、聚精会神算一算。
1.我会口算。
0.8×4= 2.5×100=0.06×7=0.5×100= 1.3×5= 4.2×3=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28×150=0.28×150=0.028×15=3.竖式计算我能行。
0.32×6= 4.5×18=32.5×12=4.列式计算我最棒。
(1)50个6.5是多少?(2)15.4的3倍是多少?(3)12个3.5连加的和是多少?四、解决问题做一做。
1.甜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2.数学书封面长18.5厘米,宽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五、动脑思考拼一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课时练合集(附答案)1.1 小数乘整数1.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
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1.5 3 50.35 0.4 0.11答案:1. 5.8×3=17.4(元)2. 1.25×64=80(千克)3. 0.05×280=14(米)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1.2 小数乘小数一、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下面各栏的积.。
因数 75 7.5 75 75 0.75 7.5 因数 24 24 2.4 0.24 0.24 0.24 积1800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少吨?高多少米?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1.2×=答案:一、180 180 18 0.18 1.8二、1.1875 4.59 4.2993三、3.05×0.4=1.22(千米)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五、7.2 12 3.6 0.48 0.132 0.421.3 积的近似数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1.1 小数乘整数1.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
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答案:1. 5.8×3=17.4(元)2. 1.25×64=80(千克)3. 0.05×280=14(米)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1.2 小数乘小数一、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下面各栏的积.。
因数75 7.5 75 75 0.75 7.5因数24 24 2.4 0.24 0.24 0.24积1800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少吨?高多少米?1.53 50.35 0.4 0.11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1.2×=答案:一、180 180 18 0.18 1.8二、1.1875 4.59 4.2993三、3.05×0.4=1.22(千米)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五、7.2 12 3.6 0.48 0.132 0.421.3 积的近似数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位置_人教新课标(2018秋)(含答案)

《位置》同步练习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单选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小红的位置是(2,4),她往下移了2个位置后,表示的数对是()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课课练)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例1】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5~28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如下。
第25届: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第26届: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第27届: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第28届:金牌32枚,银牌17枚,铜牌14枚。
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中国体育代表团第25-28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情况统计表解析:从“表头”中可以看出,这个统计表横栏代表的是奖牌的种类,竖栏代表的是奥运会的届次。
先将题中给出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再算出合计数与总计数。
填数据时,可以竖着填,先将第25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银牌、铜牌的数量填入表中,再依次将第26届、第27届、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银牌、铜牌的数量填入表中。
也可以横着填的,先将第25~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的数量填入表中,再依次将第25~28届奥运会获得的银牌、铜牌的数量填入表中。
计算“合计数”,只需要将横栏中的数据相加,计算“总计数”,只需要将竖栏中的数据相加。
求总计数,可以用这四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的总计数相加,列式为:54+50+59+63=226(枚);也可以用这四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银牌、铜牌的合计数相加,列式为:92+77+57=226(枚)。
解答:中国体育代表团第25-28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情况统计表【例2】先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学校图书馆上星期借阅书籍人数统计表(每人每天借一本书)(1)星期( )借阅故事书的人数最多,星期( )借阅百科书的人数最少。
(2)这一星期,图书馆共接待读者( )人,星期( )接待的读者人数最多,有( )人。
(3)图书馆想添置一些新书,你有什么建议?解析:观察表头,可以知道“星期”表示横栏类别,“种类”表示竖栏类别,中总计数,先分别算出各种书籍的总计数以及每天借阅书籍的合计数,再算出本周内所有书籍的合计数,另外根据图表,认真观察计算,便可以获取所需信息。
解答:学校图书馆上星期借阅书籍人数统计表(每人每天借一本书)(1)日日(2)466 日(3)如果要添置新书,我建议添置故事书,因为借阅故事书的人数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1.第4列,第3行是()班;第2列,第5行是()班。
2.)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五(1)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二、用数对标出各点的位置。
A( , )B(,)C(,)D(,)E(,)F(,)
三、将图中的三角形向右平移2格,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位置。
四、丽丽从学校回家,先向北走100m,再向东走200m,用数对标出丽丽家的位置。
答案:
一、1.三(5)五(4)2. 3,1 1,3 2,4
二、3,1 7,4 2,5 5,7 8,7 1,9
三、8,7 6,4 8,4
四、(8,8)
2 位置
一、填空。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五(3)班
五(4)班
六(1)班
六(2)班
六(3)班
五(2)班
五(1)班
四(6)班
四(5)班
四(4)班
三(2)班
三(3)班
三(4)班
三(5)班
四(1)班
三(1)班
二(6)班
二(5)班
二(4)班
二(3)班
一(1)班
一(2)班
一(3)班
一(4)班
一(5)班
第1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