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讲义
微观经济学教案——市场结构(厂商均衡)理论

微观经济学教案——市场结构(厂商均衡)理论微观经济学教案——市场结构(厂商均衡)理论引言: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厂商的数量、规模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不同的市场结构将对厂商的行为和市场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市场结构中的厂商均衡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律。
一、市场结构概述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厂商的数量、规模和相互关系等因素,主要有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纯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形式。
二、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只有一个厂商存在,该厂商可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影响市场需求。
垄断市场下的厂商均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1. 厂商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利润,通过评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来确定最佳产量和售价。
2.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厂商的均衡点位于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这意味着厂商在这一产量和售价上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
3. 潜在的垄断厂商进入市场在垄断市场中,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如果存在潜在的垄断厂商,他们可能会进入市场并对厂商均衡产生影响。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形式的市场结构,其中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掌握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厂商均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1. 厂商之间的互动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厂商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和互动,每家厂商都会考虑其他厂商的行为对自身利润的影响。
2. 价格和产量决策厂商通过评估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来确定最佳的价格和产量水平,以实现最大利润。
3. 厂商的策略行为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常常采用价格战、产品差异化和市场拓展等策略,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四、纯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纯竞争市场是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该市场中,存在许多小型厂商,它们无法控制市场价格。
纯竞争市场下的厂商均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1. 完全信息在纯竞争市场中,所有的厂商都具有完全信息,他们了解市场供求关系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亏损但须继续营业的情形
亏损单继续营业和停止营业两 可的情形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亏损且须停止营业的情形
短期内不同的市场价格 下厂商的最大利润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பைடு நூலகம்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 P=SMC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中获得超额利润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获得正常利润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 给曲线就是SMC曲线 位于停止营业点以上的 部分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厂商出售一定数量 的产品所得实际收益的金额 与它所能接受的最低金额之 差
生产者剩余等于曲边三 角形ABC的Pre面sent积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用最优工厂生产最 优产量的这一状态称为完全竞争 厂商的长期均衡
P=AR=MR=SAC= SMC=LAC=LMC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4006课程学分:4课程总学时:56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厂商的经济行为;三是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2、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
3、主要内容有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4、本课程全部为理论讲述,课时安排为47节课讲授加7课堂练习,2节课复习,共56个学时4个学分。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评价采取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成绩10%,笔记20%,期末考试成绩60%。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教师推荐的资源自觉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微观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洋为中用”,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高效的资源分配。
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浓厚兴趣,能够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激励效率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经济政策和制度。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市场中厂商

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约束。这些约束包括生产要素的供 给、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厂商需要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厂商的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厂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如何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生产出一定产量的 产品。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
。
市场结构对厂商投资和创新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投资和创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每个厂商的利润微薄,因此缺乏投资和创新的动力。由于市场价格和产量由整个市场的 供求关系决定,单个厂商无法通过投资和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垄断市场中厂商的投资和创新
在垄断市场中,由于厂商可以自行决定价格和产量,因此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资源进行投资和创新。垄断厂商可以 通过投资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同时,垄断厂商还可以 通过广告宣传等营销手段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特征
垄断市场具有产品唯一性 、厂商唯一性和无竞争性 。
形成原因
垄断市场可能由于技术、 资源、规模经济、政策法 规等因素形成。
垄断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在垄断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是由市场需求曲线推导出来的, 表示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销
售量。
需求曲线的斜率
由于垄断市场中价格高于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的斜率通常更陡峭。
弹性
由于垄断市场中厂商对价格具有较 高的控制力,需求弹性较小。
垄断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条件
在短期内,垄断厂商通过 调整产量和价格实现利润 最大化。
均衡点确定
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均 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完全竞争

• 贯穿第六章、第七章的核心知识点 • 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
(Q) TR(Q) TC (Q)
d (Q) d TR (Q) d TC (Q ) 0 dQ dQ dQ MR(Q) MC (Q) 0 MR MC
6
• 市场结构不同,厂商对价格的控制能力 不同,进而影响厂商的收益
的边际成本 SMC 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 AVC 曲
线最低点的部分(AVC 曲线以上的 SMC 曲线部分)。
37
讨论:
(1)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可以
处于什么状态:获得超额利润,盈亏平
衡,还是亏损?
(2)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亏损 的极限状态是什么?
38
生产者剩余
问题:你能够在图上找 到 PS 的另一种表达吗?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某一价格水 平相对应的供给量都是可以给生产者在这一 价格水平下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 数量。
42
§6-5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 的,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 进行调整,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 的调整表现在两个方面: (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
P
E
S
PE
G H
F
AVC
厂商在提 供一定数量的 某种物品时实 际接受的总支 付和愿意接受 的最小总支付 之间的差额。
QE
PS PE QE
QE
0
f (Q) d Q
O
Q
39
§6-4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任何一个行业的供给量,都是该行业
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
微观经济学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1)PPT课件

条件下,
T R ( q ) p q ,A R ( q ) T R ( q ),M R lim T R ( q ) d T R ( q )
q
q 0 q d q
厂商收益曲线
附注: 平均成本与总成本
AR
SMC
SAC
P0
P=AR=MR d
ACa
f
0
Q0
TR= P0 · Q0
Q
0
Qa
Q
STC= ACa · Qa
•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 以P表示价格,q表示产量,则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可
分别表示为:p p T R P q ,A R T R ( q ) p q p ,M R d T R d p q p
d q d q
2.2 厂商收益曲线
➢ 厂商的收益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价格水平线。在完全竞争
0Hale Waihona Puke qaq(a) 厂商短期盈利
由minSAC= SAC|Q=4=12知,当Q >4时, 边际曲线位于平 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即SMC >SAC >12;
当P>12时,短期均衡条件:
P =SMC >SAC >12 该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a>4,利润 π(qa)=P0·qa - SAC ·qa = (P0- SAC) ·qa>0。厂商短期盈利
SMC =3Q2-12Q+14 =MR=P ≥ min AVC , Q ≥ 3
可见,均衡时 P= SMC= 3Q2-12Q+14 ≥ 5,该厂商的均衡解为
Q=2+[(P-2) /3]1/2 ( P ≥ 5, Q ≥3)
经济学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市场需求曲线:描述市场价格与商品销售总量 之间的关系。
厂商需求曲线:描述市场价格与某特定厂商的 产量之间的关系。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 线和总收益曲线
AR=TR/Q=PQ/Q=P 总收益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
条直线,其斜率为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 斜率=TR/Q=PQ/Q=P
日用品
寡头垄断 几个
有或没有 比较大 差别
有一定限制
汽车制造
完全垄断 一个 唯一产品 很大
不能
公用事业
(四)厂商、市场与行业 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市场提供商品
和劳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提供或出售相同或类似商品和劳务的所有厂商
的总和叫做行业。 行业是供给方面的概念,市场是供求两方面的
AR
TR Q
PQ Q
P
(3)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总收
益的变动量:
MR TR Q
MR dTR dQ
3.收益函数 把收益看作产销量的函数。 总收益函数 TR=f(Q) 平均收益函数 AR= f(Q)/Q 边际收益函数 MR=df(Q)/dQ
(二)利润
1.定义 π(Q)=TR(Q)-TC(Q) 2.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3.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4.相互关系 会计利润+会计成本=TR 经济利润+经济成本(机会成本)=TR 会计成本+隐含成本(正常利润)=经济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成本+隐含成本(正常利润)
(三)完全竞争厂商三项关键性的决策: 第一,是留在某一行业,还是退出该行业。 第二,如果决定留在某一行业,那么,是进行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均衡概述

π=0)为止,从而实现长期
均衡。
36
6.1.3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二种情况:
当市场价格较低为P2时, 厂商选择Q2,在E2点实现利 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
在最优产量Q2水平,有 AR<LAC,即π<0。此时:
→行业内原有厂商的一部
分选择退出→行业(即市场)
供给减少→市场的均衡价格
上升,直至市场均衡价格上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收益的概念: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厂 商的收益指标有三个:总收益(TR)、平 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TR(Q) P Q
AR(Q) TR(Q) P Q P
Q
Q
MR(Q) d TR(Q) d(PQ)
dQ
dQ
14
6.1.1 完全竞争的条件及其收益规律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是由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③ 对单个厂商来说,市场价格是既定的。在
既定价格水平上,市场对个别厂商的产品需求是 无限量的。
10
6.1.1 完全竞争的条件及其收益规律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 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P
D
P
S
E
Pe
Pe
d
O
Q(亿)
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曲线
O
Q(万)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11
6.1.1 完全竞争的条件及其收益规律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 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经济含义:
①在既定价格水平上,单个 厂商所面临的产品需求量是无 穷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企业有(最小)亏损,产量由MC=R′决定,亏损最小。 3、短期均衡条件:C′= R′(MC=MR), 短期均衡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有可能最小亏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三、厂商长期均衡
1、短期: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条件
△条件:①企业数量多,②产品有差异,③资源要素流动
二、垄断竞争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一样)
1、企业对市场有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2、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⑴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大)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 ,产
3、长期:充分竞争,价格稳定在P= Cഥmin,(加入和退出该 行业的企业供给量稳定,企业产量稳定在Q*)。
4、长期均衡的条件:P= Cഥmin =C′=R′=Rഥ
结论:①生产效率最高,②资源配置最合理,③(成本)价格最低, ④消耗最少,⑤分配最公平,⑥供给最多(与另外三种结构比较)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2、P﹤Cഥ v(平均变动成本AVC):增加产量将减少利润贡献, 不能补偿固定成本。应停止生产,减少产量。
结论: P﹤ Cഥ v(平均变动成本AVC)时,应停产。(停产条件) 3、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图示见黑板)
4、行业供给曲线就是该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在相同价格下相加之和。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亏损,产量由MC=P决定,亏损最小。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3、短期均衡条件:C′= R′= Rഥ=P(MC=MR=AR=P)
三、停产条件(停止营业点)与短期供给曲线
1、P﹥Cഥ v(平均变动成本AVC):增加产量可增加利润贡献, 补偿固定成本。应继续生产,增加产量。
少定价销售。如批发价与零售价。 3、三级价格歧视 △又叫三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
(可以分割的)市场差别定价销售。 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价格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价格高。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五、垄断原因、弊病及解决办法
1、垄断原因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失灵) ①独家垄断控制生产原料(要素),②具有专利权, ③政府特许,④自然垄断,⑤独家垄断市场销售, ⑥竞争力强。 2、垄断的弊病 ①生产效率低,(平均成本高,消耗大,价格高,生产不足) ②分配不公(有垄断利润,P﹥C′)。 3、解决办法(政府干预) ①征税,②结构控制(反托拉斯法),③价格管制
量由MC=R′决定,利润最大。 ⑵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小)亏损,产量由MC=R′决定,亏损最小。 3、短期均衡条件:C′= R′(MC=MR), 短期均衡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或零利润,也有可能最小亏损。
五、长期均衡时:P=C′的经济解释
P:产品价格,消费者对一单位产品的价值评价, C′:边际成本,生产一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价值。 ① P﹥C′时,产品价值大于消耗掉的资源价值,资源配置合
理,应该生产。(此时有经济利润)
② P﹤C′时,产品价值小于消耗掉的资源价值,资源配置不 合理,不应该生产。(此时有亏损)
四、厂商长期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短期: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0﹥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产量由MC=P0决定,企业有经济利润,该行业有吸引力,新 企业加入(竞争),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2、短期: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1﹤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产量由MC=P1决定,企业有亏损,该行业没有吸引力,原有 企业退出(竞争),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③ P=C′时。产品价值等于消耗掉的资源价值,即满足“利润 最大化条件”:边际收入P=边际成本C′。此时,总利润最 大或总亏损最小,即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
结论: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时,有:
①(超额利润、垄断利润)经济利润为零,存在平均利润。 ②生产效率最高,③资源配置最合理。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条件
△条件: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或买者。
二、厂商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决定)
1、企业对市场有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2、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⑴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最大)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 ,产
产量由MC=R′决定,企业有(最大)经济利润,该行业有吸引 力,但新企业无法加入(竞争),供给不变,价格稳定。
2、短期: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产量由MC=R′决定,企业有亏损,该行业没有吸引力,原有企 业退出(生产),供给为零,该行业消失。
3、长期:只能是第1种情况,价格稳定在P*,企业产量稳定在 Q*,有经济(垄断)利润。
第六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四节: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条件:
①生产者购买者数量众多 , ②产品同质,
③资源要素充分流动,
④完全信息。
二、厂商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决定)
4、长期均衡的条件:C′=R′, P > Cഥ,有经济(垄断)利润。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四、价格歧视(差别定价)
△价格歧视: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或 差别定价。
1、一级价格歧视 △又叫一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按消费者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定价销售。 2、二级价格歧视 △又叫二级差别价格,是指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产品数量的多
1、企业对市场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
2、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⑴产品价格大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
(图示见黑板)
结论:企业有经济利润,产量由MC=P决定,利润最大。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垄断利润):高于平均利润那部分 利润。
⑵产品价格小于最低平均成本:P﹤Cഥ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