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防控(中风险)穿脱防护用品流程

合集下载

埃博拉防控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摘脱程序

埃博拉防控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摘脱程序

埃博拉防控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摘脱程序
一、穿戴程序
(说明:以下操作应在洁净区进行)
1.脱去个人所有饰物,脱去制服,手卫生;
2.戴防护帽;
3.戴医用防护口罩;
4.戴内层手套;
5.穿内层隔离衣;
6.用胶带绑紧袖扣;
7.穿防护鞋;
8.穿外层连体防护服;
9.穿防水靴套;
10.手卫生;
11.戴防护面屏;
12.戴外层手套。

二、摘脱程序
(说明:此操作应在半污染区进行,半污染区应事先铺好隔水垫,并喷洒消毒液。


1.手卫生
2.更换外层手套
3.脱防护面屏
4.一次性脱去外层连体防护服、外层手套及防水靴套5.收拾隔水垫及所有废弃物,放入高压灭菌袋中,后进行手卫生。

(说明:下列操作应在洁净区进行)
6.脱内层隔离衣;
7.脱防护鞋;
8.手卫生;
9.脱医用防护口罩;
10.脱防护帽;
11.手卫生;
12.脱内层手套;
13.手卫生。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 (2)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 (2)

5.穿鞋套或胶靴:鞋套(检查破损),胶靴(防护服塞进 胶靴——埃博拉需防止液体进入,不用塞进胶靴)
6.戴手套: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掉顺序 1.摘防护镜(一手托镜,一手摘带子),放入医疗废物专 用袋 2.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3.解开防护服,防护服连同鞋套(或胶靴)一起脱下,防 护服里面朝外包裹鞋套一起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固体吸附法所用设备: ①大气采样器 ②三脚架 ③固体吸收管(活性炭吸收管、Tenax采样管) ④温湿度计、气压表 ⑤标签 ⑥采样单
固体吸附法采样方法: ①检查计量检定标识、电源。 ②采样高度:采样器放在三脚架上,调节至呼吸带高度。 ③采样系统连接(不需缓冲瓶,采样管与地面垂直)。 ④采样:开泵,调节采样时间,调节采样仪流量。 ⑤采样完毕:密闭采样管两端,标气流向样品编号,收设 备。 ⑥环境测定:现场测定温度、大气压,做好记录。 ⑦填写采样单:现场温度、大气压、采样地点、样品编号。
250(mg/L) 10(mg/L) 10(mg/L) 0.05(mg/L) 0.01(mg/L) 0.001(mg/L)
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空气样品采集 直接取样法——塑料袋取样法。 采样对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采样设备:聚乙烯薄膜采样袋(一氧化碳); 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体积:0.5~2L(都要检查气密性)。 蝴蝶夹子;二联球; 标签及记号笔;采样记录单。
五、测定微生物水样品的采集 1.采样容器:500ml灭菌微生物采样瓶(每125ml水样加入 0.1mg硫代硫酸钠除去残留余氯)。 2.对水龙头进行消毒(酒精棉擦或者酒精灯烧均可)。 3.放水15min以上。 4.点燃酒精灯制造无菌环境,手消毒用酒精棉擦。
5.直接采样,不能用水样洗涮灭菌采样瓶。 6.采集2/3瓶水,瓶口置于酒精灯处烧一下。 7.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污染(如何拿瓶盖),加 盖、密封。 8.采样单内容:样品编号、样品名称、采样人、采样日期 时间、采样地点、水样体积、数量、保存方法、检测指标、气温、 水温等。 9.贴标签,冷藏送检。

相关区域清洁人员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个人防护指引

相关区域清洁人员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个人防护指引

相关区域清洁人员个人防护指引(第一版)一、基本防护装备适合场景:日常工作(未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防护。

清洁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采用基本防护措施。

需穿工作服、防水工作鞋、帽子和一次性口罩,做好手卫生。

工作期间,严禁用戴手套的手接听手机或触摸裸露的皮肤粘膜。

工作结束,进入清洁环境前摘脱个人防护装备。

工作服应每天更换清洗。

二、加强防护装备适合场景:在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认病例,可能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时,由属地疾控中心现场指导处理,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在基本防护措施基础上,应穿防水防护服,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手套、鞋套或水鞋等防护用品。

严禁用戴手套的手接听手机或触摸裸露的皮肤粘膜。

工作结束,进入清洁环境前摘脱个人防护装备(详见附件1和2)。

工作服应每次处理完相应事情后更换清洗。

三、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相关区域清洁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建立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及工作记录。

附件1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顺序上鞋套或水鞋。

步骤5:戴由属地疾控中心直接对有关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或在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下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脱去防护用品的顺序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后脱呼吸道、眼部等最关键防护部位的防护用品。

(一)穿戴顺序:步骤1:穿工作服。

步骤2:戴一次性帽子。

步骤:3:戴口罩,检查密合性。

步骤4:穿上手套,将手套套在工作服或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脱摘顺序:步骤1:脱下鞋套或水鞋,带手套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将水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和手套,从里面往外翻卷,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步骤3:摘下口罩,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口罩表面和面部。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步骤5:洗手、消毒。

(三)佩戴密合性检查防护口罩和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戴上后,在进入污染区域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关于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一直存在较多争议,诸如是先戴帽子还是先戴口罩、先脱污染严重的还是先脱清洁的个人防护用品(PPE)等。

到底哪种顺序是正确的呢?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2009年修订版)》中,关于PPE的穿脱顺序要求如下。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2)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在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穿戴防护用品的程序与上述原则基本相同,但脱摘防护用品的顺序则有差异,要求是在摘下护目镜/防护面罩后再脱隔离衣。

在《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则提出,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为减少和避免脱卸过程可能的污染,建议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确保在脱卸时能最后摘除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在穿防护服前完成,脱卸时要先脱防护服再脱卸脸面部防护用品。

综上所述,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应视所采取的隔离措施以及PPE的功能而定,如果是空气隔离或者飞沫隔离,建议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确保在脱卸时能最后摘除口罩;如果是接触隔离,那手套应是最后佩戴、最早摘下的。

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流程

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流程

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流程在进行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的流程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的正确流程。

首先,穿脱防护服隔离衣前,需要进行手部卫生。

首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手心、手背、指缝、指甲和手腕,持续20秒。

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双手,再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接着,穿戴防护服隔离衣。

首先穿戴帽子,将头发全部收入帽内,确保头发不外露。

然后穿戴口罩,将口罩拉至合适位置,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接着穿戴隔离服,将衣服的领口拉至合适位置,确保领口紧贴皮肤。

再穿戴手套,将手套套在手部,确保手套与隔离服衣袖充分贴合。

最后穿戴护目镜或面屏,将护目镜或面屏戴好,使其与口罩紧密贴合。

当需要脱掉防护服隔离衣时,同样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脱掉手套,将手套从手部缓慢脱下,避免手部与外表面接触。

然后脱掉隔离服,解开领口和腰部的系带,缓慢褪下隔离服,避免接触外表面。

接着脱掉口罩,解开口罩的系带,从后向前脱下口罩,避免触摸口罩的外表面。

最后脱掉帽子和护目镜或面屏,将帽子从后向前脱下,避免触摸外表面,然后脱下护目镜或面屏,避免触摸外表面。

在整个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的流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手部卫生,随时保持双手清洁;其次,要确保防护服隔离衣的每一个部分都紧密贴合,避免空隙产生;最后,要避免接触防护服隔离衣的外表面,以免受到污染。

总之,正确的穿脱防护服隔离衣流程对于防止交叉感染和保护个人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才能有效地减少风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DOC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DOC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1.医疗机构应加强分诊筛查。

预检分诊点发现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询问流行病学史,对符合“留观、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应立即提供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按照指定路径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诊室,经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留观或疑似病例,隔离在临时隔离场所,及时按照规定上报患者信息,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图

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图

一、物品准备: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外科或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外科手套、医用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鞋套。

二、穿脱隔离衣方法:
1.一级防护: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A洗手→戴帽子→戴外科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发热门诊)。

2.二级防护:应穿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留观室或隔离病房)。

医务人员H1N1一级或二级防护评分标准
穿、脱隔离衣流程图
一、物品准备:衣、帽、口罩、鞋、隔离衣、挂衣架及铁夹、快速手消毒液。

二、穿脱隔离衣方法:
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市CDC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市CDC

脱一次性工作帽,放入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进行手消毒
脱内层一次性手套,放入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对手进行彻底洗手消毒。
监督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需及时报告,进行医学观察。
有条件时沐浴,换回个人衣物。 对于上述脱下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果是在医院,医院应该按照医院院内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处置 ,如果是到到病家进行流调,工作结束后,由流调人员带回本单位后再行处置。
脱外层手套,现在工作人员演示一下脱手套方法:用戴 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 一只手套的清洁面(内面)边缘将手套脱下,把脱下手 套放入不可回收的垃圾桶,进行手卫生消毒
步骤3 重新 戴上 干净 手套 。
1
脱防水罩衫,放入不可回收的垃圾桶
医用防护服不但要符合国家 GB19082-2009,还应具有门禁胶 条。据我们了解目前符合该产品要 求是杜邦特卫强1422A
胶条型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生产单位:杜邦(上海
)采购中心有限公司。
五.工作服:要求是可耐高压消毒的外科洗手衣,长 袖,短袖均可,建议使用长袖。
六.现在工作人员展示是
一次使用手术衣 (防水罩衫): 要求是用可防水材质做成
护目镜 作为眼部保护,推荐使用防护面屏代替护目镜!!

2
眼、面部防护PPE
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口罩:要求防护级别 应达N95或以上级别,目前已经中国药监 局认证和美国FDA认证的产品型号是: 3M1860/ 1860S型、3M9132 型N95医用防 护口罩(该产品经销商是:3M中国有限公 司),现在我们工作人员展示是3M1860 N95医用防护口罩
○。
• 7.工作鞋:要求能覆盖整个足部,防穿刺,且 穿脱方便,可耐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密闭式 防穿刺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埃博拉流调防控(中风险)穿脱防护用品
流程
(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
一、穿戴的顺序:(在缓冲1区)
1、手卫生,换专用工作服(外层穿普通隔离衣)
2、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
3、一次性工作帽
4、(内层)一次性手套(套住工作服衣袖)
5、一次性C级防护服
6、第二层一次性手套(套住防护服衣袖)
7、防水雨靴(C级防护服脚袖套雨靴外面,并封口)
8、(外层)手套.
(进入污染区)
工作后外层手套消毒,进入缓冲区
二、脱卸的顺序:(在污染区)
(进入缓冲2区)
全身含氯消毒剂消毒。

经全面消毒后再进行第2步。

1、全身喷雾消毒,脱外层手套,手消毒。

2、脱C级防护服(连防水雨靴一起脱),换鞋。

3、消毒手部后脱第二套手套。

4、脱一次性帽。

5、手消毒,松开呼吸器绑带
6、脱一只内层手套,用一只已脱手套手协助脱呼吸器
7、手消毒
8、脱专用工作服,手消毒、沐浴更衣
(进入沐浴间)
(进入清洁区)
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埃博拉流调防控(中风险)穿脱防护用品
流程
(N95、防护眼罩版)
一、穿戴的顺序:(在缓冲1区)
1、手卫生,换专用工作服(外层穿普通隔离衣)
2、N95口罩、一次性工作帽
3、防护眼罩
4、(内层)一次性手套(套住工作服衣袖)
5、一次性C级防护服
6、第二层一次性手套(套住防护服衣袖)
7、防水雨靴(C级防护服脚袖套雨靴外面,并封口)
8、防护面屏
9、(外层)手套.
(进入污染区)
工作后外层手套消毒,进入缓冲区
二、脱卸的顺序:(在污染区)
(进入缓冲2区)
全身含氯消毒剂消毒。

经全面消毒后再进行第2步。

1、全身喷雾消毒,脱外层手套,手消毒。

2、脱防护面屏
3、脱C级防护服(连防水雨靴一起脱),换鞋。

4、消毒手部后脱第二套手套。

5、脱脱防护眼罩、一次性帽。

6、手消毒,脱一只内层手套,脱防护口罩(戴手套手用于固定口罩,已脱手套手解开防护口罩松紧带)
7、脱另一只内层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8、脱专用工作服,手消毒、沐浴更衣
(进入沐浴间)
(进入清洁区)
附:原省厅文件:中风险:
一、穿戴顺序
1.洗手、更换个人衣物,穿清洁衣裤。

2.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3.一次性工作帽。

4.医用一次性头罩。

5.一次性手套。

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罩,戴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外),必要时隔离防护服。

7.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

8.外层一次性手套。

二、脱卸顺序
1.更换外层一次性手套。

2.一次性防水靴套。

3.手消毒,更换外层一次性手套。

4.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摘掉)。

5.里层一次性手套消毒。

6.医用一次性头罩。

7.一次性工作帽。

8.手消毒。

9.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10.内层一次性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