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0.4补充讲义要点

合集下载

GB 150.4补充讲义

GB 150.4补充讲义

附件:GB 150.1.2.4 讲析资料补件:并不属于讲座任务一.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质量计划(产品质量检验与试验计划)二. 压力容器制造对焊接接头位置的界定三.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四. 钢制压力容器制造焊接材料的选择五. 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件的要求及检验规定六.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 O F D )概要七. 压力容器设备代码编号的具体方法八. Ⅲ类压力容器风险评估失效模式的制造工艺对策措施(参样)九. ***Ⅲ类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样式(属咨询内容,未入)十.Ⅰ.Ⅱ.Ⅲ类压力容器制造工艺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样表(属咨询内容,未入)一.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质量计划(产品质量检验与试验计划)产品名称:类别:设备代码:特性参数: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主要编制依据:TSG R0004-2009;TSG Z0004-2007;GB150-2011、TSG Z6002-2010 NB/T 47014. NB/T 47015. NB/T 47016. NB/T 47018 等;产品设计图纸号:序号质量实施过程项目质量合格标准依据责任者质控见证类别见证资料执行者验证者1 设计资料图纸审查GB150等 D Z R 汇审记录2 制造合同协议评定质量手册合同责任人Z R 评审记录3 产品制造指令、编号体系文件G生产部门R 台帐4 制造工艺过程卡确定容规、GB150等G J R 制造工序卡5 材料质量证明书相关材料标准JC C R 验收表卡6 受压元件质量证明相关元件标准c C R 验收表卡7 焊接工艺评定 PQR NB/B47014-2011 H H、Z E(H) PQR8 焊接工艺规程 WPS焊接作业细则(作业指导书) WWINB/B47014-2011 H H R WPS9 焊工资格、人员名单许可条件、焊工考规h h R 证书、档案10 外协件检验记录设计图纸、专项标准 e j E 检验记录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下料排板及展开图封头检测验收记录接管定位记录接管组装质量记录人孔及其附件定位安装筒节组装及检测记录设计图样、专项标准g j E排板图12 成型总组装质量检验记录“容规”、GB150等g j E 检验记录13.1 13.2 13.3 焊材证明书、焊接实施记录焊接记录WPS. PQR. WWINB/T47018-2011NB/T47016-2011c、h j E、R 焊接记录14 焊缝外观质量记录“容规”、相关规范h J E 记录15 无损检测执行JB/T4730-2005 w W E 检测工艺卡16 无损检测报告JB/T4730-2005 w1 w2-3 R NDE报告17 理化检测报告理化检测标准L J R 理化检测报告18 热处理工艺文件GB150- r J R 热处理工艺卡19 热处理过程控制GB150- r R E 热处理记录20 热处理报告、记录NB/T47015-2011质控样表r J.R R t-T曲线21 产品总体尺寸总检“容规”、图纸J J E 检验记录22 压力试验工艺“容规”、图纸E1g R(H)试压工艺23 压力试验过程核查“容规”、体系文件E1 e E 试压记录242526 压力试验报告泄漏性试验报告敏感性气体检漏试验报告“容规”。

GB150.4-2011,北京-2013.09

GB150.4-2011,北京-2013.09
• 4.1 制造、检验、验收的依据 • 4.2 制造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 4.3 设计修改、材料代用
对原设计的修改;对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 „„ 《固容规》2.13:对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 《固容规》4.1.6:对原设计文件的修改„„
• 4.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技术评审
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技术用于容器壳体
• 7.2.2 用于焊接结构受压元件的境外材料(含填充材 料),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首次使用前,应按JB/T 4708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 „„„„ • 7.2.7 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 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保存期不少于5年。 GB150-1998, 10.3.2.2 „„.保存7年
2013-11-19
焊接接头质量要求
• 《固容规》3.14 焊接接头 3.14.1 壳体接头—全截面焊透对接接头 3.14.2 接管与壳体之间接头— 4.4.2 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见下面 • GB150.4 7.3.3 焊接接头表面应。。。。,不得有 表面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 弧坑、未填满、夹渣和飞溅物;
2013-11-19
6.8 组装及其他要求
• 6.8.2 容器受压元件的组装中不得强力进行对中、 找平等。
2013-11-19
7.2 焊接工艺
• 7.2.1 容器施焊前,„„ 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以 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都应按JB/T 4708进行焊接工艺评 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支持。
• 6.4.1 分瓣成形凸形封头
• 6.4.2 带间隙全尺寸内样板检查形状偏差 • 6.4.4 封头直边部分不得存在纵向皱折
2013-11-19
6.5
• • • •

GB150.4-2011报批稿

GB150.4-2011报批稿

ICS: 23.020.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GB 150.4—2011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术语 (2)4 总则 (3)5 材料复验、分割与标志移植 (4)6 冷、热加工成形与组装 (4)7 焊接 (10)8 热处理 (12)9 试件与试样 (15)10 无损检测 (17)11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19)12 多层容器 (21)13 容器出厂要求 (24)IGB 150.4—2011II前 言GB 150《压力容器》分为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材料;——第3部分:设计;——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本部分为GB 15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第10章和附录C的部分内容,与GB 150-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名词术语。

b)第4、5章:——将容器焊接接头分类的规定移至GB150.1并增加E类接头;——增加了容器制造过程中风险预防与控制的规定,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用以及信息化管理规定;——增加了容器制造过程中设计修改、材料代用和材料复验的规定。

c)第6章:——修改了关于受压元件成形后实际厚度的规定;——修改了关于成形方法、封头形状偏差检查以及不允许封头直边出现纵向皱折的要求;——修改了筒体直线度检查方法和允差、壳体焊接接头布置的要求。

d)第7章:——修改了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范围和技术档案保存期,相应增加了取样、试验方法、合格指标和试样保存期的规定;——修改了关于焊接返修后再次进行热处理的规定。

e)第8章(GB150-1998,10.4):——增加了成形受压元件进行恢复性能热处理、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及其他热处理的规定;——增加了对热处理炉、热处理工艺和记录的要求;——修改了容器及其受压元件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及焊后热处理操作要求。

GB压力容器通用要求新GB宣贯教材讲课文档

GB压力容器通用要求新GB宣贯教材讲课文档
——6B 150.2《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
——GB 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 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现在七页,总共七十六页。
GB150.1《压力容器通用要求》
3.1.1 GB150.1《压力容器》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本标准的第1部分由四章正文和六个规范性附录构成。
现在十六页,总共七十六页。
GB150.1《压力容器通用要求》
对于压力设备标准,在确定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 中至少要考虑如下失效模式: ● 脆性断裂(Brittle fracture);, ● 韧性断裂(Ductile rupture);
● 接头泄露(Leakage at joints); ● 弹性或塑性失稳(Elasti co rplastic instability);
● 环境助长开裂如:应力腐蚀开裂、氢致开裂(Environmentally assisted
cracking e.g.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etc)。
现在十五页,总共七十六页。
GB150.1《压力容器通用要求》
第三大类:循环失效模式(Cyclic failure modes): ● 扩展性塑性变形Progressive plastic deformation; ● 交替塑性Alternating plasticity;
现在四页,总共七十六页。
GB150.1《压力容器通用要求》
2 修订过程和修订原则 1. 修订过程
2. 修订原则
目前国际压力容器标准技术领域的综合发展方向:
● 趋同性; ● 区域性;
● 相容性;

GB150.4-2011,北京-2013.09资料

GB150.4-2011,北京-2013.09资料

6
冷、热加工成形与组装
• 6.1 成形 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加工余量,以确保受 压元件成形后的实际厚度不小于设计图样 标注的最小成形厚度。
“最小成形厚度”见 GB150.1,第3.1.14条
• 6.2 表面修磨 • 6.3 坡口
2018/11/14
6.4 封头
以下规定根据GB/T 25198《压力容器封头》
2018/11/14
全截面熔透
全熔透
2018/11/14
未焊透
2018/11/14
未焊透
2018/11/14
未焊透
2018/11/14
未熔合
2018/11/14
未熔合
2018/11/14
7.4 焊接返修
• 7.4.3 下列容器在焊后热处理后如进行任何焊接返 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进行热处理: a); b); c); d)
2018/11/14
8 热处理
• 8.2 焊后热处理(PWHT) 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即焊后热处理厚度,δPWHT)和 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 8.2.1 焊接接头厚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d) 当不同厚度元件焊接时: —— 接管与壳体,……取接管颈厚度…… ??? —— 接管与法兰,……取接管颈厚度…… ???
• 4.1 • 4.2 • 4.3 制造、检验、验收的依据 制造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设计修改、材料代用
对原设计的修改;对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 …… 《固容规》2.13:对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 《固容规》4.1.6:对原设计文件的修改……
• 4.4 • 4.5
2018/11/1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技术评审
• 7.2.2 用于焊接结构受压元件的境外材料(含填充材 料),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首次使用前,应按JB/T 4708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 ………… • 7.2.7 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 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保存期不少于5年。 GB150-1998, 10.3.2.2 …….保存7年

(完整word版)_T150.4-_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完整word版)_T150.4-_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完整word版)GB_T150.4-2011_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T 150.4-2011 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基本信息【英文名称】Pressure vessels―Part 4:Fabrication,inspection and testing,and acceptance【标准状态】现行【全文语种】中文简体【发布日期】2011/11/21【实施日期】2012/3/1【修订日期】2011/11/21【中国标准分类号】J74【国际标准分类号】23.020.30关联标准【代替标准】部分代替GB 150-1998【被代替标准】暂无【引用标准】GB 150.1-2011,GB 150.2-2011,GB 150.3-2001,GB/T 196,GB/T 197,GB/T 228,GB/T 229,GB/T 232,GB/T 1804,GB/T 25198,GB/T 21433,JB/T 4700,JB/T 4701,JB/T 4702,JB/T 4703,JB/T 4704,JB/T 4705,JB/T 4706,JB/T 4707,NB/T 47014(JB/T 4708),NB/T 47015(JB/T 4709),JB/T 4711,JB/T 4730.1,JB/T 4730.2,JB/T 4730.3,JB/T 4730.4,JB/T 4730.5,JB/T 4730.6,JB/T 4736,NB/T 47016(JB/T 4744),NB/T 47018.1(JB/T 4747.1),NB/T 47018.2(JB/T 4747.2),NB/T 47018.3(JB/T 4747.3),NB/T 47018.4(JB/T 4747.4),NB/T 47018.5(JB/T 4747.5),TSG R0004适用范围&文摘1.1 本部分规定了GB 150适用范围内的钢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按相关标准。

压力容器培训GB150

压力容器培训GB150
N2 轴向拉伸应力 P2 大端径向收缩,产生径向弯 曲应力,并使周向应力与压力作用 产生周向应力,方向相反而相对减 小,所以大端以一次轴向拉伸应力 +二次轴向弯曲应力为强度控制条 件
3
2、受压元件——封头
2)应力分析
小端 轴向力T1分解成母线方向N1 和垂直于轴线方向P1.
N1 轴向拉伸应力 P1 小端径向张大,产生周向应 力。此周向应力与压力作用产生周 向应力方向一致,相互叠加,所以 小端以一次周向应力+由边界力引 起周向应力为强度条件控制值
主要内容
1、总论 2、受压元件 3、外压元件(园筒和球壳)
4、开孔补强
5、法兰 6、低温压力容器(附录C) 7、超压泄放装置(附录B)
4、开孔补强
开孔不仅削弱容器强度,也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是 造成容器破坏重要因素,所以开孔补强是压力容器
设计重要组成部分。
4.1 适用范围
在筒体、封头上开圆孔,椭圆孔或长圆孔。非园孔的a/b≤2。 筒体 Di≤1500或凸形封头 d≤1/2Di(且筒体d≤520mm) 筒体 Di>1500或锥形封头 d≤1/3Di(且筒体d≤1000mm)
1、总论
1.4 设计参数
1.4.1 压力(6个压力) Pw 正常工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Pd 与相应设计温度相对应作为设计条件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 Pd≥PW Pc 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确定元件厚度压力(包括静液柱) Pt 压力试验时容器顶部压力 Pwmax 设计温度下,容器顶部所能承受最高压力, 由受压元件有效厚度计算得到。 Pz 安全泄放装置动作压力 Pw<Pz ≤(1.05-1.1)Pw Pd ≥Pz
2、受压元件——园筒和球壳
加K值增H是,大以,应力K分薄 布壁DD0i 不容 1均器.2 匀内程径度公加式大导,出当,K认=为1应.5时力,是由均薄匀壁分公布式。计随算壁应厚力增 比拉美公式计算应力要低23%,误差较大;当采用(Di+δ)替代Di内径后 ,则其应力仅相差3.8%,这样扩大了公式应用范围(K≤1.5),误差在工 程允封)头形状系数, ( 园筒周向应力)

GB150压力容器标准培训资料解读

GB150压力容器标准培训资料解读
≥150mm 0.025m3 (高压容器除外) 气体、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 标准沸点的液体。
-0.1≤ p ≤ -0.02 0.1≤ p ≤ 35 ≥150mm
压力容器 划定范围
1.容器与外部管道连接时: ——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 ——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 ——专业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2. 接管、人孔、手孔等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3.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不包括非受压元件)
1、总论
各厚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1、总论
1.6 设计参数
1.6.4 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是材料力学性能与相应安全系数之比值: σb/nb σs/ns σD/nD σn/nn
当设计温度低于20℃取20℃的许用应力。
主要内容
1、总论 2、材料 3、主要受压元件
4、制造、检验、验收
2、材料
3)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款、第2款规定的除外)。
注:1. 按《容规》划分类别的压力容器必须是符合第2条适用范围的压 力容器。 2. 第2条第2款中所列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和安装、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应符合《容规》的要 求。 3. 多腔压力容器的类别划分: 1)分别按各腔的设计压力、容积等进行类别划分; 2)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3)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4. 图样中技术特性表中的容器类别应按“第三类”、 “第二类”、“第一类”的型式标注。
压力容器类别及制造许可证级别划分
三、压力容器分类
4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的毒性程度的分级和爆炸危险程度的 划分:
1)按照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 类》中表1~4、附表1~2中所列介质的分类确定。 2)HG20660中未列入的,可查找《化学危险品手册》中的参数,按 以下原则确定其毒性程度 极度毒性(Ⅰ) 最高允许浓度 < 0.1mg/m3; 高度毒性(Ⅱ) 最高允许浓度 0.1~<1.0 mg/m3; 中度毒性(Ⅲ) 最高允许浓度 1.0~<10 mg/m3; 轻度毒性(Ⅳ) 最高允许浓度 ≥ 10 mg/m3。 3)爆炸危险介质的确定: 气体或液体的蒸气、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 下限小于10%,或其爆炸下限与上限的差值大于、等于20%的介 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GB 150.1.2.4 讲析资料补件:并不属于讲座任务一.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质量计划(产品质量检验与试验计划)二. 压力容器制造对焊接接头位置的界定三.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四. 钢制压力容器制造焊接材料的选择五. 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件的要求及检验规定六.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 O F D )概要七. 压力容器设备代码编号的具体方法八. Ⅲ类压力容器风险评估失效模式的制造工艺对策措施(参样)九. ***Ⅲ类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样式(属咨询内容,未入)十.Ⅰ.Ⅱ.Ⅲ类压力容器制造工艺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样表(属咨询内容,未入)一.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质量计划(产品质量检验与试验计划)产品名称:类别:设备代码:特性参数: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主要编制依据:TSG R0004-2009;TSG Z0004-2007;GB150-2011、TSG Z6002-2010 NB/T 47014. NB/T 47015. NB/T 47016. NB/T 47018 等;产品设计图纸号:序号质量实施过程项目质量合格标准依据责任者质控见证类别见证资料执行者验证者1 设计资料图纸审查GB150等 D Z R 汇审记录2 制造合同协议评定质量手册合同责任人Z R 评审记录3 产品制造指令、编号体系文件G生产部门R 台帐4 制造工艺过程卡确定容规、GB150等G J R 制造工序卡5 材料质量证明书相关材料标准JC C R 验收表卡6 受压元件质量证明相关元件标准c C R 验收表卡7 焊接工艺评定PQR NB/B47014-2011 H H、Z E(H) PQR8 焊接工艺规程WPS焊接作业细则(作业指导书)WWINB/B47014-2011 H H R WPS9 焊工资格、人员名单许可条件、焊工考规h h R 证书、档案10 外协件检验记录设计图纸、专项标准 e j E 检验记录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下料排板及展开图封头检测验收记录接管定位记录接管组装质量记录人孔及其附件定位安装筒节组装及检测记录设计图样、专项标准g j E排板图12 成型总组装质量检验记录“容规”、GB150等g j E 检验记录13.113.2 13.3 焊材证明书、焊接实施记录焊接记录WPS. PQR. WWINB/T47018-2011NB/T47016-2011c、h j E、R 焊接记录14 焊缝外观质量记录“容规”、相关规范h J E 记录15 无损检测执行JB/T4730-2005 w W E 检测工艺卡16 无损检测报告JB/T4730-2005 w1 w2-3 R NDE报告17 理化检测报告理化检测标准L J R 理化检测报告18 热处理工艺文件GB150- r J R 热处理工艺卡19 热处理过程控制GB150- r R E 热处理记录20 热处理报告、记录NB/T47015-2011质控样表r J.R R t-T曲线21 产品总体尺寸总检“容规”、图纸J J E 检验记录22 压力试验工艺“容规”、图纸E1g R(H)试压工艺23 压力试验过程核查“容规”、体系文件E1 e E 试压记录242526 压力试验报告泄漏性试验报告敏感性气体检漏试验报告“容规”。

图样要求E1j R 记录表卡27 出厂前涂装及涂装检验JB/T4711-03、图样车间J E 漆膜测厚28 出厂资料编制、整合审核“容规”、公司规定j Z R 汇总资料29 竣工图、存档资料编整“容规”j z R 存档资料30 包装、装车及运输质量文件、JB/T4711-03、车间J E 装箱或发货单31 其他检验项目“容规”、相关标准J J R、E 相关表单审核人:Z 编制人:J 编制日期:年月日注1.:1.如是属於Fe-6、Fe-7、Fe-8、Fe-9、Fe-10类材料制造压力容器,则在质量计划中应增加酸洗钝化处理、酸洗钝化质量检验;晶间腐蚀试验、铁素体含量测定控制项;2. 对换热容器、多腔压力容器等有其它要求的压力容器制造,应根据其特点另行制定质量计划如换热容器则应增加管板加工、管板钻孔、换热管定位、焊接、焊缝表面质量检验、焊缝无损检测等质量控制。

3. 产品制造质量计划与产品制造工序过程卡不同,前者在制造前编订,旨在控制重要工序落实到岗;后者在制造过程中验证工序符合性,旨在证实工序质量的有效性。

因此不具备替代性。

注2.:代号说明:R(ratification)审核点;E(gxamination)检验点;H(halt)仃点.注3:责任岗位:(岗位标志代号由企业根据使用方便自行设定):质量保证工程师:Z设计责任岗位 D工艺责任岗位G材料责任岗位 C焊接责任岗位H热处理责任岗位R理化责任岗位L无损检测责任岗位W检验责任岗位J压力试验责任岗位E设备责任岗位S检验与试验装置责任岗位X***★★***★★***★★***★★*** 张运川2012.3.10二.压力容器制造对焊接接头位置的界定焊缝位置分为:平焊缝、立焊缝、横焊缝与仰焊缝四种。

焊缝位置的规定方法与范围见下图。

焊缝位置规定的方法:A.1.1 将对接焊缝或角焊缝置于水平参考面上方,如图A.1,图A.2所示。

A.1.2 焊缝倾角:对接焊缝或角焊缝的轴线(图A.1、图A.2中的OP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当焊缝轴线与水平面重合时,焊缝倾角为0°;焊缝轴线与垂直面重合时,焊缝倾角为90°。

焊缝面转角:焊缝中心线(焊根与盖面层中心连线,即图A.1、图A.2中垂直于焊缝轴线的箭头线)围绕焊缝轴线顺时针旋转角度。

当面对P点,焊缝中心线在6点钟时的焊缝面转角为0°;焊缝中心线旋转再回到6点钟时的焊缝面转角为360°。

图A.1 对接焊缝位置表A.1 对接焊缝位置范围位置图A.1中代号焊缝倾角,(°)焊缝面转角,(°)平焊缝 A 0~15 150~210横焊缝 B 0~15 80~150 210~280仰焊缝 C 0~800~80 280~360立焊缝DE15~8080~9080~2800~360图A.2 角焊缝位置:角焊缝位置的规定范围见表A.2及图A.2。

表A.2 角焊缝位置范围位置图A.2中代号焊缝倾角,(°)焊缝面转角,(°)平焊缝 A 0~15 150~210横焊缝 B 0~15 125~150 210~235仰焊缝 C 0~800~125 235~360立焊缝DE15~8080~90125~2350~360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1.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按何标准执行?NB/T47014-20112.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按新标准何时起执行?2011年10月1日起3.压力容器焊接工艺程序解析及对比:JB4708-2000 * NB/T47014-2011①拟编焊接工艺(试验)指导书; * 编拟焊接工艺予规程(PWPS);②焊件制作、焊接及系列检测检验;* 焊件制作检验、试样加工及系列检测检验;③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④验证认定“焊接工艺试验指导书”* 验证认定“焊接工艺规程”;WPS⑤制定“焊接工艺规程”。

* 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即焊接工艺卡”、“焊接作业细则)”,其代号均为W W I.4.原按JB4708-2000完成的焊评怎么办?关于执行《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 47014-2011)的意见(质检特函〔2011〕102号)各有关单位:《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 47014-2011(JB/T 4708),以下简称NB/T 47014)已经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并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为了顺利实施此标准,经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自本文发布之日起,锅炉、压力容器(不含气瓶)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下简称生产企业),进行新的焊接工艺评定以及修改原有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执行NB/T 47014。

二、继续有效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生产企业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Ⅰ、《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 47 08-2000)、《铝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 4734-2002附录B)、《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 4 745-2006附录B)、《铜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JB/T 4755-2006附录B)、《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JB/T 4756-2006附录B)、《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GB151 -1999附录B)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继续有效。

三、执行NB/T 47014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向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反馈。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抄送: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钢制压力容器制造焊接材料的选择1.适用焊接方法范围:1)气焊OFW 、2)焊条电弧焊SMAW、3)埋弧焊SAW、4)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5)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 (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6)等离子弧焊PAW、7)电渣焊ESW、8)气电立焊EGW 、9)螺柱电弧焊SRW 九类。

2.焊接材料选用★★在NB/T 47018中都规定了各种焊接材料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限值,其数值都在钢板抗拉强度标准上、下限之间,这对选配焊缝金属与母材的力学性能可以做到良好的强度匹配提供了依据。

4.1.1 各类钢材的焊接材料选用原则4.1.1.1 碳素钢相同钢号相焊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1.2 强度型低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1.3 耐热型低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a)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b)焊缝金属中的Cr、Mo含量与母材规定相当,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1.4 低温型低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1.5 高合金钢相同钢号相焊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等于母材规定的限值。

当需要时,其耐腐蚀性能不应低于母材相应要求,或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条件。

4.1.1.6 用生成奥氏体焊缝金属的焊接材料焊接非奥氏体母材时,应慎重考虑母材与焊缝金属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应力作用。

4.1.1.7 不同钢号钢材相焊a)不同强度等级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钢材之间相焊,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高于或等于强度较低一侧母材抗拉强度下限值,且不超过强度较高一侧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b)奥氏体高合金钢与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相焊,选用焊接材料应保证焊缝金属的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