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综述
关于酒的文献综述

关于酒的文献综述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工学院班级:机制专业3班姓名:陈诚学号:************课程论文题目:中国酒文化文献综述课程名称:中国饮食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酒文化文献综述摘要: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酒酒文化文化载体一、中国酒的起源关于中国酒的起源,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这段话说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成酒,而不是由于一些人发明的。
那么酒到底是怎样、何时酿出来的呢?有以下几种说法:一、仪狄酿酒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
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但《黄帝内经》已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神农本草》又肯定神农时代就有了酒,都早于仪狄的夏禹时代。
二、杜康酿酒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杜康造酒”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有了各种传说。
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传说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传说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传说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
中国酒文化论文

中国酒文化论文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酒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注重酒的研究、酒的酿造技术以及对酒艺术的追求。
酒既是一种饮料,也代表了人们的情感、文化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历史、传统、仪式和演变等方面,介绍中国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历史悠久的酿酒传统中国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各地的考古遗址中,经常能够发现与酒有关的石器和陶器。
酒作为一种特殊饮料,在古代中国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宴会、婚礼等场合。
中国的酿酒技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
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国酿酒技术传承至今,如“黄酒”、“米酒”、”葡萄酒“等。
这些传统的酿酒技术通过古人的智慧和努力,将谷物、水果等原料进行发酵,制成美味可口的酒。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与亲朋好友共享美酒的时刻。
酒席是一种表达情感、增进人际关系的场所。
在中国,招待客人时往往会准备丰盛的酒菜,用酒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另外,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中,酒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春节期间,家人会一起围坐在一起,相互敬酒,祈求新年的吉祥和幸福。
而在结婚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也会敬酒以表达对亲友们的感激之情。
酒仪式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酒仪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古代的酒仪式通常非常庄重,具有明确的礼仪规范。
例如,古代宴会上,主人会首先敬酒给客人,然后客人也会相互敬酒,以示尊重和友谊。
在古代文献中,还有关于饮酒礼仪的详细规定,包括如何注酒、如何举杯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酒仪式也逐渐变得更加简化和灵活。
现代人更注重饮酒的心情和氛围,更加强调自由和随性。
在现代社交活动中,人们经常以酒会为背景,通过喝酒来增进友谊和沟通。
酒文化的当代意义中国酒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酒产业不断发展,酒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浅谈中国酒文化酒是人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浅谈中国酒文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浅谈中国酒文化酒海苍茫,谁主沉浮。
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把酒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使人陶醉其中。
酒文化源远流长,从黄酒到白酒的演变,从活血化瘀到杯酒释兵权的转变,直到今天成为名贵的奢侈品。
月转星移,酒还是原来的酒,味道没变,却配上交易的色彩。
令人深思,今天,人们喝的是酒还是千年的文化,为何如此醉人?酒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也是改头换面,披花戴星,逐渐成为交易圈里的主食。
谈生意,无酒不成席,没那个味不行,对国人来说酒是渗到骨子里去了,饭桌上说的色香味的味就是酒。
外国人谈生意不是咖啡厅就是电影院,舒适、浪漫的情调,国人谈生意非得上桌子喝酒,带着文化,一边说着,一边品着,才觉得够味道,能显出美酒英雄,胆气相依。
琼浆玉液的美称只有酒配得上。
酒让英雄有了豪气,赌徒有了,歌妓有了妩媚,书法家、诗人有了灵感与洒脱,酒,让整个历史变的雄浑而赋有魅力。
酒,是漫步云端的感觉,是千年文化的传承,切不可烂醉了沟渠。
篇二:浅谈中国酒文化黄酒与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两大饮料酒。
黄酒是用“曲”酿造的,制曲的开始年代,最迟不晚于公元前十二世纪;白酒问世是在宋朝以后。
相传谷物酿酒起源于奴隶社会。
大禹时,仪狄酿出酯酒。
禹喝了之后感到香甜,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于是疏远了仪狄。
禹与仪狄的故事不可考,可下面两个例子却能很好地证明圣人的话。
《左传》载:郑国伯有嗜酒如命,并在地窖专供夜里饮酒。
子皙带着驷氏的甲兵攻打伯有并焚烧了他的地窖。
伯有逃奔到雍梁,酒醒后才明白发生了事。
春秋时楚恭王和晋厉公在鄢陵打仗,统帅楚司马子反口干想喝水,佣人谷阳拿着酒进献司马,司马以酒当水,结果醉卧不起。
楚恭王准备打仗,让人叫子反,子反推辞说有心病。
恭王亲自到他的帷幄来请,却闻到酒味,就说:“今天的战事全靠司马,司马却醉成这样,这是要亡我的国家,不顾我的人民,不能再打了。
中国人酒的文化

中国人酒的文化
中国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渗透于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娱乐等多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首先,酒在中国人的社交中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是家人团聚还是朋友聚会,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中国人的社交中,酒是一种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媒介。
在饮酒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畅谈心事、分享快乐,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
其次,酒在中国人的礼仪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酒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供品。
同时,酒也是宴席上的必备饮品,主客双方通过敬酒和回敬酒来表达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婚礼、葬礼等场合,酒也是必不可少的礼仪品。
此外,酒在中国娱乐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酒常常作为道具或背景出现,为表演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同时,酒也可以作为一种灵感之源,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融合了历史、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中国传统酒文化

中国传统酒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传统酒文化已经成为国粹的一部分。
这一丰富多样的酒文化不仅体现在酒的种类、酿造工艺上,更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文化中。
本文将从酒的起源、酒的种类、酒的礼仪以及酒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酒的起源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国酿造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利用水果、粮食等原材料进行自然发酵酿造酒。
酒的起源源远流长,早期的酒是为了祭祀和治疗疾病而酿造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酒逐渐成为一种社交、表达情感的媒介,发展出了丰富的酒文化。
二、酒的种类中国传统酒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酒的种类。
其中,代表性的包括白酒、黄酒、红酒、啤酒等。
白酒是中国酒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而享誉全球。
黄酒则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以其古老的酿造方法和丰富的口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红酒和啤酒则较为近年来引入中国,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三、酒的礼仪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酒的礼仪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宴会或重要的场合,人们常常会进行敬酒仪式。
敬酒时,一般主人或长辈先行敬酒,然后由年轻一辈依次敬酒,以表达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敬酒的过程中,人们注重仪态和仪表的端庄,以示对人的尊重和礼貌。
四、酒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首先,酒文化是中国人交际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务和社交场合,分享一杯酒成为增进感情、加深友谊的方式;其次,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酒文化的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最后,酒文化也是中国民众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一杯酒可以寄托思念、团聚和欢庆的情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酒文化为国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体验,也成为人们交际与社交的重要方式。
酒的起源、种类、礼仪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彰显着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酒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将其传承给后代,让这一瑰宝继续在中国的大地上绽放光彩。
浅谈中国的酒文化

祝酒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祝酒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俄语祝酒词通常以祝福、感谢、尊敬等情感和意义为核心。在祝福方面,祝 酒词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在感谢方面,祝酒词表达了 对亲人、朋友、同事等陪伴与支持的感激之情;在尊敬方面,祝酒词则体现了对 长辈、领导、老师的敬意与尊崇。
俄语祝酒词中的文化特色
三、日本酒文化的文化内涵
此外,日本酒文化还是社交润滑剂。在日本社会中,商业交往和私人聚会都 离不开酒。在商业谈判中,日本商人常常会邀请客户一起饮酒,以增进彼此之间 的感情和信任。在私人聚会中,日本人也会通过饮酒来放松身心,促进交流。
四、日本酒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创 新发展
四、日本酒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创新发展
结语
结语
俄语祝酒词作为俄罗斯酒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凝聚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 色和情感表达。通过赏析俄语祝酒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风 土人情,还能深刻感受到祝酒词所传达的祝福、感谢、尊敬等情感与意义。作为 世界上重要的酒文化之一,俄罗斯酒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欣赏不同地区的酒文化,以丰富 我们的人生阅历。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俄罗斯酒文化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祝酒词作为 酒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传承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次演示将从酒文 化概述、祝酒词分类、祝酒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俄语祝酒词中的文化特色以及 结语五个方面探讨俄语祝酒词中的俄罗斯酒文化。
酒文化概述
基本内容
总之,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 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 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 作用。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篇一酒魂沟文化,浊酒暖人间中华民族酒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
浓缩着人间苦乐,在淳朴香甜的宣纸上,泼洒着浓厚趣谈的墨迹,散发着酒香。
酒香淳朴感染了历代文人墨客,以酒论世,谈古论今。
刻画了优美山川,和人间美好。
爱恨交错,叠恋起伏,而展现在世人面前。
香醇美酒在人间潇洒奔流,记忆着感人动听的故事。
还有那优美旋律的音符化作清风细雨飘洒在人间。
杜康造酒刘伶醉,天下美酒唯杜康。
杜康名唯天下以酒命名,有着几千年中国酒文化历史。
享有地位高超,备受曹操赞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千古绝唱。
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
自称:“天生刘玲,以酒为名”。
有西晋时期流传美诗为证:“天下美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玲。
饮尽三杯杜康酒,醉倒刘伶三年整”。
国画大师李苦禅的“醉虎眠龙琼浆液,饮到刘玲是酒仙”。
酒趣亦浓,有言为证;“男欢女乐览风情,唯有杜康换雨声。
嫦娥挤出胭脂泪,杜康传下翁头名”。
几千年来,杜康造酒醉倒多少英雄好汉,解除多少万家之优患。
留下无数酒文诗篇,闻名于天下。
酒览天下客,把酒问青天。
酒是朋友聚会之佳品,无酒不成席。
在人生的长河中,留恋忘返的酒局也道出了人间真情。
“兰陵美酒郁金香,大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泼洒出主人待客真情豪迈,表达淋漓尽致。
贪酒误事唯世人之褒贬。
杜甫洒下名句流传在此:“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与文人、商人、…男人、女人、社会乃至世界无不透出酒的香醇,酒香弥漫了整个人间。
酒醇的香气熏在男人的脑海里,润在女人的心目中。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
山乐水乐,人更乐,事事有酒便快乐。
朋友,穿过时空隧道来品尝一下唐代美酒的香醇;闻到唐人酒润墨汁散发的墨香;赏到唐人潇洒墨迹伴随着优美的琴音旋律孕育着心田。
唐代文人酒意潇洒笔墨超脱,酒幸得意诗兴大发。
中国酒文化大全范文

中国酒文化大全范文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下面我们将探索中国酒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历史渊源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酿造酒。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中,如《诗经》、《楚辞》中都有大量描写酒的文字,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酒的热爱,还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思想。
自古以来,酒作为重要的祭祀用品出现在各种宗教仪式中,还是交际应酬的重要方式。
二、酿酒工艺中国酿酒工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酿酒的原料主要是粮食,如大麦、小麦、高梁、黍米等。
酿酒的过程大致分为蒸饭、曲曝、发酵、酒精生成和罐储五个步骤。
酒曲是关键的原料,它是由多种微生物菌种组成的发酵剂,起到催化发酵、提高酒精度和调节酒味的作用。
三、饮酒礼仪中国饮酒有着独特的礼仪,讲究一套完整的程序。
例如,在饮酒之前,人们要互相敬酒,并对主人表达感谢之意;在酒宴开始后,主人要为宾客倒酒,而宾客则要端杯,向主人行礼,以示尊重。
在饮酒时,还有一些规矩,如一定要喝完一杯酒,并将杯子放回原位,不能碰到其他人的酒杯等。
这些礼仪准则既表达了对酒的尊重,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四、地方特色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比如,江苏苏州的“白酒酿造技艺”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的“剑南春”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香味浓郁,回味悠长。
山东的“曲酒”以其香甜的口感而闻名。
这些地方性酒文化丰富了中国的饮酒习俗,各具特色。
五、文学与艺术六、酒文化节庆中国还有许多与酒相关的传统节庆和活动。
例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会举行宴会,互相赠送汤圆和小菜,并边赏月边品味酒,以庆祝佳节。
另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盛大的酒神盛会,如广西的苗族“尧山宴”、云南和西藏的“新年酒神比赛”等。
总结:中国酒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酒文化综述姓名:学号:院校:专业: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酒酒文化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1、中国酒的起源关于中国酒的起源,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这段话说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成酒,而不是由于某个人发明的。
2、中国酒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
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
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
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
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3、中国酒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
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
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
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
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
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4、中国酒的性能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
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
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
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
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
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
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
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
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
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
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
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
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反应迟钝,不能自控;身非己有,言不由衷。
此时信口开河,容易失言;意志薄弱,举止失常;不守原则,随意承诺;失去记忆,容易误事。
甚者惹事生非,引发暴力,影响家庭和睦,危害社会治安。
如果饮至九、十分,则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不识归途;甚者人事不省,危及生命。
酒的功能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
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
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
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
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2.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
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3.酒具有兴奋作用。
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
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4.酒具有亲和作用。
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5.酒具有麻醉作用。
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
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
“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总之一句话:适当饮酒时有益身体,而过度饮酒伤身伤心。
5、中国酒的酿造那么说了这么多,酒到底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呢?在何时开始酿酒的呢?历史上有这么几种说法:1.仪狄酿酒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
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但《黄帝内经》已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神农本草》又肯定神农时代就有了酒,都早于仪狄的夏禹时代。
2.杜康酿酒还有一种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杜康造酒”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有了各种传说。
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传说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传说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传说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也有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但《黄帝内经》一书是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证。
6、中国酒的种类中国酒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黄酒、白酒、葡萄酒、啤酒等。
下面说说其各自的酿造工艺及其特色: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其中以中国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
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按香型可分为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蒙牧型。
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
代表种类有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特曲、洋河大曲、西凤酒等。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
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医学研究表明: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目前,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
葡萄酒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典型代表有:张裕、长城、王朝、威龙、香格里拉等。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1904年,中国人自己建造了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哈尔滨东北三省啤酒厂。
啤酒是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典型代表有:青岛、燕京、德国黑啤等。
7、中国酒的艺术中国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它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
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
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
《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
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
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
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
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
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