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品,其储藏技术规范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指在储藏过程中,对粮油质量、安全和储存效果等方面的要求,是保证储藏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

一、储藏环境条件(一)温度温度是影响粮油质量和储存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的粮油品种,储藏时所需的温度也有所不同。

若储藏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粮油氧化加速,容易产生异味,影响质量;若温度过低,会影响粮油的流动性,使其变得粘稠,也会产生异味。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粮油的温度应该根据其品种和特性来决定。

具体要求如下:1.谷物类储藏温度应低于20℃,油脂类储藏温度应在0℃~5℃之间。

2.酱油、醋、酒等发酵系列应保持在10℃~20℃之间,低于0℃或高于25℃均会影响其品质。

3.瓶装橄榄油应储存在温度低于25℃的环境中,常温存放也不应超过6个月。

(二)湿度湿度也是影响粮油储存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加速粮油的氧化反应,使其变质;过低的湿度则会使粮油流失水分,从而影响品质。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粮油的湿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不同品种的粮油其湿度要求不同,具体要求如下:1.稻米、小麦等谷物类应储存在相对湿度在60%~70%间的环境中。

2.酱油、醋、酒等发酵产品的湿度应保持在75%~85%之间。

3.橄榄油、花生油等油脂产品的湿度应低于60%。

(三)通风性通风性是影响粮油品质和储存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保持储藏环境的通风性可以有效地预防霉变和异味产生。

在储藏过程中,要合理调控储藏室的通风量,保证储存环境空气流通,防止潮气过重,出现霉变。

同时,为了避免室内异味的影响,应采取适当的空气净化措施,保证通风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1.谷物类储藏密闭度不宜过严,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空气流通。

2.油脂类保质期长,储存密闭度要求较高,通风量应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异味产生。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基本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油进出仓、粮油储藏期间的粮情与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以及油脂储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和植物油的储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8115 粮食包装麻袋GB/T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913 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GB/T 18835 谷物冷却机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2497 粮油储藏熏蒸剂使用准则GB/T 22498 粮油储藏防护剂使用准则GB/T 24534 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GB/T 24905 粮食包装小麦粉袋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77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 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 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5 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 1207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LS 1212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T 1213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 8001 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LS 8004 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开展粮油储存业务的企业。

本标准确立了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原理、基本储藏技术要求和有害生物控制的一般性原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5520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GB/T 18835谷物冷却机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XXXX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粮油grain and oils各种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如大米、面粉、油脂等)的总称。

3.2储粮有害生物stored grain pest危害储藏粮油的脊椎动物(鼠类和鸟类)、无脊椎动物(储粮害虫、螨类)和微生物。

3.3安全水分safe moisture content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为6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4半安全水分semi-safe moisture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在65%~7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标准[详]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标准[详]

★ 地下仓:仓体大部或全部建于
地下的粮仓,有岩体(平洞仓、立洞 仓)、土体(窑洞仓、喇叭仓)
五、常规储藏、低储藏、准低温储藏
★ 常规储藏是指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储
藏的粮油采取清洁卫生、自然通风、扒沟翻倒粮 面、定期检测粮情等一般技术处理和常规管理措 施的储藏方法。
★ 低温储藏是粮堆平均温度常年保持在15℃ 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高于20℃的储藏方式。
★ 三低储藏是指达到双低储藏效果后, 再降低粮温的储藏技术组合。
★ 四合一储藏:在储粮仓房中采用计
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 物冷却等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及优化组合。
七、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
具备必要的储藏设施,严格控制质量 和水分含量,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 延缓品质下降;确保粮食油料储藏安全。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GB/T29890-2013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由国家粮食局 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11月12日发布,2014 年4月11日实施
一、粮食、原粮、成品粮 ★ 粮食:原粮与成品粮的统称。 ★ 原粮:未经加工的粮食的统称。如:
小 麦、玉米、稻谷、各种杂粮和豆类。 ★ 成品粮:原粮经过加工而成的符合一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陕西省储备粮管理公司
吴锋
关于印发《粮油安全储存守则》和《粮库安全生 产守则》的通知国粮储(2016)234号2016年10月20 日发)
为加强粮油安全储存和行业安全生产指导,规 范从业人员的作业与管理行为,提升粮油安全储存 和粮库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有效消除隐患,切实防 范事故,确保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编制了《粮油 安全储存守则》《粮库安全生产守则》(以下简称 “两个守则”),与《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 共同形成粮食行业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的问责制度 与行为准则。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3篇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3篇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第一篇:前言及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和油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保障的基础。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指粮油储藏行业针对粮油的储藏、保管和管理制定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其主要用途是规范粮食安全和油品供应的质量和数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规范主要包括粮油的分类、储藏和管理标准、保鲜技术、防虫措施和储藏设备等方面的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粮油储藏和管理的人员和单位,可以作为技术交流和行业标准的参考。

第二篇:分类、储藏和管理标准1. 粮油的分类标准粮食和油品是需按不同的品种和质量等级进行分类的。

对于粮食,国家已经制定了统一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GB5474-2013《粮食分级标准》、GB/T 17891-1999《小麦分级标准》等。

对于油品,可以根据其成分、酸值、水分、色泽等指标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油品分为动植物油、精炼和非精炼油。

其中,精炼油的酸值和水分较低,色泽较清澈,品质更高。

2. 储藏和管理标准储藏和管理标准是指为保证粮油品质、数量安全,应该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布局。

应根据储量和使用频次设计储藏库房的布局,避免粮油混存或错放。

(2) 严格检查。

担任储藏管理员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必须对每批粮油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定期检测。

定期对储藏库房进行检测,检查库房内部环境、温度、湿度等情况,确保粮油品质和储存安全。

(4) 规范操作。

所有储藏和管理操作应按规定操作,清理通风设备、防虫设施和消防设备等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5) 粮油流动控制。

为保障粮油特别是易腐坏变质油品的品质和安全,应该建立严格的流动控制制度,避免污染和损失。

第三篇:保鲜技术、防虫措施和储藏设备1. 保鲜技术为了保障粮油的质量和数量,储藏管理者需要掌握相关保鲜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温度。

低温有助于粮油的储藏,温度降低1℃,可使储藏寿命增加10%,粮油储存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摄氏2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标准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标准

6、根据入仓粮食和油料的质量、仓房 条件和预期储藏期限合理堆存,减少重复搬 倒。
7、包装粮食和油料的堆码要合理交错、 骑缝堆码、整齐牢靠,避免歪斜,粮垛应距 墙、柱0.6米以上;高水分粮食码垛不超过3 米,油料不超过1米;确保设施及人员安全。
8、大宗原粮宜采用散装储粮,粮面堆 高不应超过设计装粮线。长期储存的粮食, 应平整粮面。
二十、稻谷储藏技术要点
★ 稻谷不耐高温,储存品质变化快。宜
采用准低温、低温、气调、四合一等储藏技 术,安全水分条件下可储藏2—3年。
★ 储藏技术要点:安全水分通风降温时,
宜采用轴流风机。第四至第七储粮生态区要 做好防止粮温升高及害虫防治工作,特别是 谷蠹、米象和玉米象的防治。
二十一、玉米储藏技术要点
★ 三低储藏是指达到双低储藏效果后, 再降低粮温的储藏技术组合。
★ 四合一储藏:在储粮仓房中采用计
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 物冷却等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及优化组合。
七、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
具备必要的储藏设施,严格控制质量 和水分含量,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 延缓品质下降;确保粮食油料储藏安全。
2、能够承载粮堆的动、静荷载。能够 满足储粮防潮、防水、气密、隔热、通风、 防止有害生物危害的要求。减少不利环境条 件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储粮的影响,保障粮 油储藏安全。
3、粮仓应远离污染源、危险源,避开 行洪和低洼水患地区,应便于进出仓作业。
4、地下仓应选择山体宽厚、地质坚固、 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的地方。
★ 半安全水分介于安全水分与危险水分之 间的水分含量。
★ 高水分粮油是指水分含量超过安全水分 最高值的粮食或油料。
四、粮仓、粮仓类型
粮仓是指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安全储粮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一、製作加工指南
1、用料要求
(1)粮油新鲜,無污染,無虫害;
(2)使用原料完整,表面不得有毒害物質;
(3)使用的處理工藝務必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滋生细菌及其它病原体。

2、工藝要求
(1)粮油必須在清洁、室溫下加工,嚴禁使用油脂类物料;
(2)处理工节必須采用改良型包装材料制作并按照食品容器和包装要求进行洁净消毒;
(3)運輸条件一定要滴燈能承受長期的地下暗室、乾燥性及溫度降度;
(4)处理工节必须在該儲存、運輸環境下加以防腐措施,如:加熱、熱風烘乾及使
用有機防腐物;
(5)嚴格控制與其它貨物的混拌,保證原料的品質。

二、储存技术要求
1、粮油儲存條件要求
(1)一般粮油配以良好環境下,溫度低於25℃,濕度低於70%下儲存;
(2)特殊粮油可以采取中溫、低濕度或較低溫度無水現象儲存,保證粮油的質量品質;
(3)此外,粮油一定要存放在干燥、散熱、通風、集尘等方面比較理想的復特殊儲
存設備中,還可以使用時效檢測儀加以檢測,避免滋生虫害,污染物及損害消費者的安全。

2、儲存期限
(1)一般粮油儲存期限可以長達1年;
(3)特殊粮油儲存持續時間取決於環境條件,可以長達3-5年。

1、檢測方法
粮油品質檢測方法一般采用藥品指南與檢測法規制定的抽樣檢測和檢驗技术,以保證
全部批次粮油品質合格。

2、食品安全
粮油一定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特別是有毒物質要達到衛生標準,保證其清潔、安全。

3、記錄查核
粮油品質的檢測記錄應嚴格管理,查測技術及檢驗報告應隨時安全保存,以做為檢驗
品質的有效數據。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1. 简介在当今社会,粮油的安全储存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粮油作为人类的基本生活物品之一,如何正确、科学地储存,成为了各个家庭和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粮油安全储存的基本原则和守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粮油的品质和安全性。

2. 温湿度控制粮油的安全储存首先要注意温湿度的控制。

适宜的温湿度能够延长粮油的保质期,并防止其受潮结块、生霉变质。

一般来说,粮食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湿度应保持在60%以下。

而油品的储存则应控制在10℃以下,湿度要求较低,最好在30%以下。

3. 光照防护光照是影响粮油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粮油中的维生素和脂肪酸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因此,在储存粮油时,应尽量避免直接阳光的照射。

同时,要选择防光性能好的储存容器,并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以减少光照对粮油的影响。

4. 氧气隔绝氧气是造成粮油品质下降和脂肪酸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粮油在储存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防止氧气进入粮油容器中。

可以采用真空封装或利用氮气进行保护,有效隔绝氧气的进入。

此外,在使用粮油时,应尽快将其密封,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防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5. 防潮防湿防潮防湿是粮油安全储存的重要环节。

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粮油的霉变和变质,严重影响其品质和食用安全。

因此,在储存粮油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潮湿的地方,尽量避免与水源接触。

同时,储存容器也要具备防潮防湿的功能,比如使用密封性能好的塑料袋或密闭罐等。

6. 避免异味交叉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味道,如果粮油与其他食品放在一起储存,会导致味道的交叉污染。

为了保持粮油的原有口感和香味,应尽量避免粮油与其它有强烈气味的食物一同储存。

此外,应定期清洁储存容器,避免霉菌和异味的滋生。

7. 定期检查和消毒为了确保粮油的安全储存,定期检查和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定期检查粮油的容器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渗漏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基本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油进出仓、粮油储藏期间的粮情与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以及油脂储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和植物油的储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8115 粮食包装麻袋GB/T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913 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GB/T 18835 谷物冷却机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2497 粮油储藏熏蒸剂使用准则GB/T 22498 粮油储藏防护剂使用准则GB/T 24534 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GB/T 24905 粮食包装小麦粉袋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77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 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 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5 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 1207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LS 1212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T 1213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 8001 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LS 8004 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建标118 植物油库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粮油 grain and oils粮食、植物油料和植物油脂的总称。

3.2粮食 grain包括稻谷、小麦、玉米、杂粮、豆类等原粮、成品粮及糙米等中间产品。

3.2.1原粮 unprocessed grain从农田收获后经过收打脱粒而未经碾磨加工的稻谷、小麦、玉米、杂粮、豆类。

3.2.2成品粮 product grain原粮经过碾磨加工后的产品,如面粉,大米等。

3.3油料 oil-bearing materials制取植物油、脂原料的统称。

3.4植物油 plant oil从植物的子实、果肉、胚等组织经压榨或浸提所得的油脂,亦称植物油脂。

3.5储粮有害生物 stored grain pest粮食储藏过程中危害粮食与油料的昆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3.6安全水分 safe moisture content在常温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能够在当地安全度夏而不发热、不霉变的水分含量范围。

3.7半安全水分 semi-safe moisture content在常温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在当地气温较低季节可短期储藏而不能安全度夏的水分含量范围。

3.8危险水分 dangerous moisture content在常温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极易发热霉变的最低水分含量。

3.9高水分粮油 high moisture grain and oils水分含量超过安全水分的粮食或油料。

3.10粮堆结露 dewfall of grain mass粮食和油料储藏过程中由温差造成的粮食水分快速上升甚至在粮粒及围护结构表面出现凝结水的现象。

3.11粮情 condition of stored grain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粮堆温度、粮食水分含量、感染储粮有害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粮堆气体成分及浓度,以及仓内外温湿度等情况。

3.12粮仓 granary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建筑物。

3.12.1房式仓 house type warehouse外形如平房屋或楼房的粮仓,包括平房仓、高大平房仓、楼房仓。

3.12.1.1平房仓 horizontal warehouse仓房跨度21 m以下,可堆粮高度达6 m以下的房式仓。

3.12.1.2高大平房仓 large size horizontal warehouse仓房跨度21 m以上,可堆粮高度达6 m以上的房式仓。

3.12.1.3楼房仓 multi-storied warehouse多层的房式仓。

3.12.2筒式仓 vertical silos外形如筒状的粮仓,包括浅圆仓、立筒仓。

3.12.2.1浅圆仓 squat silo仓内直径一般不小于20 m,仓壁高度与仓内直径之比小于1.5的筒式仓。

3.12.2.2立筒仓 silo除浅圆仓之外的的筒式仓。

3.13地下仓 underground bin建于地下或半地下的粮仓,如岩体地下粮仓(如平洞仓、立洞仓)和土体地下粮仓(如窑洞仓、喇叭仓)等。

3.14土堤仓 bunker storage四周筑堤,入粮前下铺防水材料,入粮后上覆蓬布等防水材料的简易储粮设施。

3.15常温储藏 conventional technique of grain storage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储藏的粮油采取清洁卫生、自然通风、定期检测粮情等一般技术处理和常规管理措施的储藏方法。

又称常规储藏。

3.16低温储藏 low temperature storage粮堆平均温度常年保持在15℃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高于20℃的储藏方式。

3.17准低温储藏 quasi-low temperature storage粮堆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高于25℃的储藏方式。

3.18低氧 low oxygen粮堆中氧气浓度低于12%。

3.19缺氧 oxygen dificit粮堆中氧气浓度低于2%。

3.20双低储藏 double-low storage实现低氧后再进行低剂量磷化氢熏蒸的储粮技术组合。

3.21三低储藏 triple-low storage达到双低储藏效果后,再降低粮温的储藏技术组合。

3.22四合一技术在高大平房仓或浅圆仓、立筒仓中采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和谷物冷却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及其应用技术组合。

3.23常规熏蒸 conventional fumigation在密闭仓房或粮堆内,施用常规用药剂量的熏蒸剂,依靠熏蒸气体自然扩散的熏蒸技术。

3.24低剂量熏蒸 low dose fumigation在低氧粮堆中或采用环流熏蒸时,施药量低于常规剂量的磷化氢熏蒸技术。

3.25植物油库 vegetable oil depot收发和储存符合国家标准的散装植物油的独立或加工厂附属的仓库或设施。

3.26油罐 oil tank用于装植物油的立式圆筒形固定顶钢制焊接容器。

3.27护油堤 protection oil dike用于防止油罐破裂时油脂流失的防护围堤。

3.28集油池 oil collecting sump设置在地平面以下,用于收集油脂的钢制容器。

3.29双温曲线图 double temperature curve diagram油脂储藏期间的油温和罐外气温变化曲线图。

3.30三温曲线图three temperature curve diagram粮食与油料储藏期间的粮温、仓内空间温度和仓外气温变化曲线图。

4 粮食与油料储藏4.1 粮食与油料储藏的基本要求4.1.1 基本要求具备必要的储藏设施,严格控制入仓粮食与油料质量,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粮食与油料储藏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下降。

4.1.2 选择储藏技术应考虑的因素粮食与油料储藏过程中应根据以下情况采取适当的储藏技术,达到4.1.1的要求。

——所处储粮生态区域的特点。

——储藏粮食与油料的种类,粮食与油料本身的耐储性、耐热性和感染的有害生物等储藏特性。

——粮食与油料的水分,微生物感染情况,入仓质量情况以及最终用途。

——仓储设施及设备性能、储藏温度、湿度、粮堆气体成分和储藏时间等储粮环境条件。

4.1.3 我国各储粮生态区域的特点和主要储粮措施——根据我国各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可划分为7个储粮生态区域。

第一区:高寒干燥储粮区;第二区:低温干燥储粮区;第三区:低温高湿储粮区;第四区:中温干燥储粮区;第五区:中温高湿储粮区;第六区:中温低湿储粮区;第七区:高温高湿储粮区。

——在第一区和第二区,应重点防止过度失水影响储粮加工品质并造成质量损失;在第三区应重点做好降水和微生物的控制;在第四区和第六区,应迅速将粮油水分降到安全水分,防止虫害感染;在第五区和第七区,应重点防止储粮品质下降和有害生物的危害。

——我国各储粮生态区域的主要储粮措施见附录A。

4.2 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4.2.1 粮仓基本要求4.2.1.1 应根据粮食储备、中转、收纳功能的需要,建设相应粮仓设施,配置相应的设备。

4.2.1.2 粮仓的结构应能够安全承载粮堆的动、静载荷,能够满足储粮防潮、气密、隔热的要求,减少不利环境条件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储粮的影响,防止有害生物危害,保障粮油安全储藏。

4.2.1.3 粮仓建设应符合国家粮油仓库建设的相关规定,应远离污染源、危险源,避开行洪和低洼水患地区;应便于进出仓作业。

平房仓的结构应符合GB50320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筒仓的结构应符合GB 50077的规定,钢板筒仓的结构应符合GB 50322的规定。

4.2.1.4 地下粮仓应选择山体宽厚、地质坚固、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的地方。

仓体应能承受储粮、仓顶覆盖层以及车辆、设备产生的动、静载荷;应整体敷设防潮层;地下仓进出口要避开山体汇水线;应有防护门、防鼠门和隔热设施;应设置通风系统,与外界相通的孔道应有密闭措施。

4.2.1.5 仓内地面应完好、平整、坚固并设防潮层。

4.2.1.6 墙体内侧墙面应完好平整并设防潮层;墙体无裂缝;墙壁与仓顶、相邻墙壁、地面结合处应严密无缝;墙面应按设计最大的仓容量标明装粮线及高度标尺,并在装粮线处设置密封槽。

4.2.1.7 用于低温储藏的仓房墙体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传热系数要求如下:——第五和第七储粮生态区域,在0.46 W/m2·K~0.52 W/m2·K之间;——第四和第六储粮生态区域,在0.52 W/m2·K~0.58 W/m2·K之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储粮生态区域,在0.58 W/m2·K~0.70 W/m2·K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