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安徽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安徽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安徽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引言安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储藏粮油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安徽地区的粮油储藏行为,保证粮油质量和安全,本文提出了安徽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2. 调控温湿度粮油储藏温湿度的调控是保证粮油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粮油的特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湿度。

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储藏温度:应根据粮油的特性和储存条件合理调节温度。

一般来说,粮油储藏温度宜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

•储藏湿度:湿度对于粮油是否易受潮、发霉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粮油储藏湿度应控制在55%~65%之间。

2.1 温度调控粮油储藏温度的调控需要根据不同储藏方式和粮油特性进行合理安排。

以下是常用的温度调控措施:•外部温度调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绝缘材料的选择,减少外界温度对储藏温度的影响。

•内部温度调节:可以通过空调、通风设备和降温设备等手段对储藏室内温度进行调控。

•温度监测:储藏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2 湿度调控湿度调控是防止粮油受潮、发霉等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湿度调控措施:•环境湿度调节:通过通风设备、加湿设备和除湿设备等手段对储藏环境湿度进行调节。

•粮油防潮处理:在储藏前对粮油进行防潮处理,如包装密封、干燥处理等。

•湿度监测:储藏过程中需要对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通风防虫通风防虫是粮油储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通风防虫的相关措施:•定期通风:储藏过程中定期进行通风,保持粮油储藏环境内的空气流通。

•精密筛选:在储藏前对粮油进行精密筛选,将感染虫害的粮油剔除。

•虫害监测:定期对储藏环境和粮油进行虫害监测,一旦发现虫害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 包装和标识正确的包装和标识可以有效地保护粮油,并方便管理和使用。

以下是包装和标识方面的规范要求:•包装材料:应选择符合卫生、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如食品级纸箱、塑料袋等。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品,其储藏技术规范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指在储藏过程中,对粮油质量、安全和储存效果等方面的要求,是保证储藏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

一、储藏环境条件(一)温度温度是影响粮油质量和储存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的粮油品种,储藏时所需的温度也有所不同。

若储藏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粮油氧化加速,容易产生异味,影响质量;若温度过低,会影响粮油的流动性,使其变得粘稠,也会产生异味。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粮油的温度应该根据其品种和特性来决定。

具体要求如下:1.谷物类储藏温度应低于20℃,油脂类储藏温度应在0℃~5℃之间。

2.酱油、醋、酒等发酵系列应保持在10℃~20℃之间,低于0℃或高于25℃均会影响其品质。

3.瓶装橄榄油应储存在温度低于25℃的环境中,常温存放也不应超过6个月。

(二)湿度湿度也是影响粮油储存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加速粮油的氧化反应,使其变质;过低的湿度则会使粮油流失水分,从而影响品质。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粮油的湿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不同品种的粮油其湿度要求不同,具体要求如下:1.稻米、小麦等谷物类应储存在相对湿度在60%~70%间的环境中。

2.酱油、醋、酒等发酵产品的湿度应保持在75%~85%之间。

3.橄榄油、花生油等油脂产品的湿度应低于60%。

(三)通风性通风性是影响粮油品质和储存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保持储藏环境的通风性可以有效地预防霉变和异味产生。

在储藏过程中,要合理调控储藏室的通风量,保证储存环境空气流通,防止潮气过重,出现霉变。

同时,为了避免室内异味的影响,应采取适当的空气净化措施,保证通风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1.谷物类储藏密闭度不宜过严,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空气流通。

2.油脂类保质期长,储存密闭度要求较高,通风量应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异味产生。

粮油保管培训讲义-讲课用资料

粮油保管培训讲义-讲课用资料

粮油保管员基础知识第一节粮油商品基础知识一、粮油商品的分类粮食是指人类主食食料的统称。

是指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和油料的统称。

一般指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果实。

1、原粮、成品粮原粮:是指收获后未经过加工的粮食的统称。

分为谷类、豆类、薯类成品粮:是原粮经过碾磨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粮食成品2、油料与油脂(1)油料:油料指的是用来制取油脂的植物原料。

(2)油脂:油脂是油料经压榨或浸提等工艺制取得到的符合一定质量的油脂成品,3、粮油副产品:粮油副产品是指粮油经加工除主产品以外的其它副产物。

4、粮油食品:粮油食品是指以粮食或粮油副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5、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采取一定措施减少不应有的储藏损耗,节约保管费用,为企业建设积累资金。

粮油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干燥、低温、密闭。

6.粮油储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有三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人口增长问题,现有人口已突破65亿;第二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耕地将更少;第三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

因此,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

)重要性:我国有13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

必要性: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人口众多,保持常年供应,以备急用;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在同一地点;收购原粮,销售成品粮;故需要大批粮食储存。

7、为什么要进行粮油储藏?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粮食。

粮食储藏对粮食的及时收购、按时调运、准备加工、保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粮食储藏是保证流通顺利进行的手段。

粮食形势和粮食价格对市场、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粮食储藏好像水库,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藏量,粮食流通市场就像流水一样会被中断。

因此,搞好粮食储藏,管好“蓄水库”,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粮食流通顺利进行。

第二,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总8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五、储粮生理 (21)六、粮油储藏技术 (33)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八、粮油仓储管理 (49)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

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散落性(1)散落性的概念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

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①粮粒的物理状态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

20080614 am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4节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p137-140四、气调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气调储藏概念在密封粮堆或气调仓库中,采用生物降氧或人工气调的方法,改变粮堆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使之产生一种防治储粮害虫,抑制霉菌繁殖,降低储存粮食生理代谢的气体。

从而达到保持粮食品质,确保粮食安全的目的。

这种以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增加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叫气调储藏。

我国的气调储藏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仰韶文化时期已有气密性的缸、坛、窖藏。

新中国成立后、气调储藏技术更有较快发展。

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已有稻谷、玉米、豆类、油料、大米、油品等二十多个粮种采用了自然缺氧气调储藏。

人工气调储藏也有了较大进展,并致力于气调技术和气调保鲜理论的研究。

实践证明,气调储藏对保持粮食品质、防虫和防霉等方面均较之常规储藏更具明显的优越性和储藏效应。

1.气调储藏防治虫害的作用储粮害虫的生活条件,与所处环境的气体成分、温度、湿度分不开。

粮堆中氧气浓度的降低和二氧化碳(或氮气)浓度的增加都能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见表2-30)。

只要仓房的气密性好,维持一定的时间可以得到很好杀虫效果。

在气调储藏中,杀虫效果除了与气体浓度有关外,温度、湿度、虫种和虫期以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杀虫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当氧浓度含量在2%以下,储粮害虫就能致死。

当有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混合气体同时起作用时就更具毒性。

杀虫率所需的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大气温度愈高,达到95%杀虫率所需的暴露时间则愈短,所以高温可以增加气调的效力。

此外、在比较低的湿度下处理比在较高的湿度下处理更为有效。

2.气调储藏抑菌防霉的作用气体对真菌的代谢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将氧气降低至0.2%一1.0%,不仅控制了储藏物的代谢,也明显地影响到气体对真菌的代谢活动。

当粮堆氧气浓度下降到2%以下时,对大多数好气性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安全水分范围内的低水分粮以及粮食相对湿度在65%左右的低湿条件下,低氧对霉菌的控制,其作用尤为显著。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虫就是利用低温对害虫的影响。

(3)电离辐射防治。

主要辐射源有X射线、r射线和电子束。

(4)机械除虫。

5、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植物本身的抗虫性,以虫治虫,利用微生物防治。

八粮情检测应用技术基础知识1、类型:(1)计算机、测温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采集器)、测温电缆。

(2)计算机、测温主机、测控分机、测温电缆。

(3)计算机、测控分机、分线器(采集器)、测温电缆。

2、工作原理:是把传感器所感应到的信号变化,通过测温电缆、分线器(采集器)、测温主机传到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保管人员在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可以随时观察到粮堆内外温湿度变化情况。

3、主要技术要求:(1)系统功能要求:粮情检测功能,智能分析功能,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数据显示功能,数据打印功能,报警功能,自动控制功能,故障诊断功能,网络功能和扩充功能。

(2)硬件技术要求:计算机、元器件要求、测温电缆要求、通信电缆和电源电缆要求、抗干扰要求、防护要求、安全要求、防爆要求、工艺要求。

(3)软件技术要求: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

第五节安全知识一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安全生产的定义和内容1、安全生产: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

2、概念区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险,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3、安全生产的意义: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4、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劳动保护的任务:(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消除工伤事故。

(2)积极开展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3)搞好劳逸结合,保证职工精力充沛。

(4)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对劳动妇女进行特殊保护。

6、劳动保护的方法:(1)加强领导,综合管理。

(2)贯彻法规,加强法制。

(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4)加强安全教育,改善劳动条件。

(5)提高劳动保护的科技含量。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43、48条。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3篇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3篇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第一篇:前言及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和油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保障的基础。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指粮油储藏行业针对粮油的储藏、保管和管理制定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其主要用途是规范粮食安全和油品供应的质量和数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规范主要包括粮油的分类、储藏和管理标准、保鲜技术、防虫措施和储藏设备等方面的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粮油储藏和管理的人员和单位,可以作为技术交流和行业标准的参考。

第二篇:分类、储藏和管理标准1. 粮油的分类标准粮食和油品是需按不同的品种和质量等级进行分类的。

对于粮食,国家已经制定了统一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GB5474-2013《粮食分级标准》、GB/T 17891-1999《小麦分级标准》等。

对于油品,可以根据其成分、酸值、水分、色泽等指标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油品分为动植物油、精炼和非精炼油。

其中,精炼油的酸值和水分较低,色泽较清澈,品质更高。

2. 储藏和管理标准储藏和管理标准是指为保证粮油品质、数量安全,应该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布局。

应根据储量和使用频次设计储藏库房的布局,避免粮油混存或错放。

(2) 严格检查。

担任储藏管理员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必须对每批粮油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定期检测。

定期对储藏库房进行检测,检查库房内部环境、温度、湿度等情况,确保粮油品质和储存安全。

(4) 规范操作。

所有储藏和管理操作应按规定操作,清理通风设备、防虫设施和消防设备等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5) 粮油流动控制。

为保障粮油特别是易腐坏变质油品的品质和安全,应该建立严格的流动控制制度,避免污染和损失。

第三篇:保鲜技术、防虫措施和储藏设备1. 保鲜技术为了保障粮油的质量和数量,储藏管理者需要掌握相关保鲜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温度。

低温有助于粮油的储藏,温度降低1℃,可使储藏寿命增加10%,粮油储存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摄氏20℃。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培训课件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培训课件
多样性和实用性
不同职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简明扼要的行业公约、职 工守则和道德规范等形粮式油保,管使员职职业技业能道培训德在职业实践中显现 出极大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七、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使受教育者养成奉献社会、爱岗敬 业、纪律严明、开拓创新的道德情 操,并在工作中自觉地按照职业道 德规范调整其职业行为,忠实地履 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粮食中的薯类,其食用部分是植物的块根或块茎,它 们是由根或茎积累养分膨大而成的,其实质是变态了 的根或茎,所以它们的结构组成与一般的粮食、油料 不同。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培训
(三)主要粮油籽粒的形态与结构
(具体见下发的资料)
1.稻谷 2.小麦 3.谷类杂粮 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粟
(lì)、黍(shǔ)和稷(jì)、燕麦、荞麦。 4.豆类 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 5.薯类 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 6.油料 包括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培训
二、道德的概念及特点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当前,“道德”一词已引申
为规则、规范、行为品质以及人们对善恶的评 价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道德的特点是通过社会舆论、说服教育和自觉 自愿行为来起作用的。
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渗透于各种社
会关系中,它既是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
染。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
第一节 粮油商品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和训练,了解有关粮油品种、
粮油营养成分、粮油质量标准的基础知 识,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粮食储藏技术 的相关知识打好理论基础。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培训资料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所有开展粮油储存业务的企业。

本标准确立了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原理、基本储藏技术要求和有害生物控制的一般性原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5520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
GB/T 18835谷物冷却机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
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
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
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LS/TXXXX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粮油 grain and oils
各种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如大米、面粉、油脂等)的总称。

3.2
储粮有害生物 stored grain pest
危害储藏粮油的脊椎动物(鼠类和鸟类)、无脊椎动物(储粮害虫、螨类)和微生物。

3.3
安全水分 safe moisture content
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为6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4
半安全水分 semi-safe moisture
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在65%~7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5
危险水分 dangerous moisture
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始终高于75%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6
露天储藏 outdoor storage
将粮食储藏于土堤仓,简易棚仓或其它经特殊处理的露天货位上的储粮方式。

3.7
房式仓 warehouse
形状如普通房屋和楼房的地上粮仓,如平房仓、拱板仓、楼房仓及高大平房仓等。

3.8
浅圆仓 squat sino
又称矮圆仓,是一种仓壁高度与仓内直径之比小于1.5的圆筒式地上粮仓。

仓壁主体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为250 mm~270 mm。

3.9
筒仓 sino
又称立筒仓,是一种仓壁高度与仓内直径之比大于1.5的
圆筒式地上粮仓,包括钢筋混凝土筒仓、砖砌筒仓、钢板仓
等。

3.10
地下仓 underground bin
建于地下或半地下的粮仓,如平洞仓、立洞仓、土窑仓、
喇叭仓等。

3.11
低温储藏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将储粮温度常年控制在15℃以下,达到储粮品质保鲜、抑制有害生物生长与危害目的的储粮技术;
3.12
准低温储藏 quasi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将储粮温度常年控制在20℃以下,达到延缓储粮陈化、抑制虫霉生长与危害目的的储粮技术。

4 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原理
4.1 影响粮油储藏的相关因素
4.1.1 技术因素
粮油储藏是粮油收获以后到消费以前必须经过的流通环节,其目的是保证粮油产后到提供利用期间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粮油储藏技术是保证粮油安全储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先进的技
术和合理的技术组合不但能保证粮油储藏安全,而且能够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