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幼儿园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精品教案美丽的太阳光(科学)(大班)
幼儿园大班彩色的阳光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彩色的阳光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 学习用放大镜观察太阳光下的颜色变化。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太阳光下的颜色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 掌握用放大镜观察太阳光下的颜色变化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透明玻璃片、凸透镜(放大镜)、白色纸张、彩笔。
2. 实验材料:三棱镜、水、白色塑料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阳光的温暖和颜色。
回到教室后,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阳光?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探索太阳光的颜色:1. 教师展示透明玻璃片和凸透镜(放大镜),讲解使用方法。
2.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白纸,发现纸上的颜色变化。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光下的颜色变化,让幼儿说出看到的颜色。
3. 实验:彩色阳光1.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并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颜色变化。
3.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让幼儿描述看到的颜色。
5. 拓展活动:幼儿用彩笔在白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颜色,感受颜色的丰富性。
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阳光直射。
2.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幼儿的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带领孩子在家中尝试用放大镜观察太阳光,记录下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并与同学分享。
2. 艺术创作:让孩子用彩色纸、彩泥等材料创作出太阳光的颜色,展示在班级中。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完成实验。
2. 询问幼儿对太阳光颜色组成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过程的回忆。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七彩太阳光

大班科学教案七彩太阳光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
在大班的科学教案中,我们可以采用七彩太阳光实验,引导幼儿探索光和颜色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太阳光的本质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紫外线灯(或日光灯)。
2. 一块蓝色、黄色、红色、白色和黑色的底色纸板。
3. 一块铝箔纸。
4. 一些半透明的颜色塑料片或颜色透明纸。
5. 一些透明的玻璃杯。
三、活动流程: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太阳光的颜色。
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太阳是什么颜色?我们经常见到的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2. 解释太阳光的本质。
告诉幼儿,太阳是一种星体,发出的光包含了许多颜色的光波,这些光波弯曲后就形成了彩虹。
3. 进行实验一:七彩太阳光。
将紫外线灯或日光灯打开,对着纸片,幼儿可以看到纸片上出现了七种颜色的光斑。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光斑的颜色。
4. 进行实验二:颜色与光的相互作用。
拿出不同颜色的底色纸板,放在光源下,观察纸板上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斑会与纸板的颜色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纸板看起来与原来的颜色不同。
5. 进行实验三:颜色的混合。
将不同颜色的塑料片或透明纸放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用光源照射,观察并描述玻璃杯中的颜色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颜色的光通过透明的塑料片或透明纸叠加在一起时,颜色会发生混合。
6. 进行实验四:铝箔反射光。
将一块铝箔纸展开,放在光源下,观察并描述铝箔上反射的光。
引导幼儿发现,铝箔会反射太阳光,使得光线看起来更亮。
7. 总结活动内容。
和幼儿一起回顾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帮助幼儿总结太阳光的特点和光与颜色的相互作用。
四、教师引导和评估:1.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思考和提问。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彩色的阳光精品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彩色阳光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色彩》第三节《彩色阳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通过三棱镜分解阳光;观察并描述彩色阳光特点;探索光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解光折射现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彩色阳光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光折射现象。
2. 教学重点:观察彩色阳光,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棱镜、白纸、彩笔、画纸。
2. 学具:每组一个三棱镜、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阳光,让幼儿观察阳光照在物体上颜色。
(2)提问:“阳光是什颜色?为什阳光照在物体上会有不同颜色?”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三棱镜分解阳光,让幼儿观察白纸上七彩光。
(2)讲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3)解释光折射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三棱镜分解阳光,观察并描述彩色阳光特点。
(2)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彩色阳光。
4. 小组讨论(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彩色阳光特点,分享观察心得。
(2)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光折射现象?”六、板书设计1. 彩色阳光太阳光 = 红、橙、黄、绿、蓝、靛、紫2. 光折射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光折射现象。
2. 答案:如:水池底部光线、玻璃球中光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彩色阳光,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兴趣。
但在讲解光折射现象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较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光折射现象,并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增强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彩色的阳光》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彩色的阳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大班科学领域,以《多彩的阳光》为主题,通过探究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图案,使幼儿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2. 帮助幼儿感知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3.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太阳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的彩色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棱镜、透明塑料袋、水、白色卡片、彩笔。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水、白色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太阳光吗?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自由回答)2. 实验操作: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看看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演示实验,幼儿观察)师: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形成了什么颜色?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观察、思考、回答)3. 讨论交流:师:太阳光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呢?(幼儿回答)师:为什么太阳光会变成这些颜色呢?(幼儿自由讨论)4. 实践活动: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塑料袋、水和白色卡片,试着做出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5. 展示分享: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用语言描述一下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幼儿展示、分享)六、板书设计太阳光→ 三棱镜→ 彩色图案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太阳光,并用彩笔画出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答案: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的彩色图案。
2. 请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太阳光的彩色图案。
答案:太阳光的彩色图案就像彩虹一样,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如雨后的彩虹等。
幼儿园科学美丽的太阳光优秀教案

幼儿园科学美丽的太阳光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美丽的太阳光”。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太阳光的重要性和太阳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太阳光的基本特征,知道太阳光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资源,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太阳光的重要性,以及太阳光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掌握太阳光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玩具、放大镜、手电筒、彩色笔、画纸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阳光,观察阳光下的景物,让幼儿初步感知太阳光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能玩具、放大镜聚焦阳光等实验,让幼儿了解太阳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太阳光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太阳光可以让我们看清世界、太阳光可以帮助植物生长等。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太阳光。
如:在阳光下怎样保护眼睛?为什么夏天要穿浅色衣服?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关于太阳光的画作,展示太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的美好。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太阳光的重要性,引导幼儿珍惜资源,节约用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太阳光2. 板书内容:太阳光的基本特征太阳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珍惜资源,节约用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太阳光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创作一幅关于太阳光的画作。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太阳光的作用答案:幼儿向家人介绍太阳光的作用,如:太阳光可以帮助植物生长、太阳光可以让我们看清世界等。
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教案

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教案教案: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美丽的太阳光》一章。
该章节主要围绕太阳光的特性、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太阳能等方面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太阳光的来源、太阳光的特性(如光谱、强度等)、太阳的重要性(如提供光和热能、促进生物生长等)以及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光的来源和特性,知道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太阳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光的来源、特性和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阳光灯、光谱仪等。
2. 学具:观察日记本、画笔、彩色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阳光灯,让学生感受太阳光的照射,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光下的物体影子,引发学生对太阳光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介绍太阳光的来源、特性和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讲解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教育学生珍惜太阳能。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光谱仪,展示太阳光的光谱,让学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太阳能的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太阳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太阳能的措施。
5. 小组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彩纸制作太阳能电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太阳光1. 来源:太阳2. 特性:光谱、强度等3. 作用:提供光和热能、促进生物生长等4.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5. 保护:珍惜太阳能,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观察日记:让学生观察太阳光下的物体影子,记录下来,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大班)教学设计

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大班)教学设计Theme inquiry activity: beautiful sunlight (Sci ence) (large class) teaching design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大班)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课时:实验、记录活动目标:1、通过自主的探索、观察,发现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颜色的方法:如借助吹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背面、透明薄膜折射等,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初步尝试记录实验结果,通过有层次的记录培养幼儿完整、系统、慎密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记录:记录表《美丽的太阳光》;含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色笔4组;活动过程:一、发现问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你是怎样发现的?(肥皂泡、玻璃杯等)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想一想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可以看到太阳光的颜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太阳光的颜色吧!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
)1、小组活动前的准备:(交代常规、方法)(1)出示、介绍各种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 光碟、透明薄膜若干,请孩子们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太阳光的颜色。
(2)分组:将幼儿分为5组,教导孩子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024年幼儿园科学美丽的太阳光优秀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科学美丽的太阳光优秀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太阳光的特性及作用。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思考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掌握太阳光的特性和作用。
2.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图片:太阳、阳光、阴影、太阳能等。
2.实物:太阳光下的物体、太阳光下的水、太阳能灯等。
3.多媒体:科普视频、音乐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太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太阳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太阳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认识太阳光(1)教师播放科普视频,让幼儿了解太阳光的来源、特性和作用。
(2)教师与幼儿互动,讨论太阳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实验探索(1)教师准备太阳光下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变化。
(2)教师准备太阳光下的水,让幼儿观察水在太阳光下的变化。
(3)教师与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太阳光的特性。
3.太阳光的作用(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太阳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4.太阳能利用(1)教师展示太阳能灯等实物,让幼儿了解太阳能的利用。
(2)教师与幼儿讨论太阳能的优点,如:环保、可再生等。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太阳光的看法。
(三)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太阳光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太阳光。
2.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感受太阳光的魅力。
五、作业与评价1.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太阳光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记录下来。
2.评价:教师根据幼儿的观察记录和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太阳光的特性和作用: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太阳光的温暖、明亮,以及它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化。
2.太阳光与生活的联系:教师通过实例和互动,引导幼儿认识到太阳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1.实验探索:教师设计简单的实验,如“太阳光下的水变热”和“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让幼儿通过亲身操作,理解太阳光的热能和光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大班)
第一课时:实验、记录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的探索、观察,发现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颜色的方法:如借助吹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背面、透明薄膜折射等,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初步尝试记录实验结果,通过有层次的记录培养幼儿完整、系统、慎密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记录:记录表《美丽的太阳光》;含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色笔4组;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你是怎样发现的?(肥皂泡、玻璃杯等)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想一想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可以看到太阳光的颜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太阳光的颜色吧!
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
)
1、小组活动前的准备:(交代常规、方法)
(1)出示、介绍各种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请孩子们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太阳光的颜色。
(2)分组:将幼儿分为5组,教导孩子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交代记录方法:教导幼儿正确的记录方法。
2、小组活动:(实验、观察、记录)
(1)观察太阳光的颜色:各小组拿取实验用品,分组观察太阳光的颜色。
(2)记录表格《美丽的太阳光》:将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的结论记录在表格中。
(培养幼儿记录的能力和完整、系统、慎密的思维方式。
)
三、结束活动:
记录完毕后,每组幼儿将实验用品、记录用具整理后交给老师。
将各组的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下一课时分享。
主题探究活动:美丽的太阳光(科学)(大一班)
——第二课时:分享、交流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