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doc

合集下载

农业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农业水利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了解农业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们选择了参加农业水利工程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农业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2. 掌握农业水利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和工程量计算;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工程管理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县XX乡XX村三、实习内容1. 规划设计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农田水利项目,了解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原则和目标;(2)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内容和方法;(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4)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评审和优化。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我们参观了正在施工的农田水利工程,了解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具体内容包括:(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4)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3. 管理阶段在管理阶段,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了解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1)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2)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内容;(3)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4)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掌握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工程管理意识: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增强了工程管理意识。

农田水力学实习报告

农田水力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田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农田水力学实习。

本次实习由XX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组织,在XX市某农业示范区进行。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农田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流运动、水力计算、水利设施设计等。

2. 掌握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方法。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农田水利设施考察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渠、排洪沟、泵站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结构、功能及运行原理有了直观的认识。

2. 农田水利基本原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农田水利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流运动、水力计算、水利设施设计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方法。

3. 灌溉工程设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组进行灌溉工程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灌溉区域划分、灌溉水量计算、灌溉系统布置、灌溉设备选型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灌溉工程设计能力。

4. 排洪工程设计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排洪工程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排洪区域划分、排洪水量计算、排洪系统布置、排洪设备选型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排洪工程设计方法。

5. 泵站运行与管理我们参观了当地的泵站,了解了泵站的结构、运行原理及管理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泵站运行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四、实习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工程设计,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方法。

4. 创新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提出改进方案,培养了创新意识。

五、实习总结农田水力学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农田水利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还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农业水利实习报告

农业水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水利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使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水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在某农业水利工程设计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农业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 掌握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技术指标;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对农业水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内容1.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基本流程和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农业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现场勘查、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图纸绘制、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

2.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所需技术指标我们学习了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所需的技术指标,如:灌溉水利用系数、排水能力、防洪标准、水土保持率等。

3. 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农业水利工程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如:现场勘查、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等,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实习期间,我们与设计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多个农业水利工程设计项目,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 注重细节,提高质量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要注重每一个细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

3. 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实习期间,我们与设计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充分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4. 热爱专业,献身事业通过实习,我们对农业水利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农业水利事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合集5篇)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合集5篇)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我们对农业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了解灌区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二、实习概况1、实习时间:2013年5月16日2、实习地点:三里屯枢纽、北张庄枢纽(均属于邯郸生态水网工程的建设项目)。

3、指导老师:三、实习内容1、邯郸生态水网工程简介邯郸生态水网工程,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启动。

邯郸市按照全市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东蓄、中调、西治”的生态水网建设。

东蓄,即在东部沟通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河四大骨干渠系,拦蓄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并实施水、林、路一体化建设,做好水林文章;中调,即实施连通两库“引漳入滏”、恢复高级渠“引水入沁”,将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水源调入主城区,为主城区水林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水源保障;西治,即在西部山区实施生态水保,搞好中小水库、生态水城和小型集雨设施建设,涵养生态水源。

2、第一站:三里屯枢纽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大巴沿民有一干渠到达三里屯水电站。

三里屯水电站位于磁县民有一干渠上,于2007年9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375.76万元,目前共安装有两台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为500千瓦。

其中民有北干渠系东部生态水网骨干输水渠道,渠首为岳城水库,穿越磁县、临漳、成安三县,全长52.9公里。

该渠道西高东低,总落差达二十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在这里,向南有一条支渠,在渠口建有分水闸,干渠上建有节制闸。

向北有一条退水渠,当民有干渠水量超过正常流量时,可以打开退水闸门,沿退水渠把多余的水泄掉,再退水闸前面有发电厂房入水口,发完电的水经地下涵洞流回干渠下游,在发电厂房入水口的前面,建有一个小型溢流堰,当渠中水位超过发电水位时,自流经泄水洞流入干渠下游。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卫农田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田水利的工作内容和实践阅历,笔者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农田水利实习。

本报告旨在回顾实习期间的重要经历和所获得的收获,进一步总结和探讨农田水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实习经历1. 实习地点与时间我所参与的农田水利实习主要集中在江苏省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

实习时间从2021年6月开始,历时一个月。

2.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农田水利项目部的实地工作。

详尽包括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现场的平时管理和监督工作等。

我也有机会参与到小型浇灌系统的设计和植物种植方案的编制中。

在与一线工程人员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浇灌系统和设备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

3.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农田水利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有了更深度的了解。

特殊是在实地工作中,我亲身体验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学到了如何进行设计方案评估和现场管理,并且了解到了浩繁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对于日后的工作和进修都将有很大援助。

三、农田水利现状和问题1. 农田水利的现状目前,在农田水利方面,我国在水网建设和设施浇灌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由于农业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利用,农田水利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2. 存在的问题起首,由于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更重视于技术方面,对于生态环境的保卫和可持续进步缺乏足够的重视。

其次,农田水利的设施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恶化。

此外,一些农夫对于浇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影响了浇灌效果和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改进方案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方案和建议: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探究和科学评估,重视生态环境保卫和可持续进步。

2.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维护工作。

农业水利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精选6篇)

农业水利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精选6篇)

农业水利专业认知实习报告农业水利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精选6篇)一段难忘的实习生活结束了,相信你积累了不少实习心得,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得与失,好好写份实习报告了。

但很多人说起写实习报告都是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水利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水利专业认知实习报告1实习单位:实习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一、实训的目的、作用水利工程制图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绘制和阅读水工图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学生完成实训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制图的基本规定;了解水工图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图示特点;(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制水工图的技能和方法;(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水工图。

二、实训的要求和任务(1)本实训的重点是水工图的识读与绘制,适当介绍一些水工结构的构造特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工作的适应能力。

(2)实训中应注重学生的制图、识图训练,做好面授辅导,巩固所学理论,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识图的实训中,会涉及到水工建筑物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实践性强,可组织适当数量的参观,或运用实物照片、模型、录像等教学手段增强感性知识。

三、实训前的准备工作1、阅读教材及实习指导书的有关内容,并查阅相关的工程绘图技术规范。

2、领取仪器并检验(绘图板一块、绘图铅笔、三角尺、丁字尺、计算器等)。

实训内容:1.水工建筑物的表达方法。

2.水工图的尺寸表标注。

3.水工图的分类与用途。

4.阅读水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5.绘制水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组虽然进行的不是很顺利,但因此我们也掌握了一些绘图工作的经验:水工图的绘制,除遵循制图基本原理以外,还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表达方法,综合起来水工图有以下特点:水工建筑物形体庞大,有时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相差较大,水工图允许一个图样中纵横方向比例不一致。

农业水利工程实习报告(DOC)

农业水利工程实习报告(DOC)

一、实习概况(一)实习时间:2014.6.30-2014.7.17(二)实习地点:四川都江堰;云南省水富县、永善县。

(三)实习目的这次专业综合实习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实践性环节,可以使我们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进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

而作为农水专业的学生这次实习对我们的要求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项:①通过了解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状况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方面的经验,提高专业素质;②通过现场参观,调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③通过听专家报告,扩展知识面,巩固所学专业知识;④结合毕业设计内容,了解有关建筑物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案;⑤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优秀品质,培养专业感情。

二、实习内容(一)都江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弯道环流,岁必一修1.工程概况约在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发现成都平原是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较大的扇形平原,由于玉垒山拦住岷江东去的道路,江流被迫折转向西,流到宜宾,汇入长江,使得成都平原大部分土地得不到岷江的灌溉。

李冰充分地利用当地山川平原的优越性,提出了“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治理方案,经过精心计算,合理地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艰苦奋战了几年,终于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前256年,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工程特点——合理的天然布局(布置图见附图1)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农田水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

通过实地观察、实践操作,加深对农田水利学的理解,提高农田灌溉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当地的灌溉工程,并学习了农田水利学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水源调查:了解灌溉系统的水源,包括水库、河流和地下水。

2.水质检测:学习了如何检测灌溉水的水质,并了解到水质对农田灌溉的影响。

3.灌溉系统设计:学习了灌溉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确定灌溉面积、确定灌溉周期和水龄等。

4.灌溉设备操作:学习了如何操作灌溉设备,包括水泵、水管、喷灌器等。

5.灌溉技术研究:了解了当前农田灌溉技术的研究热点,例如滴灌、微喷灌和渗灌等。

三、实习成果在实习中,我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熟悉了农田灌溉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知识。

2.学会了使用一些水质检测仪器,能够对灌溉水进行简单的水质检测。

3.掌握了灌溉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够合理确定灌溉面积、灌溉周期和灌溉水量。

4.熟练操作了一些灌溉设备,如水泵和喷灌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修理。

5.对滴灌、微喷灌和渗灌等灌溉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观察了其在实际灌溉中的应用效果。

四、实习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农田水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灌溉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节约水资源,减少土地退化的风险。

同时,农田灌溉工作也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另外,我也发现农田水利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农民缺乏对灌溉技术的了解和掌握,需要提升其技术水平。

同时,在一些地区,灌溉设施的建设仍然滞后,存在水利设备老化、管网破损等问题。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学实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农田灌溉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增强了我在农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未来,我将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学实习报告篇一:农田水利学实验报告土壤入渗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小组成员:章坤吴文波陈坤菲迪小组编号:XX.4.22一、数据处理菲利普公式拟合,用x替换t1/2,添加二次多项式函数趋势线,如下:则可得菲利普公式It=2.33t1/2+0.044t。

渗吸系数S=2.33,稳定入渗速度if=0.044。

考斯加可夫公式拟合如下:可得考斯加可夫公式:i=0.877t-0.89。

i1=0.877,a=0.89。

二、误差分析我们组共测了33组数据,其中有15组数据为无效数据,入渗强度为零。

马氏瓶恒定出流。

前期读数间隔时间为5秒,可能无法观测出数据变化。

下部进气孔的水泡也会影响液面,造成轻微的浮动,造成读数误差。

土筒装土时需要用木棒压实,难免会导致土体不均匀,土本身也不是完全均匀,进而导致入渗速度受到影响。

入渗路径的不断加长,从水柱面到入渗锋面的水势梯度逐渐减小,所以入渗强度也在不断减小。

湿润锋深度的读取是根据贴在土筒外壁上的方格纸细条,细条无法保证完全竖直的贴在上面,入渗过程中用笔标记难免有误差,读取的时候数方格数来确定湿润锋深度不仅麻烦,也会造成误差。

另外,尽管在土样上面垫了一层滤纸,但仍无法保证完全的均匀下渗,所以湿润锋并非水平,读取时无法避免误差。

计数的同学喊读数的时候,读数的同学会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和读数时间,会导致数据和时间不是十分匹配。

三、实验感受与建议我们组共计做了四次实验,前三次均告失败。

第一次开启阀门后水并没有下渗,经老师提醒发现软管与玻璃管接口处会堵塞,用细铁丝疏通后,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第二次软管与玻璃管接口处竟然断了,仔细一看发现软管的接口是粘在玻璃管的孔口,稍微折腾下便脱落了。

第三次实验前,在把软管接到玻璃管的接口上之前先测试开启阀门水流是否正常流出,测试正常,结果接到玻璃管上时,水流依旧没有下渗,由于已倒入水头,所以需要重新装土样。

第四次水流终于正常下渗。

实验建议:1、马氏瓶与玻璃管在已确定水头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固定在一起,可以省却实验前测试水头;2、玻璃管外壁是否可以标上刻度,省却读取湿润锋深度还要靠方格纸的麻烦;3、软管与玻璃管的接口是否可以与玻璃管做成一体,并在内壁开口处适当扩大,避免堵塞。

篇二:农田水利学课程报告农田水利学课程报告一、农田水利学的内涵、外延,以及土地整理的内涵、外延:农田水利这一古老工程技术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从世界范围而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灌溉工程,是公元前3400年左右美尼斯王朝修建在埃及及孟菲斯城附近截引尼罗河洪水的淤灌工程。

而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很多宝贵的治水经验,在我国水利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缓慢。

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农田水利在英、美等国称之为灌溉排水,原苏联称之为水利土壤改良。

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一下两个方面:(一)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农田水分的不足或者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作物的产量。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水利措施一般有:1、灌溉措施:即按照作物的需要,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的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2、排水措施:即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区(河流或湖泊等),是农田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

在易涝易碱地区,排水系统还有控制地下水位和排盐作用。

控制地下水位对增产的重要性,近年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在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是:1.研究农田的水、盐运动规律2.研究不同地区灌排系统的合理布置3.研究节水灌溉的技术和理论4.研究灌排工程施工机械化5.研究灌排系统管理及对农田环境的影响6.研究系统工程和电子技术在灌排水方面的应用(二)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需要,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广,农田水利设,施不仅局限于改变和调节农田本身的水分状况,而且需要改变和调节更大范围的地区水情。

地区水情主要是指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动态。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和季节分配不均,供水与蓄水在时间空间上亦常不一致,时旱,时涝,交替出现。

这是影响农业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发展农田水利,首先要根据水土资源条件,通过各工程措施,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蓄水保水措施:通过修建水库、河网和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库以及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和田间蓄水措施。

2、调水、排水措施:调水和排水措施主要是通过引水渠道,使地区之间或流域之间的水量相互调剂,从而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况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一般又分为两大类,即农地整理与市地整理。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搞好农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话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证明,只有农业得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也具备最基本的发展条件。

农田水利建设不仅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二、典型区域: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农田水利状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1998年大汛之后,国家加大对江河湖泊堤防建设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之三峡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成及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国大中型水利设施的防洪保安、抗旱排涝等功能日趋完善,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对抗御旱涝灾害,改良土壤,发展农业和林牧业等生产起了重大作用。

例如:主要江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黄河扭转了过去经常的决口的险恶局面,淮河流域基本改变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灾旱”的多灾现象,海河流域减轻了洪、涝、旱、碱四大灾害的严重威胁。

水利资源也得到初步的开发,截止1990年为止,全国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库83387多座,总蓄水库容4660亿m3;全国机井已建成273多亿亩,居世界首位,比1949年的2.4亿亩增加了两倍;其中30万亩以上的灌区有144处,万亩以上的灌区有5498处。

全国推广管道输水的灌溉面积已达5000余万亩,实行井渠结合灌溉的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灌溉面积1000余万亩。

全国3.5亿亩低洼易涝耕地中,约有2.78亿亩得到了治理,得到了改良利用的盐碱地面积也大道理7494万亩,约占全国盐碱化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六。

此外,还改善和开发了牧区11.0万平方千米的缺水草场。

由于进行了这些工作,在占全国总耕地五分之二的灌溉土地上,生产着约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二的粮食。

我国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农田水利状况具有各自的特色。

(一)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主要包括重庆、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不包括广西)。

大致处于中国地势的第一、第二阶梯,地势落差大。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多山,地面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面积广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有河谷谷地,四川盆地有成都平原,大部分为丘陵低山。

冰雪融水汇成河,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河水流量大;水能丰富;青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

这一地区的灌溉水利丰富,但是,虽然降水丰沛,但是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伏旱频繁。

旱耕地土壤粘、酸、瘦、板,保水和保肥和抗旱抗侵蚀能力差,有机质、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物理形状差,干时坚硬,湿时粘重,耕作困难,且易遭受水侵蚀。

灌溉方式多为沟灌和漫灌。

雅安的水利事业蓬勃发展,雅安市山脉纵横,河川密布,植被良好,雨量丰沛,水能资源得天独厚。

水力资源是雅安的特色和优势,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1条,总长3118公里。

市委、市政府躬身实践“三个代表”,奋力推进“三个转变”,确立“11421”发展战略性思路,把水电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和“龙头型支柱产业”。

提出了奋战10年,水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的目标。

(二)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

西北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常干旱,水量短缺。

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少于500mm,平均200—250mm,最少的地方不过几毫米,而且季节和区域分布极不均匀。

单位耕地面积平均拥有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点七,年农业用水占全国农业用水总量的百分之十六,但农业附加值仅占全国农业附加总值的百分之六点一,单位农业产出的耗水量,甘肃、青海和新疆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近2倍和近6倍。

所以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科学的主要措施,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前提,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对农业节水机制的有益探索。

一、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在于控制从水源到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水分无效损失,包括输水损失、田间储水损失和作物蒸腾损失三部分,以提高水分有效性,把水分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方面,有关科研单位对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以及地面灌水技术改进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输水配水、田间灌水技术、灌溉制度、农业栽培等各个环节开展了节水型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研究,已初步形成了采用雨水集蓄利用、低压管道输水、膜上灌、节水灌溉制度、选育抗旱品种、培肥改土、施用保水剂等成套综合节水技术,并在较大面积上推应用。

目前西北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1.节水灌溉技术精细化2.农业用水工程规模化3. 农业用水设备产业化4. 农业用水管理制度化二、节水农业理论研究的趋势节水农业的本质是依靠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方水的产出,达到节水致富的目标。

农业高效用水包括蓄水、输水、灌水、保水、高效用水等多个环节,必须探索农业高效用水理论体系,以实现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率的协同改善。

目前,节水农业理论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趋势:农业灌溉用水由“丰水高产型灌溉”转向“节水优产型”的非充分灌溉,相应的灌溉基本理论的研究也由常态试验转向劣态试验;由单纯的水量在时间上的分配转向根区空间调节的研究,建立适当的“湿润边界”与“控制边界”、“湿润方式”,达到既节水又增产;农业高效用水由静态用水转向动态用水的新理论;从单一的水量管理转向水量水质联合管理的新理论;由微观的农田区域水循环与水平衡转向大区域、流域尺度水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由单纯的灌溉学科研究转向充分利用以土壤物理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农田生态学的交叉渗透、形成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领域,同时充分利用系统工程学、预测学、仿真技术,实现学科从实践性质向定量科学的转化,建立其相关学科的本质联系,开辟高层次、综合、交叉性的研究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