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天津中考模拟汇编(2019年)

合集下载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2024年滨海新区九年级学业质量调查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盘桓(huán)缄默(qiān)别出心裁(zāi)B. 渲染(xuān)两栖(xī)怒不可遏(è)C. 稽首(qǐ)诘难(jié)大相径庭(jìng)D. 狭隘(yì)拘泥(nì)参差不齐(chī)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我们应当______远大志向,目标坚定。

不因一时一事而______,只有在不断的______与实践中,才能将高远志向变成触手可及的未来。

A. 树立疑惑探查B. 树立困惑探索C. 建立困惑探索D. 建立疑惑探查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②泱泱中华,自古以来,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

③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I领域的领跑者。

④新时代的青年应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花池里种满各色的花□五月鲜、蝴蝶兰、大丽花、大麦熟等等。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差.事(chā)慰藉.(jiè)强.词夺理(qiáng)B. 校.补(xiào)卑劣.(1üè)大模.大样(mú)C. 惩.戒(chěng)栖.息(xī)跷.足而待(qiáo)D. 阔绰.(chuò)襁.褓(qiăng)鲜.为人知(xiǎn)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茶余饭后,一本好书,能成就一段美好的时光。

无论是永和九年王羲之偕亲朋在兰亭饮酒赋诗“曲水流觞”的_______,还是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营造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______,抑或是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的______,都能给人一份快乐,一种感动。

A. 风情浪漫摆脱B. 风情曼妙洒脱C. 风雅曼妙摆脱D. 风雅浪漫洒脱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ㅤㅤ①“魏记”风筝、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是“天津手工艺品三绝”。

“魏记”风筝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余年的历史。

②创始人魏元泰技艺精湛,享有“风筝魏”的美誉。

③“魏记”风筝选材讲究,做工细致,多以丝绸和绢为材料。

④精工制作的风筝造型逼真生动,色彩富于传统民族风格,飞行平稳。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强调了人生三重境界□立、守、得,并用三句古诗词来诠释,“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告诫我们的意思是立志□坚持和奋斗。

A. 《》;,B. “”;、C. “”——,D. 《》——、5. 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19年天津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天津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天津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哺育(pǔ) 机械(xiè) 一气呵成(hē)B.琐事(suǒ) 诅咒(zǔ) 声名狼藉(jí)C.分歧(qí) 喧嚣(xiāo) 坚持不懈(jiě)D.收敛(liǎn) 干涸(gù) 鲜为人知(xiǎn)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B.传承保守规则C.传承恪守准则D.传播保守准则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天津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 7-11小题,每题3分)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嘶哑(sī)宽宥(yòu)隘口(yì)气喘吁吁(xū)B.微薄(bó)秃头(tū)哺育(bǔ)望闻问切(qiē)C.掺和(chān)驰骋(chěng)绯红(fēi)潜滋暗长(qián)D.开垦(kěn)臼齿(jiù)绿釉(yǒu)泠泠作响(líng)2.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生活是什么?对于勤劳的人来说,生活是永不停歇的战斗,是不断的________:对于懒散的人来说,生活是止步不前的挥霍,是自甘落后的消遣:对于勇敢的人来说,生活是________的故事,是苦尽甘来的佳酿;对于毫无追求的人来说,生活是日复一日的________,是百无聊赖的重叠……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我们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若要改变,要先有梦想。

A.升华跌宕起伏消磨权利 B.升华抑扬顿挫折磨权利C.深化跌宕起伏折磨权力 D.深化抑扬顿挫消磨权力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①一个大国的光荣和梦想,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撑开;②一座城市的发展和跃升,在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笃定和自信。

③一份坚定的意志,从凝聚、壮大、生长,最后结出果实,需要的是每一个人长期的坚持与付出、信任与执着。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11)文言文阅读(课内)(含答案)【精品】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11)文言文阅读(课内)(含答案)【精品】

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9届天津一中初三下第三次月考】根据课文《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D.彼竭我盈.,故克之(士气正旺盛)11.下列每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必以分人咨臣以当世之事B.战于长勺试用于昔曰C.可以一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忠之属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2.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曹刿这个深谋远虑,军事才能出众的平民英雄形象。

B.之所以说鲁庄公“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君主,大敌当前却不知道该依靠谁战,又如何而战,甚至打胜了也不知道胜在何处。

C.曹刿主动请见时受到其乡人的阻止,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同时表现了曹刿对国家大事主动担当的责任感。

D.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鲁国决胜的策略在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谨慎小心”。

1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

【答案】10.C11.A12.C13.D【解析】【10题详解】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11题详解】A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

倒装句,“以当世之事咨臣”。

B 倒装句。

C省略句。

D省略句。

【12题详解】C项“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错误,应是不相信。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套【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套【含答案】

共50分)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样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鲜: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D ) A.管夷吾举于 士/ 于 舅家见之 . . B.入则 无法家拂士/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 . . C.其 年乃大旱/其 两膝相比者 . . D.郑之 鄙人学为盖/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 . .
【解析】A.介词,从/介词,在。B.连词,如果/副词, 就;C.代词,这/代词,他们;D.助词,的。
D.狗的生肖文化在东汉时期有了完整的文献记录,开 始在社会生活中流传,并出现了生肖形象。
【解析】B.狗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狩猎、放牧、看家 护院、送信救急等。狗民俗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不 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也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 的象征。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市。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征于 . 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D.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喜狗”这一传统民众文 化的作用。

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4届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是曲折的情节,()是鲜活的人物,()是多样的表现手法,都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它们()像一部部生活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A.不管还或还B.不仅还或还C.不管还或就D.不仅还或就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爷爷给孙女一包花生,疼爱地说:“乖,多吃点,你外婆家的花生不如咱们家的好吃!”B.市里最大的中医药店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坐闻百草香。

”C.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采访亚军:“请问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D.小张考砸了,同学小王安慰他:“不要难过,你上次考试不也一样是班上的倒数吗?”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据说《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可谓妙手偶得....。

B.南京大屠杀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史上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C.“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D.香港是广西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贸易伙伴,其在广西开放格局中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项是()①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

②回首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③人生的步履,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

④人生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

⑤季节里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岁月里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期与迷离。

2024年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1(天津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1(天津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1语文·全解全析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 711小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恪守(kè)婆娑(suō)缄默(jiān)味同嚼蜡(jiáo)B.拘泥(nì)惩戒(chěng)亘古(gèn)前仆后继(pú)C.豢养(juàn)应和(hè)烟囱(cong)锐不可当(dāng)D.订正(dìng)蓦然(mù)俯瞰(kàn)接踵而至(zhǒng)【答案】本题考查字音。

B.惩戒(cheng) ——cheng,前仆后继(pu)———pa;C.豢养(juan)——huan,烟囱((cong) ——cong,D.蓦然(mu)——mo;故选A。

1.A2.C3.D4.A5.D6. B7. C8. B2.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是______汉语的精华所在。

虽然已越千年,人们却能在诗句的字里行间,寻得______辞藻背后的丰沛情感,窥见绵密韵律织就的______。

A.奇丽简练风云变幻B.奇丽凝练气象万千C.瑰丽凝练气象万千D.瑰丽简练风云变幻【答案】C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第一空:瑰丽指“异常美丽”,指文辞华丽。

奇丽指新奇美丽,多形容风景。

第二空:“凝练"意思是紧凑简练,言简意赅。

“简练"指简明精练。

结合"辞藻"分析,“凝练"合适。

第三空:“风云变幻"意思是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不符合语境,“气象万千"形容景象、事物变化多姿。

与形容“诗词韵律营造的丰富意境"相配。

故选C。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①众多地名像一张张名片,不仅承载了历史的回忆,而且反映了文化的积淀;②通过本次活动,我了解到了长沙地名背后的故事:太傅里是为了纪念汉代谪宦长沙的太傅贾谊;定王台记录了定王刘发筑台望母的故事;金线街的名称与吕洞宾的传说有关;③“化龙池”相传因为纪念学徒夫妻勇斗孽龙的缘故而得名;这些因传说与故事而衍生的地名赋予了长沙神秘的文化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天津中考模拟汇编(2019年)
一、(2019河东一模)阅读《愚公移山》,回答9——11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

寒暑易节易:容易
C。

惩南北之塞惩:苦于
D。

杂然相许许:赞同
10。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
B。

笑而止之.曰投诸渤海之.尾
C。

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
D。

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11。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答案:B C D
二(2019津南一模)阅读《愚公移山》,回答9——11题
9。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焉:哪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
C。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虽然
D。

何苦而不平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10。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之”的用法有指代意义的一项是()
A。

惩山北之.塞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甚矣,汝之.不惠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则寓言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叙述故事,且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塑造愚公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

第②段中“其妻献疑”表明愚公提出了移山的主张后,全家人质疑愚公的能力,并不赞同移山。

C。

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愚公对人与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对移山充了坚定的信心。

D。

文中的人物置愚公妻子、操蛇之神、天帝等人物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更突出了愚公的形象和移山的意义。

答案:C B B
三(2019河西二摸)阅读《愚公移山》,回答9——11题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

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0。

下面句子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大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路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答案:C D A
四(2019滨海二摸)阅读《愚公移山》,回答9——11题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许:赞同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彻底
D。

惧其不已也已:停止
10。

下面的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

吾与汝毕力平险
B。

甚矣,汝之不惠
C。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句从面积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太行、王屋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

B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

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C。

天帝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两座大山,分别放到了朔东和雍南。

D。

本文是寓言故事,既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答案:C B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