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飞机除冰

合集下载

民航小知识184:冬季飞机防除冰原理及方法除冰飞机民航

民航小知识184:冬季飞机防除冰原理及方法除冰飞机民航

民航小知识184:冬季飞机防除冰原理及方法除冰飞机民航为了保证航班的飞行安全,除冰/防冰成为了航空公司冬季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什么是除冰/防冰?顾名思义,除冰是将冰、雪、半融雪或霜从飞机表面除去的过程;防冰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清洁的飞机表面提供保护,防止冰和霜的形成以及雪和半融雪的积聚。

而除冰/防冰就是将除冰过程和防冰过程结合在一起的程序,可以通过一步或两步完成。

何时需要进行除冰/防冰?实施除冰/防冰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一、天气条件(一)如果出现霜冻或降雪,必须考虑使用防冰;(二)任何时候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外界大气温度在5℃以下,已形成可见的潮气,例如:伴随能见度低于1.5公里的雾、雨、雪、雨夹雪、冰晶,或在跑道上出现水流、雪水、冰或雪的条件。

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以下,外界温度达到或接近露点的气象条件。

同时飞机机体和各操纵面出现或可能出现霜、雪或结冰;(三)冻雨和毛毛雨:外界温度在0°C以下时的降水,雨滴保持在过冷状态,与飞机机体接触形成结冰;(四)冻结的降水、冰晶:如发生下雪、雨加雪或冰雹,外界大气温度在-4°C到1°C之间,温度和露点温度相互之间相差通常在1°C以内,已经出现湿雪落在飞机的表面上;(五)外界温度大约在-8°C以下,温度和露点温度相互之间相差5°C 以上,雨雪落在飞机的表面上;二、地面条件冰的积聚也可能来自于地面运作的影响或地面条件。

即使天气条件不具备结冰、下雪的气温条件,在已经结冰的现场仍有可能造成机件表面的冰、雪附着现象。

如:飞机在有水气、雪水或雪的停机坪、滑行道或跑道上运作;地面风、其它飞机的运作以及地面辅助防冰设备不断吹刮起雪。

除冰/防冰的四种主要方法压缩空气除冰法是一种使用历史较长的操作方法。

它可以快速地清除机身外表没有冻结的积雪,绿色环保。

但是对于飞机的活动部件,尤其是活动部件的连杆、转轴等有外层护板和遮挡的部分,效果则不好。

咨询通告

咨询通告

咨询通告中国民用航空局编号:AC-53-AA-2019-01下发日期:201Y年M月D日常用民用航空化学产品的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常用民用航空化学产品的技术要求1总则1.1目的本咨询通告为民用航空化学产品(航化产品)的技术要求,为申请人依据《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管理规定》(CCAR-53)取得民用航空化学产品设计/生产批准函提供相应指导。

1.2依据本咨询通告依据《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管理规定》(简称CCAR-53)制定。

2航化产品技术要求的确定航化产品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成分、理化指标、对飞机材料的影响、稳定性、使用性能、环保性能等。

航化产品的技术要求应根据产品的预定用途、使用要求等进行确定,选择合适的产品标准,验证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后,按照飞机有关文件进行选用,才能保证产品不会对飞机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航化产品的技术要求时,应对相应标准进行分析,如果存在缺项,应进行补充。

以下是常用航化产品的标准。

(1)除冰/防冰液主要用于除去飞机表面或机场道面的冰、雪、霜等冰冻污染物,分为飞机除冰/防冰液和道面除冰/防冰液,产品标准见表1。

表1 除/防冰液产品标准*:根据行业标准改革清理方案,航化产品部分对应行标已废止,此列信息便于申请人了解废止行标与现行技术要求之间的关系。

(2)飞机清洗剂主要用于飞机各部位的清洗,包括溶剂基和水基清洗剂,产品标准见表2。

表2 飞机清洗剂产品标准(3)厕所卫生剂产品主要用于飞机卫生间消毒除臭等,产品标准见表3。

表3 厕所卫生剂产品标准(4)褪漆剂产品主要用于褪除飞机材料表面的漆膜等,产品标准见表4。

表4 褪漆剂产品标准(5)飞机消毒剂产品主要用于飞机的客货舱消毒,产品标准如表5。

表5 飞机消毒剂产品标准(6)飞机杀虫剂产品主要用于飞机的客货舱杀虫,产品标准见表6。

表6 飞机杀虫剂产品标准(7)涂料产品主要用于飞机结构材料表面涂装,保护飞机结构材料,产品标准见表7。

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解析

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解析

1 概述1.1 飞机的防冰系统与除冰方法飞机的结冰问题严重危害飞机的安全性。

飞机表面出现冰,阻碍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摩擦力并减小升力,尤其是机翼上的冰对飞机起飞影响很大。

积聚在飞机尾翼上的冰可扰乱飞机的平衡,迫使飞机向下倾斜,这种现象称为尾翼失速。

这时,飞机的防冰系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常,飞机上除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渗透机翼”液体除冰系统,一种是膨胀橡胶气囊,称为气体罩,气体罩沿着机翼安装。

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点,如液体除冰系统效率有限,气体罩增加了飞机重量和功耗。

在格林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采用可膨胀的石墨箔加热单元技术有效替代通常的除冰方法。

这种超薄石墨覆盖在飞机表面,并不会太多增加飞机重量,且能够快速融化冰。

这种安全的设备目前已向整个航空界推广。

1.2 飞机表面结冰现象、结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高空飞行飞机的迎风表面通常会伴随三种不同形式的结冰现象,即“水滴积冰”, “干结冰”和“升华结冰”。

在大气对流层下半部的云雾中,常常存在大量温度低于冰点而仍未冻结的液态水滴.即“过冷水滴”。

“水滴积冰”指的是飞机部件表面的平衡温度低于冰点,过冷水滴撞击并积聚冻结于部件前缘表面而发生的积冰现象。

水滴积冰严重时常常会飞机的气动外形、危害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是飞机防冰与除冰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

“干结冰”指的是飞机在含有大量冰晶或有雨夹雪的云中飞行时.因气动力加热或飞机防冰设备工作等原因使部件迎风表面温度高于冰点,冰晶沉积融化、然后再冻结成冰的现象。

飞机干结冰现象很少遇到,一般无危险,但发动机进气道拐弯处和进气部件表面发生的干结冰现象,积聚的冰晶进人发动机后,会损坏压气机叶片或使发动机熄火,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升华结冰”指的是飞机由冷区飞入暖区,机体表面温度低于周围气温达到结霜温度时.空气中水汽在飞机表面凝华成冰的现象。

升华结冰.只要飞机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平衡时,冰层便能很快地被融化消失,故不存在危险。

飞机除冰车技术现状 Technology Status of Airplane De-ice Vehicle

飞机除冰车技术现状 Technology Status of Airplane De-ice Vehicle

飞机除冰车技术现状 Technology Status of Airplane De-ice Vehicle作者:夏建满,徐赫男来源:《专用汽车》 2010年第2期飞机除冰车是寒冷地区机场或航空公司必备的飞机运行安全保障车辆。

停放在机场上的飞机,一旦遇到冰雪天气,飞机表面就会结冰。

为保证航班的正常运营,要求飞机在起飞前半小时内必须除冰。

飞机除冰车的主要功能就是清除待起飞飞机机身、机翼表面上的结霜、积雪和结冰,即利用飞机除冰车上的设备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除冰液或无需加热的防冰液以一定的压力喷射到飞机结冰、积雪部位,进行除冰、防冰作业。

1飞机除冰车产生的背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飞机除冰设备也已有百年历史。

早期的飞机除冰没有专业化的除冰设备,是由人站在梯子或支架上用热水管对飞机机体结冰部位进行清除,但随着机体越来越大,这种除冰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专业化的除冰车。

专业化的除冰车最早产生于地处高纬度的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等,这些国家冬季长,飞机结冰现象突出,迫切需要专业化的除冰车。

飞机在遇有气温低、湿度大、降雨、降雪等寒冷天气时,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霜、雪或冰。

冰雪凝结在飞机机翼上,会使机翼表面变得粗糙,造成临界迎角减小、机翼升力降低,两翼升力不平衡,飞行阻力增大,这就会使飞机在起飞速度本来就不快的状态下,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坏,过早出现失速.飞行员对飞机的控制难度加大,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操作性,甚至导致飞行事故。

世界航空组织对有关冰雪天气引起的飞行事故进行的统计表明:由于飞机表面结冰、积雪、结霜或飞机在起飞前表面结冰、积雪未及时清除引起的事故占各种气候条件引起事故的9%,可见,飞机起飞前及时清除表面的冰、雪、霜至关重要,飞机除冰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然而,飞机又以其体积的庞大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除冰的艰难程度,所以除冰需要一些机械装置来完成,这样,飞机除冰车便应运而生了。

常见的需要采取除冰与防冰技术的飞机部位主要有风挡、空速管、螺旋桨、机翼、尾翼、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及进气部件。

飞机地面除冰防冰大纲

飞机地面除冰防冰大纲
➢ 冰雪天气下的特别维护工作工卡
六.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
七.除冰防冰工具设备
除冰/防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应当符合下述规定:
➢ 除冰/防冰液的喷洒应当使用能够满足除冰/防冰液使用要求 (如加热和温度控制要求等)的专用设备进行
➢ 如航空器制造厂家规定了除冰/防冰过程中使用的其他工具,应 当符合制造厂家的规定,并且不得使用可能造成航空器表面损 伤的任何工具。
三.定义
➢ 除冰:是指除去飞机表面附着的霜、冰、雪,以提供清洁外表的航空器的工 作程序。
➢ 防冰:是指提供在限定期间内防止飞机的某些表面形成霜、冰和积雪的保护 措施的预防程序。
➢ 保持时间: 是指除冰/防冰液可以在飞机保护表面防止形成霜、冰和积雪的预计时间。
➢ 浸冷效应:如果经过高空飞行后刚着陆或刚添加了非常冷的燃油,从而使飞 机中载有非常冷的燃油,则这时的飞机机翼称为“被浸冷的”。在地面上, 无论什么时候如果降雨落在被浸冷的飞机上,都可能产生透明冰。即使环境 温度在–2°C到 +15°C之间,如果飞机结构保持在0°C 或以下,在可见潮 湿或湿度较高时,仍可能结冰或结霜。透明冰是非常难以通过目视检查发现 的并可能在起飞期间或之后破裂。
检查的主要部位:
➢ 飞机表面 ➢ 操纵面平衡板空隙 ➢ 空速管和静压孔 ➢ 空调进气口和排气口 ➢ 发动机进气口 ➢ 起落架舱门 ➢ APU 进气口
飞行前实施航线维修任务时,机务人员应当 检查机翼、舵面、发动机进气道及飞机制造厂家 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是否附着冰冻污染物 ,发现或者怀疑有冰冻污染物的情况时,应当及 时通报机长。
➢ 典型表面指在白天或夜间运行时能够被飞行机组容易并清楚地 观察到,且适用于判断关键表面是否被污染的航空器表面。在 对航空器除冰/防冰时,最后一次喷洒液体时必须首先处理典型 表面。在不要求进行触摸检查时,对一个或多个典型表面的检 查可用作起飞前污染物检查。

航空器牛顿型除冰(ISO-1)GBT20856-2007

航空器牛顿型除冰(ISO-1)GBT20856-2007

航空器牛顿型除冰防冰液ISO I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停放在地面的航空器外表面除冰、防冰用牛顿流体(ISOI型)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857-2007航空器非牛顿型除冰、防冰液1SOⅡ型(IS0 11078:1994,IDT)IS0 1518:1992 色漆和清漆使用铅笔测定薄膜硬度IS0 2719:1988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闪点的测定Pensky-Martens闭杯法IS0 3013:1974航空燃料冰点的测定IS0 3104:1994石油产品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黏度的测定和计算IS0 3675:1993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实验测定液体相对密度法AMS 2470H 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铬酸处理AMS 2475D保护处理镁合金AMS 4037L铝合金板材 4.4Cu-l. 5Mg-0. 60Mn(2024-T3片,T351板)固溶热处理AMS 4041M 铝合金板材包铝 4.4Cu-l. 5Mg-0. 60Mn (包铝2024和1-1/2%包铝2024-T3片I 1-1/2%包铝2024-T351板)AMS 4049H 铝合金板材包铝 5.62n-2.5Mg-l. 6Cu-0.23Cr (包铝7075-T6片,-T651板)固溶沉淀热处理AMS 4376E镁合金板材3.0Al-1.0Zn(A231B-H26) 冷卷和半退火AMS 4911F钛合金片材条材和板材6A1-4V退火AMS 6350H钢片材条材和板材 0. 95Cr0. 20Mo(0. 28-0. 33C)ASTM A 109M1990 冷扎碳钢带材标准规范(公制)ASTM D 1193-1977 试剂承规范ASTM D 1331-1989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试验方法ASTM D 1747-1989 黏性材料折光率的测定方法ASTM E 70-1990用玻璃电极测定水溶液pH值的试验方法ASTM F 483-1990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全浸腐蚀试验测试方法ASTM F 484-1983与液体或半液体化合物接触的丙烯酸塑料应力开裂试验方法ASTM F 485-1990清洗剂对未涂漆航空器表面影响的试验方法ASTM F 502-1983清洗及维护用化学材料对航空器漆层表面影响的试验方法ASTM F 519-1977 电镀工艺和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试验方法ASTMF 945-1985航空器发动机清洗剂对钦合金的应力腐蚀试验方法ASTM F 1104-1987 液体型、水基航空器清洗剂的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ASTM F 1110-1990 夹层腐蚀试验方法ASTM F 1111-1988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对低脆镉扳腐蚀的试验方法BAC 5718 低氢脆镉板DIN 65 321:1989航空航天聚丙烯酸(类)片、板模压件技术规范MIL-P-83310透明聚碳酸酯塑料片材OECD化合物测试指南第三部分降解和积累易降解性301 D密闭瓶测试WL5.1416:1992航空航天在5.1415材料中的双轴拉伸、抗裂纹扩散、浇铸、交联的丙烯酸(类)材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飞机除冰及防冰

飞机除冰及防冰

飞机除冰/防冰1.飞机除冰防冰的背景和目的-------------------------------------------------22.相关定义-------------------------------------------------------------------------23.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34.结冰条件下的起飞限制-------------------------------------------------------35.飞机除冰防冰的方法----------------------------------------------------------46.使用的设施设备的介绍-------------------------------------------------------47.飞机除冰防冰的程序----------------------------------------------------------88.飞机除冰防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09.案例-----------------------------------------------------------------------------121.飞机除冰防冰的背景和目的在民航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由于飞机结冰导致的航空事故飞机的除冰已然成为机场航空公司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飞机除冰,我们主要针对是在飞机过站时,对飞机的结冰情况进行判断,进而采取除冰的工作。

飞机在机场的结冰一般发生在冬天和春天,而机场方面则是在进入结冰敏感时期,大量采购除冰设备,以备所需。

正常情况下,一般飞机过站会结冰的机场一般是西北,华北,华中的各大机场。

飞机除冰作业

飞机除冰作业

飞机除冰作业摘要:1.飞机除冰作业的概述2.除冰作业的原理3.除冰液的种类及作用4.除冰作业的操作流程5.除冰作业的安全措施6.我国在飞机除冰技术方面的进展正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特别是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可能受到霜、雾、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飞机表面结冰,从而影响飞行安全。

飞机除冰作业就是为了确保飞机在起飞和降落阶段的飞行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飞机除冰作业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是使用除冰液来融化飞机表面的冰层,常见的除冰液有乙二醇、丙二醇、尿素等。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热气、暖风等加热飞机表面,使其融化冰层。

除冰液的种类及作用是影响飞机除冰效果的关键因素。

乙二醇和丙二醇是常用的除冰液,它们具有良好的融冰性能和较低的冰点。

尿素则作为辅助除冰液,可以提高除冰效果。

除冰液不仅可以快速融化冰层,还能减少冰层对飞机表面的磨损,保护飞机表面涂层。

飞机除冰作业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热,通过加热飞机表面,提高除冰效果;2) 喷洒除冰液,将除冰液均匀地喷洒在飞机表面;3) 等待,让除冰液发挥作用,融化冰层;4) 清洗,用清水将飞机表面残留的除冰液冲洗干净;5) 结束,确认飞机表面无冰层后,结束除冰作业。

除冰作业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除冰液的性质和操作流程。

其次,要确保除冰设备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最后,要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我国在飞机除冰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自主研发的除冰液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飞机除冰作业。

此外,我国在除冰设备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部分设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飞机除冰作业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型飞机除冰/防冰液最新进展
在冬季,飞机表面上的冰、雪、霜等沉积物会给飞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根据空气动力学要求,只有当飞机表面呈平滑洁净状态,气流在机翼上产生足够的升力时,飞机才能安全起飞。

冰、雪、霜等沉积物会使飞机外表变得粗糙,阻力增加,升力减小,严重时还会使飞行姿态难以控制,给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必须除去飞机表面的冰、雪、霜等沉积物,飞机才能被放飞。

目前,除冰/防冰的主要方法是使用飞机除冰/防冰液。

在常用的除冰液中,I型飞机除冰/防冰液简称I型除冰液或I型液,常用于飞机除冰和防冰,下面介绍有关I型液性能和使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1.关于除冰液的液膜收缩现象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进行喷水防冰时间测试(一种防冰性能模拟测试方法,简称WSET)时,发现某些I型液容易在测试板上出现液膜收缩现象,喷水防冰时间(WSET)明显缩短。

这种现象在现场除冰中表现为除冰液从飞机表面迅速收缩、下滑并流走,结果造成防冰时间明显缩短。

经过民航二所科研人员多年的跟踪、调查,FCY-1A除冰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附着力,能迅速、有效地铺展在飞机表面,没有出现除冰液的液膜收缩现象,防冰时间满足FAA公布的防冰时间表(HOT表)要求。

2.关于除冰液加热后沉淀问题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除冰/防冰方法,I型液需要在加热状态下使用。

在我国冬季气候条件下,I型液通常在5050稀释状态下加热使用,而稀释用的水通常是普通自来水。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自来水的硬度较大,稀释的I型液加热后容易出现沉淀,而且出现沉淀与否与除冰液的厂家和牌号密切相关。

现在使用的除冰车很多都带有“即热式快速加热系统”,这种系统可以使除冰液在喷射过程中被加热,因此稀释的I型液在加热后是否出现沉淀很容易被忽略。

如果仔细观察加热的液体,就能发现是否有沉淀。

关于这种沉淀现象对除冰液性能的影响,在《民航科技》2006年第四期中有相关研究报道。

3.关于防止II、Ⅳ型液产生水合凝胶的问题
在1996—1999年间,欧洲的航空公司多次发生除冰引起的飞行事故,其典型表现为高空飞行时升降舵控制器发生冻结。

这是由于飞机的升降控制系统中的除冰液残留物水合后在高空结冰造成的,而同期美国的航空公司却没有发生类似事件。

经过调查发现,欧洲的航空公司在除冰过程中长期采用Ⅱ或Ⅳ型液稀释液进行除冰,然后用Ⅱ或Ⅳ型液原液进行防冰。

美国的航空公司常采用I型液稀释液进行除冰,用Ⅱ或Ⅳ型液原液进行防冰。

因此在最新的除冰/防冰方法中,推荐采用I型液稀释液进行除冰,并对容易形成凝胶的部位进行重点关注和冲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