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习题答案汇总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闽侯质检]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老到新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2.图中乙山是()A.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B.因两侧甲丙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块状山D.因岩层隆起上升而成的背斜山[2022·浙江卷6月]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4.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5.[2023·盐城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岩层含有石油、天然气,请问应当选在________处开采。
(5)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地质构造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30分)1.侧伏角 6.应变椭球体2.褶皱枢纽 7.劈理域3.层理 8.角距4.隔档式褶皱 9.石香肠构造5.正交剖面 10.构造窗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粒级层理又称递变层理,它的特征是在一个单层内,从底至顶沉积物的粒度由__________而显示出来成层性构造。
2、顺一缓倾山沟而上,在沟底见一矿层,倾向前进方向,倾角中等。
此矿层“V”字型露头线的尖端必然__________。
3、地形地质图上,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的__________。
4、按照褶皱的位态分类,轴面倾角20°-80°,枢纽倾伏角近水平的褶皱为__________褶皱。
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研究地质构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劈理的形成机制可以简单的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晶体塑性变形。
三、简答题:(五小题,计35分)1、简述兰姆赛分类依据及分类(6分)?2、简述地层不整合概念及研究意义(10分)。
3、简述安德森对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的分析(8分)。
4、简述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6分)5、简述变质核杂岩基本特征(5分)。
四、读题分析(计25分)1、什么地层之间存在什么类型的不整合(6分)。
2、依里卡德分类,图中背斜为褶皱,轴面倾向为,枢纽倾伏方向为(6分)。
3、F1性质为断层,F2性质为断层(4分)。
4、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分)。
5、本区地质事件的形成顺序是(7分)。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30分)1.侧伏角:是指当线状构造在某一斜面内时,此线与其所在面走向线之间所夹锐角。
2.褶皱枢纽:指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即褶皱面与轴面的交线。
3.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纹理。
4.隔档式褶皱:是由一系列平行线状延伸的紧闭背斜和开阔平缓向斜相间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组褶皱。
高二地理地质构造练习题

高二地理地质构造练习题地理学是对地球的研究和描述,其中包括了地质构造的研究。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上岩石和岩层的分布、排列以及其形成的构造性特征。
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几个高二地理地质构造的练习题以及答案解析。
1. 北美地块东缘是哪个板块的活动边界?答案:太平洋板块解析:北美地块东缘位于太平洋板块的活动边界。
这个地区是一个主要的构造带,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2. 以下哪个证据可以支持地壳运动的说法?A. 岩石的脆性破裂B. 即发生即停止的地震活动C. 火山爆发D. 岩浆的上升答案:A、B、C、D 都可以支持地壳运动的说法。
解析:岩石的脆性破裂、地震活动、火山爆发以及岩浆的上升都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这些证据表明地壳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3. 以下哪一种地震波是能够穿过地球的内部的?A. P波B. S波C. L波D. R波答案:A、B 都可以穿过地球的内部。
解析:P波和S波都是地震波的类型,它们可以穿过地球的内部。
而L波和R波是地震波的次级波,它们只能在地球表面传播。
4. 利用地震波进行勘探时,以下哪个地层的界面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具有较大影响?A. 岩石密度B. 岩石温度C. 岩石压力D. 岩石含水量答案:D 岩石含水量解析:岩石的含水量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含水量越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因为水的密度较低。
5. 地质构造中,以下哪种地层是由河流或海洋作用堆积而成的?A. 沉积岩B. 火成岩C. 变质岩D. 侵入岩答案:A 沉积岩解析:沉积岩是由河流或海洋作用堆积而成的岩石。
它们通常由岩屑、有机物或者碳酸盐沉积物组成。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答案解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高二地理地质构造的理解和认识。
地质构造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
继续学习和探索地质构造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构造地质学》习麵集/试麵及家考备案构造地质学集题集 (3)一、名词解释 (3)二、判断题 (7)三、填空 (9)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13)五、图解 (16)参考答案 (23)一、名词解释 (24)三、填空 (32)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34)五、图解...........................................................................................构造地质学集题集一、名词解释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构.岩层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视倾向.视倾角.真倾角.真厚度.视厚度.“ V ”字形法则.露头宽度.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应力•主应力.应力状态•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椭球体•应变椭球体•变形•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应变•主应变•线应变•剪裂角•共轨剪切破裂角•单剪应变•纯剪应变•递进变形.蠕变•松弛.背斜・向斜•背形•向形•枢纽.轴面轴迹•槽线•脊线•倾伏角•侧伏角•等倾斜线.同沉积褶皱•底辟构造・穹窿.构造盆地.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滑脱构造.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作用・弯流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膝折作用•节理.剪节理・张节理.节理组•节理系•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张节理.横张世理•断层.滑距.断距•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地堑.地垒.枢纽断层•阶梯状断层•叠瓦状断层•裂谷.断层效应•深大断裂•同沉积断层擦痕阶步韧性断层B型俯冲A型俯冲•薄皮构造•劈理•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轴面劈理•线理•拉伸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根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流线・流面•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构造置换・叠加褶皱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 0.表生构造12 1.蠕动构造1 2 2 .滑坡12 3.上薄褶皱12 4.鱼尾状褶皱12 5.撞击构造12 6.撞击熔岩12 7.撞击玻璃12 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构造地质学考题和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1、地堑和地垒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
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
2、断层三角面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
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界处。
3、拉分盆地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一种张剪性盆地。
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
拉分盆地一般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
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
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
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
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
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
5、动态重结晶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
6、底辟构造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7、平衡剖面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面。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3.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并标明图名、比例、图例、和接图等。
4.常见的地质图包括普通地质图、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基岩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等六种。
二、名词解释地壳运动:主要有地球内力引起的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又称构造运动;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地球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破坏和建造作用。
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三、简答题1.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确定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高一地理《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一地理《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课堂精点练习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照片,完成1~2题。
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 D.海蚀作用凝灰岩是由火山碎屑物质胶结(沉积物颗粒被结晶的晶体粘在一起的过程就叫胶结)而成。
图为浙江省某地的一张地质剖面图,经专家鉴定甲处岩层为砂砾岩,乙处岩层为凝灰岩。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凝灰岩按成因分类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4.形成图中砂砾岩岩层和凝灰岩岩层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风力沉积、化学沉积 B.风力沉积、流水沉积C.流水沉积、冷凝作用 D.流水沉积、机械沉积5.如果在该地挖开上覆岩层在凝灰岩基底上建一座大坝,在修建过程中需要()A.预防冬季暴风雪对施工的影响B.预防地基不稳对大坝安全的影响C.预防断层活动而引发地震D.预防雨季水库水位升高对大坝产生的巨大水压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6~8题。
6.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8.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A.河流输沙量增大 B.植被覆盖率提高C.水土流失加剧 D.降水强度变大泉华地貌是指发育于温泉活动的地区,地下热水携带着大量的矿物质通过构造通道上涌到地表后,经过反复蒸发,使其中所含的矿物质沉积凝结而形成。
下图为新疆某地泉华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
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3.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照一定比例缩
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并标明图名、比例、图例、和接图等。
4.常见的地质图包括普通地质图、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基岩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等六种。
二、名词解释
地壳运动:主要有地球内力引起的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地球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破坏和建造作用。
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
确定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2.试简述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度关系的“V”字型法则。
岩层产状岩层倾角与地面坡向关系岩层出露线与等高线关系
水平岩层二者平行或重合
倾斜岩层相反(不论倾角大小)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二者反向弯曲,“V”尖向沟谷下游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直立岩层岩层出露线为直线,不受地形影
响
3.简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地质构造控制地质结构和地质
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分析)。
运动构造形成并控制着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其中前者控制着区域地壳结构(或区域构造)和地质体结构即土体结构和岩体结构;后者则控制地壳稳定性(地震活动、地壳升降活动、断层活动及地壳活动引起的地壳表层活动)、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体中的地应力、地下水和地温等因素。
上述不同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可从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地下工程等不同种类的情况具体分析。
4.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
岩层一般泛指各种成层岩石,是由层状的沉积岩(固结的岩石或松散堆积物)、火山岩和它们的变质岩组成,不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代的地层,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时间概念,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岩层或岩层组合。
5.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及主要依据?
主要有绝对年代法和相对年代法。
前者主要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法和古地磁学法。
后者又包括地层层序法、古生物法、地层接触关系法。
地层层序法的依据是标准地层剖面和沉积岩的层面构造;古生物法的依据是标准化石;地层接触关系法依据岩浆岩、沉积岩及其相互关系接触类型判断。
沉积岩之间主要有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岩浆岩之间主要是穿插接触关系,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是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6.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是怎样形成的?
平行不整合:地壳先下降接受稳定沉积,然后胎生到侵蚀基准面以上接受风化剥蚀,再后地壳由下降接受稳定沉积的地史过程;
角度不整合:地壳先下降沉积,然后挤压变形和上升剥蚀,在下降接受沉积的地史过程。
7.简述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阅读地质图应按照如下顺序:一、图名、比例尺和方位;二、地形和水系;三、图例;四、地质内容,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