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功率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节 常见的酸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8页 0173页 0224页 0226页 0296页 0317页 0417页 0460页 0543页 0583页 0601页 0655页 0719页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1节 金属材料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2节 机械能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6节 电能 第8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食物与营养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金属材料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基础知识复习 浙教版

第三章复习大纲第一节:能的相互转化大量事实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之间相互转移,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与“获得能量”,实质上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或称物体对物体做了功。
2、功包括两个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国际单位:焦耳(焦),字母表示: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说明:物体之所以能够做功,是因为它具有能量,物体做功越多,消耗的能量也越多,故可以用功来描述物体能量的改变,故功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焦耳”。
5、功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
功率反应了物体做功的快慢。
公式:P=W/t 单位:瓦特(瓦)字母表示:W,常用单位:千瓦(KW)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说明: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固定不动的点。
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l2/l1F2,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多少倍,则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即在阻力乘以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4、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种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种。
①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的好处:虽然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②动滑轮:滑轮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 功课件 (新版)浙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课件
15
第1课时 功
课堂小结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计算公式:W=Fs 功 单位:焦耳(J),简称“焦”, 1 J=1 N·m 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K12课件
16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 功
K12课件
1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课时 功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K12课件
2
第1课时 功
考纲要求:
1.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的概念。
2.知道功的单位。
3.能运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要提示: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
K12课件
7
第1课时 功
[归纳提升]
叉车提升的货物和人所推的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 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而无功”。
K12课件
4
第1课时 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例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种情况叫作“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的作用,又通过一定距离,但二者方向互相垂直 (例如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此种情况叫作“垂直无功”。 3.做功过程的实质 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能_量__转_化___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 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常见的能有:动能、势能(动能和势能总称机械能)、内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电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二节能量的转化和度量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3、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W=Pt W=Gh(提起重物)4、功的单位是牛·米,其专用名称叫焦。
5、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
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人步行的功率约70瓦,表示:每秒钟人做功约70焦。
7、功率的计算公式:P=W/tP=Fv(v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时)8、功率的单位是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1、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叫做支点;(2)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4)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5)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3、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叫做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l1=F2 l2表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类型及特点:(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但要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能省距离,但要费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7、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9、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0、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九年级科学上册 3.2能量转化的量度(功)课件 浙教版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
做功的两 个因素缺 一不可!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
叉车举货时,支持力N对货物做功了吗?
叉车举 货.swf
货物受到叉车向上的支持力N,在这个力的作用 下,货物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我们就说叉车 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做了功.
叉车举货分 析.swf
1.把一个苹果举高1米所做的功大约为 1焦耳; 你能设计实验测出把一本科学课本从地上捡 到桌子上做了多少功? 2.把一本<科学>书从地面捡起放回桌面所做的 功大约为 2焦耳。
例1:用100牛的水平力将某物 体沿水平地面拖动5米,需要做多少功? F=5N 解:∵F=100牛, s=5米 ∴W=Fs=100牛×5米=500焦
1焦耳=1牛· 米
2.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J)
(1焦的意义: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米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焦)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小体弱不 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 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欢电学 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后来成为 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 家。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 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 普莱金质奖章。
功和能的关系:
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
2.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 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3.因此,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的多 少,能量的单位和功一样,也是焦耳。
功的练习:
1.如右图,人提着重100N的桶,沿楼梯 从一楼上到三楼,人对桶做了多少功? 此时桶的势能增加了多少焦? 2.某同学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 10牛的物体沿水平推动,结果向前推 动了20米。在推物体的过程中,人对 物体所做的功为( B ) A.750焦 B.500焦 C.250焦 D.0 3.用10牛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 为8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2米,则拉力做功为 多少?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学生混乱的、片面的、错误的潜概念是教学的起点,在此也是教学的资源;让学生自发创设问题情境显然比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好。
操作要点:教师把学生知道的那些能量形式有针对、有秩序地写在黑板上待用(具体看板书设计秩序,这是后面作为学习资源的关键所在),若学生不知道,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形式的能量,若还不知道,可以老师列举一个,自然引发学生。
注意不要期望学生讲全,片面是可以的,学生能讲几个就写几个;注意当学生说出动能或机械能时,让其举个例子,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定下学生对动能与机械能有分歧。
学生已经理顺了一些存在运动或变化形式与一些能量形式基本能看出它们的关联关系,并通过连线使这种关联清晰起来。
这就是教学要符合人认知中的从混乱到有序。
在此探究的过程与“门捷列夫依据他所处年代已知的63种元素,找到元素周期律,制定了有残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完全相同的。
接下来的发现也与完善补充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史完全相同一一补充、修正、解决分歧,完善运动或形式与能量形式。
操作要点:要让学生自己连接,能连则连,对暂时无法连接的,还不清楚的暂时不要连接,以尊重学生的认知,尊重科学的严谨性;要善于发动学生评价质疑连线错误处、混乱处;不要追求完美的最终答案,要留有天窗,以备后面在这个“残缺的元素周期表”指引下去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支持下发现而修补。
第2节机械能在问题质疑这个环节,学生能较好地回答教师所提的几个,并且有一名学生能提出疑问:为什么在探究动能实验中,改变的是高度,却说动能与速度大小有关?”这点充分说明了学生在探究实验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后来我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也很好地帮学生解答了疑惑。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两个问题,今后需要注意和加强,第一,关于能的概念,是这堂课的难点,初中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无法深入讲解能的本质,所以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刻意淡化,直接给了结论,后来教研员提醒,虽然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但是如果这个概念能够再深入讲解一下,他们也会理解,并在今后处理能的练习题时,会大大地降低错误率,并且为他们今后接受内能的概念也会是良好的铺垫,过于简单地处理能的概念,会为今后的教学留下一定的隐患,这个问题,下次我一定会注意到,不会再回避。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重要知识梳理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一)认识能量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量。
能量也简称能。
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二)能量的形式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根据能量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光能、核能、声能等第2节机械能(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二)势能A.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B.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2.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对于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A.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B.机械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C.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用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则W = Fs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1J=1N×1m=1N∙m4.应用W = Fs计算功时,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方向必须一致,且对应同一物体、同一段时间(三)做功的实质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因此,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四)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如果用P表示功率,用W表示功,用t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功率的计算公式为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J/s),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W)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kW)、兆瓦(M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 = 1000W,1MW = 106W5.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不表示做功的多少,一个力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 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等。
- 了解全球能源危机及其对能量转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以及听课态度,评价学生对能量转化量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特别是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能量转化的量度,使学生能够:
1. 掌握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形成量化分析的科学思维。
2. 通过实例探究,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增强能量守恒观念,培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4. 在合作交流中,提升科学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解答:动能变化量ΔE_k = 1/2 m(v1^2 - v0^2)。
例题3:
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θ,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
解答: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 1/2 mv^2 + mghsinθ,解得v = sqrt(2gh(1 - sinθ))。
例题4: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能量守恒定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能量转化效率实际意义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功率
1.功率的定义:__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__。
计算公式:P =W
t。
2.功率的意义:反映了__物体做功__的快慢。
3.功率的单位:__瓦特__,简称__瓦__,单位符号为__W__。
A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 .做功时间越长,功率就越小
C .在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D .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2.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
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 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正确的是( D )
A. 甲、乙和丙 B .甲和乙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3.小丽同学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
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18 N ,则通常情况下,小丽同学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C )
A .1 W
B .10 W
C .100 W
D .1 000 W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 m 。
在0.1 s 内有18 kg
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 s落到瀑布底端。
质量为18 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B )
A.4×102 W B.4×103 W
C.1.8×104 W D.1.8×105 W
5.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从静止开始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第5题图
A.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快
B.乙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慢
C.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不相等
6.一架起重机在1 min之内将重3×105 N的物体匀速举高10 m, 则起重机做的功是__3×106__ J,功率是__50__ kW。
7.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功率约为1.1×105kW,它表示该发动机每秒做功为__1.1×108__ J,即每秒钟有__1.1×108__ J的__内__能转化为飞机的__机械__能。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蚂蚁用10-3 N的力拉着树叶,10 s内沿拉力方向前进了10 cm,则蚂蚁对树叶做功为__1×10-4__ J,此时的功率为__1×10-5__W。
9.节能是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一辆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与行驶速度的快慢是否有关呢?星期天,小明乘坐叔叔的汽车从嘉兴去上海,于是他决定借此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他们去时走高速公路,回来时走国道,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去上海回嘉兴
平均速度/(km/h) 90 60
里程/km 108 116 耗油量/L
8.5
11.2
(1)分析数据后,小明认为这与他事先的猜测相吻合。
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该是 同一辆汽车每百公里的油耗量与行驶速度的快慢有关,车速越快,油耗越少 。
(2)请你算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08 km 消耗的汽油质量__6.8_kg__。
(ρ=0.8×103
kg/m 3
)
(3)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60 kW ,则汽车行驶108 km ,发动机做的功为多少?
【解】 (3)v =90 km/h =25 m/s ,W =Pt =Ps v =6.0×104
W ×1.08×105
m 25 m/s =2.592×108 J 。
B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10.小华和小丽进行爬楼比赛,小华的体重是小丽的1.5倍,爬同样高度小华用时5 min ,小丽用时2 min ,则他们做的功之比W 1∶W 2和功率之比P 1∶P 2为( A )
A. 3∶2,3∶5 B .3∶2,15∶4 C .2∶3,5∶3 D .2∶3,3∶5
11.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 -t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 1.F 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 1.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第11题图
A. F 1>F 2.P 1>P 2 B .F 1=F 2.P 1>P 2 C .F 1=F 2.P 1=P 2 D .F 1<F 2.P 1<P 2
第12题图
12.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
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13.学校最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一箱。
现在,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4 m高的物理实验室。
(1)该实验员需要做__4.2×104_J__的功。
(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g取10 N/kg)
(2)如图所示,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
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__3__个。
(3)不考虑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为__10_min__。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它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
已知扶梯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行。
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1_500_J__,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300_W__,小华的机械能将__变大__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g 取10 N/kg)
15.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 min ,汽车的质量为1 500 kg ,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15倍,则牵引力为__3×103
__N ,此时汽车的功率为__60__kW ,
重力做的功为__0__J 。
(取g =10 N/kg)
C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6.甲、乙两辆汽车功率相等,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1,那么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__1∶2__;两辆汽车做功之比为__1∶1__。
17.(1)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①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__磅秤__、__刻度尺__、__秒表__。
②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__B__。
A. 测出箱子的质量m B .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 .测出一楼到三楼的高度h D .测出小军上楼所用的时间t E .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P
③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 =__mgh
t
__。
(2)在测量登楼梯功率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三楼,共用了10 s ,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__B__。
A. 3 000 W B .300 W C .30 W D .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