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英雄事迹

合集下载

历史上英雄人物及事迹

历史上英雄人物及事迹

历史上英雄人物及事迹历史上英雄人物及事迹1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烈(冽),他与冷月作(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

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

古今英雄事迹及故事(精选5篇)

古今英雄事迹及故事(精选5篇)

古今英雄事迹及故事(精选5篇)古今英雄事迹及故事篇1楚国大夫屈原已经三番五次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但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赂过的靳商和公子兰这伙人的话。

屈原担心楚国会毁在这批人的手里,他不断劝楚顷襄王远离小人,搜罗人才,操练兵马,富国强兵,为先王报仇。

靳尚和公子兰怕楚顷襄王反抗秦国,把屈原看做眼中钉,就勾结起来在楚顷襄王前说他的坏话。

楚顷襄王便把他放逐到了湘南去。

屈原抱着富国强兵的志向,却遭到排挤,简直快气疯了。

屈原每天都盼望着楚顷襄王召他回去,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得到消息,伤心极了。

最后,楚国大难临头了,他便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了汨罗江里。

如果现在屈原还没有死,他一定会说:“唉,楚顷襄王没有听我的话,而致使国家灭亡,他现在一定后悔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给他出更好的建议,为我的国家做出贡献!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圆满、美好的人生,但是,我们一定要尽我们一点儿微薄之力,为社会、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上帝再给你一次获得机会,你一定会对皇上提出更好的意见,排挤出那些小人去,让皇上相信你,重用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还会留在我们的心中。

古今英雄事迹及故事篇2三国时期战火飞纷,尔虞我诈,英雄层出不断,而刘备是我心目中这大的英雄。

刚读《三国演义》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刘备是个大懦夫。

刘备身为一国之君,却是个爱哭鬼;刘备胆小怕事,当曹操带兵攻城时,他撇下妻儿逃了;督邮无理取闹,企图杀害刘备,刘备却选择了避让。

长大一些,再品读《三国演义》,我对刘备又有了新的看法。

懦夫是不能成大器的,刘备成就霸业是有原因的。

刘备虽然爱哭,但这是为了情义和对自己的谦悔。

至于刘备撇下妻儿逃走了,纯粹是我们读者囫囵吞枣战神的印象。

刘备和妻儿走散了,他却带领十万军民跨河逃亡,为众私情,这时何等英雄气概呀!一位勇夫,如果只为了浴血沙场,不顾老百姓仓生,这时英雄吗?这时杀人机器。

如果《三国演义》的英雄们是一颗颗明珠,那刘备就是一颗燃了泥土的明珠,只要轻轻拍去上面的泥土,就又可以看见他的光明。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英雄事迹可以纪念历史事件和个人奉献,作为传承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记忆和传颂英雄的事迹,可以保持历史的记忆,传承文化的价值,并为后代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以下是带来的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篇1】岳飞投军临走的时候,她让她的母亲在自己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也成了岳飞这一生的使命。

这便是岳飞的故事中有名的岳母刺字。

岳飞投军后作战很是勇猛,有一次他随着大军的副帅一起抗敌,当时他还是一位小兵,副帅带着大军冲进了敌军的阵里,他也奋力杀敌,可是由于寡不敌众的原因,最终宋军处于弱势。

岳飞这个时候的心里很是着急,自己的将军一旦被杀,那么这一战就是宋军必败无疑了。

于是岳飞拼死杀到了副帅的旁边,保护着副帅,一直到结束,结果敌人跑了,宋军大胜,副帅这才注意起岳飞这个好手,最终岳飞成为了一名将领,他的名声也渐渐的大了起来。

可是在后来,朝廷被秦桧把持,秦桧有意向敌军求和,然而这个时候岳飞带着大军在前方作战正胜利在望,可是秦桧就是怕惹怒了敌人,而且敌人告诉他要想谈和,必须先杀死岳飞,因为当时的岳飞已经成为统军大将军了。

可恶的秦桧连续十二道金牌命令把岳飞召回。

岳飞一心为国,可惜报国无门,最终秦桧按照着敌人的意思残忍的把岳飞杀害了。

而岳飞并没有反抗朝廷,因为他时刻记着自己背上的字。

岳飞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到今天,与他忠肝义胆的情怀有很大关系。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篇2】“南天一柱”冼夫人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英雄不计其数,他们像天上闪耀的繁星,一直闪烁到今天。

能够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定有过人之处。

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性,她们丝毫不比那些大丈夫逊色,在那些动乱的年代,成为安定天下的巾帼英雄。

人称“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冼夫人家境很优越,家族世代为南越的首领。

冼夫人自幼聪颖过人,足智多谋。

由于南越部落较多,在隋朝之前的动乱年代,部落之间常常爆发战争。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不忘历史才能开拓将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能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英勇前行。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

盼望可以关心大家。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1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

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

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

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兴奋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

从今,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精彩地完成任务。

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

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

周银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挡住来人要路条。

那人见此状况,赶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

这时,乡农抗会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仔细,表扬了他,并鼓舞他好好学习,跟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

从今,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精彩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此后,他常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岗、放哨,还多次协作民兵破路拆桥,经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银海的家乡绽开。

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远近著名的吸血鬼,剥削农夫心狠手毒。

运动中,周银海带着儿童团员,协作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

在一次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领着儿童团不时高呼口号,使斗争大会开得非常热闹。

这年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攻击解放区。

国民党军队对靖江实行重点“清剿”。

由于靖江是苏中解放区南部的“门户”,侯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迎祥乡又是靖江的土改试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要将这里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斩尽杀绝。

1947年1月18日早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

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单事迹5篇

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单事迹5篇

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单事迹5篇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洁事迹5篇古今中外,有很多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鄙视,他们在这个世上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当之无愧,是被人们歌颂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洁事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洁事迹1苏武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打算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奇妙,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

全部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始终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气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静静与其取得了联系,告知他们苏武还活着。

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

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熬煎,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中国历史上爱国伟人简洁事迹2辛弃疾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广为传颂的便是他的爱国。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中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5篇)

中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5篇)

中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5篇)中国英雄人物事迹篇1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

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国英雄人物事迹篇2岳飞,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鹏举。

19岁时投军抗辽,相传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1129年,金帅宗弼(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于次年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

之后岳飞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未果,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1140年兀术再次大举南侵,岳飞于郾城大破金兵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重装骑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

英雄人物事迹范文

英雄人物事迹范文

英雄人物事迹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英雄人物事迹范文英雄人物事迹范文(五篇)在中国历史长河下,你都知道有哪些中国人物事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天历史水英雄人物事迹6篇

天历史水英雄人物事迹6篇

天历史水英雄人物事迹6篇我们的内心总是会被别人的优秀事迹所感动,在平时学习里,大家都一定接触过事迹材料,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天历史水英雄人物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天历史水英雄人物事迹篇1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

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

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

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

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

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

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

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

天历史水英雄人物事迹篇2霍去病,一个遥远的名字。

要不是诗人王维在他的诗里写到:“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要不是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里提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上甘岭》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上甘岭精神曾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国几代人。

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众多的英雄,黄继光又是两名特级英雄中的一位。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扑向敌人地堡,用血肉之躯堵住机枪射孔,奏响了一曲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

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老英雄郅顺义在生前所做的报告中回忆说:(1948年5月25日)隆化战斗中,突然,一座桥型碉堡的疯狂火力阻止了我们前进……董存瑞夹起炸药包就冲了出去。

董存瑞在距桥型碉堡十几米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

原来,他的左腿负了伤,鲜血染红了军裤。

他全然不顾这些,径直跑到了桥型碉堡下。

我离他只有四五十米远,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急得瞅瞅这,看看那。

没有三角架了,炸药没地方放,他团团转,真是急人啊!这时,只见他愣了一下神,我理解他,那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死攸关时刻,一种献身精神的表情。

突然间,董存瑞猛地托着炸药包,就手拉下了导火索,顿时,炸药包冒起了白烟。

我见到这个情景,惊呆了,这还了得,我就奔着董存瑞跑去,边跑边喊:“你放下,你放下……”董存瑞瞪着我喊:“卧倒!卧倒!快趴下……”接着,一声巨响,桥是炸断了,敌人的机枪也哑巴了,可我们的战友,却壮烈地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我的心像刀绞一样,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打完仗部队就撤走了。

董存瑞牺牲后,在爆破现场没留下任何遗物。

据史书记载,岳飞年青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

19岁时投军抗辽。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

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

”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

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

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

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

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

早的故事鲁迅从小就认真好学,上学从不迟到。

可是有一次,鲁迅为了帮长期生病的父亲买药,结果上学迟到了,老师知道后非常地生气,狠狠地批评了他。

鲁迅十分伤心,第二天,他早早地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时时早,事事早。

从此,这个早字不仅刻在了他的桌上,也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

以后,鲁迅每天早早起床,再也没有迟到过。

而且每次背书,他都是第一个背出。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老师讲课,他用心听。

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

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

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2、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

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

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3、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

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

”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4、映雪夜读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

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

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

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

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

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

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王羲之苦练书法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

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

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

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