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结_高等土力学
高等土力学主要知识点整理(李广信版)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一)概述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反映其力学性能的数学表达式,一般为应力-应变时间-强度的关系,也称本构定律、本构方程。
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的一个阶段,即微小应力增量小,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应变增量,实际是本构关系一个组成部分,是土受力变形的最后阶段。
第一应力不变量kk z y x I σσσσ=++=1第二应力不变量kk yz xz xy z y z x y x I στττσσσσσσ=---++=2222第三应力不变量22232xyz xz y yz x yz xz xy z y x I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 坐标系选择使剪应力为零 3211σσσ++=I ,3231212σσσσσσ++=I 3213σσσ=I 球应力张量)(31)(3131321332211σσσσσσσσ++=++==kk m 偏应力张量ii kk ij ij s δσσ31-=,其中⎩⎨⎧=≠=j i j i ii 10δ,克罗内克解第一偏应力不变量01≡=kk s J 第二偏应力不变量()()()[]23123222126121σσσσσσ-+-+-==ji ij s s J 第二偏应力不变量()()()213312321322227131σσσσσσσσσ------==ki jk ij s s s J 1.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非线性(应变/加工硬化、应变/加工软化)、剪胀性、弹塑性、各向异性、结构性、流变性(蠕变、应力松弛)。
加工硬化: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正常固结黏土、松砂)加工软化:应力一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超过一个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超固结黏土、松砂)剪胀性:剪应力引起的体积变化,含剪胀和剪缩土的结构性:由土颗粒空间排列集合、土中各相和颗粒间作用力造成,可明显提高土的强度和刚度。
灵敏度:原状黏性土与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土的蠕变:应力状态不变条件下,应变随时间逐渐增长的现象,随土的塑性、活动性、含水量增加而加剧土的应力松弛:维持应变不变,材料内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压硬性:土的变形模量(指无侧限,压缩模指完全侧限)随围压而提高的现象。
高等土力学总结

高等土力学高等土力学是在本科土力学教材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共分七章,包括:土工试验与测试,土的本构关系,土的强度,土中水与土中渗流及其计算,土的压缩与固结,土工数值计算(包括土体稳定的极限平衡计算,土的渗流与固结的有限元计算)。
二、本 构 关 系“本构关系”是英文Constitutive Relation 的意译。
在力学中,本构关系泛指普遍的应力—应变关系。
因为在变形固体力学中,应力不只与应变有关.而且还与物体的加载历时(应力历史)、加载方式(或应力路径)以及温度和时间有关。
因此材科的本构关系或普遍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表示为; 应力路径等),,,(T t f ij ij εσ=式中t 为加载历时,T 为温度。
例如,弹性力学中的广义定律就是最简单的材料本构关系,它不计时间、温度和应力路径及应力历史的影响。
因此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着唯一对应的关系。
当材料应力超出弹性范围而进入塑性阶段时,应力和应变之间就没有唯一的对应关系,而是要受应力历史或应力路径的影响,这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就称为塑性本构关系。
塑性本构关系要比弹性本构关系复杂得多。
如果再考虑材科应力—应变关系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本构关系持更加复杂。
本书所要讲的岩土本构关系主要是指与时间和温度无关的塑性本构关系。
各种本构关系的特点1.弹性本构关系类型和分类弹性本构关系可分为线弹性本构关系和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如图1所示,线弹性本构关系即一般的弹性力学,其应力—应变关系服从广义Hooke 定律。
非线性本构关系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但是加卸载仍然沿着一条曲线。
弹性本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 应力和变形的弹性性质或可逆性;2) 应力与应变的单值对应关系或与应力路径相应力历史的无关性。
即无论材料单元在历史上受过怎样的加卸载过程或不同的应力施加路径,只要应力不超过弹性限度,应力与应变都是一一对应的;3) 应力与应变符合叠加原理;4) 正应力与剪应变、剪应力和正应变之间没有耦合关系。
土力学心得期末总结

土力学心得期末总结一、引言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土力学可以了解土体的力学特性,并解决土体工程中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对期末总结进行详细阐述。
二、理论学习1.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土力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线弹性情况下土体的力学性质。
通过学习弹性力学,我了解到了土体在受力后会产生变形,而变形会导致土体内部的应力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土体的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土体的弹性特性对土体进行合理的受力设计。
2. 塑性力学塑性力学是土力学中较为复杂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土体的塑性变形特性。
在学习塑性力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土体的塑性变形是由于土体中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吸力引起的。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对土体的塑性特性进行准确评估,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土体的稳定和安全。
3. 荷载传递理论荷载传递理论是土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研究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通过学习荷载传递理论,我了解到了土体的变形行为是由于荷载在土体内部传递引起的。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通过合理设计荷载传递路径,减小荷载对土体的损伤,确保土体的稳定和安全。
4. 应力路径与破裂理论应力路径与破裂理论是土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化规律和破裂机制。
通过学习应力路径与破裂理论,我了解到了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应力变化,并由此引起土体的破坏。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土体的应力变化规律对土体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土体的稳定和安全。
三、实践应用1. 土体的力学性质测试在实验室中,我通过对土体进行力学性质测试,了解了土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通过测量土体的体积重、含水量以及抗剪强度等指标,可以评估土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土体的加固与处理在实际工程中,我参与了一些土体的加固与处理工程。
通过对土体的改良、加固和处理,可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工程对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总结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总结一、引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土体的结构、变形与破坏规律,以及土体与基础工程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学期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土的应力分析、地下水流动、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课本的学习、实验的实践和习题的考核等方面全面提高了我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此期末总结中,我将从学习的内容、实验的实践和应用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学习内容1. 土壤力学性质的学习:本门课程首先讲解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颗粒级配、孔隙比、堆实度等,通过学习了解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2. 土的应力分析:土的应力分析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了解了土体受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计算土体内应力和应变的计算方法。
3. 地下水流动:地下水流动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地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非常重要。
课程讲解了地下水流动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对土体的影响,为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基础。
4. 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学习了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与土质、开挖等因素的关系;同时研究了土体的变形特性和变形机制,深入理解了地基的变形原因和控制方法。
5. 基于基础工程实践的案例分析:在课程的最后阶段,老师安排了一些基础工程实践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实践1. 水贯入试验:在本学期的实验实践中,我们进行了水贯入试验,通过观察水贯入试验过程中的现象,了解了土壤的渗透性质,并学习了水贯入试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土体的压缩性质,掌握了压缩试验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土壤力学研究中的基本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剪切性质,学习了剪切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高等土力学部分知识总结

第七章 土的固结理论1.固结:所谓固结,就是在荷载作用下,土体孔隙中水体逐渐排除,土体收缩的过程。
更确切地说,固结就是土体超静孔隙水应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增加,土体压缩的过程。
(超静孔压逐渐转化为有效应力的过程)2.流变:所谓流变,就是在土体骨架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土体随时间发生变形的过程。
次固结:孔隙压力完全消散后,有效应力随时间不再增加的情况下,随时间发展的压缩。
3.一维固结理论假定:一维(土层只有竖向压缩变形,没有侧向膨胀,渗流也只有竖向); 饱和土,水土二相; 土体均匀,土颗粒和水的压缩忽略不计,压缩系数为常数,仅考虑土体孔隙的压缩; 孔隙水渗透流动符合达西定律,并且渗透系数K 为常数; 外荷载为均布连续荷载,并且一次施加。
固结微分方程:ðu ðt=C vð2u ð2zu 为孔隙水压力,t 时间,z 深度C v =K m v γω=K(1+e)a γω渗透系数越大,固结系数越大,固结越快;压缩系数越大,土体越难压缩,固结系数就小。
C v 土的固结系数,与土的渗透系数K 成正比和压缩系数m v 成反比。
初始条件:t=0,u =u 0(z); 边界条件:透水面 u=0不透水面ðu ðz=04.固结度:为了定量地说明固结的程度或孔压消散的程度,提出了固结度的概念。
任意时刻任意深度的固结度定义为当前有效应力和总应力之比U=σ′σ=σ−u σ=1−uσ平均固结度:当前土层深度内平均的有效应力和平均的总应力之比。
U =1−∫udz H0∫σdzH 0固结度U 是时间因数Tv 的单值函数。
5.太沙基三维固结理论根据土体的连续性,从单元体中流出的水量应该等于土体的压缩量ðεv ðt =ðq xðx+ðq yðy+ðq zðz由达西定律:q i=−K iγw ðuði若土的各个方向的渗透系数相同,取K i=K将达西定律公式代入连续方程:ðεv ðt =−Kγw(ð2uð2x+ð2uð2y+ð2uð2z)=−Kγw∇2uεv=εx+εy+εz=1−2vE(σ1′+σ2′+σ3′)=1−2vE(σ1+σ2+σ3−3u)太沙基三维固结理论假设三向总应力和不随时间变化即:d(σ1+σ2+σ3)dt=0ðεv ðt =−3(1−2v)Eðuðt=−Kγw∇2u即3(1−2v)Eðuðt=Kγw∇2uðu ðt =E3(1−2v)Kγw∇2u=C v3∇2u C v3=E3(1−2v)Kγw6.轴对称问题固结方程砂井排水引起的土中固结,在一个单井范围内可以看成轴对称的三维问题,包含竖向和径向两个方向水的流动。
固体力学期末总结

1 牛顿
Rx F1x F2 x ......Fnx Fix Fx
i 1 n
Ry F1 y F2 y ......Fny Fiy Fy
i 1
2 2 R Rx Ry
平面上力的平衡条件: 2, 刚体
F
x
0
F
y
0
刚体是在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变形的物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通常,我们在考虑物体 机械运动的时候, 如果物体形变相对于它的运动来讲要小的多, 这时就可以忽略物体自身变 形而近似看作是刚体。 刚性地体:这长时间尺度内的一个概念,与褶皱带相比,在外力作用下,刚性地块变形 要小得多,这种块体的“成熟度”要高得多,它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地质作用(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褶皱作用等)的“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刚硬地块,所以在块体内部很少有地震。 3, 质点 在运动学里,质点是具有一定质量,但其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力作用在质点上不产生力矩,作用在刚体上会产生力矩。 质点系是由有限个或无限个有着一定联系的质点所组成的质点群。 4, 自由体和非自由体 自由体是可以在空间作任意运动的物体。 若物体运动时在某些方向受到其周围物体的限制,而不能沿这些方向有位移,这种物体 称为非自由体。 5, 约束和约束反力 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构成约束的周围物体本身, 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约束。 约束限制了物体的自由运动,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约束必然对物体有力的作 用,这种力就称为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不是对抗约束的力。 6,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同时发生、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的一对力。 7, 力矩 力对 O 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 O 点到力 P 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力臂) ,P 和 d
土力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在地基设计中,需要满足地基的强度条件和变形条件这两个条件。
土是由完整坚固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而形成的。
根据成因的不同,第四纪沉积物可以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海相沉积物、湖沼沉积物、冰川沉积物和风积物。
与其他材料(如钢材)相比,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和透水性大的特性。
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散体性、多相性、成层性和变异性等特性。
土的三相组成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的比例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系。
当含水量增加时,土的抗剪强度会降低。
粒度成分是工程上常用来描述土的颗粒组成情况的指标,它是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
土中的水可以按静电引力的不同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结合水包括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包括重力水和毛细水。
在粒度分析累计曲线法中,小于某粒径土的百分含量y与土粒粒径x的关系为y=0.5x,则该土的曲率系数为1.5,不均匀系数为6,土体级配不好。
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小孔隙向上或其它方向移动的现象。
它会对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如路基冻害、地下室潮湿和土地的沼泽化等,从而引起地基承载力下降。
土粒间的连接关系包括接触连接、胶结连接、结合水连接和冰连接。
土的结构包括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
土的构造包括层状构造、分散构造、结核状构造和裂隙构造。
土的基本指标测定方法包括土的密度测定方法(环刀法)、土的含水量测定方法(烘干法)和土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包括土的密度、土粒密度、含水量、干密度、饱和密度、浮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ρ=m/v、ρ=ms/vs、ω=mω/ms、ρd=ms/v、ρsat=(mw+ms)/v、γ’=γsat-γw、e=vv/vs、n=vv/v和XXX。
例如,试验土样体积为60cm3,质量为300g,烘干后质量为260g,则该土样的干密度为4.35g/cm3.粘性土的可塑性大小可以用塑性指数来衡量,而液性指数可以用来描述土体的状态。
高等土力学期末总结

土的强度理论
各强度理论的特点 参数 计算 优缺点 适用情况
第四章 土中水与土的 渗透及其计算
1. 渗透规律-达西定律 2. 有关渗流的工程问题 3. 渗透计算
渗透及达西定律
几种渗流势:重力、压力、基质势 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渗流的基本方程,流网及其应用
有关渗流的工程问题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
应力、应变及其不变量的表示及换算 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DuncanChang模型 弹塑性模型—基本理论基础-剑桥模型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非线性 剪胀性 压密性 应变硬化与软化 弹塑性 平面应变状态的应力特点
弹性模型
非线性(增量)弹性- Duncan-Chang模型 模型特点 应力应变关系特点 参数确定的试验条件、参数的物理意义 模型的使用 模型参数的大体范围 非线性的计算基本方法
内因:组成、状态与结构。 状态:孔隙比e与土的强度: 粘性土的真强度理论、砂土的临界孔隙 比。 外因:应力水平( 3)、中主应力、应 力历史、应力速率、应力方向。
排水与不排水、饱和与不饱和土强度
砂土的流滑现象:松砂、密砂的固结不排 水试验; 砂土的动强度; 粘土的三轴试验强度指标:试验及其应用; 非饱和土强度机理与理论:吸力与水土特 征曲线。
p
第三章 土的强度
土的强度机理与影响因素 排水与不排水、饱和与不饱和土强度 土的强度理论
土的强度机理
土的强度-抗剪强度: 粘聚强度与摩擦强度: 粘聚力:机理,粘性土的微观结构; 假粘聚力:吸力、冰冻、机械咬和; 内摩擦角:表面摩擦与咬和-剪胀、破 碎与颗粒的重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条件下土坡的稳定
单元abcd的重量与总渗透力的合力为R
j
图4-46 渗流条件下土坡的稳定分析
[cili ( wi cos i ui li ) tan i] Fs Wi sin i
高等土力学期末总结
各章复习内容要点总结
第一章 土工试验与测试
室内试验 模型试验 现场测试 注意试验与其它各章的联系和综合
几种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
HC:静水压力(各向等压)试验=2=3 PL:比例加载试验: / 3为常数 CTC:常规三种压缩试验 :3为常数(围压) CTE:常规三轴伸长(挤长)试验: 3(轴压)为常数 TC: p为常数三轴压缩试验(轴压增-围压减) TE: p为常数三轴伸长试验(轴压减-围压增) RTC:减压三轴压缩试验: (轴压)为常数 RTE:减压三轴伸长试验:1 (围压)为常数, 3减小 它们与各种强度理论的关系,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与膜 嵌入间关系等。
剑桥模型与物态边界面
物态边界面方程:
q M ( N v ln p) p v N ln p / M ( )
剑桥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
物态边界面概念:正常固 结线、临界状态线、固结 不排水试验有效应力路径 。 剑桥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 q 的屈服面:物理意义、公 式推导、曲线形式。 剑桥模型的硬化参数、流 动规则、增量应力应变关 系式。
垂直向外 Fs 1 1.15i
垂直向内
Fs 1 1.15i
挡土构造物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2. 不同渗流情况下的水土压力
图4-52 不同含水土层的土压力
P a ka sat z
z(j)z
j= wi i=1
Pw=0
j=( + w)
= sat
图4-53 有上层滞水时的主动土压力 J w
第四章 土中水与土的渗透及其计算
1. 渗透规律-达西定律 2. 有关渗流的工程问题 3. 渗透计算
渗透及达西定律
几种渗流势:重力、压力、基质势 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渗流的基本方程,流网及其应用
渗透计算
基本微分方程 边界条件 数值计算基本原理
有关渗流的工程问题
固结问题的简化计算
均匀加载、分期加载 不均匀土层与分层土
比奥固结理论与太沙基—伦杜立 克准三维固结理论(扩散方程)
基本方程与条件 主要假设 效应 工程应用与误差范围
6、7章
土坡稳定的主要计算方法及平衡条件 土坡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工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边界条件,影响因素
沉降计算
1 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 2 考虑三向效应的单向压缩计算法(Skempton— Bjerrum) 3 4 5 6 7 三向变形计算法(黄文熙法) 弹性理论法 应力路径法 剑桥模型法 其他方法及数值计算
固结
(1)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条件下的单向 固结问题: 加载时间 分层土 厚度随时间变化 (2)砂井固结问题:井阻、涂抹、加载时间 (3)比奥固结理论与太沙基(Terzaghi)—伦杜 立克(Rendulic)准三维固结理论(扩散方程)
D d
w 1 w i d Di w Dd
T
第三章 土的强度
土的强度机理与影响因素 排水与不排水、饱和与不饱和土强度 土的强度理论
土的强度机理
黏聚强度与摩擦强度: 黏聚力:机理,粘性土的微观结构; 假黏聚力:吸力、冰冻、机械咬合; 内摩擦角:表面摩擦与咬合-剪胀、 破碎与颗粒的重排列。
Ew2 Ea w
R
Ew1
图4-56 滑动面与楔体平衡
发现正孔压的滑裂 面与墙夹角大于 =37 无孔压, =30
图4-57 超静孔压对土压力的影响
负孔压时,滑裂面 倾角小于 =27.4
图4-58 土中的负孔压对土压力的影响
超静孔压与土压力
图4 非饱和土的强度包线
c ua tan ua uw tan
f
c ua tan
f
土的强度理论
1.莫尔-库仑(Mohr-Coulomb)强度准则
2.密塞斯(Von Mises)准则及其广义准则
3.屈雷斯卡(Tresca)准则及其广义准则
边 坡 稳 定 分 析
极限分析; 极限平衡; 有限元法。
极限平衡法:使用的条件,基本假设等。
整体圆弧法; 简单(瑞典)条分法; 简化毕肖甫法; Janbu法; Spencer方法; Morgenstern-Price方法。
瑞典条分法
瑞典条分法所得安全系数较小, 在圆弧中心角较大和孔隙水压力较大时 ,安全系数的误差较大,计算结果甚至 会出现异常。
d :
' tg Fs= tg sat
tg
w =
顺坡渗流 水平渗流
Fs 1/ 2
临界状态 Fs=1.0
Fs 1/ 3
16.10 150
i cos 3 sin
i 3 sin cos
e:
' cos w i tg 'sin ' cos w i tg 'sin
4.莱特-邓肯(e-Duncan)强度准则
5.松冈元-中井照夫 (Matsuoka- Nakai)破坏准则
6.其他强度理论
7.联合强度理论(抗拉与抗剪)
土的强度理论
各强度理论的特点 参数 计算 优缺点 适用性情况 基本试验确定强度理论的参数预 估其他应力路径的试验破坏应力。
f d d ij
p ij
M
p d ij
p p0 /2 p0
Lade-Duncan模型和清华弹塑性模型
屈服函数与屈服面; 硬化参数; 流动规则; 模型的功能
土的损伤模型基本概念
土的结构性:原因与表现; 土的损伤模型的基本原理:损伤变量 及其演化规律,增量形式的损伤矩阵 。
现场测试基本知识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
应力、应变及其不变量的表示及换算;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Duncan-Chang模 型; 弹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的基本理论:剑桥 模型、清华模型和Lade-Duncan模型。 土的损伤模型基本概念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渗透水流以一定角度从坡面逸出时
该点抗滑稳定的临界水力坡降 渗流
图4-50 坡面的局部稳定分析
坡面
sin w icr cos( ) [ cos w icr sin( )]tan
图4-49
b : ' w tg 2 C: sat tg
强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组成、状态与结构。 状态:孔隙比e与土的强度: 黏性土的真强度理论、砂土的临界孔隙 比。 外因:应力水平(3)、中主应力(2) 、应力历史、应力速率、应力方向。
排水与不排水、饱和与不饱和土强度
砂土的流滑现象:松砂、密砂的固结不排水试验; 最大应力比与最大应力差; 砂土的动强度; 黏土的三轴试验强度指标:试验及其应用,不同应 力路径的排水与不排水试验及其强度指标; 非饱和土强度机理与理论:吸力与水土特征曲线。
Duncan-Chang模型参数确定试验条件
d 1 1 d 1 t (d 2 d 3 ) Et Et
d2=d3=0 时:
d ( 1 3 ) Et d 1
1-3
1
Duncan-Chang模型参数确定
试验类型 常规三轴排水压缩试验(CD) 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 (CU) 三轴减载压缩试验 三轴伸长试验 应力路径特点 d3=0 d3=d3+du=0 d1=0, d3=d2<0 d1=d2=0, d3<0 d3=0, d2=td1
Wi (hi1 sat hi 2 hi 3 )bi
ui w (hw hi 3 )
图4-47 孔压u的计算
hi
i
Ni ( sat w )hi x cos i
Qi ( sat w )hi x sin i
浮重度 饱和重度-滑 面上的孔压uili
Ni ( sat w / cos 2 i )hi x cos i
Qi sathi x sin i
对于第n-1土条,由于n-1<0,会造成更大的误差.
坡面处的几种局部渗流的情况
不透水层
图4-48 土坡的局部渗流与抗滑稳定
坡面处的几种局部渗流的情况
J
图4-49坡 面处的几种局部渗流的情况
弹性模型-增量广义虎克定律
1 d x E [d x (d y d z )] d 1 [d (d d )] y z x y E d z 1 [d z (d x d y )] E d 2(1 ) d xy xy E 2(1 ) d yz d yz E 2(1 ) d d zx zx E
各种三轴试验的应力路径
1= 3 ; 减压试验特点; 不排水情况; 与摩尔-库伦准则关系; 试验的技术;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剑桥模型的物态边界面: p, q, e的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