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泵的工作原理介绍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介绍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介绍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介绍

发布时间:2010-12-8 阅读次数:1300 来源:亚洲泵网编辑:亚洲泵网编辑部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工作流体Qo从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喉管入口处因周围的空气被射流卷走而形成真空,被输送的流体QS即被吸入。

两股流体在喉管中混合并进行动量交换,使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增加,最后通过扩散管将大部分工作原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1852年,英国的D.汤普森首先使用射流泵作为实验仪器来抽除水和空气。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

20世纪30年代起,射流泵开始迅速发展。按照工作流体的种类射流泵可以分为液体射流泵和气体射流泵,其中以水射流泵和蒸汽射流泵最为常用。射流泵主要用于输送液体、气体和固体物。

武汉大学射流泵技术应用于支线飞机工作原理

日前,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陆宏圻、龙新平教授收到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工作原理的射流泵应用证明,称他们利用射流泵技术开发的燃油喷射泵供输油系统,可使该公司“新舟60”飞机每架产生经济效益313.6万元。

“新舟60”飞机是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该技术对“新舟60”飞机的供输油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使该飞机身轻价廉、产生的效益更高。

龙新平介绍,民用飞机传统上采用离心电泵供输燃油,重量大、造价贵,供输燃油中间环节射流泵相对较多。课题组工作原理从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入手,用喷射泵取代传统的离心电泵,直接利用发动机的动流(压力高的一股流体)作为喷射泵的动力给飞机供输油。这样的替代使飞机结构更简单,减少了供输燃油的中间环节,减少了运动部件,提高了飞机射流泵的安全可靠性,且维护性好、飞行操作驾驶方便。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射流泵应用证明显示,采用喷射泵供输油系统,每架飞机工作原理可以减轻飞机重量30公斤,节约成本43.6万元,每架飞机射流泵在安全寿命期内将产生经济效益270万元,合计产生经济效益313.6万元。截至目前,该飞机已销售136架,新系统累计产生效益超过4亿元。

据介绍,射流泵理论与应用技术是研究射流泵及以射流泵为主体或核心组成的各种工艺流程系统进行工程化应用的一项技术。射流泵本身没有任何运动部件,直接利用高压流体作为工作动力来引射和抽吸低压流体或散装固体及其混合物,并能在进行输送的同时进行混合与化学反应。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水利水电、交通、化工、环保、核能等领域。

据悉,武汉大学由陆宏圻、龙新平等组成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射流泵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达到工作原理国际先进水平。

射流泵基本尺寸计算

射流泵基本尺寸计算 (1) 喷嘴直径j d 引用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喷嘴直径[16]的计算公式如下: 01214.34γαμp g Q d n j ?= (4-13) 式中:1μ—喷嘴流量系数; α—喉管进口函数; 0p ?—泵的工作压力,MPa ; n Q —动力液流量,m 3/min ; 0γ—动力液重度,N/m 3。 本次设计中取喷嘴喷嘴流量系数为:1μ=1。 对于喉管进口函数,在初步计算时采用05.11-=α,此处取1=α。 对于动力液流量,已知25.0=n Q m 3/min 。 对于动力液重度,前文已给出98100=γN/m 3。 射流泵工作压力的计算[17]为: s j p p p -=?10 (4-14) 式中:1j p —动力液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MPa ; s p —吸入液(油)的压力,MPa 。 由已知条件和前文计算结果知,动力液在喷嘴入口处压力和吸入液压力为: 70.381=j p MPa 4=s p MPa 联立(4-13)(4-14)两式解得喷嘴直径为: 01214.34γαμp g Q d n j ?= ()981010470.3818.92114.36025.046?-? ?????= 310490.4-?=m 490.4=mm 取喷嘴直径为: 5.4=j d mm

(2) 喉管直径t d 喷嘴出口面积j A 、喉管断面面积d A 的关系如下: y t j m A A = (4-15) 24j j d A π= (4-16) 24 t t d A π = (4-17) 其中:y m —最优面积比。 前文已求得π 1 =y m 。 联立(4-15)(4-16)(4-17)式解得喉管直径为: mm 979.7318 .05.42 2 ===y j t m d d 取喉管直径为: 0.8=t d mm (3) 喷嘴面积j A 、喉管面积t A 和吸入面积s A 根据喷嘴直径j d 、喉管直径t d 可求得喷嘴和喉管面积分别为: 2 4 j j d A π= 22 mm 90.155.44 14.3=?= 2 22mm 24.500.84 14.34=?== t t d A π 所以吸入面积为: j t s A A A -= 90.1524.50-= =34.34mm 2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938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标 准版本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起动 泵的控制柜安装完毕,即可起动。起初,泵出口阀门必须打开,待泵正常运行后,阀门至少打开一半。 2、控制 泵运行时,可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切换。 (1)电机控制 电机部分操作仅限于指定人员或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 三个串联的PTC电阻控制定子绕组温度。当绕组温度超出一定的值(一般为125℃),热敏电阻会

动作断开,自动停泵等待检查。如果发生过热状况,必须由指定的技术服务部检查绕组。一旦热敏电阻发出警告信号,必须检查负载,要求拆卸水泵,全面检查,更换零件。 泵运行时,水漏进电缆接线腔,漏水检测探头会发出警告信号,发生此情况需打开接线腔盖子,更换O型圈和电缆密封元件。必要时可更换电缆。 泵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测量绝缘好坏,才能重新运行。如果绝缘电阻小于2MΩ,则绝缘变差。此时应首先检查电力电缆,然后检查电缆线连接线腔,最后检查绕组。 (2)密封控制 在油腔中漏水检测探头控制泵端机械密封,水漏进油腔至一定程度时,就发出信号。尽管这样,泵还可以短时间运行。为使损坏最小,建议立即检修。拆

卸水泵,更换机械密封。 在电机腔中的浮子开关是控制电机端机械密封。如果电机端密封失效,造成油水进入电机腔,浮子开关发出信号,并关闭电机,泵不能起动。 更换机械密封,电机腔中的油水混合液必须清除干净。为此,潜水泵需要拆开以便定子(加机壳)、转子分别烘干。定子必须在80℃以下,烘大约24小时。用空气把转子吹干净,在室温下,干燥大约2~3天。 3、关闭 为了操作者和设备的安全,必须严格按以下步骤操作: 断开电源; 让潜水电泵完全停止运行;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自吸泵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内混合和外混合两种型式。 内混式 内混式是指在叶轮进口附近进行气液混合的,其原理如图所示。自吸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淹没叶轮),回流阀打开,压入室与吸入室相通,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管路中的压力高于吸入室的压力,因而使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中的气体经吸进入叶轮,压出室中的液体经回流阀孔、吸入室,又被吸到叶轮进口进行气液混合,叶轮并将气液混合物输送到压入室中去,由于气液分离室容积足够大,使得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比重的不同而进行气、液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又经回流阀孔被吸进叶轮再与气体进行混合,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自吸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外混合 外混合是指在叶轮外缘进行气、液混合的,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自吸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当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内的气体经吸入室进入叶轮,在叶轮出口处与随叶轮高速旋转的液体相混合,由于叶轮的作用,使气液混合物经压出室到容积足够大的气液分离室中去,由于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的比重不同而进行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经外流道又回到叶轮外缘。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1) 保证自吸泵停车后,泵体内储存足够的液体,为此需要在泵体的进口处配有单向阀,并且泵体进口高于叶轮中心线,以防止泵体内的液体在泵停车后因虹吸作用而被排到吸入池中去。 (2) 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为此需要有足够容积的气液分离室,自吸泵泵体的出口到叶轮中心线有足够的高度。 (3) 分离出来的液体不断返回到叶轮中去,为此,对于内混式自吸泵要有回流孔,对于外混合式自吸泵要有足够大的流道,使分离后的液体返回叶轮中. 自吸泵的性能特点 不需在吸入管路内充满水就能自动地把水抽上来的离心泵称为自吸泵。 自吸泵的结构类型很多,其中,外混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另一方面,被叶轮排到气水分离室中的水又经左右回水孔流回到叶轮外缘。左回水孔流回的水在在压力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射向叶轮槽道内,并被叶轮击碎,与吸入管路来的空气混合后,甩向蜗壳,真空泵液下泵计量泵齿轮泵耐腐蚀泵耐酸泵消防泵向旋转方向流动。然后与右回水孔流来的水汇合,顺着蜗壳流动。由于液体在蜗壳内不断冲击叶栅,不断被叶轮击碎,就同空气强烈搅拌混合,生成气水混合物,并不断地流动致使气水不能分离。混合物在蜗壳出口被隔舌剥离,沿短管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内空气被分离出来,由出口管排掉,而水仍经左右回水孔流向叶轮外缘,并与吸入管空气相混合。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尽,使水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排污泵自吸泵油泵隔膜泵螺杆泵齿轮油泵

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姓名: 张航 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7号 论文题目: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指导教师:罗克洁

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射流泵的基本特点、结构与工作原理,从设计理论、内部流动和 基本应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射流泵的发展现状。射流泵作为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及混合反应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特殊、工作可靠,将其与其他工作泵组合使用,可提高整个装置吸程,改善汽蚀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的各部门。 关键字:射流泵特点发展现状应用 Abstract:The jet pump’s basic characteristic,stm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re outlined.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jet pump including the design theory,intemal now and basic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As one of the liquid transportation machines and mixing reaction equipments,jet pump has nomoving parts.’Jet pump has special stmcture and works reliablely.It will enhance the deVice suction andimprove cavitation chamcteristics if jet pump worl(s with other pumps.The pumps are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water consenrancy,traffic and environmental pmtection.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jet pumpsare also predicted. Key words:jet pump;characteristic;current situation;application 射流泵是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及混合反应设备,其特点是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密封性好,适宜在高温、高压、真空、放射和水下等特殊条件下工作。射流泵通过高速射流提升低速被吸液体的能量,从而增加整体压能,将与其他工作泵组合使用,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吸程,改善汽蚀性能。正是由于这一系列优点,射流泵在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射流泵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喷嘴、喉管和扩散管。其工作原理是将工作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同时静压能部分转换为动能。管内形成真空,低压液体被吸人管内。两股液体在喉管中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工作液体速度减小,被吸液体速度增大,压力逐渐增加,在喉管出口处速度趋于一致。混合液体通过扩散管时,随着流道的增大,速度逐渐降低,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混合液体压力随之升高。由于射流泵独特的结构与特点,可以预见今后它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其各方面性能的研究。 1、研究进展

350QZ-70DA(-4°)型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

350QZ-70DA(-4°)型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 1、起动 泵的控制柜安装完毕,即可起动。起初,泵出口阀门必须打开,待泵正常运行后,阀门至少打开一半。 2、控制 泵运行时,可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切换。 (1)电机控制 电机部分操作仅限于指定人员或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 三个串联的PTC电阻控制定子绕组温度。当绕组温度超出一定的值(一般为125℃),热敏电阻会动作断开,自动停泵等待检查。如果发生过热状况,必须由指定的技术服务部检查绕组。一旦热敏电阻发出警告信号,必须检查负载,要求拆卸水泵,全面检查,更换零件。 泵运行时,水漏进电缆接线腔,漏水检测探头会发出警告信号,发生此情况需打开接线腔盖子,更换O型圈和电缆密封元件。必要时可更换电缆。 泵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测量绝缘好坏,才能重新运行。如果绝缘电阻小于2MΩ,则绝缘变差。此时应首先检查电力电缆,然后检查电缆线连接线腔,最后检查绕组。 (2)密封控制 在油腔中漏水检测探头控制泵端机械密封,水漏进油腔至一定程度时,就发出信号。尽管这样,泵还可以短时间运行。为使损坏最小,建议立即检修。拆卸水泵,更换机械密封。 在电机腔中的浮子开关是控制电机端机械密封。如果电机端密封失效,造成油水进入电机腔,浮子开关发出信号,并关闭电机,泵不能起动。 更换机械密封,电机腔中的油水混合液必须清除干净。为此,潜水泵需要拆开以便定子(加机壳)、转子分别烘干。定子必须在80℃以下,烘大约24小时。用空气把转子吹干净,在室温下,干燥大约2~3天。 3、关闭 为了操作者和设备的安全,必须严格按以下步骤操作: 断开电源;

让潜水电泵完全停止运行; 关闭阀门,不得随意起动; 在泵提起时,电泵就不允许起动。

潜水泵工作原理

潜水泵工作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潜水泵工作原理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潜水泵(Submergedpump)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水处理工具。潜水泵与普通的抽水机不同的是它工作在水下,而抽水机大多工作在地面上。潜水泵的工作原理:潜水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潜水泵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潜水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潜水泵的基本参数:包括流量、扬程、泵转速、配套功率、额定电流、效率、管径等等.潜水泵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包括建设施工排、水农业排灌、工业水循环、城乡居民引用水供应,甚至抢险救灾等等 水泵原理详细介绍 借动力设备和传动装置或利用自然能源将水由低处升至高处的水力机械。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排水以及农牧业、 工矿企业、城镇供水、排水等方面。用于农田排灌、农牧业 生产过程中的水泵称农用水泵,是农田排灌机械的主要组成 部分之一。 类型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 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主要有活塞 2

泵、柱塞泵、齿轮泵、隔膜泵、螺杆泵等类型。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潜水电泵的泵体部分是叶片泵。其他类型的水泵有射流泵、水锤泵、内燃水泵等,分别利用射流水锤和燃料爆燃的原理进行工作。水轮泵则是水轮机与叶片泵的结合。上述各类水泵中以下列各式较具代表性。 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增加水体压力并使之流动的一种泵。由泵壳、叶轮、转轴等组成。动力机带动转轴,转轴带动叶轮在泵壳内高速旋转,泵内水体被迫随叶轮转动而产生离心力。离心力迫使液体自叶轮周边抛出,汇成高速高压水流经泵壳排出泵外,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从而吸入新的水流,构成不断的水流输送作用。叶轮具有逆旋转方向弯曲的叶片,其结构型式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3种,农用的多为封闭式叶轮,叶片两侧由圆盘封闭。泵体沿出水管方向逐渐扩张成蜗壳形。水流自叶轮一面吸入的称单吸离心泵,自叶轮两面吸入称双吸离心泵。为增加扬程,可将多个叶轮装在同一轴上成为多级离心泵。由前一叶轮排出的水进入后一叶轮的进水口,增压后再从后一叶轮排出,因而叶轮数愈多,压力愈高。有的离心泵带有能自动排除吸水管和泵体内空气的装置,在起动前无需向泵体灌水,称自吸离心泵,但其效率常低于一般离心泵。 离心泵在农田排灌和农牧业供水中应用最广。多用于扬程高而流量小的场合。单级离心泵的扬程为5~125米,排出的流量均匀,一般为6.3~400米3/小时,效率约可达86~9 4%。 3

轴流泵的深度介绍

轴流泵的深度介绍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是流量大、扬程低、比转数高的叶片式泵,轴流系的液流沿转轴方向流动,但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离心泵基本相同。 轴流泵的主要零件有进水管、叶轮、导叶、出水管、泵轴、轴承和轴封等。轴流泵按主轴的安装方式分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 1.进水管 喇叭管为中小型立式轴流泵的吸水室,用铸铁制造,它的作用是把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引向叶轮。喇叭管的进口部分呈圆弧形,进口直径约为叶轮直径的1.5倍。在大型轴流泵中,吸水室一般做成流道的形式。 2.叶轮 叶轮是最主要的工作部件,由叶片、轮縠、导水锥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为半调节叶片轴流泵的叶轮 1-轮縠;2-导水锥;3-叶片;4-定位销;5-垫圈;

6-紧叶片螺母;7-横闩;8-螺柱;9-六角螺母 轴流泵的叶片呈扭曲形装在轮縠上。根据叶片调节的可能性分为固定式、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三种。固定式的叶片和轮穀成一体,叶片的安装角度是不能调节的。半调节式的叶片用螺母拴紧在轮鞍上,在叶片的根部刻有基准线,而在轮縠上刻有几个相应安装角度的位置线。叶片不同的安装角度,其性能曲线将不同,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叶片安装角度。半调节式叶轮叶片需要停机并拆卸叶轮之后,才能进行调节。全调节式的叶片是通过机械或液压的一套调节机构来改变叶片的安装角。它可以在不停机或只停机而不拆卸叶轮的情况下,改变叶片的安装角。 3.导叶 导叶位于叶轮上方的导叶管中,并固定在导叶管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流体的旋转运动,减少水头损失。同时可将流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能。 4.轴和轴承 中小型轴流泵泵轴是实心的。对于大型轴流泵,为了布置叶片调节机构,泵轴做成空心的。轴腔内安置有操作油管或操作杆。 轴流泵的轴承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三类: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和导轴承。推力轴承用于承受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径向轴承导轴承主要用来承受转动部件的径向力,起径向定位作用。导轴承装在导叶锥体中,用于减小轴的摆动,导轴承常用介质润滑或外冲洗液润滑。 5.轴封 轴流泵可根据应用场合的要求配置填料或机械密封,与离心泵轴封相似。 6.泵壳 轴流泵的泵壳呈圆筒形,由于其中有固定导叶,故称导叶式泵壳。导叶装在叶轮后面,呈圆锥形,内有多片导叶。轴流泵的出水道是一弯管。中小型轴流泵的进水道多采用喇叭形短管,而大型轴流泵则多采用肘弯形或钟形进水道。 轴流泵的性能特点 1.轴流泵适用于大流量、低扬程。 2.轴流泵的H-V特性曲线很陡,关死扬程(流量Q=0时)是额定值的1.5~2倍。 3.与离心泵不同,轴流泵流量愈小,轴功率愈大,因此应开阀启动。 4.高效操作区范围很小,在额定点两侧效率急剧下降。 5.轴流泵的叶轮一般浸没在液体中,因此不需考虑汽蚀,启动时也不需灌泵。 轴流泵的操作与流量调节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

目录 1 总则 (2) 1.1 适应范围 (2) 1.2 结构简述 (2) 1.3 主要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零、部件 (2) 2.2 运行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设备及环境 (3) 3设备的维护 (3) 3.1 日常维护 (3) 3.2 定期检查 (3) 3.3 故障处理方法 (3) 3.4 紧急情况停车 (3)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 4.1 检修周期 (4) 4.2 检修内容 (4)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 5.1 底座、中间节、进水喇叭、叶轮外壳、出水弯管及传动装置。 (4) 5.2主轴及传动轴 (5) 5.3 轴套 (5) 5.4 轴承 (5) 5.5蜗轮蜗杆 (6) 5.6 叶轮 (6) 5.7 全调节式的转子部件 (6) 5.8 泵轴、电机轴与传动轴的对中及摆度 (7) 5.9 填料密封 (7) 6试车与验收 (8) 6.1.1 确认机组检修完毕,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记录齐全、准确,工完料净,场地 清。 (8) 6.2 试车 (8) 6.3 验收 (8)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8)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9) 附录A 叶片及导叶尺寸公差 (9) 附录B 轴套热装加热温度计算 (9) 附录C 滚动轴承外座圈端面与轴承压盖间的间隙计算 (10) 附录D 橡胶轴承的性能及间隙 (10) 附录E 叶轮静平衡 (10) 附录F 震动峰值振幅 (11)

1 总则 1.1 适应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吸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被吸送液体不超过50℃的单级立式轴流泵的维护和检修;其它类似的轴流泵可作参考。 1.2 结构简述 轴流泵由吸入管、叶轮外壳、导叶体、出水弯管、中间节、叶轮、轴承、密封装置、调节机构及传动装置等零、部件组成。 1.3 主要性能 设备主要性能(叶片安装角为0o时)见表1。 2.1 零、部件 2.1.1 主、辅机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各部连接螺栓紧固、齐全、符合要求。 2.1.3 仪表装置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4 进出口闸板或阀门不堵不漏;润滑系统、冷却系统齐全、畅通、好用;调节机构灵敏、准确。 2.1.5 基础、底座、钢架稳固,地脚螺栓齐全、牢固、符合规定。 2.1.6 设备、管道防腐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2.2 运行性能 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设备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噪音。 2.2.3 压力、流量、温度正常,电流稳定;出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 2.3.1 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易损配件图等。 2.3.2 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合格证。 2.3.3 有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 2.3.4 设备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a.设备履历卡; b.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记录; c.检修记录: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4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起动 泵的控制柜安装完毕,即可起动。起初,泵出口阀门必须打开,待泵正常运行后,阀门至少打开一半。 2、控制 泵运行时,可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切换。 (1)电机控制 电机部分操作仅限于指定人员或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 三个串联的PTC电阻控制定子绕组温度。当绕组温度超出一定的值(一般为125℃),热敏电阻会动作断开,自动停泵等待检查。如

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

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 周克山3 (扬州石油化工厂) 摘 要 介绍了射流泵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某装置射流泵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了节能、优化工艺路线,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射流泵 特性 设计 应用 符号说明 m o、m s、m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 合流体的质量,kg u o、u s、u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 合流体的流速,m s p o、p s、p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 合流体的压力,M Pa ?0、?1——分别为液体浓度系数, ?0=0163、?1=0117 h——射流泵压力与工作压力之比,h≈0117 ?pΟ——射流泵工作压力,M Pa Α——喉管入口函数,Α≈1~1105,取Α=1102 m——喉管截面积与喷嘴截面积之比 Q0——L PG流量,m3 s Θ0——工作流体密度,kg m3 q——被抽流体与工作流体流量之比 Γ——射流泵效率 在化工行业中,射流泵由于其结构简单、工况稳定、安装方便、密封性好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某些真空工况[1],射流泵可取代水环式、旋片式、W型往复式真空泵。其最大真空度可达96kPa(720mm H g),抽气流量达4000m3 h。射流泵不仅可用于以液体作工作介质,抽送气体、液体的场合,还可以以气体为工作介质抽送液体、气体,对一些含杂质的悬浮液、乳化液和含粉尘气体同样可以抽送。1 射流泵工作原理及特性 111 射流泵工作原理(见图1 ) 图1 射流泵结构 射流泵将工作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同时静压能部分转换为动能。管内形成真空,低压流体被吸入泵内。两股流体在喉管中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工作流体速度减小,被吸流体速度增大,压力逐渐增加,在喉管出口处速度趋于一致。混合流体通过扩压管时,随着流道的增大,速度逐渐降低,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混合流体压力随之升高。 112 射流泵特性 喷射泵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但由于工作流体紊流等因素,能量损失较大,因而效率较低。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最新研发的多级、多股、脉冲射流及多吸式射流泵,其性能和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工作状态下,喷射泵在工作流体稳定的情况下,其轴功率一定[2],与被抽流体的量无关,但其效率与被抽流体的量是相关的(见图2)。 3周克山,男,1970年9月生,助理工程师。江都市,225200。 24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

轴流泵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轴流泵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轴流泵是叶片式泵的一种。它输送液体不像离心泵那样沿径向流动,而是沿泵轴方向流动,所以称为轴流泵。又因为它的叶片是螺旋形的,很像飞机和轮船上的螺旋桨,所以有的又称为螺旋桨泵。 (1)轴流泵的种类 轴流泵根据泵轴安装位置可分为立式、斜式和卧式三种。它们之间仅泵体形式不同,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我国生产较多的是立式轴流泵。 立式轴流泵的内部结构,它主要由泵体、叶轮、导叶装置和进出口管等组成。泵体形状呈圆筒形,叶轮固定在泵轴上,泵轴在泵体内由两个轴承支承,泵轴借顶部联轴器与电动机传动轴相连接。 叶轮一般由2~6片弯曲叶片组成,形状和电风扇叶片相似,有扭曲。叶片的结构有固定的和螺旋角可以调节的两种。可调节叶片又有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的两种。半调节式的叶片是可拆装的,改变角度需把叶片松开用手工调节;全调节式的是通过一套专门的随动机构自动改变叶片的角度。大型轴流泵的叶片大多为全调节式的。 导叶装置外形呈圆锥形或圆柱形,一般装有6~10个导叶片。导叶装置的作用是使从叶轮出来的液体流经导叶片所构成的流道后增加压力,提高泵的效率。进口管为喇叭形的。出口管通常为60°或90°的弯管,其作用是改变液体流出的方向。 (2)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轴流泵输送液体不是依靠叶轮对液体的离心力,而是利用旋转叶轮叶片的推力使被输送的液体沿泵轴方向流动。当泵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后,由于叶片与泵轴轴线有一定的螺旋角,所以对液体产生推力(或叫升力),将液体推出从而沿排出管排出。这和图l—26所示的电风扇运行的道理相似,靠近风扇叶片前方的空气被叶片推向前面,使空气流动。当液体被推出后,原来位置便形成局部真空,外面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沿进口管被吸入叶轮中。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泵便能不断地吸人和排出液体。 (3)轴流泵的特点 ①轴流泵的优点 a.流量大、结构简单、重量轻、外形尺寸小,它的形体为管状,因此占地面积小。 b.立式轴流泵工作时叶轮全部浸没在水中,启动时不必灌泵,操作简单方便。 c.对调节式轴流泵,当工作条件变化时,只要改变叶片角度,仍然可保持在较高效率下工作。 ②轴流泵主要缺点扬程太低,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由于轴流泵是低扬程、大流量的泵,故通常用于农业大面积灌溉和排涝、城市排水、输送需要冷却水量很大的热电站循环水以及船坞升降水位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介绍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介绍 发布时间:2010-12-8 阅读次数:1300 来源:亚洲泵网编辑:亚洲泵网编辑部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工作流体Qo从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喉管入口处因周围的空气被射流卷走而形成真空,被输送的流体QS即被吸入。 两股流体在喉管中混合并进行动量交换,使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增加,最后通过扩散管将大部分工作原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1852年,英国的D.汤普森首先使用射流泵作为实验仪器来抽除水和空气。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 20世纪30年代起,射流泵开始迅速发展。按照工作流体的种类射流泵可以分为液体射流泵和气体射流泵,其中以水射流泵和蒸汽射流泵最为常用。射流泵主要用于输送液体、气体和固体物。 武汉大学射流泵技术应用于支线飞机工作原理 日前,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陆宏圻、龙新平教授收到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工作原理的射流泵应用证明,称他们利用射流泵技术开发的燃油喷射泵供输油系统,可使该公司“新舟60”飞机每架产生经济效益313.6万元。 “新舟60”飞机是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该技术对“新舟60”飞机的供输油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使该飞机身轻价廉、产生的效益更高。 龙新平介绍,民用飞机传统上采用离心电泵供输燃油,重量大、造价贵,供输燃油中间环节射流泵相对较多。课题组工作原理从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入手,用喷射泵取代传统的离心电泵,直接利用发动机的动流(压力高的一股流体)作为喷射泵的动力给飞机供输油。这样的替代使飞机结构更简单,减少了供输燃油的中间环节,减少了运动部件,提高了飞机射流泵的安全可靠性,且维护性好、飞行操作驾驶方便。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射流泵应用证明显示,采用喷射泵供输油系统,每架飞机工作原理可以减轻飞机重量30公斤,节约成本43.6万元,每架飞机射流泵在安全寿命期内将产生经济效益270万元,合计产生经济效益313.6万元。截至目前,该飞机已销售136架,新系统累计产生效益超过4亿元。 据介绍,射流泵理论与应用技术是研究射流泵及以射流泵为主体或核心组成的各种工艺流程系统进行工程化应用的一项技术。射流泵本身没有任何运动部件,直接利用高压流体作为工作动力来引射和抽吸低压流体或散装固体及其混合物,并能在进行输送的同时进行混合与化学反应。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水利水电、交通、化工、环保、核能等领域。 据悉,武汉大学由陆宏圻、龙新平等组成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射流泵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达到工作原理国际先进水平。

射流泵理论与技术

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 1. 前言 射流泵是一种流体机械,它是以一种利用工作流体的射流来输送流体的设备。根据工作流体介质和被输送流体介质的性质是液体还是气体,而分别称为喷射器、引射器、射流泵等不同名称,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式基本相同。通常把工作液体和被抽送液体是同一种液体的设备称为射流泵。 我国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对射流泵进行研究,最初通过引进国外的射流泵及样机在生产中应用,后来一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考试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1958年,淮北煤矿建井公司采用射流泵开排水。1961—1964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结合华北地区深井提水需要设计研制了SLB系列射流泵。1960年以来,我国著名学者陆宏圻教授运用立体留学和紊流射流泵理论研究了射流泵的基本性能方程、、汽蚀方程、装置性能方程、最有参数方程等,并在1989年比较全面给出了各种射流泵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出版了《射流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苏大学李传君等对废气射流装置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单相气体等熵流动理论来设计和计算射流装置的主要工作参数,结果和理论值本吻合,为该类型的射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良好好的依据。沙洲工学院张防一基于平面势流理论,对混凝土射流泵装置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理论设计,并根据射流泵装置内固液两相混合流动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套新的设计方法。 1995年,高传昌采用不同VI径的喷嘴、面积比、喉嘴距和脉冲频率等几何参数和工作参数对气液活塞式脉冲射流泵进行了探索试验,初步掌握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条件。1999年,段新胜和孙孝庆进行了大量性试验,通过对比环形多喷嘴射流泵,得出结论:合理设计环形多喷嘴射流泵的各结构参数可显著改善射流泵的工作性能的;喷嘴安装角和喉嘴距决定着高速射流是否会产生附壁流动,它们应同时取较大值或较小值,但喷嘴安装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太小;其喉管进口角不应超过45度;喉管长度与直径的比值L/d3可比中心射流泵小,t>3.5即可;喷嘴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6;2003年,康宏琳对非恒定射流泵的时均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2006年,尚华对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两者的结果均证明了脉冲射流能提高射流泵的效率。2004年, 武汉大学何培杰等人采用PIV 流场测试技术对液体射流泵的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得了不同流量比下工作流体和被吸流体的流速分布, 分析了射流泵内部流动的沿程发展情况以及射流泵内有限空间流动与无限空间的伴随射流的异同。 2. 射流泵的基本结构 2.1 基本结构 射流泵主要有 1.压力管路、2.喷嘴、3.吸入管路、4.喉管、5.扩散管、6.排出管等组成。该泵整体结构简单,没有运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 2.2工作原理 图1 射流泵基本结构示意图工作液体从动力源沿压力管路1引入喷嘴2,在喷嘴出口处由于射流和空气之间的粘滞作用。把喷嘴附近空气带走,使喷嘴附近形成真空,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被抽送液体从吸入管路3被吸上来,并随同高速工作液体一同进入喉管4内,在喉管内两股液体发生动量交换,工作液体将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是流量大、扬程低、比转数高的叶片式泵,轴流系的液流沿转轴方向流动,但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离心泵基本相同。 轴流泵的主要零件有进水管、叶轮、导叶、出水管、泵轴、轴承和轴封等。轴流泵按主轴的安装方式分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 1.进水管 喇叭管为中小型立式轴流泵的吸水室,用铸铁制造,它的作用是把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引向叶轮。喇叭管的进口部分呈圆弧形,进口直径约为叶轮直径的1.5倍。在大型轴流泵中,吸水室一般做成流道的形式。 2.叶轮 叶轮是最主要的工作部件,由叶片、轮縠、导水锥等组成 轴流泵的叶片呈扭曲形装在轮縠上。根据叶片调节的可能性分为固定式、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三种。固定式的叶片和轮穀成一体,叶片的安装角度是不能调节的。半调节式的叶片用螺母拴紧在轮鞍上,在叶片的根部刻有基准线,而在轮縠上刻有几个相应安装角度的位置线。叶片不同的安装角度,其性能曲线将不同,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叶片安装角度。半调节式叶轮叶片需要停机并拆卸叶轮之后,才能进行调节。全调节式的叶片是通过机械或液压的一套调节机构来改变叶片的安装角。它可以在不停机或只停机而不拆卸叶轮的情况下,改变叶片的安装角。 3.导叶 导叶位于叶轮上方的导叶管中,并固定在导叶管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流体的旋转运动,减少水头损失。同时可将流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能。 4.轴和轴承 中小型轴流泵泵轴是实心的。对于大型轴流泵,为了布置叶片调节机构,泵轴做成空心的。轴腔内安置有操作油管或操作杆。 轴流泵的轴承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三类: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和导轴承。推力轴承用于承受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径向轴承导轴承主要用来承受转动部件的径向力,起径向定位作用。导轴承装在导叶锥体中,用于减小轴的摆动,导轴承常用介质润滑或外冲洗液润滑。 5.轴封 轴流泵可根据应用场合的要求配置填料或机械密封,与离心泵轴封相似。 6.泵壳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9198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潜水轴流泵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起动 泵的控制柜安装完毕,即可起动。起初,泵出口阀门必须打开,待泵正常运行后,阀门至少打开一半。 2、控制 泵运行时,可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切换。 (1)电机控制 电机部分操作仅限于指定人员或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 三个串联的PTC电阻控制定子绕组温度。当绕组温度超出一定的值(一般为125℃),热敏电阻会

动作断开,自动停泵等待检查。如果发生过热状况,必须由指定的技术服务部检查绕组。一旦热敏电阻发出警告信号,必须检查负载,要求拆卸水泵,全面检查,更换零件。 泵运行时,水漏进电缆接线腔,漏水检测探头会发出警告信号,发生此情况需打开接线腔盖子,更换O型圈和电缆密封元件。必要时可更换电缆。 泵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测量绝缘好坏,才能重新运行。如果绝缘电阻小于2MΩ,则绝缘变差。此时应首先检查电力电缆,然后检查电缆线连接线腔,最后检查绕组。 (2)密封控制 在油腔中漏水检测探头控制泵端机械密封,水漏进油腔至一定程度时,就发出信号。尽管这样,泵还可以短时间运行。为使损坏最小,建议立即检修。拆

第6章 射流泵

295 第六章 射流泵 6.1 概述 射流泵是一种流体机械,它是以一种利用工作流体的射流来输送流体的设备。根据工作流体介质和被输送流体介质的性质是液体还是气体,而分别称为喷射器、引射器、射流泵等不同名称,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式基本相同。通常把工作液体和被抽送液体是同一种液体的设备称为射流泵。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如图6-1所示。工作液体从动力源沿压力管路1引入喷嘴2,在喷嘴出口处由于射流和空气之间的粘滞作用,把喷嘴附近空气带走,使喷嘴附近形成真空,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被抽送液体从吸入管路3被吸上来,并随同高速工作液体一同进入喉管4内,在喉管内两 股液体发生动量交换,工作液体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被抽送液体。这样,工作液体速度减慢,被抽送液体速度渐加快,到达喉管末端两股液体的速度渐趋一致,混合过程基本完成。然后进入扩散管5,在扩散管内流速渐降低压力上升,最后从排出管6排出。工作液体的动力源可以是压力水池,离心泵及其它类型泵或压力管路。如果对断面I-I 和Ⅱ-Ⅱ平面列伯诺利方程,并经简化后得到在喉管入口前形成的真空度 ??? ? ??ξ+-π=40422 1 s d 1D 1g q 8H (6-1) 图6-1 射流泵的工作原理 1,压力管路 2,喷嘴 3,吸入管路 4,喉管 5,扩散管 6,排出管

式中 q---- 动力源提供给喷嘴的流量(m3/s); 1 D ---- 压力管直径(m); d---- 喷嘴直径(m); ---- I-I和Ⅱ-Ⅱ断面之间局部阻力系数。 由上述工作过程看出,射流泵内没有运动部件,所以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泄露,有自吸能力,加工容易和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在很多技术领域,采用射流泵技术可以使整个工艺流程和设备大为简化,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真空、强辐射及水下等特殊工作条件下,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射流泵技术在国内外已被应用于水利、电力、交通、冶金、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海洋开发、地质勘探、核能利用、航空及航天等部门。 例如,把射流泵和离心泵组合一起作为深井提水装置。在水电站中射流泵用于水轮机尾水管和蜗壳检修时的排水。在火电站中射流泵用于汽轮发电机组为冷凝器抽真空以及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在原子能电站中,大型射流泵可用作为水循环泵。在化工设备中,射流泵用于真空干燥、蒸馏、结晶提纯、过滤等工艺过程,由于它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因此,它适于输送有毒、易燃、易爆等的介质。在通风、制冷方面,目前广泛应用蒸汽喷射制冷的空气调节装置等。 由于射流泵是依靠液体质点间的相互撞击来传递能量的,因此在混合过程中产生大量旋涡、在喉管内壁产生磨擦损失以及在扩散管中产生扩散损失都会引起大量的水力损失,因此射流泵的效率较低,特别是在小型或输送高粘度液体时效率更低,一般情况下射流泵的效率为25%-30%,这是它的缺点。但由于射流泵的使用条件不同,它的效率也不一样。在有些情况下,它的效率不低一其它类型泵,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射流泵,以便得到尽可能高的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采用的多股射流泵、多级喷射、脉冲射流和旋流喷射等新型结构射流泵,在提高传递能量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296

射流泵

第四节射流泵 一、工作流程 1.射流泵的系统组成 射流泵也称水力喷射泵,突出优点是井下机组没有运动件,对动力液质量要求低(回注污水即可作动力液);泵的核心部件喷嘴、喉管、扩散器等结构紧凑,适用于任意型喷射泵工作筒;依靠液力传递能量,更易发挥动力液的载体潜能,对特殊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射流泵系统组成见图6-29。 图6-29射流泵系统组成 2.射流泵的工作流程 按系统管辖井的数量不同,与水力活塞泵一样,射流泵工作流程分为大型系统泵站和单井系统两种型式,见图6-30、图6-31。

图6-30 大型系统泵站工艺流程图图6-31 单井射流泵系统工艺流程图3.射流泵的井下安装型式 射流泵的井下安装型式有投入式和固定式两种,见图6-32。 a)投入式安装b)固定式安装 图6-32 射流泵安装型式示意图 二、井下泵及专用工具 1.射流泵 1)固定式射流泵

固定式射流泵的射流元件与工作筒设计为一体,泵体尺寸小、排量大,结构见图6-33,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31。 a)反循环泵b)正循环泵 图6-33 固定式射流泵结构示意图 表6-31固定式射流泵主要技术参数 2)投入式射流泵 (1)型号表示

(2)基本结构 投入式射流泵基本结构见图6-34。 SPB3.0型射流泵 SPB2.5型射流泵 图6-34 投入式射流泵结构示意图 (3)技术参数 投入式射流泵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32。 表6-32 投入式射流泵主要技术参数 喉管入口直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mm 喷嘴出口直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mm 油管内径尺寸,用油管内径(mm )与25.4的商表示。双管 柱时应写成大直径油管内径尺寸乘小直径油管内径尺寸 “水”、“喷”、“泵”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轴流泵设计说明书

JIANGSU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轴流立式料浆泵 学院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导师: 2008 年 06 月

目录 第一部分内容摘要————————————————3 第二部分概述—————————————————5 第三部分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9 第四部分水力设计————————————————10 第五部分结构设计————————————————19 第六部分重要部件的校核—————————————23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29 第八部分毕业设计小结——————————————30

第一部分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轴流泵流量大,扬程低,比转速高,轴流泵的液流沿轴方向流动,但是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离心泵基本相同。轴流泵大多是单级的立式的,可以分为固定叶片式和可调叶片式两种。 本毕业设计的项目是可调叶片式轴流泵——即叶片可调节倾斜角度。本毕业设计的内容属于化工泵,只有大致工况设定,没有具体工作环境说明几要求,大致要求材料要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此外,化工泵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化工泵既有离心式的,也有轴流式的,既有立式的,也有卧式的,既有单级的,也有多级的,应不同场合而定。本毕业设计要求为设计轴流立式料浆,这就决定了设计方向为:化工、立式、单级、轴流。 泵主要由泵体、传动轴和传动装置等组成。传动专制是将原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泵轴的中间装置。 泵设计最主要的是水力设计——叶片及导叶的水力设计。叶片的水力设计采用两种方法:圆弧法和升力法。经分析比较:采用圆弧法设计的轴面投影图叶片更为光滑,难度相对更高。采用升力法设计的轴面投影图虽然比圆弧法设计的稍微差点,但是,由于当今国内的制造水平对于三维曲面的加工还相对落后,即使是好的设计也是难以加工出来的,对于空间曲面加工效果好的机床是五轴联动机床,国内包括在国内的外企,拥有五轴联动机床的公司屈指可数。回头来看升力设计法,这种水力设计法虽然可能相对简陋,但是它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更加适合初级设计人员,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是更好的操练工具。 导叶则采用的是流线设计法。由于导叶是按锥面分流线,所以设计为空间导叶。水力设计之后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决定着泵的受力情况,影响到泵的许多零件的强度问题,所以也是相当重要的。 此次设计主要依据关醒凡教授的《现代泵设计手册》进行水力设计,所有图纸均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