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概论精选

合集下载

第1章物流概论

第1章物流概论
②销售物流: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销售物流合理化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体现企业存在价值 ③生产物流:
从工厂原材料购进入库至工厂成品库成品发送过程中的物流 活动 生产物流合理化对工厂的生产秩序、生产成本有很大影响— —工厂企业特有
④回收物流:
在生产及流通活动中对某些资材的回收利用过程
• 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与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 物流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将给国民经济和生产企业带来难以
预料的经济效益。
一、物流与流通
1.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社会间隔 场所间隔 时间间隔




流通
(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生产决定流通,反之,流通也对生产有反作用,它 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 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
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①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②物流合理化将给生产系统带来难以预料的效益,因 此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③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 响——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
3.生产力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
①生产力水平很低时代,物流只是作为生产加工的 附属活动而存在
4.以电子商务为前提的物流技术方兴未艾 • 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商品交
易等一系列商业活动过程的一种商品流通方式
• 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把电子商务视为国家信息化
建设的一个方面
• 1998年7月,我国最大网上“虚拟采购”基地“中
国商品市场”正式启动
• 1998年5月,湖南省邮电局和IBM公司共同推出我

物流学概论知识点汇总(最全汇总)考前必看

物流学概论知识点汇总(最全汇总)考前必看

第二节 储存技术
①仓库布局 ②物资检验技术 ③库存控制技术
第三节 现代物流中心 ①物流中心的类型
②自动化仓库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第一节
运输概述
① 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②运输生产的特征 ③ 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第二节
① 铁路运输
现代运输方式 ②公路运输
③ 水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⑤ 管道运输

②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

③ 保税区的加工贸易

第三节 配送的概念 ① 配送的概念
②配送与送货的区别
流 配 送
③ 配送与商流的关系
第四节 配送的类型
第五节 配送中心
① 配送中心的分类 ②配送中心的运作 ③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第八章 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
第一节
① 信息是物流进步的基础 ②物流信息 ③物流信息的特点
物 流 供


第二节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管 理

① 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策

② 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

③ 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十二章 国际物流
① 国际物流的概念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② 物流全球化的背景
③ 国际物流的特点
① 口岸的含义 ⑤ 海关的宗旨与任务
物流信息概述 ④物流信息的种类
⑤ 物流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第二节
①订单处理子系统 ②采购管理子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 ③仓储管理子系统 ④运输管理子系统
⑤计费管理子系统 ⑥决策支持子系统
第三节
①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②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

物流学概论

物流学概论

物流学概论
物资学院物流系
2
第一节 储存概述
一 仓库的分类 仓库是储存物资的场所;是物流活动的中
转站;是调节物流的中心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按照不同的特征和标
志;把具有某些共性的仓库归在一起;这就形 成了仓库的不同分类
物流学概论
物资学院物流系
3
➢ 一按仓库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领域不同 分类
1 生产仓库 指处在生产领域里的物资仓库 它是工业的一部 分;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 2 流通仓库 指处在流通领域的物资仓库 根据流通仓库在
辅助作业区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为物资的储存保管业务 进行生产服务的设施;如车房 配电室 油库 材料库 维修 车间 包装站等;其二是为仓库的生活服务和业务管理的 设施;为宿舍 食堂 文化娱乐场所及办公室等
物流学概论
物资学院物流系
17
仓库内部区域的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根据储存任务应设置足够的库房和货场 2 制定合理的仓容定额 3 合理设施专用线和装卸机械 4 货位布置方式 1垂直或平行的布置方式 2倾斜式布局
该系统可以在仓库内的指定地点自动存入或运出 货物 这种系统多用于零售业的分销过程中;在制造 业可用于工厂的库存管理与验货
物流学概论
物资学院物流系
35
四EDI/Internet
EDI是一种在处理商业或行政事务时;按照一个公 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 完成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第六章 现代仓储管理与储存技术
物资的储存和运输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两 个关键环节;被人们称之为物流的支柱 在商 品交换过程中;虽然物资的购 销活动决定了 物资的交换关系;但若没有物资的储存和运 输;物资的这种交换关系则不能最终实现

物流概论

物流概论

1.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现代物流理念1、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的理念2、“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3、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4、“效益背反”和物流系统化理念5、精益物流理念6、物流一体化理念7、联盟与合作理念8、绿色物流理念3.物流的性质1、物流的生产性(1)物流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环节(2)物流同样具备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物流的社会性质3、物流的服务性质4.物流的作用1、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2、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6.物流系统的特征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4、物流系统的复杂性5、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7.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服务是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国产及其产生的成果。

物流服务又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目标1、快速反应2、最小变异3、最低库存4、物流质量5、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物流管理目标8.包装的概念包装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依据不同情况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及所进行的操作的总体名称。

9、包装的功能(一)保护功能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二)方便功能1、方便储存2、方便装卸3、方便运输(三)销售功能10、集装箱的定义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适用于多种运输工具而且容积在1立方米以上的集装单元器具。

11、托盘的概念托盘是“是在运输、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上辅助结构件的装置”。

12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作业量大2、装卸搬运对象复杂3、装卸搬运作业不均衡4、装卸搬运对安全性高5、具有“伴生”性和“起讫”性6、具有提供“保障”性和“劳务”性13、装卸搬运的方法(一)按装卸搬运作业对象分1、单件作业法2、集装作业法3、散装作业法(二)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1、人工作业法2、机械化作业法3、综合机械化作业(三)按装卸设备作业特点划分1、间歇作业2、连续作业法14、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2、选择适宜搬运路线3、提高物资装运搬卸的灵活性4、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5、装卸作业的机械化6、推广组合化装卸15集装箱装卸搬运方式(P158)1、吊装方式2、滚装方式16、仓储的概念仓储是“利用仓库及相关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伫、出库的活动”17、库存的概念库存指“存储作为今后按预期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货非生产状态的物品。

物流概论要点

物流概论要点

物流概论知识要点一、 物流概论1、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

2、物流的分类(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宏观物流、微观物流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纵观性和全局性微观物流: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2)从物流活动的产业角度:A 、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 B 、第二产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建筑业物流) C 、第三产业物流(流通业物流)(4 企业物流: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5)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角度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

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的时候,物品在供方与需方的实体流动。

不合格的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等。

分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6)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来分类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指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是指供应链的整合者和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3、物流观念学说(重点是商物分流说和第三利润源泉说)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价值利润=价格-成本商物分流说(物流与流通)物流与流通的关系思考题: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是否就意味着实物流通的最佳路线?答案: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实物流通的的最佳路线商流受经营环节限制物流尽可能使商品从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物流路线,按时按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实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物流概论(PPT56页)-精品课件

物流概论(PPT56页)-精品课件

二、国民经济物流
(三)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物流的措施 1. 加强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改善和调整不合理
的工业布局; 2. 按经济区域组织物流; 3. 仓库的合理布局; 4. 开展多种形式的运输; 5. 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 6. 加强物流管理,减少物流损失; 7. 加强对国民经济物流的统一组织。
三、国际物流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二、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表1-1 国外无路概念形成与发展大事记
时间 20世纪初期
二战期间
20世纪50年代中叶
1973年以后
代表 国家 美国 美国
日本
西方 国家
发展状况
最早出现“物流”一词 建立了军事后勤理论,即后勤 (Logistics) 通过向美国学习,引进“物流” 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 通” 、 “实物流通”的简称 物流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空前的提升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简称IL) 是指物资进口国与物资出口国之间形成的物 流。
IL
物资出口国
物资进口国
图1-14 国际物流概念示意图
三、国际物流
(二)国际物流的形式
图1-15 国际物流的5种形式
三、国际物流
(三)国际物流的特点 物流环境存在差异; 物流系统范围广; 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现代物流概论知识点总结

现代物流概论知识点总结

现代物流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物流概念及发展1.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合理组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分拣、配送等一系列活动,使货物从产地到消费地实现流动的过程。

2. 物流的发展历程(1)早期物流:农耕社会时期,物流以人力、畜力为主,主要是农产品的运输。

(2)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工厂生产,物流的规模和运输方式得到了提高。

(3)信息革命时期: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物流管理和运作过程更加高效,出现了现代物流的概念。

3. 物流的作用和意义(1)满足客户需求:通过物流服务,使客户能够及时得到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2)降低成本:通过物流管理,提高仓储、运输等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3)提高效率:物流管理可以使供应链流程更加高效,提高了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4)创造价值:物流可以为产品和服务的交付过程添加价值,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二、物流基本要素1. 仓储(1)仓储的类型:包括原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等多种类型。

(2)仓储管理:包括货物入库、出库、盘点、库存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仓储设备:包括叉车、托盘、货架等用于仓储操作和管理的设备。

2. 运输(1)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多种方式。

(2)运输环节:包括运输计划、调度、装卸、运输跟踪等环节。

(3)运输管理:包括运输成本控制、运输工具选择、运输路线规划等管理活动。

3. 包装(1)包装的作用:保护产品、便于搬运、便于堆放、传递信息等。

(2)包装材料:包括纸箱、塑料袋、木箱等多种包装材料。

(3)包装标准:包括包装尺寸、标签、印刷等一系列标准化要求。

4. 信息流(1)信息流的内容:包括订单信息、库存信息、运输信息等。

(2)信息流管理: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信息流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GPS定位、条码识别等技术的应用。

三、物流管理1. 物流成本管理(1)仓储成本:包括库存成本、仓储设备成本、仓储人力成本等。

物流概论

物流概论

一、名词解释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3.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4.储存保管: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场所,以适当的方式维持物资质量和数量等的储存活动,是包含了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5.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6.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7.投机原理:是指产品的生产和物流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未来市场交易的估计进行。

8.共同配送:就是将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的或异种的商品的功能“统合”起来,促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有效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将小批量货物转换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配送,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9.企业物流: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企业内部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活动。

10.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11.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如第三方物流公司等)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

二、简答题1.简述物流的六大功能。

⑴运输配送。

指在不同地域范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

⑵仓储保管。

指在一定的时期和场所,以适当的方式维持物资质量和数量等的储存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商流"和"流通"
① 商品的流通 ● 社会间隔: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同,需通过商品的交易完 成沟通。
● 场所间隔:商品的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不同,需要商品的运输 进行连接。
● 时间间隔:商品的生产日期与商品的消费日期不同,通过商品 的保管衔接。
一、物流定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
物流的基本概念
流通中的“物流”、“商流”
工厂A
总公司
工厂A
总公司
工厂B
批发站与零售商
商物合一流通网络
工厂B
批发站
配送中心
与零售商
商物分离流通网络
一、物流定义
1. 物流定义
1.4 含义
“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
二、物流分类
2. 物流的属性 2.1 物流固有基本属性 “物”的属性 2.2 物流固有一般属性 2.2.1 活动性质属性 2.2.2 实体属性—企业、单位、家庭 2.2.3 部门属性—产业、行业 2.2.4 地域属性---珠三角、长三角等
二、物流分类
2. 物流的属性 2.3 物流的非固有属性
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 ,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4.2 微观物流
4.2.2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
回收物流—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 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废弃物物流—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 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4.2 微观物流
4.2.3 从物流活动发生的主体角度
工业企业物流 商业企业物流 废品回收企业物流 非盈利性组织物流
产业角度 一、二、三

地域范围 国际、国内

物流
产品角度 原料、成品 执行者角度 自营、第三方

发生主体 工、商、非、废

地位角度 供、生、销、回、废
(一)按社会和消费者角度分
宏观物流
微观物流
2020/7/3
33
回收物流
供应商
工厂
经销商
顾客
采生销
购产售 物物物 流流流








生产企业物流构成
2020/7/3
34
上游外部物流
第三方 仓 储
厂内物流
下游外部物流
仓 第三方 储
采购
采购物流 反馈物流
2020/7/3




生产物流 反馈物流
物流概论
2020/7/3
1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主要是考勤、作业
试卷成绩:70% 闭卷考试
2020/7/3
2
本次课主要内容
一、物流的定义 二、物流的分类 三、物流的作用
物流概念演变
现代协同物流
Collaboration
现代广义物流 Logistics
PD: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 料和服务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通 过程中潘穗的种种活动。
2020/7/3
22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4.1 宏观物流
4.1.1 从物流活动所属的产业角度
工业物流 农业物流 第三产业物流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4.1 宏观物流
4.1.2 从物品的角度
原材料物流 半成品物流 成品物流 废旧物品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 第三方物流——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 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4.2 微观物流
4.2.2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
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 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 实体流动。
生产物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 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Logistics
商业物流
Business
80年代中 期~2000
2001~至今
军事后勤
Logistics
Logistics L: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
战后~80 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 年代中期 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
流通机能 Management
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以上属性是固有属性,它不随管理体制、组织 形式等因素而改变。除了按固有属性分类意外 ,还可以按非固有属性如管理属性进行分类, 如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 等。
二、物流分类
3. 分类方法 3.1 按物流的固有属性分类
按物流的基本属性分类 按物流的活动属性分类 按物流的实体属性分类 按物流的部门属性分类 按物流的地域属性分类
“流”是指物理性位移和时间转换。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
和时间转换,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或一定 加工价值的经济活动。
一、物流定义
1. 物流定义
1.5 中国国家标准
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 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 能实施有机结合。
航空物流 水路物流 铁路物流 公路物流 管道物流 多式联运
2020/7/3
41
航空物流
2020/7/3
42
水路物流
2020/7/3
43
水路物流
2020/7/3
44
铁路物流
2020/7/3
45
铁路物流
2020/7/3
46
公路物流
2020/7/3
47
管道物流
2020/7/3
48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6)
一、物流定义
2. 物流管理定义
2.1 国家标准 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
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 与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
社会物流
▪ 存在于流通领域,常伴随商流发 生,又称大物流。 对国民经济影 响大,是物流业关注的重点
企业物流
▪ 企业是经济网络的节点、独立的经 济实体,也是物流网络的节点、物 流合理化的基点
2020/7/3
行业物流
▪ 同行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是 对手,但是物流有共性,存在 共同利益,利于物流协同化
40
(五)按运输方式分
二、物流分类
3. 分类方法 3.1 按物流的其他属性分类
绿色物流等 以上分类,中国工程院徐寿波院士绘制
了国际、国家、区外、地区、部门、企 业和家庭的综合物流图,如下图所示:
国 际 、区 外 进口物流
物流 进口
自然界物流
供应物流
国 际 、区 外 出口物流
出口
经济界


生产物流 退货物流
回收物流
二、物流分类
4. 物流的分类 4.1 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 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 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 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 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销售物流 反馈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
35
生产商
经销商
回收物流
销售商
顾客
采购物流
2020/7/3
销售物流
流通企业物流构成
废弃物流
36
供应物流
▪ 企业购入原材料或商 品的物流过程
▪ 购入品占用大部分流 动资金,供应物流对 成本影响重大
销售物流
▪ 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生产物流
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伴 随生产全流程、与生产同步的 物流过程
1.3 流通过程
社会间隔 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产生所有权功效——商流
场所间隔
运输——产生场所功效
“物”的转移
物流
时间间隔
保管——产生时间功效
商品价格、物流供求、政策法规等
信息流
信用证、汇票、现金
资金流
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商流"和"流通"
② “商流”与“物流”关系
“商流”——沟通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间 隔 “物流”—— 沟通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场所间隔
多式联运
2020/7/3
49
主要内容
一、物流的定义 二、物流的分类 三、物流的作用
三、物流的作用
1、物流的价值
1.1 时间价值
缩短时间、弥补时间差、延长时间差
1.2 场所价值
物品的集中至分散、分散至集中、低价地至高价地
1.3 附加价值
加工中产生的价值
1.4 负价值
占用成本
Physical
二战时期
BL:商业后勤
Distribution
LM:军事上的后勤管理
1901~1930
2020/7/3
4
一、物流定义
1. 物流定义
1.1 物流的产生
社会分工促进物流产生 分工细化促使流通专业化
1.2 物流的生存
社会间隔(生产的人和消费的人不同)。 场所间隔(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不同)。 时间间隔(生产时期和消费时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