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合集下载

我爱祖国的大好山河的作文

我爱祖国的大好山河的作文

我爱祖国的大好山河的作文
站在泰山山顶,哇塞,这云海真是壮观啊!好像自己就在天地
交界一样。

这山、这云,它们好像在讲古老的故事,告诉咱们祖国
有多么的坚韧和伟大。

那些石阶,经过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还是
这么结实,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和希望啊。

黄河!那水从天上来的感觉,真是壮观!它一路奔腾,穿过那
么多山那么多水,滋养了我们华夏儿女。

站在河边,听着那波涛声,感觉整个人都跟着它激动起来了。

黄河啊,你就是咱们中华文明的
摇篮,是咱们祖国的血脉。

江南水乡,简直美得像幅画!小桥、流水、人家,还有烟雨蒙
蒙的感觉,真的太有味道了。

走在那青石板路上,空气都是湿湿的,花香扑鼻。

感觉就像走进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里。

江南啊,你就像
是祖国的一个温柔怀抱,是咱们心里的诗和远方。

草原真的一眼望不到头啊!我骑着马儿在蓝天白云下飞驰,那
感觉真是太自由了!风在耳边呼啸,绿色的大地就像波浪一样起伏。

感觉大地母亲在对我微笑,好温暖好亲切。

草原啊,你就像是祖国
的宽广胸怀,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大城市里,哇,真是繁华得不得了!高楼大厦多得数不清,车水马龙中,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自信。

这里就是咱们梦想的起点,未来的希望啊。

都市啊,你就像是祖国的脉搏,跳动着时代的节奏。

说到最后,我真的得说,我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品德教案

品德教案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我爱祖国山和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了解祖国山河”为主题,通过““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两个活动主题,旨在从不同的方面。

让学生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第一课我的祖国辽阔一、授课内容:二、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我国南北温差、东西时差的了解,南北距离、东西距离的计算,以及和世界主要国家国土面积的对比,感受我国的幅员辽阔。

2、能在中国政区图中找到我国的四至点。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在了解祖国辽阔海陆疆域的过程中,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手段:利用优课七、课时安排: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授课内容:(二)、授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年级班月日星期第节年级班月日星期第节年级班(三)、授课类型:理论课、活动课(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2. 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1.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2.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七)、教学手段:利用优课(八)、教学过程:1、导入:师问: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问下你们,有谁去旅游过?去过内地的同学举手,说下你们的旅游后的感想?生答:各抒己见。

2、讲授新课:(1)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的祖国多辽阔》(板书课题)(2)请大家打开书第页,今天我们要学习开学第一节课的内容。

祖国山水美景作文

祖国山水美景作文

祖国山水美景作文
《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咱祖国的山水那可真是美啊,美的就像一幅画似的。

就说我那次去桂林吧,那山那水真是绝了。

一到那儿,我就被漓江的景色给迷住了。

那江水呀,清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绿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我们坐着竹筏顺流而下,微风轻轻拂过脸庞,那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沿途的山更是奇特,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老人,各种各样的形状,让我看得是眼花缭乱。

我当时就想啊,这大自然可真是鬼斧神工啊!
竹筏慢慢漂流着,我看到江边有一群鸭子在嬉戏,嘎嘎地叫着,特别欢快。

还有的鸭子时不时地把头扎进水里,捉小鱼吃呢,那副模样真是太逗了。

岸边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时不时地甩甩尾巴,好像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似的。

远处的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让人感觉特别温馨。

再看看那天空,湛蓝湛蓝的,几朵白云飘在上面,就像棉花糖一样,我都恨不得咬一口。

周围的空气也是格外清新,吸上一口,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祖国的山水美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这一下子可说不完。

但不管走到哪里,那些美丽的景色都会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以后啊,我还要去看更多的祖国美景,去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魅力!
真的,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它们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啊!。

2024年爱国演讲稿:我爱祖国的山和水

2024年爱国演讲稿:我爱祖国的山和水

2024年爱国演讲稿:我爱祖国的山和水尊敬的评委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呈现我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

今天,我将向大家分享我对祖国的山和水的热爱之情。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祖国的山的热爱。

祖国山河壮丽,山脉连绵起伏,蜿蜒绵延。

我曾有幸走过中华大地的大山深处,亲身体验了那种壮美。

当登上高山之巅,俯视群山峻岭,我不禁感慨万分。

山川壮丽之间,让我深刻体会到祖国给予我们的庇佑和滋养。

我想起了《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通过这首诗,我深切感受到祖国山川之大、川流不息的豪情。

这无疑是对祖国山的最好的赞美之词。

其次,我想阐述一下我对祖国的水的热爱。

祖国水资源丰富,大江大河、湖泊万顷,潺潺流水,清澈见底。

祖国的水饮誉世界,也温润了我们的心田。

我记得小时候的一个夏天,我和朋友们在乡间小溪边漫步。

潺潺的流水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那里的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净烦忧,给我们带来一片宁静与安宁。

我深爱着祖国的水,因为它给了我们生命的源泉。

然而,我对祖国山和水的热爱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代表着祖国的力量和伟大。

山和水寄托着祖国的文化,蕴含着祖国的历史和精神。

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保护它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承载起爱国之情。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担负起责任,为保护祖国的山和水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宣传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为山区贫困学生捐款赠书,为山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诗结束我的演讲:“我爱祖国的山和水,因为它们给予了我力量和生命的源泉。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祖国,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山水的滋养和庇佑。

让我们怀揣爱国之情,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1 我的祖国多辽阔》教学设计_91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1 我的祖国多辽阔》教学设计_91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我过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

4、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1、中国地图,彩色卡纸2、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的图片、家乡图片活动过程:一、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来连一连1、展示图片:青藏高原、丘陵梯田、东北平原、江南水乡、海南椰岛(1)提出要求:说一说,这些图片拍自祖国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2)师小结中国地形特点。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复杂多样,整体以山体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都有各自独特的美,都是好山好水好地方。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好地方,请同学们来猜猜图片的地方。

二、充分感受祖国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都有不同的美。

1、猜地名:黄山、黄河、内蒙古大草原、杭州西湖、桂林象鼻山、颐和园、五台山、长城2、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特点,感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美。

教师引导过渡:不同的地区因为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特点有不同的美。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来自于中国哪个好地方啊?3、你们可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乡吗?(1)提出活动要求:请各组充分利用自己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为咱们家乡制作一张名片。

(2)学生分组制作(3)展示成果,评价鼓励,我们家乡的山美、水美,我们要爱自己的家乡。

三、感情升华过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美。

我们的祖国。

地形复杂多样。

西高东低,自然环境千姿百态。

你们说,我们的祖国是不是处处都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啊?我们的祖国就是这么美丽,生长在这么美丽的地方,你有什么感受?正是这份喜悦,使得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赞颂这些美好的事物。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结束本节课。

四、环保教育。

“同学们,我们看到了这么美的山山水水,感受到了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这么美好的环境,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与图片中的纯净、宁和比较起来,是不是有一样的感觉?”学生讨论我们的城市,特别是我们的诸多环境问题。

作文我爱祖国山河

作文我爱祖国山河

作文我爱祖国山河
我爱祖国山河,这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情感表达。

祖国,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家园。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美丽,拥有广袤的土地、璀璨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

大漠戈壁、高山峻岭、长江黄河,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地理面貌。

我眺望着北国的雄山巍巍、江河滔滔,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敬爱。

祖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赋予了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伟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让我们的民族有着傲人的成就。

我为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先贤们的智慧而自豪,我愿意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爱祖国山河,更爱祖国的人民。

祖国的人民勤劳智慧、团结友爱,共同构建了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

我看到了每个人勇往直前的追求,看到了每个家庭和睦幸福的生活。

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农民、敬业奉献的医生、教师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为他们而骄傲,感激他们的奉献。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愿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会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我会尊重他人,在与人相处中体现传统的中华礼仪和公德。

我会关爱家人,尊重长辈,关心他人,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善意。

我深深地热爱着这个伟大的国家,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愿与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爱祖国的热情在每一个角落绽放,让祖国的山河永远繁荣昌盛!。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第一篇: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国政区图。

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按组准备中国政区图。

教学课时:2课时话题1 祖国有多大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第1课时我的祖国多辽阔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狱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声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3、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体验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

知道祖国的领土不可分割。

4、知道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体验人民与军队的鱼水之情。

热爱解放军。

树立国防意识,知道保卫祖国人人有责。

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以祖国的山和水为主线,将我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有代表性的名山大川、台湾以及热爱解放军等方面的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

2、本单元力求课程内容生活化,易为学生接受;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来认识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进一步认识祖国山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一些综合看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有四个话题构成:
话题一:我的祖国多辽阔
话题二:江山多娇
话题三:祖国的宝岛台湾
话题四: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课时安排:
我的祖国多辽阔2—3课时
江山多娇2—3课时
祖国的宝岛台湾2—3课时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2—3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第1课时我的祖国多辽阔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国政区图。

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按组准备中国政区图。

教学课时:2课时话题1 祖国有多大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师总结。

话题2 拼地图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中国政区图。

二、拼地图。

1、课件出示:把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板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对照完整的中国政区图,用剪下的硬纸板拼成一张完整的地图。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2)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

(3)展示汇报。

(4)学生互评。

三、观察描述。

1、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

2、大家相互交流,或选一些同学在班上介绍。

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

3、其他同学进行评论。

四、在生活中感受行政区划。

1、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周边体现行政区划的事情的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

2、正确写出自己家乡的地址,并说一说地址上体现出的行政区划。

3、如果没有这样的行政区划,我们的生活、工作会有哪些不便?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3、教师总结。

第2课时江山多娇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4、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

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中国地形挂图2、查找有关资料话题1祖国就像一幅画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

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

她有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板书:江山多娇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

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

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

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

板书:西高东低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

板书:五种地形齐全②请读小资料:P53。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④扩展资料。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

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

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平面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

这样使得我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走进母亲河。

(板书:我们的母亲河。

)1、思考:我们为什么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2、收集资料,请你拿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资料,全班同学把资料进行归类。

4、歌唱母亲河。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比赛。

①说一个评价母亲河的词。

每组不重复,看谁用词最贴切。

②说一句赞美母亲河的话。

看谁感情最真挚。

③讲一个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或朗诵一首诗、唱一首赞美的歌……四、小结。

祖国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水彩画,13亿中国人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

五、延伸课外。

课后收集祖国风光的图片、资料,自制一个祖国旅游观光路线图,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板书:江山多娇祖国就像一幅画:西高东低地形齐全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岛屿……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话题2 神游祖国(活动)一、讲我的旅游故事。

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

要求:1、讲清景点所在省市位置,游览时间,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2、学生介绍完一处风景,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小组活动——“我的旅游观光梦想”。

1、展示自己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旅游路线图。

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观光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

2、着重讲自己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及原因,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三、我会表演——小品:我是世界自然遗产。

1、学生分组,看书查资料,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含义,以及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

2、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一处,了解它的景观特色、被保护情况,合作编小品脚本,进行排练。

如扮成游客、导游、当地居民、拟人化的山水树木等……。

3、请两三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升华。

祖国有壮丽的山河,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板书:神游祖国我的旅游故事我的旅游梦想保护世界遗产第3课时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师生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话题1学习内容:美丽的宝岛——台湾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叫《日月潭》,还记得吗?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台湾)说到台湾,你们对台湾有哪些了解呢?说说看。

(生自由交流)对,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

(读题)二、学习了解台湾。

1、台湾在哪里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然后用尺量一量(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一算实际距离。

)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请同学们阅读58页文字,了解台湾岛的形成。

(教师补充):台湾海峡的深度,宽度。

用数据说明台湾跟大陆是原来是一体的。

2、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1)(课件或者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教师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

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

对于台湾的美丽,老师建议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一游台湾岛。

领略台湾的“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

重点游览日月潭,在游览中配上相应的图片。

(5)老师小结。

3、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人们千百年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师:我们惊叹宝岛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这可是人们千百年来开发经营的结果。

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

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

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

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

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

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指导学生看书59页)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开发台湾的故事?讲一讲。

4、画一画台湾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设计一下未来的台湾。

画好后在班上交流交流。

话题2学习内容:根脉相连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台湾的美丽和他渊源的历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台湾,进一步去了解台湾传统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