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穴位

合集下载

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

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

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牙痛针灸临证选穴小结牙痛为针灸临证多发病与常见病,中医又称“齿痛”、“牙齿痛”,认为多与手足阳明经热盛及髓气不足有关。

临证分为实证与虚证。

其实证痛多因胃火或风火所致;虚证痛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引起。

还有一牙痛,即龋齿痛,又称虫牙痛。

牙齿痛与牙龈肿痛又有区别,《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故从以上观之,临证对于牙痛,我们要看是单纯的牙齿痛,还是牙龈肿痛;是上牙痛,还是下牙痛;牙痛的同时,是否还有牙齿松动之症,只有如此,才能在临证之时精准选穴,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针灸常用的治疗牙痛的穴位很多,现对其临证选穴小结如下:(1)合谷穴《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

如果仅从经脉循行来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当仅能治疗下齿痛,但实践证明,合谷针刺治疗上齿、下齿痛皆效。

但主要治疗下齿痛。

合谷穴针刺治疗牙齿敏感症,用泻法,大多一次即可获愈。

(2)太冲穴《诸病源候论》:“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足阳明之支脉又遍于齿,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

”举凡齿痛大多从胃肾论治,从肝论治者实不多见。

足厥阴肝经与“目系”相连,“目系”之支脉“下行颊里环口唇”。

太冲既为肝经“原穴”,又为“输穴”,而“肝肾同源”。

实践证明:针刺太冲穴不仅有疏肝理气、通络活血之功,又有滋肾养阴、柔肝缓急之能,尚有祛风解痉、泄热消肿之用,调节经脉,引热下行,治疗牙痛,确有实效也!临证用太冲穴针刺治疗牙痛,无论上下左右牙痛,取患侧穴位,常规消毒,捻转进针0.8-1寸即可。

手法:风火牙痛用泻法;虚火牙痛,宜先泻后补,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令人 坐 卧不 宁 。影 响 饮食 和 睡 眠。按 摩 可 重 ,使有 明显 酸胀感。持 续施术 2~3分钟 ,
治 疗 牙 痛 的 合 谷 等 穴 位 ,能 立 刻 使 难 忍 的 可 泄 阳 明 胃 火 、 通 络 止 痛 。
牙痛 减 轻 或 消 失 。
颊 车 穴
合 谷 穴
如 果 下 牙痛 ,可 取痛 侧 颊 车 穴。该 穴
解 实证 不通 则痛 的 症状 。
的几 种 中 医 外 治 法 。以 期 减 轻 胰 腺 癌 患
胰 腺 癌所 致 的 疼痛 需 要在 医生 的指导 者 的痛 苦 ,提 高他 们 的生 活质 量 。
下 综 合 治 疗 。在 西 医 治 疗 的 同 时 ,可 以
在 医生 的指 导 下 选 择 性 地 使 用 以 上 介 绍
合谷穴 。属手 阳明大肠 经。《玉龙歌 》云 : 在 面部 ,下 颌 角前 上 方一 横 指 凹陷 中。 当
“头 面 纵 有 诸 样 症 ,一 针 合 谷 效 通 神 。” 针 咬 牙 时 。该 处 有 一 肌 肉突 起 。
灸 《四总歌 》日 :“面 口合谷收。”说凡牙痛 、
施 术 :用 拇 指 或 食 指 按 压 穴 部 ,使 有
头痛 、嗓 子 痛、 目赤 肿痛 等 面 口病 患 ,全 明 显 酸 胀 感 。 按 压 或 按 揉 2 ~ 3分 钟 , 可
部收 治。 现代 医学研 究 表 明 ,合 谷 穴对 多 行 气 散 瘀 、 消 肿止 痛 。
种面部 感染疾 病有 退热 、抗 炎、镇痛 之效 ,
还 有 增 强 人 体 免 疫 力 的 作 用 。是 治 疗 牙 痛
的 首 选 穴 。
合谷 穴在手 虎 口部 ,第一 、二掌 骨 间,

牙疼穴位按摩

牙疼穴位按摩

牙痛按病位分属筋骨病,神奇的牙痛按摩组方:6穴止疼法
双手十指交叉,用力互相叩击各指根部(八邪穴)100次,然后开始按顺序每穴位按摩2-5分钟。

颊车:泄风热、疏通经气,位于耳下、下颌角处,咬牙是咬肌隆起的地方。

肩井: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位于肩部中间最高处。

合谷:清热镇痛要穴,治疗肠火牙痛的特效穴,面口合谷收,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

牙痛穴:位于掌面第3、4掌骨距掌横纹1寸处。

内庭:通经泻热,引胃火下行,位于第二、三脚趾缝处。

太溪:滋肾固本,肾经本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附注说明:上牙痛可加迎香、人中、下关、足三里。

下牙痛加承浆、手三里、曲池。

风热牙痛加风池、太阳,智齿牙痛加手三里、背部大杼穴。

缓解牙疼按摩合谷穴颊车穴

缓解牙疼按摩合谷穴颊车穴

缓解牙疼按摩合谷穴颊车穴缓解牙疼需要按摩的主穴是合谷穴和颊车穴。

采用以下方法,每天坚持按摩3~4次,牙疼症状就可得到缓解。

合谷穴位于虎口处,用一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进行按摩,由轻渐重按压1~2分钟,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活络镇痛的作用。

中医里,牙疼分虚实两种,都可以通过按压穴位治疗。

实火牙疼比较剧烈,不敢吃热东西,牙龈红肿明显;虚火疼痛不太明显,隐隐作痛,但持续时间比较长,牙龈红肿不太明显。

如果是实火牙疼可以配以内庭穴,此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虚火牙疼配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颊车穴位于颌骨边角向鼻子斜方向约1厘米处。

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就是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由轻渐重按压1~2分钟,可以起到解痉止痛、活血消肿的作用会谷穴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合谷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扁桃腺疼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合谷穴Hé gǔ(LI4)〖取穴方法〗人体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自我按摩穴位治牙痛

自我按摩穴位治牙痛

自我按摩穴位治牙痛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一些有过牙疾经验的人都知道牙痛的厉
害,其实你知道吗,在我国传统医学里,按摩一些小小的穴位就能缓解压痛的症状。

自我按摩穴位治牙痛
牙痛穴:在手掌面,中指与无名指缝至掌横纹1/2处,即第三、四掌骨小头近侧端之间取穴。

方法:患侧按摩,即左侧牙痛,按左侧牙痛穴,右侧牙痛,按摩右侧牙痛穴。

拇指尖和食指相对持续用力,掐患侧牙痛穴,力度由轻至重,至牙痛消失后按揉该穴。

牙痛穴是近年来发现治疗牙痛的新穴,位于手掌面上手厥阴与手少阴二经之间,近于手厥阴心包经之劳宫穴,能清泻中焦胃经之火,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太阳穴:目外眦与眉梢之间向外一寸的凹陷处取穴。

方法:单侧牙痛取患侧,双侧牙痛取双侧。

拇指指腹按揉患侧太阳穴,产生酸、麻、胀感后,力度由轻至重,至牙痛消失。

太阳穴属经外奇穴,源于《备急千金方》,位于头颞部。

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充盛,本穴主治阳经实热之症,如头痛、牙痛等症。


度由轻至重按揉太阳穴,经气通达太阳、阳明二经,故可疏导二经经气,清泻二经邪热,通调气血,止痛消肿。

按哪个部位可以治牙疼 这些穴位赶紧收藏了

按哪个部位可以治牙疼 这些穴位赶紧收藏了

按哪个部位可以治牙疼这些穴位赶紧收藏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呀,那按哪个部位可以治牙疼呢?一、下关穴定位闭口时耳前颧弓与下领切迹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空,张口即闭。

功能主治下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有疏风、清热、正痛的功效。

主治牙疼、面痛、牙关开合不利、口眼喝斜、耳鸣、耳聋等。

操作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压两侧下关穴各20~30次,手法由轻至重。

下关穴需用指腹按揉,急性牙疼时,按揉的力量可大些,甚至使整个半边脸感到麻木。

在牙疼发作不可忍耐时,按压此穴可立见效果。

二、颊车穴定位在面部,下领角前上方约1横指,左右各1穴。

简便取穴:当牙齿咬紧时,在咬肌隆起的最高点处。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牙疼,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

指压此穴,对于速止下牙齿疼非常有效。

操作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压两侧颊车穴各20~30次,手法由轻至重。

三、合谷穴定位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各1穴。

功能主治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牙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特别适合用于治疗下牙疼。

操作拇指屈曲,垂直按揉两侧合谷穴各20~30次。

四、内庭穴定位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各1穴。

功能主治主治发热,头痛,牙疼,口,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瘾疹,足背肿痛等,特别适合用于治疗上牙疼。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压两侧内庭穴各20~30次,手法由轻至重。

穴位治牙痛——太全了

穴位治牙痛——太全了

穴位治牙痛——太全了天使有爱的博客:牙痛与十二经络我们都有过牙痛的经历吧,现在终于搞清楚了,牙痛的根源是十二经络邪火上腾作乱。

按阴阳分,上牙属阳,下牙属阴。

再细分,中门上牙痛是有心火,下牙痛有肾火。

两边上牙痛有胃火,下牙痛有脾火。

左边上牙痛有胆火,下牙痛有肝火。

右边上牙痛大肠有火,下牙痛肺有火(也就是肺热)。

原来,牙痛还有这么多道道,知“道”了,就好对付了。

网址:/s/blog_62119e550102duic.html合谷穴治牙痛是最管用的,而且是交叉治。

如果您右侧牙痛,就揉左边的合谷穴;左侧牙疼,就揉右边的合谷穴。

揉的时候,最好再加一个压痛点,那效果就太神奇了。

通常80%的牙痛,都会在一两分钟之内止住。

怎么寻找这个压痛点呢?当您牙痛的时候,去捏耳垂贴近面颊的这个部位,绝对会有一个地方很敏感,这就是压痛点。

如果把合谷穴和压痛点同时按捏,会马上止痛。

当然这需要别人帮您按合谷穴,您自己按耳垂。

安心转载:冲击养生:冲击拍打治牙痛安心:好文,我也牙疼时拍过耳根后面的位置就解决了问题。

群里的朋友推荐的,真不错,讲了很多什么毛病具体拍哪的案例和经验,有一些和我的经验一致呢。

原文地址:冲击养生:冲击拍打治牙痛/s/blog_65706ee20100i6uj.html有一位病人的老伴因牙痛难忍前来咨询,问牙痛是否能拍好。

他因为牙痛已经三个晚上没睡好觉,自己也买消炎药吃了,但不仅牙痛没好,一吃药还胃痛。

我说:只要不怕疼就能拍好。

然后让他坐好给他拍打耳朵后面的位置。

每拍打一下都很痛,拍打了大概五分钟以后他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不得不停下来。

可是就是这五分钟的拍打,第二天他很高兴的过来说:太好了,昨晚终于睡了个好觉,牙痛好多了。

我也很高兴,又给他拍打了不到十分钟,到第三天牙基本不痛了。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真灵真灵,拍打五分钟牙就不痛了。

安心文章网址:/s/blog_64c0b58801010cv9.html在相约315 的博客中:找到与“牙痛”相关的博文共54篇/search/search.php?uid=1401454 463&page=1&keyword=牙痛养生堂:卜义长手法治疗耳鸣、牙痛视频2010-07-27 09:47养生堂:卜义长手法治疗耳鸣、牙痛视频视频网址(前7分钟为广告):针对耳鸣,在按摩保健中有一个简易治疗的方法,可以说是自我保健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患者学会了并且坚持使用可以缓解甚至消除这种烦人的病症。

按摩穴位治疗牙痛(附图)

按摩穴位治疗牙痛(附图)

按摩穴位治疗牙痛(附图)
按摩穴位治疗牙痛
第一,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包括油炸、硬的食物和酒),吃软烂性平的食物,饭也尽量煮软点。

第二,不用牙膏擦牙,只用理斯得琳(橙味)漱口水和暖水漱口。

第三,选穴位按摩:耳垂牙痛点,手掌牙痛点,手指肝穴和肾穴,手合谷穴共五个穴位,每穴100-200下。

特别是耳垂和手掌的牙痛点,按到痛时要重点按摩。

按摩完毕后喝1杯温的白开水。

(建议一次不行,要多做几次,直到好为止)
第四,面部颊车穴、上关穴(上牙痛)、下关穴(下牙痛)。

第五,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最好加一把艾叶来浸)。

附穴位图。

1、牙痛点(在中指和无名指对下的掌关节间)
2、耳牙痛点1和牙痛点2
3、肝穴(在无名指第二节)和肾穴(在小指第一节)
4、合谷穴
颊车穴、上关穴、下关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火时一般疼痛比较剧烈,不敢吃热东西,牙龈红肿比较明显,摸脉时会发现脉比平时有力而且快(脉洪数);虚火疼痛一般不太明显,老是隐蔽作痛,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牙龈红肿不太明显,摸一下脉会发现脉比平时细(脉跳的宽度变窄)。

下牙才剧烈疼痛时,使劲掐双侧内庭、颊车和手三里,5分钟后见奇效。

上牙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下牙与足阳明胃经相连。

内庭位于第二、三趾缝处合颊车位于耳下,下颌角处,咬牙的时候咬肌隆起的地方,它是胃经的穴位,向内对应牙齿手三里在曲池下面两寸,相当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的宽度。

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这是牙疼得一个反应点,属于经验牙齿;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这是牙疼得一个反应点,属于经验穴,一按下去牙疼立刻减轻很多。

1.胃火牙痛:胃火牙痛是指下牙(火牙)痛,多是因为热邪传导了胃经,或者因为多吃了
辛辣食物造成的,一般疼痛比较剧烈,甚至吃任何消炎药、止痛片都控制不了。

牙龈很
红,这说明胃火很盛。

内庭合颊车手三里
2.上牙痛不可耐时,请马上去刺激双侧合谷、曲池合手三里,效果即刻看到。

3.止痛可以速效,消肿药坚持几天,一定要戒酒和辛辣的食物。

最好再配合吃一点牛黄上
清丸或者三黄片。

4.肠火牙痛:就是指牙痛,主要是大肠有实火造成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儒上齿中”。

它的症状和上面说的胃火牙痛差不多,但是取穴的时候一定要以祛大肠火的穴位为主。

我的经验是,选用合谷、曲池、手三里。

合谷是治疗肠牙痛的特效穴。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是连接大肠经经气深入到大肠的穴位,最能排毒清热。

每穴2分钟
5.虚火牙痛其实就是脾虚牙痛,这种疼不明显,但是时间较长,一直觉得隐隐作痛,时轻
时重,牙龈一般没有红肿现象,只是牙齿根部有松动的感觉。

其实这是脾阴虚造成的虚火上炎,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的好坏和肾功能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肾阴虚,牙齿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而且阴虚导致阳相对地偏亢。

如果牙齿长时间隐隐作痛,齿根松动,这时肾阴虚,请每天刺激双侧合谷、手三里、太溪3~5分钟,肾阴足,牙齿自然就会坚固起来。

)才会显现出来“上火”的症状。

这时,选取合谷、手三里、太溪三个穴位就可以了。

合谷、手三里治标,太溪补肾阴治本。

太溪每天晚上泡脚之后按揉5分钟,合谷和手三里不定时地按揉以减轻疼痛,帮助治本。

如果睡觉时有盗汗,或者感到燥热、睡觉不踏实的话,可以吃知柏地黄丸。

平时可以用枸杞泡茶喝,或者用枸杞和山药熬粥喝。

6.智齿疼过一段时间就会疼上几天,好像怕人忘记了它似的。

其实它是在提醒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弱了。

有些人去看齿科医生,他们拿着注射器照着智齿的地方喷些药,然后让你漱口,反复几次就不疼了.其实他们就是用一些双氧水清理一下牙齿旁边的垃圾而已.所有这个时候不用去什么医院,自己买一瓶双氧水,在家每天多漱口,然后不时地按揉两侧手三里就不行了。

上面这几种情况虽然原因不同,但是排除病因之后,每天饭后用温水漱口,最好是盐水。

牙疼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烟酒和辛辣的东西一定要戒除。

保健是相同的,就是平常要用学位祛胃之火,并保健肾经。

每天叩齿,不计次数,但是不要太少,古书记载的保健法里面都有每天叩齿干遍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