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测试试题(十)(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精选考试题及竞赛题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知识就是力量。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2×5=10分)1.半衰期:指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可以用擦拭、清洗等方法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活化产物,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指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n。

二、选择题(1×17=17分)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2.4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医疗照射。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γ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α>β>γ。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内照射风险。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左胸部位。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不可压缩物品进行收集和处理。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0.4Bq/cm2.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反应堆运行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11.气衣主要用于高外照射区域作业和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

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

13.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情况是环境γ本底高。

场所的辐射剂量。

(×)11.如果一个人在距离一个γ点源1米处,剂量率为900µSv/h,那么当他在距离该源3米处工作2小时后,他将接受到的外照射剂量为200µSv。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A(含答案)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A(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辐射事故发生时警戒区的设置,下述初始手经描述错误的是:A:未加屏蔽或已损潜在危险源,散落区域周围再增加30m B:从潜在危险源大量散落,散落区域外再增加100m C:涉及潜在危险源的火灾、爆炸或烟雾,半径100m D:怀疑为脏弹,半径400m 或更大2、——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A:比释动能 B:吸收剂量 C:剂量当量 D:照射量3、下列射线中,由带电粒子组成的是()o A:X射线 B:中子射线 C:y射线 D:a射线4、闪烁探测器是利用闪烁体()后退激时会发出荧光,光敏器件将光信号变为电脉冲来实现对辐射粒子的探测.A:原子或分子电离 B:原子或分子包容C:原子或分子激发 D:原子或分子碰撞5、当年圣诞前夕,()拍摄了一张手部的X光照片,这是人类第一张X光片.A:贝克勒尔 B:伦琴 C:威廉康拉德 D:居里夫人6、在工作人员年满----岁之前,应为他们保存职业照射记录A:65 B:70 C:75 D:807、.工作场所中氢的年平均活度浓度达到()Bq222Rn/m3时宜考虑采取补救措施.A:500 B:600 C:700 D:8008、关于电子对效应的发生概率,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位面积内的原子个数成反比 B: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成正比C: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正比 D: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四次方成正比9、210Po自然界含量极低,常利用人工方法获得,其可以当作是纯()放射体,放出能量为5.3Mev 的a粒子,其半衰期较短,仅为138天.A:β B:X C:Y D:α10、一个物种死亡50%,所需的吸收剂量D50,最大的是() A:人 B:电 C:杆菌 D:病毒1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其附加目的是提供().A:工作人员所受剂量的趋势 B:工作场所的条件C:在事故照射情况下的有关资料 D:以上三者均包含12、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T1/2),其定义是().A: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时的概率B:放射性核素衰减时间为其寿命一半时的原子核数目C: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A、B、C都不对13、中子不带电,不能使物质直接电离.利用中子与() 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来测量中子.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原子14、下列关于当量剂量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比光子的辐射权重因子高B:当量剂量定义式为:H=WRRDC:相同能量的y射线与a射线的当量剂量相同低D:质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比光子的辐射权重因子15、监测仪器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16、产生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应该是().A:>10.2Mev B:<1.02Mev C:>0.51Mev D:<0.51Mev17、用辐射的权重因子修正后的吸收剂量是().A:有效剂量 B:当量剂量 C:照射量 D:比释动能18、GB18871-2002的中文说法是().A: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C:国标2002年18871号文件 D:射线装置管理办法19、根据GB18871-2002 规定,职业照射人员四肢的年当量剂量限值是A:20mSv B:100mSv C:500mSv D:1000mSv20、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电离辐射对生物物质的电离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是直接使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发生电离作用,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B:也可以使机体内环境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并产生活性基团,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C: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导致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改变D:离辐射将自身的能量转移至水分子,并引起水分子的电离与激发,产生原发辐解产物,这些活性产物进一步攻击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结构功能破坏E: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2、常用来测量Y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是().A:硫化锌ZnS (Ag)B:锂玻璃闪烁体Li20·2SiO2(Ce)C:碘化钠Nal(TI)探测器D:碘化铯CsI(TI)探测器E:蒽(C14H10)3、诊断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因素A:辐射接触史B:临床表现C:实验室检查D:剂量估算4、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A:辐射实践正当化B:辐射防护最优化C:废物最小化D:个人剂量限值5、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有.A:距离B:隔离C:净化D:稀释E:包容6、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有A: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B:放射治疗C:核医学D:核电E:核子仪7、个人剂量监测管理有A:个人剂量监测应有专人管理B:个人剂量计未使用期间,应妥善保管,防止受到误照射C:有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自行监测;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监测D:发现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应当立即核实和调查E:辐射工作单位应将个人剂量档案保存至辐射工作人员年满七十五周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三十年8、()电离福射不带电.A:β粒子 B:a粒子 C:y射线 D:X射线 E:中子9、事故的应急响应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全面负责的有A:重大辐射事故B:较大辐射事故C:一般辐射事故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E:医疗事故10、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热释光个人剂量计下班后不正的处理方法是().A:摘下放在工作区B:交给下一位接班者C:摘下放在非工作场所的干燥、低本底处D:携带出工作区即可11、工作场所辐射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工作场所及邻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B: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C: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不必要或超剂量照射,工作场所受到污染D:为优化工艺过程,完善防护措施提供资料E:在某些情况下,监测结果可以用来评价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12、y射线穿过单位厚度物质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或被吸收的概率)称作线性吸收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性吸收系数包含了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者的总贡献B:线性吸收系数随y光子能量而变化C:线性吸收系数随介质的原子序数Z而变化D:y光子能量增高,线性吸收系数值减小E:介质原子序数高、密度大的物质,线性吸收系数也高13、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A:时间防护B:距离防护C:屏蔽防护D:以上都不是14、.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A:吸入B:通过伤口侵入C:通过皮肤渗入D:食入15、关于职业健康监护,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A:按国家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报送职业照射的监测记录和评价报告B:禁止工作人员和健康监护主管人员查阅照射记录及有关资料C:当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单位时,向新用人单位提供工作人员的照射记录的复制件D:当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时,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按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指定部门的要求,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记录做出安排E: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停止涉及职业照射的活动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记录做出安排16、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A:电离B:激发C:散射D:吸收作用E:弹性碰撞17、放射性衰变根据放射出粒子的种类不同分为( )A:a衰变B:衰变C:电子俘获D:y衰变E:中子俘获18、辐射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职责是:A:遵守有关防护与安全规定规则和程序B:正确使用监测仪表和防护设备与衣具C:在防护与安全方面与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合作%提供有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与信息D:不故意进行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和他人违反本标准要求的活动E:学习有关防护与安全知识%接受必要的防护与安全培训和指导%使自己能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19、热释光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A:组织等效好B:灵敏度高C:可测量较长时间内积累的剂量D:可测量α、β、Y等各种射线及粒子E:辐射照射后的热释光体可以反复使用绝密★启用前2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 C2、A3、D,4、C5、B,6、C7、A8、D,9、D10、A11、D12、C,13、C14、B, 解析:当量剂量=吸收剂量*辐射权重因子15、B,16、A17、B,18、A,19、C20、A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A.B.C.D.E.2、CD3、A,B,C,D,4、A,B,D5、B,C,D,E,6、A,B,C7、 ABCDE8、C,D,E9、A,B,C,D,10、A,B,D11、A,B,C,D,E,12、A,B,C,D,E,13、A,B,C14、A,B,C,D15、A,C,D,E,16、A,B,C,D,17、A,B,C,D18、A,B,C,D,E,19、A,B,CD,。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名称: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一、选择题(1×17=17分)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B)2.4mSvC)5mSv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B)医疗照射C)氡子体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B)γ射线C)n射线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B)γ>β>αC)γ>α>β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B)内照射C) A+B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 B 部位。

A)右胸B)左胸C)头部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B)不可压缩C)待去污物品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B)0.4Bq/cm2C)40Bq/cm2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B)内照射剂量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B)反应堆运行C)停堆11.气衣主要用于 B 。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 B 。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A :A)环境γ本底高B)固定表面污染C)松散表面污染14.下列不宜采用擦拭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B :A)环境γ本底高B)固定表面污染C)松散表面污染15-16可能为多项选择题15、下列哪些机体变化属于确定性效应:( a b c e )a. 皮肤损伤b. 造血器官损伤c. 中枢神经损伤d. 癌症e. 免疫系统受损16、下列哪些准备是你进入控制区热更衣室所应该进行的:( a b c )a. 只穿内裤b. 用控制区通行证领取电子剂量计和热释光个人剂量计c. 戴上身份磁卡d. 戴上安全帽17、指出右图是何标志:( c )a. 辐射源标志b. 剂量标志c. 电离辐射标志d. 放射性标志二、名词解释(2×5=10分)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2020年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0年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0年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2×5=10分)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活化产物,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二、选择题(1×17=17分)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B) 2.4mSvC)5mSv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B)医疗照射C)氡子体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B)γ射线C)n射线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B)γ>β>αC)γ>α>β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B)内照射C) A+B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 B 部位。

A)右胸B)左胸C)头部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B)不可压缩C)待去污物品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B)0.4Bq/cm2C)40Bq/cm2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B)内照射剂量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B)反应堆运行C)停堆11.气衣主要用于 B 。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 B 。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A :A)环境γ本底高B)固定表面污染C)松散表面污染14.下列不宜采用擦拭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B :A)环境γ本底高B)固定表面污染C)松散表面污染15-16可能为多项选择题15、下列哪些机体变化属于确定性效应:( a b c e )a. 皮肤损伤b. 造血器官损伤c. 中枢神经损伤d. 癌症e. 免疫系统受损16、下列哪些准备是你进入控制区热更衣室所应该进行的:( a b c )a. 只穿内裤b. 用控制区通行证领取电子剂量计和热释光个人剂量计c. 戴上身份磁卡d. 戴上安全帽17、指出右图是何标志:( c )a. 辐射源标志b. 剂量标志c. 电离辐射标志d. 放射性标志三、填空题(1×33=33分)1.填写下列辐射物理量对照表辐射物理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放射性活度SI单位焦耳·千克-1(J·kg-1)焦耳·千克-1(J·kg-1)秒-1 SI单位专名戈瑞希弗贝可定义式 D = d E /d m H=DQN A=dN/dt2.外照射防护一般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 _源强防护四种方法。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卷①(附答案)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卷①(附答案)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卷①(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一个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随时间增加而().A:指数地衰减 B:指数地增加 C:正比地衰减 D:正比地增加2、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A:3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B:6个月C: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D: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3、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计佩戴位置为().A:左胸侧 B:腰间 C:可能接受照射最大处 D:任何地方都可以4、中等质量的核素的B(结合能)/A(质量数)与轻核、重核相比().A:都小 B:都大 C:相同 D:不可比5、下列辐射生物学效应属于随机性效应而不是确定性效应的是A:皮肤水泡 B:白内障 C:遗传疾病 D:不育6、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为().A:正比 B:反比 C:平方正比 D:平方反比7、不适合用于瞬发辐射场的探测器是().A:电离室 B:闪烁体探测器C:热释光探测器 D:计数器型探测器8、以下有关急性放射病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B:是国家法定职业病C:可以分为1度、Ⅱ度和川度D:是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9、下列辐射两种,反映不同种类射线引起的不同生物效应的是()A:吸收剂量 B:有效剂量 C:单量剂量 D:剂量当量.10、各组织或器官T接受的当量剂量HT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的乘积之和称之为().A:吸收剂量 B:剂量当量C:组织权重因子 D:有效剂量11、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A:康普顿效应 B:电子对效应 C:光电效应 D.吸收1 / 16。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含答案)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1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是()A:一种化学变化B:一种生物变化C:电离辐射与物质之间能量转移的过程D:物质把能量转移给电离辐射的过程2、在内照射条件下,下述粒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最大的是A:Y B:β C:a D:中子3、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日等效操作量为:A:>3×10E+9Bq B:>4×10E+8Bq C:>5×10E+9Bq D:>6×10E+9Bq4、关于个人剂量计的佩带,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个人剂量计一般佩带在左胸前B: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C:四肢特别是手部所受剂量较大时,应佩带附加的剂量计D: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均佩带在围裙内侧5、ICRP 和IAEA 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机构的简称() A:国际放射委员会、国际原子能机构B:国际放射委员会、中国原子能机构C: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原子能机构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6、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日等效操作量为:A:1×10E+7-3×10E+9Bq B:2×10E+7-4×10E+9Bg C:3×10E+7-5×10E+9Ba D:4×10E+7-6×10E+9Bq7、我国基本标准中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是每年A:20mSv B:1mSv C:10mSv D:50mSv8、放射源0405CS000013名词解释().A:IV、V类放射源B:2004年05月生产的C:国内2005年生产的00001号III类放射源D:CS-1379、中子不带电,不能使物质直接电离.利用中子与() 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来测量中子.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原子10、下列哪个不属于内照射防护的措施?().A:包容、隔离 B:净化、稀释C: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等 D: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11、.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A:电离辐射,最优化 B:电离辐射,安全第一C:放射性物质,最优化 D:放射性物质,安全第一12、常用来测量a射线的强度的是().A:硫化锌ZnS(Ag) B:锂玻璃闪烁体Li20·2Si02(Ce)C:碘化钠Nal(TI)探测器 D:碘化艳Csl(TI)探测器13、有关单位应按照要求将辐射工作场所将分为:A:洁净区和污染区 B:控制区和监督区C:安全区和危险区 D:辐射区和非辐射区14、典型成年受检者头部X射线CT检查的剂量指导水平A:30mGy B:40mGy C:50mGy D:60mGy15、根据国际基本安全标准,下述哪种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可视为职业照射().A:高空飞行的民航机组人员 B:磁共振检查的医生C:抱着婴儿患者做X线检查的母亲 D:到医院做X线、CT检查的病人16、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A:居里夫人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查德威克17、下面关于决定原子核的稳定性的因素是().A:温度 B:压力 C:质子和中子数 D:最外层轨道电子数18、天然辐射源对世界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A:2.4 mSv B:5.0mSv C:10 mSv D:1 mSv19、对于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的内照射而言,同样吸收剂量的不同辐射射线对人体伤害的程度顺序是().A:y>β>a B:a>y>βC:a>B>y D:以上都不对20、在下列哪个工作场所工作的人员要注意内照射防护()A:开放型放射性场所 B:操作钻60放疗设备或电子直线加速器C:X射线机周围 D:使用小型密封源。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精选考试题及竞赛题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知识就是力量@_@
2020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
活度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
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
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
素也就是活化产物,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
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二、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
量约为 B 。

A)20mSv
B)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A(含答案)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A(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辐射事故发生时警戒区的设置,下述初始手经描述错误的是:A:未加屏蔽或已损潜在危险源,散落区域周围再增加30m B:从潜在危险源大量散落,散落区域外再增加100m C:涉及潜在危险源的火灾、爆炸或烟雾,半径100m D:怀疑为脏弹,半径400m 或更大2、——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A:比释动能 B:吸收剂量 C:剂量当量 D:照射量3、下列射线中,由带电粒子组成的是()o A:X射线 B:中子射线 C:y射线 D:a射线4、闪烁探测器是利用闪烁体()后退激时会发出荧光,光敏器件将光信号变为电脉冲来实现对辐射粒子的探测.A:原子或分子电离 B:原子或分子包容C:原子或分子激发 D:原子或分子碰撞5、当年圣诞前夕,()拍摄了一张手部的X光照片,这是人类第一张X光片.A:贝克勒尔 B:伦琴 C:威廉康拉德 D:居里夫人6、在工作人员年满----岁之前,应为他们保存职业照射记录A:65 B:70 C:75 D:807、.工作场所中氢的年平均活度浓度达到()Bq222Rn/m3时宜考虑采取补救措施.A:500 B:600 C:700 D:8008、关于电子对效应的发生概率,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位面积内的原子个数成反比 B: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成正比C: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正比 D: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四次方成正比9、210Po自然界含量极低,常利用人工方法获得,其可以当作是纯()放射体,放出能量为5.3Mev 的a粒子,其半衰期较短,仅为138天.A:β B:X C:Y D:α10、一个物种死亡50%,所需的吸收剂量D50,最大的是() A:人 B:电 C:杆菌 D:病毒1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其附加目的是提供().A:工作人员所受剂量的趋势 B:工作场所的条件C:在事故照射情况下的有关资料 D:以上三者均包含12、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T1/2),其定义是().A: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时的概率B:放射性核素衰减时间为其寿命一半时的原子核数目C: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A、B、C都不对13、中子不带电,不能使物质直接电离.利用中子与() 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来测量中子.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原子14、下列关于当量剂量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比光子的辐射权重因子高B:当量剂量定义式为:H=WRRDC:相同能量的y射线与a射线的当量剂量相同低D:质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比光子的辐射权重因子15、监测仪器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16、产生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应该是().A:>10.2Mev B:<1.02Mev C:>0.51Mev D:<0.51Mev17、用辐射的权重因子修正后的吸收剂量是().A:有效剂量 B:当量剂量 C:照射量 D:比释动能18、GB18871-2002的中文说法是().A: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C:国标2002年18871号文件 D:射线装置管理办法19、根据GB18871-2002 规定,职业照射人员四肢的年当量剂量限值是A:20mSv B:100mSv C:500mSv D:1000mSv20、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电离辐射对生物物质的电离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是直接使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发生电离作用,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B:也可以使机体内环境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并产生活性基团,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C: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导致核酸、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 __________ …………○…………密…………○…………封…………○…………线…………○…………
绝密★启用前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测试试题(十)(附答案)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GB18871-2002的中文说法是().
A: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C:国标2002年18871号文件 D:射线装置管理办法
2、根据GB18871-2002 规定,职业照射人员四肢的年当量剂量限值是
A:20mSv B:100mSv C:500mSv D:1000mSv
3、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
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
4、下面不能选作X射线屏蔽材料的是
A:铅 B:聚乙烯 C:混凝土 D:砖
5、随机性效应指的是()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一类效应.
A:严重程度 B:发生概率 C:剂量闯值 D:危险程度
6、电子对效应是描述().
A:X线与原子的内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B:X线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C:X线与原子的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D:X线与原子的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7、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α、β、Y射线在内照射时的危害程度的排序为() .A:a<β<y
B:y<β<a C:β<a<Y D: β<y<a
8、哪项不是2002年国家发布的防护标准及要求( ) A:《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B:《医用y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C:《y远距离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
D:《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
E:《后装Y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9、关于原子的结合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一个原子核都有自己的结合能.如果把各种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原子核
中的核子数,就会得到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或称作比结合能B:E=MC2
C:质量亏损越大,结合能越大,核子间结合的越紧密,原子核就越稳定.
D:核内中子和质子的质量之和
10、Nal(TI)就地y谱仪的特点是().
A:计数效率高,能量分辨率高
B:计数效率高,能量分辨率低
C:计数效率低,能量分辨率低
D:计数效率低,能量分辨率高
11、已知空气中距离某点源4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9μSv/h,则在距此点源6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是()μSv/h(不考虑散射的影响).
A:6 B:4 C:1.5 D:1
12、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mSv.
A:3.1 B:1 C:10 D:8
13、放射诊断中辐射源主要是--- A:X射线 B:a射线
C:β射线 D:y射线
A:状态 B:方式
C:形式 D:形态
14、.中子能通过β衰变成为():
A:电子 B:质子 C:a粒子 D:光子
15、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
A:国际原子能机构 B: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C:WHO 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16、哪个剂量是针对全身的 ( )
A:吸收剂量 B:当量剂量 C:有效剂量 D:照射量
17、能量为hV的X(Y)射线光子通过物质时,与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把全部能量传递给这个电子,光子消失,获得能量的电子挣脱原子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称为光电子);原子的电子轨道出现一个空位而处于激发态,它将通过发射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的形式很快回到基态,这个过程称为光电效应.入射X射线光子的能量将最终转化为().
A:俄歇电子的动能 B:俄歇电子的动能 C:光电子的动能 D:以上都是
18、穿透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A:中子、y射线、a粒子、β粒子
B:y射线、中子、β粒子、a粒子
C:中子、Y射线、β粒子、a粒子
D y射线、β粒子、a粒子、中子
19、有关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辐射产生的自由基所造成的DNA损伤叫做辐射的间接作用
B:辐射的直接作用是指射线和细胞的DNA分子作用,使之被电离或激发,导致生物改变
C:a射线治疗主要发生的是间接作用
D:y射线治疗主要发生的是直接作用
20、典型成年受检者腰椎X射线CT检查的剂量指导水平
A:30mGy B:35mGy C:40mGy D:50mGy
21、根据医疗照射的定义,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医疗照射范围的是().
A:患者 B:受检者C:放射科技师 D:志愿者
22、发现了X射线.
A:居里夫人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查德威克
23、下面决定原子核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A:温度 B:压力 C:质子和中子数 D:最外层轨道电子数
24、天然辐射照射(天然本底照射)世界范围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A:0.3-1.0mSv B:1.8mSv C:2.4mSv D:1-10mSv
25、对于能量大于2MeV的X/y射线,----效应逐渐变为重要的相互作用过程.
A:电子对 B:康普顿效应C:康普顿效应 D:光核反应
26、照射剂量范围在50Gy以上,通常在1~3天伤死亡,见于最严重的放射病类型为
A:骨髓型 B:肠胃型 C:脑型 D:皮肤红斑
27、.如果可能对所有受到职业照射的人员均应进行个人监测,但对于受照剂量始终不可能大于---的工作人员,一般可不进行个人监测.
A:1mSv/a B:2mSv/a C:4mSv/a D:5mSv/a
28、国家标准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剂量控制水平的要求,抢救生命行动中所受剂量不大于
A:200mSv B:50mSv C:100mSv D:500mSv
29、比释动能K的单位是焦耳/千克,专用单位为---- A:J/kg B:Gy C:J/m2 D:sev
30、以下关于确定性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剂量照射时很可能发生 B: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
C:存在剂量國值 D:常在事故性照射中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有.
A:距离
B:隔离
C:净化
D:稀释
E:包容
2、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有
A: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
B:放射治疗
C:核医学
D:核电
E:核子仪
3、个人剂量监测管理有
A:个人剂量监测应有专人管理
B:个人剂量计未使用期间,应妥善保管,防止受到误照射C:有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自行监测;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监测
D:发现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应当立即核实和调查
E:辐射工作单位应将个人剂量档案保存至辐射工作人员年满七十五周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三十年
4、()电离福射不带电.
A:β粒子 B:a粒子 C:y射线 D:X射线 E:中子
5、事故的应急响应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全面负责的有
A:重大辐射事故
B:较大辐射事故
C:一般辐射事故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E:医疗事故
6、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热释光个人剂量计下班后不正的处理方法是().
A:摘下放在工作区
B:交给下一位接班者
C:摘下放在非工作场所的干燥、低本底处
D:携带出工作区即可
7、工作场所辐射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工作场所及邻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
B: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
C: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不必要或超剂量照射,工作场所受到污染
D:为优化工艺过程,完善防护措施提供资料
E:在某些情况下,监测结果可以用来评价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8、y射线穿过单位厚度物质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或被吸收的概率)称作线性吸收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性吸收系数包含了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者的总贡献
B:线性吸收系数随y光子能量而变化
C:线性吸收系数随介质的原子序数Z而变化
D:y光子能量增高,线性吸收系数值减小
E:介质原子序数高、密度大的物质,线性吸收系数也高
9、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
A:时间防护
B:距离防护
C:屏蔽防护
D:以上都不是
10、.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A:吸入
B:通过伤口侵入
C:通过皮肤渗入
D:食入
2020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测试试题(十)(附答案)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A,
2、C
3、A
4、B
5、B
6、D,
7、B
8、B,
9、D,
10、B,
11、B
12、A
13、A
14、B
15、D
16、C
17、 D
18、C,
19、D
20、B
21、C
22、C
23、C
24、C
25、A
26、C
27、A
28、D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B,C,D,E,
2、A,B,C
3、 ABCDE
4、C,D,E
5、A,B,C,D,
6、A,B,D
7、A,B,C,D,E,
8、A,B,C,D,E,
9、A,B,C
10、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