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学习指导与典型题解析
计算机编译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计算机编译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在此深情而热烈的感谢沈仲秋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希望本文档对各位有些帮助。
一1、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简述其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案]编译程序的总框图见下图。
图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其中词法分析器,又称扫描器,它接受输入的源程序,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识别出一个个的单词符号,其输出结果上单词符号。
语法分析器对单词符号串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规则进行推导或归纳),识别出程序中的各类语法单位,最终判断输入串是否构成语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产生器,按照语义规则对语法分析器归纳出(或推导出)的语法单位进行语义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一定形式的中间优化器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处理。
一般最初生成的中间代码执行效率都比较低,因此要做中间代码的优化,其过程实际上是对中间代码目标代码生成器把中间代码翻译成目标程序。
中间代码一般是一种与机器无关的表示形式,只有把它再翻译成与机器硬件相关的机器能表格管理模块保持一系列的表格,登记源程序的各类信息和编译各阶段的进展状况。
编译程序各个阶段所产生的中间结果都记录在表格出错处理程序对出现在源程序中的错误进行处理。
如果源程序有错误,编译程序应设法发现错误,把有关错误信息报告给用户。
编译程2、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有哪些途径?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主要途径有两种,即解释与编译。
像Basic之类的语言,属于解释型的高级语言。
它们的特点是计算机并不事先对高级语言进行全盘翻译,将其变为机器代码,而是每读总而言之,是边翻译边执行。
像C,Pascal之类的语言,属于编译型的高级语言。
它们的特点是计算机事先对高级语言进行全盘翻译,将其全部变为机器代码,再统1.文法G[S]为: S->Ac|aB A->ab B->bc写出L(G[S])的全部元素。
[答案]S=>Ac=>abc 或S=>aB=>abc所以L(G[S])={abc} 2. 文法G[N]为: N->D|NDD->0|1|2|3|4|5|6|7|8|9 G[N]的语言是什么? [答案]G[N]的语言是V+。
编译原理及其习题解答(武汉大学出版社)课件chap6

练习1题目 练习 题目
文法G[T]: T→ F | T*F F →F ↑ P | P P→ (T) | i 证明T*P ↑(T*F)是文法G的一个句型,并 指出这个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 句柄。
编译原理 Compiler Principles
练习1 练习1解答
证明:T T*F T*F↑P T*F↑(T) 语法树: T T * F P F ↑ ( P T )
编译原理 Compiler Principles
练习2题目
设有文法G[S]: 设有文法 S →V1 V1→ V2 | V1iV2 V2→ V3 | V2+V3 V3→ )V1* | ( (1)给出 (+(i( 的最右推导,并画出相应的语法树; 给出 的最右推导,并画出相应的语法树; (2)证明 2+V3i( 是文法的一个句型,并指出这个句型的短语、直接 证明V 是文法的一个句型,并指出这个句型的短语、 证明 短语、句柄。 短语、句柄。
编译原理 Compiler Principles
非确定的自下而上的分析器
非确定的自下而上的分析器,是一般移进 归约方法 非确定的自下而上的分析器,是一般移进-归约方法 的抽象模型,可识别任何上下文无关语言。 的抽象模型,可识别任何上下文无关语言。给定一个上下 文无关文法,可构造一个自下而上的分析器。 文无关文法,可构造一个自下而上的分析器。 非确定的自下而上的分析器与非确定的自上而下的分 析器的不同之处: 析器的不同之处: 课本P147 课本
编译原理 Compiler Principles
自下而上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可归约串的问题;(∵ 该分析的每一步就是从当前串中找一 ;(∵
个子串( 个子串(称“可归约串”),将它归约到某个非终结符号) 可归约串”),将它归约到某个非终结符号) 将它归约到某个非终结符号 自下而上分析法的关键就是找哪个子串是“可归约串” 自下而上分析法的关键就是找哪个子串是“可归约串”, 关键就是找哪个子串是 哪个不是“可归约串” 例如上例中的(3) 哪个不是“可归约串”。例如上例中的
编译原理例题讲解26页PPT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Hale Waihona Puke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编译原理(龙书)课后习题解答(详细)

编译原理(龙书)课后习题解答(详细)编译原理(龙书)课后题解答第一章1.1.1 :翻译和编译的区别?答:翻译通常指自然语言的翻译,将一种自然语言的表述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表述,而编译指的是将一种高级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的过程。
1.1.2 :简述编译器的工作过程?答:编译器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 词法分析:将输入的字符流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词符号,构成一个单词符号序列;(2) 语法分析:根据语法规则分析单词符号序列中各个单词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的语法结构,并生成抽象语法树;(3) 代码生成:根据抽象语法树生成目标程序(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并输出执行文件。
1.2.1 :解释器和编译器的区别?答:解释器和编译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执行方式。
编译器将源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等,在运行时无需重新编译,程序会一次性运行完毕;而解释器则是边翻译边执行,每次执行都需要进行一次翻译,一次只执行一部分。
1.2.2 :Java语言采用的是解释执行还是编译执行?答:Java一般是编译成字节码的形式,然后由Java虚拟机(JVM)进行解释执行。
但是,Java也有JIT(即时编译器)的存在,当某一段代码被多次执行时,JIT会将其编译成机器语言,提升代码的执行效率。
第二章2.1.1 :使用BNF范式定义简单的加法表达式和乘法表达式答:<加法表达式> ::= <加法表达式> "+" <乘法表达式> | <乘法表达式><乘法表达式> ::= <乘法表达式> "*" <单项式> | <单项式><单项式> ::= <数字> | "(" <加法表达式> ")"2.2.3 :什么是自下而上分析?答:自下而上分析是指从输入字符串出发,自底向上构造推导过程,直到推导出起始符号。
编译原理习题课答案解析77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编译原理习题及答案课堂ppt课件

A.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
率
(3) 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 。
A.源程序
B.目标语言
C.编译方法
D.A~C项
.
2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来到达2的弧都导向1,并删除状态2。最后,得到如图2-4
所示的化简了的DF.A M′。
21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22
图2-4 图2-3化简后的DFA M′
.
.
4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5
(4) 编译各阶段的工作都涉及到构造、查找或更新有 关表格,即编译过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造表、查表和 更新表格的事务上。故选D。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16
(5) NFA可以有DFA与之等价,即两者描述能力相同; 也即,对于任一给定的NFA M,一定存在一个DFA M',使 L(M)=L(M′)。故选B。
(6) DFA便于识别,易于计算机实现,而NFA便于定 理的证明。故选C。
(7) 本题虽然是第二章的题,但答案参见第三章3.1.3 节。即选C。
.
8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编译原理习题及答案(课堂PPT)

.
8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9
1.3 请画出编译程序的总框图。如果你是一个编译程 序的总设计师,设计编译程序时应当考虑哪些问题?
【解答】 编译程序总框图如图1-1所示。 作为一个编译程序的总设计师,首先要深刻理解被编 译的源语言其语法及语义;其次,要充分掌握目标指令的 功能及特点,如果目标语言是机器指令,还要搞清楚机器 的硬件结构以及操作系统的功能;第三,对编译的方法及 使用的软件工具也必须准确化。总之,总设计师在设计编 译程序时必须估量系统功能要求、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等 诸因素对编译程序构造的影响。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词 法 分 析 第三章 语 法 分 析
.
1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2
第一章 绪 论
1.1 完成下列选择题: (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 器语言程序的程序
B.机器语言因其使用过于困难,所以现在计算 机根本不使用机器语言
.
5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6
(4) 编译各阶段的工作都涉及到构造、查找或更新有 关表格,即编译过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造表、查表和 更新表格的事务上。故选D。
(5) 由(1)可知,编译程序实际上实现了对高级语言程 序的翻译。故选D。
.
6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7
1.2 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有哪些途径?它们 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12
《编译原理教程》习题解析
13
图2-1 习题2.1的DFA M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管理。(数组 CODE 存放的只读目标程序,它在运行时不改变。)运行时的数据区 S 是由解 释程序定义的一维整型数组,解释执行时对数据空间 S 的管理遵循后进先出规则,当每个 过程(包括主程序)被调用时,才分配数据空间,退出过程时,则所分配的数据空间被释放。 应用动态链和静态链的方式分别解决递归调用和非局部变量的引用问题。
RA 的用途说明如下: T: 栈顶寄存器 T 指出了当前栈中最新分配的单元(T 也是数组 S 的下标)。 B:基址寄存器,指向每个过程被调用时,在数据区 S 中给它分配的数据段起 始 地址,
也称基地址。 SL: 静态链,指向定义该过程的直接外过程(或主程序)运行时最新数据段的基地址,
用以引用非局部(包围它的过程)变量时,寻找该变量的地址。 DL: 动态链,指向调用该过程前正在运行过程的数据段基地址,用以过程执行结束释放
广义上讲,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属于翻译程序,但它们的翻译方式不同,解释程序是 边翻译(解释)边执行,不产生目标代码,输出源程序的运行结果。而编译程序只负责把源 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输出与源程序等价的目标程序,而目标程序的执行任务由操作系统来 完成,即只翻译不执行。
)
第4题
对下列错误信息,请指出可能是编译的哪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 码生成)报告的。 (1) else 没有匹配的 if (2) 数组下标越界 (3) 使用的函数没有定义 (4) 在数中出现非数字字符
CAL L A 调用过程,完成填写静态链、动态链、返回地址,给出被调用过程的基地址值,送入基址 寄存器 B 中,目标程序的入口地址 A 的值送指令地址寄存器 P 中,使指令从 A 开始执 行。 第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是NFA的成分o
A.有穷字母表B.初始状态集合
c.终止状态集合D.有限状态集合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0
A.词法分析程序B.代码生成程序
c.设备管理程序D.语法分析程序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解答
(1)B,(2)C
例题2.2 给出下面描述的正规表达式
(1)以0l结尾的二进制数串;
(2)能被5整除的十进制整数;
(3)包含奇数个t或奇数个0的二进制数串
解题思路
(1)分析题意,要求的是二进制串,即由0和1构成的串,并且必须以ot结尾,所以
本题可以分两部分去完成,一部分实现由o和1构成的任意串,一部分即01,然后将它们连接到一起就可以了,所以本题的解答是:(1|0)*01
(2)分析题意,本题要求是十进制整数,也就是由o09这10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并且不能以o开头(整数“o”除外),要求能被5整除,则该串必须以0或者5结尾0根据我们的分析,可以把本题分成两种情况考虑:一种情况是该整数只有1位,则该整数有0 和5两种可能;另外一种情况是该整数有多位,则该整数可以分成3部分考虑,一是第l
位必须不为0,二是最后1位必须为0或5,三是中间部分可有可无,并且可以由0…9之间任意数字构或,所以本题的正规表达式为:(1|2|3|4|5|6|7|8|9) (0|1|2|3|4|5|6|7|8|9)*(0|5)| (0|5)
(3)本题求二进制串,并且要求包含奇数个0或奇数个1,由于o和1都可以在二进制串
中任何地方出现,所以本题只需要考虑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也可以类似求得0考虑包含奇数个0的字符串:由于只关心0的个数的奇偶数,我们可以把二进制串分成多段来考虑,第1段为二进制串的开始到第1个0为止,这一段包含1个o,并且0的前面有0个或多个l,对于剩下的二进制串按照每段包含两个0的方式去划分,即以o开始,以0结尾,中间可以有0个或多个1,如果一个二进制串被这样划分完后,剩下的部分如果全部是全1串(这些全1串在前面划分的串之间或最后),则该二进制串就具有奇数个o,所以该二进制串可以这样描述:以第1段(1‘o)开始.后面由全1串(1‘)以及包含两个o的串(ol0o)组成,所以包含奇数个0的正规表达式为:100(1[ol’o]‘,本题的解答则是:1*0(1|01*0)*|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