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镜头脚本格式

合集下载

电影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电影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镜号景别技巧画面内容解说词音乐音响长度(秒)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镜号景别技巧画面内容解说词音乐音响长度(秒)1全—大全拉、俯座落在大山深处的桂花小学。

镜头由学校全景拉成大全景,叠出片名,化出宜宾县桂花小学座落在距县城50公里的观音镇沙沟大山里,这是一座村小。

15”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XXXXXX镜号长度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镜号长度画面内容解说词音效备注1510’27”—13’40”学校升旗仪式五星红旗第一次从民族小学的操场上升起,没有乐曲,杨老师用仅有的一台风琴伴奏,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杨老师眼里噙满泪花……现场声风琴声18’30”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1)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广的镜头。

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三篇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三篇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三篇篇一: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影视分镜头脚本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制作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文字描述每一个画面的细节,对影视制作的节奏、画面语言等方面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作为一名制作人员,编写一份合格的分镜头脚本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影视分镜头脚本模板。

叙述
•片名:
•导演:
•编剧:
•摄影师:
•装置美术师:
•灯光师:
•剪辑师:
剧本概要
在这部电影中,故事讲述……
人物
•人物姓名
–取景方式(人物形象的呈现方式):
–性格特点:
–穿着装扮:
场景列表
1.场景名称/序号:(如:01、02)
–场景描述:
–镜头:
•关键元素:
•取景角度:
•运镜:
•特效:
•配乐:
–预计拍摄天数:
–备注:
2.场景名称/序号:(如:02、03)
–场景描述:
–镜头:
•关键元素:
•取景角度:
•运镜:
•特效:
•配乐:
–预计拍摄天数:
–备注:
……
字幕
字幕内容:
•字幕开始时间:
•字幕运动方式:
•字幕结束时间:
拍摄计划
拍摄计划采用时间轴式或者日程分表式。

费用预算
列出所有需要的费用,包括人员的工资、设备、服装造型、音乐音效、道具等。

片头片尾
•片头设计:
•片尾设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内容。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影视分镜头脚本模板,大家在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解读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解读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解读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制作中,分镜头脚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工作指南,也是整个制作团队的沟通工具。

本文将解读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要求与规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一、基本格式要求分镜头脚本的基本格式要求是统一的,这样可以保证制作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一般来说,分镜头脚本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镜头编号、镜头描述、动作描述、对白和音效。

1. 镜头编号镜头编号是分镜头脚本中的重要部分,它用于标识每个镜头的顺序。

一般来说,镜头编号是以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来表示的,比如1A、1B、2A等。

通过镜头编号,制作团队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镜头的顺序和内容。

2. 镜头描述镜头描述是对每个镜头内容的详细描述,包括场景、角色位置、摄像机位置等。

在描述镜头时,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叙述。

同时,镜头描述还应该准确地传达出导演的意图和要求。

3.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是对角色和物体动作的描述,它可以帮助演员和摄影师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每个镜头的内容。

在描述动作时,应该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子。

同时,动作描述还应该与镜头描述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4. 对白和音效对白和音效是分镜头脚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演员和音效师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每个镜头的内容。

对白应该以角色名称和对话内容的形式呈现,而音效则应该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

在描述对白和音效时,应该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叙述。

二、规范解读除了基本格式要求外,分镜头脚本还有一些规范需要遵守,这样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1. 字体和字号分镜头脚本应该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这样可以保证整个脚本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常用的字体有宋体、黑体等,而字号一般选择12号或14号。

通过统一的字体和字号,制作团队可以更方便地阅读和理解脚本内容。

2. 缩进和对齐分镜头脚本中的每个要素应该有明确的缩进和对齐方式,这样可以使脚本更易读。

影视分镜头脚本空白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空白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空白模板
片名:
分镜头:
1.INT.家-早晨
(镜头开在一间家里,早晨灯光温柔的照耀着整间屋子,墙上悬挂着各种鲜花装饰,一件和陶艺展示架。

窗外牛奶车的叮当声打破了宁静。

)(镜头移至餐厅,桌上摆放着今天的早餐,面包在阳光下泛出金色,牛奶和果汁也摆放齐全。

窗外,外婆推着婴儿车在小路上穿行,传来欢快抚着小孩的笑声。


(镜头移至客厅,房子里孩子们围在电视机前,正在看一个有趣的故事片。

一个男孩拿着手机在边上玩游戏,脸上发出灿烂的笑容。

)(镜头转至客厅后方,怀念的母亲把婴儿推进折叠床,双手轻轻拉上床罩。

另一边,父亲正在收拾周末家务,不时传来洗衣篮换上衣服的声音。


2.INT.户外-中午
(镜头转至屋外,中午的阳光灿烂,家人们漫步在树荫的小道上,欢声笑语不时从屋子传来。


(镜头移至公园,家人们聚集在一起,父母把孩子们抱起来,把他们放在滑梯上。


(镜头移至湖边,湖面泛出金黄色的光芒,孩子们抓起蝴蝶,惊叫着赶快跑开,逃跑的蝴蝶也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3.INT.餐厅-晚餐
(镜头转至餐厅,桌上放着各种佐料。

分镜头脚本格式范文

分镜头脚本格式范文

分镜头脚本格式范文[注,以下是一则电影分镜头脚本范文,故事情节为虚构]片名,《失落的宝藏》。

场景一,开场镜头。

(画面,一个古老的城堡,夜晚,闪电和雷声交替)。

旁白,在这个神秘的城堡里,隐藏着一个传说中的宝藏,无数人为了寻找它而不惜一切代价。

场景二,主角介绍。

(画面,一名年轻的考古学家艾伦正在翻阅古籍)。

旁白,艾伦是一名年轻有为的考古学家,他对这个城堡里的宝藏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场景三,冒险开始。

(画面,艾伦和他的助手凯特驾驶着吉普车前往城堡)。

旁白,艾伦和凯特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他们决心要找到这个失落的宝藏。

场景四,城堡内部。

(画面,艾伦和凯特穿过城堡的大门,进入了古老的建筑内部)。

旁白,城堡内部充满了险象环生的危险,但艾伦和凯特并不畏惧,他们决心要找到宝藏。

场景五,险象环生。

(画面,艾伦和凯特在城堡内部遇到了各种险阻,包括陷阱和巨大的蜘蛛)。

旁白,在城堡内部,他们遇到了各种险象环生的危险,但他们并不退缩,继续向前。

场景六,宝藏出现。

(画面,艾伦和凯特终于找到了宝藏,一箱金银珠宝)。

旁白,最终,他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宝藏,一箱金银珠宝,他们的冒险之旅得到了圆满的结束。

场景七,结尾。

(画面,艾伦和凯特驾驶着吉普车离开城堡,笑容满面)。

旁白,艾伦和凯特成功找到了宝藏,他们的冒险之旅充满了挑战和惊险,但最终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场景八,字幕。

(画面,字幕出现,显示“失落的宝藏”)。

旁白,这是一个充满了冒险和刺激的故事,也许宝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寻宝的过程中,艾伦和凯特收获了友情和勇气。

[注,以上为电影分镜头脚本范文,故事情节为虚构]。

分镜头脚本的撰写

分镜头脚本的撰写

分镜头脚本撰写一、镜号 (2)二、机号 (2)三、景别 (2)四、技巧 (3)五、时间 (3)六、画面内容 (3)七、解说 (3)八、音响效果 (3)九、音乐 (4)十、备注 (4)分镜头脚本的构成格式包括镜头序号、镜头运动、景别、镜头时间、画面内容、演员调度、场景设计、演员台词、解说词、广告口号、音乐、音响(效果声)等。

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方法是从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中借鉴来的。

一般按镜号、镜头运动、景别、时间长度、画面内容、广告词、音乐音响的顺序,画成表格,分项撰写。

若是有经验的导演,写作时在格式上也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此。

一、镜号即镜头顺序号,按组成企业宣传片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

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

拍摄时,不必按顺序号拍摄,而编辑时,必须按顺序号进行编辑。

二、机号现场拍摄时,往往是用2台一3台摄像机同时进行工作,机号则是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连接,就在现场马上通过特技机将两镜头进行现场编辑。

若是采用单机拍摄,后期再进行编辑的录制,标出的机号就没有意义了。

三、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它代表在不同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

能根据内容、情节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四、技巧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如推、拉、摇、移、跟等,和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如分割画面和键控画面等,以及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如切、淡人淡出、叠化、圈人圈出等。

一般在分镜头脚本中,在技巧栏只是标明镜头的组接技巧。

五、时间指镜头画面的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是以秒去标明。

六、画面内容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

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有时也包括画面的组合技巧,如画面是属分割两五部分合成,或在画面上键控出某种图像等。

七、解说对应一组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

八、音响效果在相应的镜头标明使用的效果声。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规范与要求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规范与要求

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规范与要求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分镜头脚本是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能够将导演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呈现,帮助摄影师和剪辑师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

因此,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规范和要求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分镜头脚本格式规范和要求。

1. 页面设置:分镜头脚本应使用标准的A4纸张,纵向打印。

页面上方应留有足够的空白以便于装订。

左右边距应设置为3厘米,上下边距应设置为2.5厘米。

字体应选择常见的宋体或黑体,字号为12号。

2. 标题:每个镜头应有一个独立的编号,以便于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进行参考。

编号应位于页面的左上角,使用阿拉伯数字。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概括镜头的内容,例如“1A”、“2B”等。

3. 描述:在每个镜头的正文部分,应包含对镜头内容的详细描述。

这包括场景的背景描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摄影机的位置和运动等。

描述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句子。

4. 镜头划分:在描述镜头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或标记来划分不同的镜头元素。

例如,使用“/”来划分不同的角色或物体,使用“+”来表示不同的摄影机角度,使用“->”来表示摄影机的运动方向等。

这样能够更清晰地表达导演的意图,帮助摄影师和剪辑师更好地理解镜头的构图和运动。

5. 时间和持续时间:在每个镜头的描述下方,应标注镜头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时间可以使用小时、分钟和秒来表示,持续时间则使用秒来表示。

这样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掌握节奏和时序,确保镜头之间的过渡流畅。

6. 备注:在分镜头脚本的末尾,可以留出一部分空白用于导演和团队成员添加备注。

这些备注可以包括一些特殊要求、技术细节或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这样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并提供更好的工作参考。

总之,分镜头脚本的格式规范和要求对于电影制作至关重要。

它能够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页面设置、清晰明了的标题、简洁准确的描述、划分明确的镜头元素、标注准确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添加合适的备注,可以使分镜头脚本更易于理解和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zsb/zjx/ zjx10/COURSE.HTMl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

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

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

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

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

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

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淡入:又称渐显。

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

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

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

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

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划:又称“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

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

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

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

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

“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

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

“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

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其他名词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

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

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

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

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内景:也称“棚内景”。

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

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

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

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

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

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

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 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

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