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课内阅读《梅花魂》阅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课内阅读《梅花魂》阅读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课内阅读《梅花魂》阅读题及答案

6、梅花魂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在我小的时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他会落泪。

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读诗词落泪2、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我五岁年,不小心弄脏了外祖父心爱的墨梅图,他很生气,大发脾气后又小心地把墨梅图弄干净。

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珍爱墨梅图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冷艳:花耐寒而艳丽。

本文指每一朵梅花都耐寒而艳丽。

(2)幽芳:香味清淡而芬芳。

本文指梅花的香味清淡而芬芳。

(3)颇负盛名:颇的意思是很。

这个词的意思是名气很大。

本文指外祖父在星岛文坛的名气很大。

(4)不甚在意:不太在乎,不太在意。

本文指我偶尔摆弄外祖父的古玩,他也不太在乎。

(5)玷污:弄脏。

本文指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弄脏的。

4、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梅花的词语。

从这些词中能够感受到梅花的清高品格。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课内阅读理解必考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课内阅读理解必考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课内阅读理解必考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梅花魂》节选“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___________,不肯___________。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文中横线上填入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她”指的是_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课外书或影视作品中认识了很多这样的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3.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我”,是希望我做一个“有梅花的秉性的人”,“梅花的秉性”就是___________4.梅花与____、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我能写出一句和梅花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平台。

白鹅(节选)丰子恺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名师推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2套带答案 (5)

【名师推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2套带答案 (5)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时间:90分钟)☆看清想好再动笔,卷面整洁得两分。

一、基础(24分)1.抄写下面的字。

(3分)窃娱囵曼尸剔庙慈某溅2.读拼音,写汉字。

(6分)téng fèi chún()写()部嘴()sǎng dàn yá( ) 子 ( )生云()3.在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有错的打“×”。

(3分)(1)干涸.( hé)刹.( shà)那日晕.( yūn )()(2)眼睑.( jiǎn )拖沓.( tà)绷.(běng)着脸()(3)沏.( qì)茶擎.( qíng )着打蔫.( yān )()4.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分)(1)我国正在夜以继日....地追赶经济发达国家。

()(2)“灰雀也许会回来的!”小男孩斩钉截铁....地说。

()(3)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4)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

()5.按要求写句子。

(4分)(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继续跳下山崖。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4分)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略有减少。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的时间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1.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描写,描绘了___________,这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我”懂得父亲的不易?用“﹏﹏﹏”画出来。

3.为什么父亲觉得委屈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什么玩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必考题部编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必考题部编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必考题部编人教版一、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节选)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

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片花绿封面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填空。

(1)“安心”、“担忧”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

“我”安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担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节选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阅读十五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阅读十五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阅读十五题及参考答案(一)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读的滋味!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我”比作“()”,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说明了( )。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二)读书再读书还是要讲个故事给你听。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

”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走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它们都是宝石!商人务必高兴,可是,过一会儿,他却很懊悔。

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回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很幸运的是,我从小就爱看书。

记得想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捧着厚厚的《女游击队长》囫囵吞枣地看,这份读书的兴趣一直伴随我长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文发愁,高考语文得了100分,选择职业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

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我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我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这份懊悔来自我工作的时候,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

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景,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读书使我们情商高雅。

初春,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为了好玩,长在那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题1.《窃读记》【基础达标】一、读拼音写汉字。

Chōnɡ zú má mù shūɡuì zhī chēnɡ()()()()chǎo cài shòu méi tuǐ suān jù pà()()()()二、辨字组词。

梦()贪()赡()碌()婪()贫()檐()绿()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如:舒舒服服(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急匆匆(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給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A、注意;B、拜访;C转过头看看;D、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

1、顾.此失彼。

()2、像我这样光顾.着看书的人很多。

()3、今天顾.客盈门,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4、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山青水秀。

()光:A光彩;B完了;C只,单;D露着;E明亮;F景物。

1、春光.明媚。

()2、为国争光.。

()3、我担心书被卖光.。

()4、你光.着膀子想大干一场啊!()5、光.明在前头等着我们。

()6、光.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五、写近义词。

鼓励()惧怕()贪婪()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带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带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带答案)一、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太想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足够()。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松鼠的食物B.松鼠窝的形状C.松鼠的窝D.松鼠的外形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一句中,“通常”一词______(可以不可以)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加点的“搬、放、编扎、挤、踏”等词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序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宽阔坚实既舒适又安全B.宽敞结实既舒畅又安全C.宽阔结实既舒畅又安全D.宽敞坚实既舒适又安全5.说说文段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治疗。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梅花魂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在我小的时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他会落泪。

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读诗词落泪2、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我五岁年,不小心弄脏了外祖父心爱的墨梅图,他很生气,大发脾气后又小心地把墨梅图弄干净。

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珍爱墨梅图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冷艳:花耐寒而艳丽。

本文指每一朵梅花都耐寒而艳丽。

(2)幽芳:香味清淡而芬芳。

本文指梅花的香味清淡而芬芳。

(3)颇负盛名:颇的意思是很。

这个词的意思是名气很大。

本文指外祖父在星岛文坛的名气很大。

(4)不甚在意:不太在乎,不太在意。

本文指我偶尔摆弄外祖父的古玩,他也不太在乎。

(5)玷污:弄脏。

本文指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弄脏的。

4、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梅花的词语。

从这些词中能够感受到梅花的清高品格。

5、“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这是外祖父第一次落泪。

(2)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要写这些诗句?(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答:共同点:这些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每句话都会激发出外祖父思念家乡的情感。

因为写这些诗句能够体会到外祖父是由这些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所以潸然泪下。

更加生动的写出了外祖父落泪的情景,衬托出外祖父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6、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这句话是对外祖父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

从中能够感受到老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但是还不能回去的无奈。

也有看到我不懂外祖父的思乡心切的无奈。

更能够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7、“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把这句话改成“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很爱惜,家人碰不得。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答:原句好。

因为“唯独”是唯一,只有的意思。

“分外”的意思是非常。

“碰也碰不得”的意思是一下也不能碰。

这几个词有强调那幅墨梅图非常重要,外祖父十分珍惜爱护的意思。

而改过的句子读不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程度很强烈的感觉。

情感表达不够,因此原句好。

8、“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

”(1)这里的“顿时”与不小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顿时的意思是马上,立刻,一秒钟都不耽误。

能够感受到即使是我不小心的,外祖父也没有因此原谅我,还是非常生气。

这个字强调了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因为墨梅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表达出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全寄情于墨梅图。

9、在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这句话是对外祖父语言的描写。

这也是一句反问句。

(1)改成陈述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或者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2)比较原句和改成的陈述句,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答:原句好。

因为原句运用反问的手法更加强调了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更加能够感受到外祖父当时很生气。

表达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而陈述句对这种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

10、“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1)这句话是对外祖父动作进行描写。

相关的词语有刮,抹净。

(2)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答:“轻轻地”和“慢慢地”用得好。

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外祖父的动作,写出外祖父当时很小心翼翼,认真仔细地处理墨梅图上的污迹,生怕把墨梅图弄坏了,说明外祖父很珍爱这幅墨梅图。

11、为什么外祖父会如此珍爱这幅墨梅图?答:因为墨梅图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梅花,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全身心去爱。

对墨梅图的珍爱,就是对祖国的爱。

外祖父把对祖国的思念和爱,全部寄托在这幅墨梅图上。

12、在写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古玩?(不甚在意和碰也碰不得进行对比)答:这是用价值连城的古玩和墨梅图进行对比。

价值连城的古玩非常昂贵,而外祖父却不在乎,可以让我随意摆弄。

对于不太值钱的墨梅图,外祖父却十分爱惜,连碰都碰不得。

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如获至宝。

对墨梅图的珍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和思念。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这部分主要讲了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像孩子一样哭了。

临走前,外祖父把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回国那天,外祖父又到船上赠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

2、这部分写了外祖父两次哭泣。

一次是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像孩子一样哭了。

另一次是回国那天,外祖父来送行时泪眼蒙眬。

全文的三次哭泣都说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伤心难过,表明了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3、外祖父的话说了四层意思:第一,梅花本身的生长特点;第二,赞美梅花的精神;第三,赞美中华民族有梅花精神的人;第四,一个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郑重:严肃认真。

本文指外祖父严肃认真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2)大抵:大多,大都。

本文指别的花大多都是春暖才开花。

(3)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本文指中华民族的英雄从来都是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4)低头折节:低下头,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本文指中华民族的英雄从来不低下头,不会丧失气节,不会屈服于他人。

(5)秉性:本性,性格,精神,品质。

本文指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本性,精神品质才好。

(6)眷恋:怀念,留恋。

本文指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有一颗怀念,留恋祖国的心。

5、“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从这句话的带点儿字中你能体会到梅花不畏严寒,环境越是恶劣,花开得越是茂盛。

这个“愈”字就是“越”的意思,层层递进,程度越来越深,更能够体现出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6、“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运用加点的关联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这段话中再找出一组关联词语是不论……总……,请再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外祖父为什么会将十分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答:第一,他是让我好好保存墨梅图;第二,外祖父因为年老不能回到祖国十分遗憾,他把对祖国的爱寄托在墨梅图上,让我把他对祖国的爱带回到祖国;第三,外祖父借墨梅图告诉我要做像梅花那样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人。

9、作者借梅花来比喻具有梅花一样的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10、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民族涌现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及他的具体事例吗?答:文天祥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

李大钊,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刘胡兰,强暴武力威胁不了,宁死不屈,死在敌人的铡刀下。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歼灭敌人,宁死不当俘虏,跳崖为国捐躯。

11、“梅花魂”的“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也就是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12、用“——”画出说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理由。

13、这部分用旁的花和梅花进行对比,突出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14、“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这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从中能够感受到离别时悲凉的气氛,更加衬托出外祖父年老不能回国的那种伤感和遗憾。

15、“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这是对外祖父的外貌进行描写。

它的作用是衬托出外祖父年老不能回国的那种伤感和遗憾。

16、“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