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诵读内容教学提纲
三年级美文诵读教案

三年级美文诵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所选美文。
理解美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运用美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学会欣赏和评价美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美文选择:从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美文库中选择适合的篇目。
确保美文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
2.2 教学资源:美文文本。
生词和短语卡片。
音频或视频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美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向学生介绍新的美文,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3.2 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美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帮助学生理解美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提供必要的解释和例句。
3.3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美文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运用美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提高语言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诵读评价:通过录音或现场表演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诵读能力。
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4.2 学生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美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运用美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美文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小美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
组织学生进行美文创作展示,分享彼此的作品。
5.2 家庭阅读: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美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阅读进展,加强家校合作。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情境,增强美文的理解和诵读效果。
引导学生进入美文描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6.2 互动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朗诵》教学大纲2024

引言:本文旨在为朗诵教学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们设计和组织朗诵课堂,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该教学大纲将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的原则,涵盖朗诵的基本技巧、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理解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朗诵的技巧,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并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正文:一、基本技巧1. 声音的调节- 发声练习:呼吸控制、嗓音放松、声调调整等- 发音练习:音节发音、音调、语速和语调的掌握2. 肢体语言- 姿势与动作:站姿、手势、面部表情等- 眼神与注视:与观众建立眼神交流3. 语言节奏- 语速的控制:适应不同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 语调的运用:情感表达与语言的融合二、表达能力1. 情感表达- 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表达情感的技巧:声音的变化、语速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运用等2. 艺术感悟能力- 对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的理解与把握- 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与感悟3.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融入朗诵形式:韵律朗诵、散文朗诵、戏剧朗诵等- 创新朗诵方式:音乐相结合、多媒体展示等三、文学理解与欣赏1. 文学作品的解读- 细读与整体把握: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与主题- 文学元素的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要素的解读2. 文化背景的理解- 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文化内涵的解读与传达3. 文学作品的评价与欣赏- 多角度评价:情感、形式、思想等维度的评价- 读者与作品的互动:理解与欣赏的互动关系四、实践与演练1. 课堂互动设计- 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如对音节、对段落的朗读训练 - 朗诵比赛与演讲会的组织2. 名家作品的学习与模仿- 名家朗诵作品的选读与分析- 模仿朗诵:学习名家的表达方式与技巧3. 音乐与朗诵的结合- 音乐和朗诵的情感共鸣- 音乐元素与朗诵的结合运用五、评估与反馈1. 个别评价- 学生朗诵的个别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改进指导2. 教学评估与调整-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 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的调整和优化总结:通过本文所提供的朗诵教学大纲,希望能帮助教师们有系统地组织和设计朗诵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单元忠于朋友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
交流、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二、新授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
2、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读一读。
三、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四角星涂红。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同学们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就将五角星涂红。
如果你表演得真实精彩,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2、师小结。
第二课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
交流、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经典诵读》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
我们先来看看编者的话“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师读编者的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2、师简介这两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三年级经典朗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朗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流利的阅读语音和语调。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
1.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朗读。
2. 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奥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研究活动:
- 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 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语音和语调进行朗读练。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点拨和辅导:
- 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 老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结束活动: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展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会根据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重在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拓展:
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经典文学作品,并进行朗读练。
2. 在家庭作业中引导学生写下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想法和感受。
以上是关于三年级经典朗读教案的简要介绍,具体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三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第一篇:三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采莲一.诵读内容:1、《江南》2、《采莲曲》3、《采莲词》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江南》2、《采莲曲》3、《采莲词》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教学反思:第一单元采莲一.诵读内容:《千字文》(一)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5则。
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前5则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第二单元清溪一.诵读内容:1、《栾家濑》2、《桃花溪》3、《兰溪棹歌》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栾家濑》2、《桃花溪》3、《兰溪棹歌》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三年级美文诵读教案

三年级美文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美文诵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美文素材,内容涵盖自然、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
2. 每个章节包含一篇或多篇美文,每篇美文时长控制在5-10分钟。
3. 美文后面附有思考题和拓展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美文素材,并将美文电子版发给学生。
2. 课堂诵读:学生按照顺序朗读美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3. 内容解析:教师对美文内容进行简要解析,帮助学生理解美文主题和寓意。
4. 思考讨论:学生针对美文后的思考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拓展活动:学生根据美文内容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作、绘画、表演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诵读的表现,包括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2. 学生对美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包括回答思考题的准确性、观点的独到性等。
3. 学生拓展活动的参与度和表现,如创作、表演的质量等。
五、教学时间:2. 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为2-3节课,具体根据美文数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
六、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美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
2. 示范引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表达方式。
3. 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个性化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拓展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文素材库:收集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各种美文,涵盖不同题材和风格。
2. 朗读音频:提供美文朗读的音频文件,帮助学生模仿和提高朗读水平。
3. 思考题和拓展活动指导:为学生提供针对美文内容的思考题和拓展活动指导。
4. 评价量表:制定学生诵读、讨论和拓展活动的评价量表,以便教师进行量化评价。
三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

三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加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 《弟子规》选段: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
3. 《百家姓》选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4. 《千字文》选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5. 《大学》选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朗读国学经典选段,理解其中含义。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韵律美。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朗读选段,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讲解:对选段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选段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并进行适量的背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表现和讨论发言,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内容的情况,以及背诵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点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测试,评估学生对国学经典选段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
2. 邀请家长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年级美文诵读教案

三年级美文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美文诵读,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对美文的诵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
2. 每篇美文后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表达方式。
2. 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美文诵读,相互评价、交流,提高诵读能力。
3. 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感受。
2. 教师示范:选取一篇美文,进行朗读示范,讲解朗读技巧。
3. 学生诵读:学生分组进行美文诵读,教师巡回指导。
4. 思考与讨论:每篇美文后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效果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技巧、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进行评价。
2. 学生思考题完成的评价:通过对学生思考题答案的批改,评价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总结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资源1. 美文素材:收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美文,包括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确保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
2. 音响设备:播放音乐、音频文件等,为诵读营造氛围。
3. 评价工具:制定学生诵读评价表,包括朗读技巧、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等方面。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进度:按照教学步骤逐一进行,每周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美文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诵读能力。
2. 邀请家长参加诵读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长。
3. 开展美文写作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培养写作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学期诵读内容(一)晨读对韵1.优对劣,丑对美,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
瓜子脸,葡萄牙。
异卉对奇葩。
知己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弦对管,鼓对锣,守卫对巡逻。
观光对借鉴,视察对观摩。
须奋斗,莫蹉跎。
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3.勤对懒,俭对奢。
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
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照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4.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狮。
三国志,七步诗。
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5.行对止,善对慈,本性对天资。
粗心对大胆,益友对良师。
孙行者,祖冲之。
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
6.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千里马,五更鸡。
暮霭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天上月悬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
7.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雷鸣。
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
潮涨落,月盈亏。
暮色对朝晖。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8.偏对正,是对非,欣喜对伤悲。
青山对绿水,草舍对柴扉。
山突兀,水潆洄。
雨打对风吹。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
9.朝对暮,盛对衰,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雨花台。
晴日对阴霾。
碧桃和露种,红杏倚云载。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0.忧对喜,乐对哀,信任对疑猜。
风餐对露宿,部署对安排。
诗遣兴,酒开怀。
红叶对绿苔。
江从万里至,山作两眉开。
波浑未辨鱼龙迹,岁寒方识栋梁才。
(二)、《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译文:孔子说:"学习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从远方来的朋友,不也很高兴吗?人家不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2.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三)、古诗1.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9.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0.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唐)刘禹锡步步相携不觉难, 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 无限游人举眼看。
1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四)现代诗1.风从我指间穿过金波风从我指间穿过。
我已感觉到了风。
我握紧了手掌。
风里有花香。
风里有鸟语。
风里有歌声。
我张开了手掌。
风是自由的精灵。
风从我指间穿过。
2.游戏詹冰“小弟弟,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你当学生。
”“姊姊,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让她校长算了。
”3.标点符号丁云妈妈是逗号,整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爸爸是冒号,发号施令威风得不得了。
我是省略号说话有点结巴总是惹人笑。
那爷爷呢?唉!还躺在医院里,那他只好当病号。
4.世上的孩子有多少刘上丽世上的孩子有多少确切的数字无法知道假如世上的孩子一块儿叫吓得雷公悄悄地溜掉假如世上的孩子一块儿笑群山轰隆一块被震倒假如世上的孩子一块儿哭高山一下子变成海岛世上的孩子有多少不用计算你也该知道三年级下学期诵读内容(一)《增广贤文》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yín)。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5.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6.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7.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土深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8.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9.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10.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二)古诗1.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2.题都护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5.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6. 题扬州禅智寺(唐)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7.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题西林壁(宋)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0.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1.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三)现代诗1.几种树叶圣陶杨树直挺几丈高,柳树倒挂细枝条。
银杏叶子像扇子,香椿叶子像羽毛。
桃树杏树开花早,马缨开花春夏交。
松树柏树常年绿,枫叶秋来红叶飘。
2.安慰顾城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3.月之故乡彭邦桢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4.生活的颜色曾卓一个小朋友问我,生活是什么颜色?有时是闪闪桂冠的银色有时是长夜漫漫的黑色有时是飞腾火焰的红色有时是阴霾天空的灰色有时是浩瀚大海的蓝色有时是无垠沙漠的黄色有时是夏日森林的绿色有时是黄昏薄暮的紫色……我无法告诉你生活是什么颜色我不能想象生活只是单一的颜色它旋转着,旋转着向前闪射着灿烂的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