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金绿宝石鉴定讲解

合集下载

金绿宝石基础分析-PPT文档资料

金绿宝石基础分析-PPT文档资料

5
金绿宝石颜色
从绿色-绿黄-黄色-棕色不等,质地坚硬而耐久,特别适宜制作宝石。 变石和猫眼宝石这两个变种,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珍贵稀有的变石在日光下,可从绿变成红色、紫红色,或在白炽灯下变成棕色。 合成的金绿宝石、刚玉和尖晶石都可仿制变石的色彩变化。 猫眼石被琢成凸面宝石时,会有白色的线条穿过黄灰色宝石,因为凹槽或羽毛状 的流体内含物,或金红石的针形内含物所致。最珍贵的淡金棕色,伴有明暗的“牛奶 和蜂蜜”效果的阴影。 十八、十九世纪受葡萄牙人喜爱的淡黄色金绿宝石被称为贵橄榄石。
6
金绿宝石产地
上等的金绿宝石包括变石,在俄国的乌拉尔,大多数已采掘殆尽, 该处最大的刻面宝石重达66克拉。
各种颜色的水蚀卵石则见于斯里兰卡的宝石矿砾中。还分布在缅甸、 巴西、辛巴威、坦尚尼 亚和马达加斯加。猫眼石产於斯里兰卡、巴西和 中国。 金绿宝石工艺上要求颜色像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透 明,少瑕,晶体直径大于3毫米。经过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 珠宝领域的金绿宝石是指金黄色透明的用作宝石的绿柱石,是名贵 宝石。 产于铍伟晶岩中。
7、透明度:金绿宝石为透明-半透明;猫眼为半透明;变石为透明。
8、多色性:金绿宝石可见明显的三色性,三种颜色分别为绿色,橙黄色和浅紫 红色;猫眼不见多色性;变石的多色性很强,表现为绿色、橙黄色和深红色。 9、硬度:8 - 8· 5 10、密度:密度变化不大,通常为3· 73g/cm3
3
金绿宝石的种类
7
猫眼石
8
猫眼效应
猫眼本是一种光学效应,与宝石中的星光效应,月光效应等一样,是 宝石中特殊光学效应的一种,为自然界的又一杰作,具有猫眼效应而使宝 石的身价倍增。 在光线的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 宝石,表面出现一条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明亮 光带,当转动宝石时,光带随之移动或出现 光带张合现象,犹如猫眼瞳孔收缩成的一条 狭缝,这种现象称为猫眼效应,也有称之为

宝玉石学——金绿宝石PPT课件

宝玉石学——金绿宝石PPT课件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存有一块重47.6克拉的优 质猫眼,一粒重171克拉的灰绿色猫眼和一粒重 582克拉的猫眼,均产自斯里兰卡。
近年来,陆续又发现了一些重达100克拉以上 的大粒优质猫眼,据说一位美国珠宝商还售出过 一粒重达300克拉的猫眼。
-
17
伊朗王冠上有一粒斯里兰卡产的猫眼,呈黄绿 色,重147.7克拉。
助溶剂法为主,也有提拉法和水热法。 与天然变石的区别:包裹体和IR谱
-
27
Synthetic Alexandrite
Alexandrite is found in such small quantities that there is really no major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from process of extraction or its transportation. It is generally found in weights of one to three carats, anything larger is unlikely natural. There are a few Japanese companies that try to recreate the color shift in Alexandrite, but the knockoffs are generally more clear and much larger than its natural counterpart.
high concentration of red light making the gem appear
red.
Under natural light, Alexandrite is green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24
欧泊的品种
2、白欧泊 体色为浅色为主,有浅灰、浅黄、浅蓝灰色
等,变彩不如黑欧泊醒目,半透明至亚半透明。
3、水欧泊 水欧泊是透明或近于透明的,
仅带淡色调并具有变彩的欧泊 晶体,如果变彩的效果好,水欧泊也非常漂亮。
25
欧泊的品种
4.火欧泊 橙黄至橙红色体色,
具有变彩或没有变彩的透 明至亚透明的欧泊。不带 变彩的透明火欧泊则切磨 成刻面宝石。火欧泊的体 色与微量的Fe3+ 有关。
巴西白欧泊产于砂岩中,质量优质,产量丰富。
30
• 欧泊根据其色斑的形态、结构、低RI等来 鉴别,色斑特点为主要鉴定特征。
• 欧泊的色斑:(1)色斑具丝绢外表,沿一

方向延长;

(2)色斑为不规则薄片;

(3)色斑与色斑之间呈渐变

关系,界限模糊;

(4)色斑沿一个方向具有纤

维状或条纹状结构。
31
12.色散:低0.015
4
5
1.猫眼石:猫眼石是金绿宝石中著名品种。
(1)颜色:以蒸粟黄或蜜蜡黄色最佳,次为浅 黄色、绿黄色、褐黄。
(2)猫眼效应: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管状包体, 磨成凸面型宝石时,出现一条亮带,这条亮带随 着光线移动而移动,故称为“猫眼活光”。
(3)RI:点测1.74
(4)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444nm处有一条强 的吸收窄带,此吸收带具有诊断意义。
另一种类型是产于坦桑尼亚,外观似金绿宝石猫眼
猫眼由于含有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 (推测是针铁矿)所致体色为绿黄至褐 黄色、半透明,RI1.44-1.45,SG2.082.11,质地好,但相当稀少。 又据报道,斯里兰卡也产有欧泊猫眼。

金绿宝石的鉴定

金绿宝石的鉴定

与猫眼相似的宝石有石英猫眼、阳起石猫眼、 磷灰石猫眼、透辉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方 柱石猫眼、碧玺猫眼、长石猫眼、玻璃猫眼等。
三、与变石相似的宝石品种

与变石相似的宝石有:变色石榴石、变色尖晶 石、变色蓝宝石、变色萤石、红柱石、变色蓝 晶石、合成变色蓝宝石等。
第四节 合成金绿宝石及其鉴别

合成金绿宝石的主要方法有:助熔剂法、晶

3、变石的质量评价

第六节 金绿宝石的产状、产地简介




金绿宝石主要产在老变质岩地区的花岗岩、 蚀变细晶岩中,以及超基性岩的蚀变岩—云 母岩中。 真正具有工业意义的金绿宝石矿大多产于砂 矿中。 金绿宝石的主要产地有原苏联的乌拉尔地区、 斯里兰卡、巴西、缅甸、津巴布韦等。 除斯里兰卡外,目前主要的金绿宝石产地在 巴西,包括各色调的金绿宝石、猫眼、变石 等。
4、变石猫眼

5、星光金绿宝石

指具有星光效应的金绿宝石,通常为四射星光。是 由一组丝状金红石包体和一组与其垂直的气液管状 包体引起的。
第三节
金绿宝石与相似宝石及 其仿制品的鉴别
一、与金绿宝石相似的宝石品种

与金绿宝石相似的宝石有:各种颜色的蓝宝石、 钙铝榴石、尖晶石、橄榄石等。
二、与猫眼相似的宝石品种
金绿宝石族宝石
(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变石猫眼)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在亚洲,猫眼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 深受人们的青睐。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 人的健康,免于贫困。斯里兰卡人认为 猫眼具有预兆妖邪的魔力。 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 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 (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麦秆堆样的针铁矿纤维,栖息于巴西 金绿宝石中,35×。
金绿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
三、金绿宝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四、金绿宝石的质量评价 五、金绿宝石的产地简介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
1.金绿宝石
没有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
2.猫眼
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猫眼可呈现多种颜色,按质地颜色 好坏依次为蜜黄、黄绿、褐绿、黄褐、褐色。
垂直光带的方向,使用放大镜即可观察
到蜂窝状显微结构,因此易于鉴别。
变石与相似宝石
变石
变色石榴石
变色蓝宝石
红柱石
变石与相似宝石
宝石名称 变色石榴石 变色蓝宝石 变色蓝晶石 变色尖晶石 变色萤石 红柱石 变色效应 日光 灯光 酒红色 蓝绿色 红紫色 灰(紫) 褐红色、 蓝色 浅紫红色 绿蓝色 紫蓝色 蓝色 红色 红紫色 淡紫色 光性 均质体 一轴负 二轴负 均质体 均质体 二轴负 n 1.74 1.810 1.761.77 1.721.73 1.718 1.434 其它特征 针状包体、波浪状、不规则和 浑圆状包体 特征的生长纹、双晶纹,指纹 状包体 多色性强无色—深蓝色—紫蓝 色;435、445nm吸收带 特征的八面体负晶 低硬度、完全解理
可见阶梯状滑动面或双晶纹。 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阶梯状滑移面或双晶纹
浅褐色册状黑云母与数个小型 针状晶体伴生,50×。
同生石英的自形晶体,50×。
细小流体内含物的精致排列,在一颗斯里兰卡的金绿宝石 中形成指纹状部分愈合裂隙,30 ×。
愈合裂隙的外观与图案,由流体残余 水滴的分布所造成,32×。
6.发光性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的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真猫眼),而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成分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在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斜方晶系。

其化学成分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常含有微量Fe、Cr 、Ti等。

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常形成轮式三连晶(假六方三连晶)。

光学性质:●颜色:金绿宝石有绿色、金黄色、黄绿色、咖啡色(褐色)、蓝绿色等。

其中以绿色、金黄色、黄绿色最受欢迎。

●金绿宝石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亚透明—透明。

(猫眼通常为亚透明—半透明)●金绿宝石为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1.74-1.75,密度3.75。

●金绿宝石具三色性,猫眼多色性较弱,变石的多色性很强。

在紫外灯下通常无荧光。

●吸收光谱:黄绿色金绿宝石及猫眼皆由 Fe3+ 致色,具相似吸收光谱,主要产生445nm为中心的强吸收带。

变石的变色效应因含微量Cr 元素,其吸收光谱具 Cr 吸收特征:具680nm、678nm吸收线,630nm-580nm部分吸收,紫区全吸收。

●金绿宝石中,通常出现猫眼效应及变色效应,又可出现更为珍贵的变色猫眼,星光效应极少。

力学性质:●硬度:8-8.5;密度3.73(±0.02)●金绿宝石具三组不完全解理,常出现不均匀贝壳状断口。

猫眼和变石一般无解理。

显微特征: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包体或管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1)金绿宝石:无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2)猫眼: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在光线照射下,猫眼表面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光带随着宝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

在两个光源下,随着宝石的转动,眼线会出现开闭现象。

在聚光光源下,宝石向光的一半呈现其体色,另一半呈现乳白色。

3)变石: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1830年,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生日当天发现了变石,故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一、金绿宝石的特征:金绿宝石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矿物,通常以黄色、黄绿色,甚至金黄色而著称。

由于其优美的颜色而令人向往,由于其坚硬无瑕的质地而持久不衰,由于其稀少难寻而珍贵。

1、化学成份: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分子式为BeO、Al2O3,常会有Fe和C r元素,而使金绿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

2、晶体结构: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单晶体呈假六方板状或柱状,晶面上常见有平行生长纹,接触双晶和穿插双晶十分发育,常见有六边轮式和膝式双晶的晶体和盾形晶体。

3、物理性质:①金绿宝石一般呈棕黄色,绿黄色,黄绿色,黄褐色,常具有三色性:黄绿色,橙黄色,浅紫红色。

②硬度为8.5,密度为3.71-3.75g/cm3,一般为3.73 g/cm3。

③断口为贝壳状断口。

④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为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

⑤包裹体:金绿宝石常具有二相气液包体和少量固态包体。

猫眼石具有针状、管状金红石等包体。

4、光学性质:①金绿宝石属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为1.746-1.755,双折射率为0.008-0.009。

②吸收谱线:在445nm有一条铁的吸收带。

变石在红色区有四条(680nm、678nm、665nm、655nm),兰色区有两条(476nm、473 nm)吸收带。

③查尔斯镜下变石呈红色。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金绿宝石英文“Chrysoberyl”,来自西腊语“shryso”,意思是金黄色之意,这个词概括了金绿宝石的颜色特征,一般情况下,金绿宝石呈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

金绿宝石常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叫“金绿宝石猫眼”或“猫眼”。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

同时具有猫眼和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猫眼”。

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属于高档宝石品种。

1、猫眼(cat’s eyes):在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如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硅线石猫眼等,但比起金绿宝石猫眼来,其效果则不可同日而语。

宝石材料赏析课件 金绿宝石

宝石材料赏析课件 金绿宝石
梦幻之星:金绿宝石 ——善变的宝石
金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金绿宝石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 “金绿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名 如其石,金绿宝石的名字反映了其颜色 的特征—明亮的蜜黄色和绿黄色。
梦幻之星:金绿宝石善变的宝石
金绿宝石能名列五大宝石, 除了其颜色的因素外,还因为 它常具有“猫眼”或者“变色”效应。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有李莲英墓中出土 的一块猫眼石,重几十克拉,也是无价之 宝。
大英博物馆收藏两块变石,一块重27.5ct,一块重 43ct。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存一块74.44ct的黄绿色金绿宝 石,质量上乘,祖母绿琢型。
9月30日武漢廣場展出的一顆重達203克拉的“亞歷山大變石” 讓武漢人大開眼界。這顆秘、稀有的寶石是義大利珠寶品牌
猫眼石具有蜂蜜的色彩,尤其是它的一道光 痕,会映到两侧面成为‘3道光痕’,因此 它的价格被评断得很高。
以颜色而论,奶油色及柠檬色次于蜂蜜色, 而褐色和灰色的评价则较低。
把猫眼放在光线之下。可以显现出一条很清 楚的光线,而转动它时,光条则会产生左右 摇动的现象,这就是猫眼的变色现象。
猫眼效应 弧面宝石在光线照射下,在宝石的表面有一条光带,随着
解理、断口及韧性: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猫眼韧 性极好,其它一般。
金 绿 宝 石 原 石
金绿宝石的基本特征
颜色:黄、黄绿、绿、黄褐、褐色。 多色性:清晰。黄色者:淡黄-绿黄-无色;变石:深绿-橙-暗
红或紫色。 光泽、透明度: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折射率及双折射:折射率1.746~1.755,双折射率
在亚洲,猫眼常被当作好运气的 象征,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常被认 为是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 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斯里兰 卡人认为猫眼具有预兆妖邪的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包裹体
– 1)天然金绿宝石中的特征包体: • 细小平行生长管或针状矿物包体; • 磷灰石、石英、云母、阳起石、萤石、方解石等矿物 包体;
• 二相或三相及指纹状气液包体。 – 2)助熔剂法合成金绿宝石中的特征包体:
• 白色或淡黄色助熔剂残余包体,常呈羽状(指纹状、 云翳状、窗纱状)和定向排列的拉长熔滴状。
第四节 金 绿 宝 石
• 猫眼石(Cat’s eye)和变石
(Alexandrite)同属金绿宝石
(Chrysoberly)矿物. • 金绿宝石类品种:
– 猫眼石: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 变石: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 – 变石猫眼石:同时具有变色现象和猫
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 金绿宝石:宝石级普通金绿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特性
• 1、化学成分 • 2、晶系和晶形 • 3、力学性质 • 4、光学性质 • 5、包裹体
1、化学成分
• 化学式:BeAl2O4 – 含BeO19.8% , Al2O380.2%。
• 杂质: – 常含Fe( Fe2O3含量可达 6%) – 还常含Ti、Cr等
2、晶系和晶形
• 晶系:斜方晶系。 • 晶形:板状、短柱状、常形成假六方环状三连
2、变石的鉴别
• (1)变石的主要识别特征
–一般有明显颜色变化,其特征颜色是:
• 日光下 ——
灯光下
• 绿、蓝绿 —— 紫红、褐红
–强玻璃光泽。
–强三色性:绿色 — 橙色 — 淡紫红
–仪器检测
• (2)变石与仿变石的区别
–1)合成刚玉仿变石 • 日光下呈蓝紫或蓝灰色,灯光下呈紫红色。 • 折率1.76~1.78 ,比重4.0。 • 常见有气泡和弧形生长纹(焰熔法生长)。
晶穿插双晶,晶面常见平行条纹。
3、力学性质
• 解理:金绿宝石晶体可出现三组解理,一组发育中等,
另两组不完全;变石和猫眼一般无解理,金绿宝石常见 贝壳状断口。
• 断口:贝壳状 • 硬度:8~8.5 • 比重:3.73(±0.02)
• 颜色:
4、光学性质
–浅黄、黄、黄绿、灰绿、 褐—黄褐、浅蓝、无色 等。
产品类型 折射率
双折率
比重
紫外荧光
天然 1.746~1.755 0.008~0.010 3.71~3.75 弱红色
助熔剂法 1.742~1.751 0.007~0.009
3.73
中~强红色
晶体提拉法 1.740~1.749 0.007~0.009 3.715
强红色
• (1)紫外荧光 –天然变石一般发微弱的红色荧光 –助熔剂法合成变石发中—强红色荧光 –晶体提拉法合成变石发强红色荧光 –Inamori公司晶体提拉法合成的猫眼变石荧光比 较特别:长波下发中强红色荧光;短波下表面发 微弱似白垩状黄色荧光,深部显弱橙红色荧光。
–变石因含Cr而产生变色 现象,一般在日光下呈 黄绿、褐绿、灰绿至蓝 绿色;在白炽灯光下呈 橙红、褐红至紫红色。
• 光泽:玻璃—亚金刚光泽 • 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 光性:非均质体,二轴晶(+) • 折射率:1.746 ~ 1.755(+0.004,-0.006) • 双折射率:0.008 ~ 0.010 • 色散:0.015 • 多色性:变石具强三色性:绿、橙黄、紫红。
– 天然金绿宝石在2160、2403、4150cm-1有明显特征吸收
峰,而合成金绿宝石没有。
三、金绿宝石的评价
1、猫眼石 (1)基底色:优→劣 • 蜜黄色—黄绿色—绿色—棕色—黄白色—绿 白色—灰色。 • 各颜色品种的较鲜亮者,价值相对较高。
(2)亮带(眼线): • 要求亮带居中、细窄而直、清晰明亮。 • 能显示出良好的“活光”。 • 亮带的光泽色: – 金黄—银白—绿—蓝白—蓝灰; – 能与基底色形成鲜明对照; – 有明显的“乳白—蜜黄”效应。
• 不透明的六边形铂晶片包体。 – 3)晶体提拉法合成金绿宝石的内部特征:
• 含有气泡 • 弧形生长纹
• (3)红外光谱
– 天然品在生长中总是掺有H2O和OH-,故具有水分子振
动吸收,在2800~3300cm-1之间有强烈的特征吸收峰。
– 助熔剂法和晶体提拉法合成的金绿宝石在生长过程中没
有水介入,因缺水而无上述吸收峰。
– 黄、黄绿、绿、褐色品种:445nm ( Fe3+)强吸收带。
5、包 裹 体
• 金绿宝石中常见指纹状气液气体;
• 透明晶体中有时可见双晶纹、阶梯状生长面;
• 猫眼石中含有大量平行C轴定向排列的细长管状负 晶、针(丝)状钛铁矿及金红石包体,因而切磨成 弧面型后可出现猫眼效应。
• 其他结晶矿物包体:石英、云母、阳起石、针铁矿、 磷灰石等。
–2)合成尖晶石仿变石 • 日光下呈灰蓝色,灯光下呈蓝紫色。 • 均质体,无多色性。 • 折射率1.72~1.73。 • 比重 3.65 。
3、天然与合成金绿宝石的区别
• 合成金绿宝石:
–合成变石 用助熔剂法、晶体提拉法生长; –合成猫眼石 用晶体提拉法生长。
• 天然与合成金绿宝石的主要物理性质表:
双晶面
C
二、金绿宝石的鉴别
• 1、猫眼石的鉴别 • 2、变石的鉴别
1、猫眼石的鉴别
(1)主要肉眼识别特征
– 特有的蜜黄、褐黄或黄绿色; – 猫眼效应一般特别明显,光带细窄灵活; – 用单光源照从侧面照射,两侧常呈“乳白—体色”现象。
即:向光面呈本体色,背光面呈乳白色。
光线与猫眼石的长轴中心成45°
(2)猫眼与其它具猫眼效应宝石的鉴别
均质体
①石英猫眼(勒子石):最易与金绿猫眼混淆, 当颜色相近时,可据石英猫眼的折射率1.54、 比重2.65、无特征吸收光谱与金绿猫眼区别。
②人造猫眼(玻璃猫眼): 玻璃纤维制成,有各种颜色,光带明亮灵活,其中蜜黄及褐黄 色品种颇似金绿宝石。 颜色和光带往往过于艳亮,不自然。 10X放大观察两侧腰部,可见密集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N约1.54,比重约2.46,硬度5~5.5,均质体,无多色性。
其它品种三色性弱~中等,颜色随体色变化。
• 荧光:
– 变石在长、短波紫外线下呈无—中等的紫红色荧光; – 绿黄色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线下可能有弱绿色荧光; – 其它品种在紫外线下一般呈惰性。
• 吸收光谱:
– 变石:680.5、678.5(Cr3+)强吸收线,665、 655、645弱 吸收线,540—590吸收带,476、473、468nm弱吸收线, 紫区全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