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精)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热门24篇)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第1篇案例片断一: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
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
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
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
”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
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
”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
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
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
”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
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做得最好。
反思: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欲望,更不能鼓励说谎。
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
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
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好最大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取代,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标题: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一、基本信息
姓名:小明
年龄:4岁
性别:男
班级:小班
二、观察日期和时间
2022年3月15日,上午9:00-10:00
三、观察环境
幼儿园室内活动区
四、观察内容
在今天的自由活动中,我选择了观察小明的行为表现。
我发现他在积木区独自玩耍,他将积木一块块堆叠起来,有时会停下来思考一下,然后继续他的搭建工作。
五、观察细节
小明对积木的形状和颜色有明显的兴趣,他会选择特定的颜色和形状来搭建他的“建筑”。
在他搭建的过程中,他能够保持专注,并且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会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寻求帮助。
此外,我还注意到,当其他孩子过来想要加入他的游戏时,他会友好地邀请他们一起玩。
六、行为分析
从这次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具有很好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技巧。
他对积木的投入和专注也显示出他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七、建议
建议教师可以为小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用积木进行创作,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与其他孩子分享他的作品,进一步提升他的社交技能。
八、总结
通过此次观察,我们了解到小明是一个善于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孩子,同时也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更好地促进他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小明的个案观察记录,我们将持续关注他的发展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满足他的个性化需求。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某某某性别:男观察时间:20某某.02.2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某某某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某某某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某某某。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某某某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某某某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二】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有时候思思不会,涵涵便帮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长颈鹿也折成了,她很开心,和涵涵一起玩着。
思考分析: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
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精选6篇)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精选6篇)一、个案情况介绍邬意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
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
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观察时间:20某某年3月2日——3月31日。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他不会叠,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邬意韬姥姥讲,邬意韬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邬意韬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
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邬意韬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邬意韬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30篇完美版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一):幼儿姓名:莹莹性别:女幼儿基本状况:不爱说话,不爱喝水。
观察日期:2014年9月7号观察环境:教室观察目的及由来:莹莹是个贪玩的小孩,每次喝水时总是拖拖拉拉,磨蹭着不愿意喝。
之后更是有心计的把自我的水倒在别的小朋友杯子里。
我就这个问题和她外婆做了沟通,其外婆反映她在家也不爱喝水,期望老师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次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她愉快的把水喝完吗?观察项目:莹莹在课间喝水时的表现观察策略:我每次只给她接半杯水,并在喝水前给幼儿讲故事做引导,如果她还是不喝,我就多多鼓励他,让她顺利喝完水。
观察实录:喝水时间到了,我先讲了《亮亮爱喝水》的故事,莹莹听得很认真。
小朋友排队接水时,我给她接了半杯,并在一旁鼓励他:你这天必须能喝完。
刚开始她还认真的捧着杯子喝,不一会儿,她就开始边喝边玩,我及时的鼓励他:快喝水呀,老师明白你喝水很快,最厉害啦!这时,已经有小朋友喝完了。
我和小朋友一齐给她喊加油,受到了小朋友的情绪感染,很快把半杯水喝完了。
并高兴的对我说:我喝完了。
我又及时的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并奖励给他一朵小花。
第二次喝水时,她自我拿着水杯接了半杯水,这次她没有贪玩,很快的把水喝完了。
并跑来告诉我:我喝完了。
我高兴的表扬了她,并在小朋友面前肯定了她的进步。
她高兴地回到座位上,看得出,她也为自我能这么快完成任务感到高兴。
分析:我这次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只是降低了难度(分两次完成,一次只喝半杯。
)并在喝水前给幼儿讲了关于喝水重要性的故事,透过对故事的理解,和我及时的鼓励,还有小朋友给他加油,她很快喝完了水,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由此能够看出,只要孩子的用心性被激发,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关键是老师如何在活动之初就想好如何把幼儿的潜在激情激发出来。
措施:1。
降低难度,用故事做引导。
2。
及时鼓励,让幼儿在小朋友面前找到信心。
3。
完成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必须奖励,使幼儿对下一次挑战充满期盼。
精选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精选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简介本文档是对幼儿园小班进行观察记录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的行为、情绪表现、社交互动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
观察日期:2023年3月1日幼儿1•姓名:小明•年龄: 4岁•观察内容:1.早上进入教室时,小明表现得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2.在自由活动时间,小明选择了搭积木的游戏,专心致志地搭了一座高塔。
3.老师发现小明在合作游戏中表现得较为主动和乐于助人,积极引导其他小朋友。
幼儿2•姓名:小红•年龄: 4岁•观察内容:1.课间休息时间,小红表现得有些独立,选择独自玩耍而不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2.在午睡时间,小红有些焦躁不安,频繁翻身,后来老师用柔和的语言安抚了她。
3.小红在围绕绘画活动展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创作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幼儿3•姓名:小华•年龄: 3岁•观察内容:1.小华在集体活动时表现得较为内向,对老师的提问不太主动回答,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2.在游戏时间,小华选择了玩角角落落的游戏,似乎喜欢安静的环境。
3.小华在午睡时表现安静,很快入睡,但在醒来后还显得有些困倦。
总结通过以上观察记录,可以看出每位幼儿在行为和情绪表现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幼儿园教师也需要注重观察记录,及时发现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变化。
以上是对幼儿园小班的观察记录和个别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希望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行为个案观察记录【三篇】

【导语】幼⼉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体、智⼒和⼼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园是⼩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且可以从⼩接触集体⽣活。
为各位整理了幼⼉园⾏为个案观察记录【三篇】,供各位参考。
【篇⼀】 ⾦xx调进我所带的中⼀班,我的⼼悬了起来。
听别⼈介绍,海斌好动,个性强,是个⽐较难带的孩⼦。
从海斌迈进中⼀班这个集体,我开始了对他全⽅位的观察,因为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权”对幼⼉的细致观察,是闯⼊幼⼉⼼扉的第⼀步。
海斌喜欢画画,在绘画课上安静、专⼼,不会拿筷⼦的⼩⼿,握起⽔笔姿势正确,⽤笔流畅,画画的布局、涂⾊,超出了中班年龄幼⼉的⽔平。
我表扬他,并把他的画贴在⽼师范画的位置上。
海斌通过绘画技能的展⽰,得到了同伴的掌声。
在其他活动中,也就能和⼤家步调⼀致了。
⼀天,我发现海斌在拿着⼀盒⽔彩笔发呆,我拿过⽔彩笔劝他去喝点⽔。
喝⽔后,海斌⼜重拿起那盒笔,打开后⼀只⼀只的看,我没去打搅他。
事后,我问他:“那是你的笔吗?”“不是”。
“是不是喜欢那盒笔?”海斌点点头,并沮丧的说:“我的笔没⽔了,画的画不好看,”看海斌那麽喜欢漂亮的⽔笔,我及时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为海斌添置了多⾊的⽔笔。
⼜⼀⽇,⼩朋友在看动画⽚,海斌双⼿堵⽿,嘴中尖叫,当我向他摆⼿时,他⼤声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让他换个看不见电视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
隔了⼏天,当⼩朋友⼜看电视时,我提前安排海斌玩玩具,可海斌不领我的好意,搬了椅⼦往前挤,不但安静的看电视,还随电视节⽬发出咯咯的笑声。
我明⽩了:海斌看电视是有选择的,前⼏天看的是现代版的有打⽃的动画⽚,⽽今天看的是有趣的“猫和⽼⿏”,不同的内容,海斌有不同的反映。
通过对海斌的观察和看到海斌⼀天⼀天的进步,我想到:教师要通过观察,找到孩⼦的优势,并把它作为切⼊点,⾛近孩⼦,建⽴感情,增强孩⼦的⾃信,才能进⼀步培养孩⼦的责任感、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范文(精选6篇)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范文(精选6篇)【篇1】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目的:1、尝试大胆举手发言,不害怕。
2、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
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片段:在今天的语言活动《看云去》开展之前,我把某某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
我问:“某某,喜欢上管老师的课吗?”她微笑着点点头,“管老师可喜欢某某上课时认真的样子呢,管老师一直希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某某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她说:“愿意。
”“恩,管老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她点点头。
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某某也积极举手,终于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用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
分析:某某是个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平时就默默无闻,多数只与固定几个幼儿交流。
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她举手发言,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样子,站着不说话。
平时我也力图不断的引导她大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
指导策略1、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王静,帮助她形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相信她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逐渐建立,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同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
2、借助这个实例,鼓励教育其他不敢大胆表达的孩子也要积极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信心。
【篇2】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班级:某某记录人:某某姓名:某某性别: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行为表现今日开展了“我当小厨师”的种植活动,孩子们尝试制作凉拌萝卜丝。
徐某某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萝卜丝有两种不一样的形状,觉得十分的好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開放性及閉鎖性
檢核表是閉鎖性的,只因其缺少用來說明 特定行為的原始資料。
*選擇性程度
因為觀察前需要先界定所欲紀錄的行為項 目,所以其選擇性程度極高。
*推論的必要性
不論是單獨使用檢核表法或合併使用其他 觀察法(如時間取樣法、事件取樣法,和次 數統計法)都需作推論。
*優點
檢核表的優點是能用於不同的情境,容易 使用,易達到效果,因其能以簡單的符號提 供可計量的資料,而減少複雜的描述性資料 。符號通常用來表示如社會性互動、爭吵或 活動性導向之行為範圍。
幼兒行為觀察與象是否出現的一 種記錄法。採購單及出席記錄表都是簡單的 檢核表,檢核表可以用來記錄在特定情境中 所出現的特殊行為。 Brandt(1972)提出兩類的檢核表法。第 一類檢核表是將可記錄的項目分類,他稱之 為靜態的描述項目。所謂靜態的描述項目是 指「研究對象或情境中具穩定特性的項目, 可用有系統的符號來檢核者」。如年齡、性 別、社經水準、物理環境的特性和時間等, 都是一般常見之靜態的描述項目。
第二類的檢核表是活動是檢核表法。活動 即行為,也是觀察的重點。典型的活動式評 量是在觀察時段內記錄特定行為的出現。每 位幼兒都有一份列有行為項目的表格,只要 幼兒在觀察時段內出現這些行為項目,觀察 者則在表上作記號。檢核表也可用於紀錄幼 兒是否能表現一些被要求的行為,這種檢核 表就成為一種測驗。
檢核表法需要很周詳的計畫,所要檢核的 行為項目必須事先清楚地界定。計畫和界定 也能決定開放性和閉鎖性及選擇性程度的部 分特性。任何在觀察表上標明為某範圍、項 目,或答案的記錄模式就是檢核表的格式, 因此,清楚地界定範圍是很重要的。
*缺點
由於缺少原始資料,檢核表法缺乏觀察行 為及情境的細節。所觀察的記錄主要是幼兒 一些片段的動作或對幼兒零碎的印象,因此 要依據觀察目標,謹慎地配合使用其他的觀 察法。
◎問題討論:
1﹒檢核表法和次數統計法、時間取樣法有何 相同性?相異性? 2﹒請舉出檢核表法的五個實例(不包含書中 所討論的例子)。這些檢核表的種類及可 能的使用方法為何? 3﹒製作-簡單的檢核表,並請說明你是如何 著手設計,你所想的使用方法及所考慮的 因素等等。 4﹒複選題的考試如何成為檢核表法?申論式 的考題是否具有檢核表法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