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少时》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东省中考题)

合集下载

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答案
9.C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①志向坚定 ②赈施钱财
译文:马援年轻时,就因家中用度不足就辞别兄长马况, 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马况说:“你有大才,当晚些时才 能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暂且听从你所 喜爱的。”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的志气,应当在穷困 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因从事耕作放牧致有牛 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又叹道“凡是从农牧商业中 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 罢了!”于是将财产尽分散给了哥哥和故旧。听说隗嚣很 喜欢有才学的人,就前往投靠他。隗嚣很敬重他,与他共 同筹划决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读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结合文本,谈谈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4分)
课外文言文(10分)(2019广东中考)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 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 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 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 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 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显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专题01 断句(解析版)-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1 断句(解析版)-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1:断句(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考点链接】例1 (2019邵阳卷)【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各划1处)(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远江山极目回【解题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答案】(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远江山/极目回【方法指导】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阅读(10分)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去.国怀乡()(3)宠辱偕.忘()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湖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二)(9分)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3)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在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4)?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请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得像温室。

(2)月还没有落,……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

(3)我páo gēn wèn dǐ,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4)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yǔrìjùzēng。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怜当的一项是()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4.(3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

(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词语解释-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词语解释-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2:词语解释近年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

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

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

【考点链接】例(2019天津中考)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

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已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业,水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节选自《智囊》) [注释]①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府衙。

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好:小石,碎石。

⑤亟:急速,赶快。

⑥周旋: 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文卷悉.烬悉: ⑵喝使归舍.舍:【解题点拨】“悉”可以联系《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中的“悉”字;“舍”可以联系《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句中的“舍”字。

【答案】(1)全,都(2)房舍,住宅【方法指导】1.通假字解释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依据字音,求得本字。

例如:在《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②凭借字形,求得本字。

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注意事项: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要先写出其本字,然后再解释其语境义。

例如: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现象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义。

七年级语文练习5.诫子书

七年级语文练习5.诫子书
第Βιβλιοθήκη 部分 教材同步培优集训 5.诫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诫子书
建议:10分钟 答案:P8 总分:14分 得分: _____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一、(福建莆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_题___。_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 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 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 饿的意思。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不 ___挨___饿___、__不___受___冷__就___满___足__了___,___何__必___贪___图__吃___好___的__、___穿___好__的___呢___?_ (_“___寒__”__“__足___”__“__图__”___“__着__”__各___0_._5_分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重点字词:寒,寒冷。足:满足。 图:贪图。着:穿。
3.本文运用了_设__喻___的写法,阐明了_施___行__仁__义__(_每__空___1_分__)的道理。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本文通过林、鸟、水、鱼的关系来 讲施行仁义的道理,是设喻。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树林广袤就有飞鸟
栖息,水域深广就有鱼儿游弋,多施仁义百姓自然会归顺。人们都 知道害怕、躲避灾害,不知道施行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仁义之道, 应当在心中思索,常常不断地将仁义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 会远离仁义之道。这就好比用饮食来保养身子,要让肚子经常吃饱, 才能够维持生命。”

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高分技巧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1 断句(解析版)

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高分技巧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01 断句(解析版)

专题01:断句(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考点链接】例1 (2019年邵阳卷)【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各划1处)(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远江山极目回【解题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答案】(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远江山/极目回【方法指导】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马援少时》阅读答案及翻译(2019年广东省中考题)

《马援少时》阅读答案及翻译(2019年广东省中考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遂之北地田牧。

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

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B. 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 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D. 闻隗器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3)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7.【答案】(1)C(2)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因为马援①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②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解析】【分析】A.告辞;推辞。

B.到;的。

C.更加。

D.投奔;由。

(2)这句话的大意是: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没有加工的木材拿给人看。

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根据句意断句为: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结合马援的语言和及他做的事情分析马援的性格,马援经常对宾客说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国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加雄壮”,由此看出马援是一个志向坚定的人。

马援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说明他是一个赈施钱财的人。

因此他受到隗嚣的敬重。

故答案为:⑴ C;⑵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⑶因为马援①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②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察一词多义。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⑵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遂之北地田牧。

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

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 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 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 闻隗器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7.【答案】(1)C
(2)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因为马援①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②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解析】【分析】A.告辞;推辞。

B.到;的。

C.更加。

D.投奔;由。

(2)这句话的大意是: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没有加工的木材拿给人看。

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根据句意断句为: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结合马援的语言和及他做的事情分析马援的性格,马援经常对宾客说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国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加雄壮”,由此看出马援是一个志向坚定的人。

马援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说明他是一个赈施钱财的人。

因此他受到隗嚣的敬重。

故答案为:⑴ C;
⑵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⑶因为马援①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②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察一词多义。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⑵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

【附参考译文】
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因,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那一带种田放牧。

马况说:“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没有加工的木材拿给人看。

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

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国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加雄壮。

”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

不久又叹息说:“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对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

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

隗嚣十分敬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