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雾化吸入

合集下载

中药雾化

中药雾化

注意事项
1.连续使用雾化器时,中间需间隔30分钟。 2.中药加水浸泡30分钟后浓煮成20毫升一剂,装入 无菌袋中。中药雾化每日2次,每次20毫升,一周为 一疗程,间隔2-3天后再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口服 以扶正固本。

谢谢
中药雾化法
胡宁宁 2017.1
概述
中药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 法之一。是指经雾化装置的中药液体变成微小雾粒 或雾滴,悬浮于吸入气中,使气道湿化和中药药液 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粘膜湿润、祛痰、止喘 等目的.
适用范围.
呼吸道疾病,使呼吸道粘膜湿润、祛痰、止喘
用物准备

治疗车,雾化器一套,中药药液、氧气雾化装置
操作方法

ຫໍສະໝຸດ 1.备齐用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取半卧位,核对床号、姓名、腕 带。 3.连接雾化器各部位,检查性能,放入中药药液,罐盖拧 紧 4.接通氧气雾化装置,打开关。 5.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将口含嘴或面罩罩住口鼻,嘱深呼 吸、吸入20分钟。 6.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先关雾化开关,再关开关。 7.擦干患者面部,整理床单位,协助舒适卧位,雾化器倒 掉水槽内水,消毒、擦干。 8.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怎么样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怎么样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怎么样肺炎是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类疾病的一种,临床上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以及幼儿,因为二者的身体免疫力均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因此,被感染的概率比较高。

说到肺炎,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咳嗽和发烧,对于该病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认知,对于治疗也是一知半解,更不要说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

那么下文就针对肺炎以及对其进行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来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先来介绍一下肺炎,这个病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认识一下肺炎吧肺炎指的是问我们身体内部的终末气道、肺泡以及肺间质所发生的炎性症状,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最主要的有细菌或者病毒入侵引发感染,理化因素,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机体过敏或者一些药物所导致的副作用等。

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是发生率最高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肺炎指的就是这种。

肺炎的复杂分类肺炎的分类比较复杂,可以根据解剖、病因以及环境三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先来介绍一下解剖分类,其实就是根据发生的位置分类。

第一类我们称其为大叶性肺炎,引起该类肺炎的主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肺泡是最开始出现病变的位置,该类肺炎的发展速度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感染整个肺段或肺叶。

第二类被叫做小叶性肺炎,它的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支气管,也有将其叫做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是最早出现病变的位置,逐渐像肺泡发展。

第三类是间质性肺炎,大多数的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一般是在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发生病变,支气管周围血管经常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肺泡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还会伴有间质性水肿。

下面在来介绍一下根据患病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六种。

第一种是细菌性肺炎,根据名称就可以知道,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第二种为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以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原体为主。

中药超声雾化

中药超声雾化

中药超声雾化(一)1、银花9g,黄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参15,花粉15g,薄荷9g。

浓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雾化吸入1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2、半夏10g~12g,厚朴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陈皮10g~15g,银花20g~30g,,连翘10g~12g,川贝10g~15g,枳壳10g~12g。

水煎浓缩取汁4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半夏、厚朴、玄参、麦冬、生地、银花、黄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贝、白芍、公英、合欢皮、丹参、甘草,水煎过滤取汁,每次用15ml超声雾化,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二)(1)半夏、黄柏、蒲公英、生石膏、板蓝根、射干、甘草、乌梅各30克,细辛(后下)10克,薄荷(后下)、硼砂各20克。

加水8升,取2次煎液混合,过滤,浓缩约300毫升,装瓶备用,每日1次,每次30毫升,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吸入,7次为1疗程。

(2)用金银花、乌梅煎剂,借助于雾化吸入器喷入咽喉,每日1次。

(3)咽腔暗红增厚,有干燥感,可用沙地丹麦液或用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各2支,加薄荷少许,超声雾化吸入。

(4)选用清热解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各1支,放入超声雾化器药杯中,起雾后直接吸入咽喉,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5)沙参50克,玄参50克,麦冬25克,金银花50克,青果30克,乌梅20克,桔梗10克,胖大海10克,甘草10克。

将上述诸药煎煮至有蒸气时,将蒸气吸入咽喉。

(三)(1)乌梅6克,绿茶6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

水煎,过滤药液20毫升,蒸气或雾化吸入,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

有生津润喉,消肿开音的作用。

(2)用当归注射液2~4毫升,加生理盐水20毫升,雾化吸入,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3)薄荷、桑叶、菊花、芦根、生地、玄参各15克。

中药雾化吸入

中药雾化吸入

中药雾化吸入是中药熏蒸与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机结合,有文献研究采用中药雾化吸入与西药对比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7]。

炎琥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均具有明显的灭火作用,可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侵袭及感染,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辛静等人将病毒唑与炎琥宁进行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二者在对气道作用时具有协同功效,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进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作用效果准确、迅速[18]。

当前,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现象十分常见,临床使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尚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但是其安全性和实用性仍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3.小儿雾化吸入的影响因素分析3.1依从性由于婴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尚不健全,认知能力较差,雾化吸入治疗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患儿呼吸困难、憋气等。

同时,药物的气味难以被患儿接受,不易配合临床治疗。

有研究在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阶段,播放音乐、配备玩具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并加强表扬、鼓励,减少患儿对临床后资料的恐惧,取得良好的效果[20]。

同时,部分患儿家长缺乏相应的雾化吸入认知,不了解基本的治疗流程、效果,其恐惧和紧张心理也会影响临床疗效。

3.2体位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体位对其疗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去仰卧位时的潮气量会低于半卧位,患儿的呼吸道炎症症状会导致其肺潮气量的减少,取卧位时,患儿的横膈肌位置相对较高,胸廓部位的活动能力较差,加之患儿的自身特点不能够完成深呼吸,会降低肺活量。

通常,很多家长因患儿的配合度差而选择卧位治疗,这种体位不但不能够达到有效的临床疗效,并且更容易导致患儿呼吸费力、烦躁等症状。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从2008年5月到2009年6月收治的7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滴,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每日1次,连续用药5 d,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发热、咽痛、拒食、流涎等症状及溃疡消失情况。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十五 中药雾化吸入法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十五 中药雾化吸入法

评价
1.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手法是否熟练、治疗过程是否安全;是否沟通到 位、做到人文关怀。 2.患者是否感觉舒适,症状有无缓解。
03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准备用物时应仔细检查机器各部分连接是否完好。雾化罐底部的透声 膜薄而脆,易破碎,应轻取轻放。水槽与雾化罐内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无水时不可开机。 2.治疗前先协助患者咳出或吸出痰液,以免妨碍雾滴吸入。治疗后1〜 2小时内协助患者叩击背部,并指导患者有效咳痰方法。 3.水槽内水温超过60 应停机调换冷蒸偕水。雾化罐内药液过少,影响 正常雾化时, 不需关机,从盖上的小孔注入药液即可。 4.中药雾化后各种管道均有色素沉着,需及时浸泡、清洗、消毒,实行 一人一管。口含嘴 多为一次性使用,也可一个患者单独使用,每次使 用后,将口含嘴消毒保存,待1个疗程结束 后废弃处理。 5.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及时调整雾化量;雾化时间不宜 过长,若要连续使 用,需间歇半小时。
用物准备
治疗卡,治疗盘,弯盘,超声雾化治疗器,螺纹管,口含嘴(或面罩 ),纱布,过滤后中 药药液30〜50mL,治疗巾,水温计,冷蒸偕水 250mLo 安装超声雾化治疗器:将所有开关调至“关”的位置。向超声雾化治 疗器水槽内加冷蒸 倦水250mL,至浮标浮起,水量以浸没雾化罐底部 的透声膜为宜。核对后,将所需中药药液 30〜50mL加入雾化罐内, 检查无漏水后,将雾化罐放入水槽,盖紧水槽盖,安装螺纹管及口 含 嘴(或面罩),并试机。
操作步骤
1 .评估 操作者着装整洁。核对医嘱,床边评估患者,并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合作。 2.准备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3.体位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予叩背排痰、漱口,颌下铺治疗巾。 4.雾化治疗 接通电源,开“预热”开关,预热3〜5分钟。打开雾化开关,见指示灯亮 并有气雾 溢出,按需要由小到大调节雾量。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也可将面罩紧密安置在患 者口鼻 上),指导其紧闭口唇深吸气,用鼻子缓慢呼出。雾化吸入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5.观察 雾化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呛咳,如痰液咳出较多,要及时清除;如出现胸 闷气促、 呛咳严重,应立即停止。 6.雾化完毕 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协助患者再次排痰、 漱口, 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 7.结束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健康宣教。清理用 物,洗 手,记录签名。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80例论文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80例论文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8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慢性咽炎的疗效。

方法:1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1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方法治疗,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结论:中药雾化吸入方法是治疗慢性咽炎的理想方案,效果佳,药价廉,治疗安全。

关键词: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chronic pharyngitis. methods: 1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reatment methods. results: 180case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ing inhalation therapy, good curative effect, no toxic side effect.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o treat chronic pharyngitis method is the ideal scheme, the effect is good, the price cheap, safe.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atomizing inhalation therapy; chronic pharyngitis【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06-01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的虚火喉痹范畴,其发病率约占咽喉科疾病的10%-20%[1]。

中药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中药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中药氧气吸入操作流程中药氧气吸入操作流程通常是指将中药液通过雾化装置与氧气结合,形成气溶胶状态后,让患者吸入以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以下是基于之前记录的资料综合整理的中药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1. 评估准备-核对医嘱:确认患者的医嘱和用药信息。

-评估患者:检查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缺氧程度、鼻腔及口腔有无分泌物阻塞、合作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影响吸入的因素(如鼻中隔偏曲)。

-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感受,消除其疑虑。

2. 用物准备-准备清洁盘,内铺治疗巾,放置氧气流量表、湿化瓶、专用雾化器、鼻塞或面罩、吸嘴(如果适用)、棉签、纱布等物品。

-氧气源连接:确保氧气筒、氧气管道、氧气表装置工作正常。

-雾化器准备:如果是氧气雾化吸入,需将药液按医嘱要求稀释至适当浓度(例如5-10毫升),注入雾化器内。

3. 操作程序-连接雾化器与氧气装置:按照雾化器说明书正确连接雾化器与氧气供应设备。

-调节氧流量:设置氧气流量至6~8L/min,以保证雾化效果且不致于引起患者不适。

-放置体位: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以便顺利吸入雾化药物。

-开始雾化吸入:根据使用的是口含嘴还是面罩,指导患者将吸嘴放入口中紧闭嘴唇或扣好面罩使其密闭贴合面部。

-观察与监护:在雾化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药液有效吸入,并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 结束后处理-关闭氧气源,拆除雾化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让患者漱口或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

-记录吸入过程及患者反应。

5. 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遵守无菌原则。

-遵循医嘱调整雾化参数和用药剂量。

-注意防止氧气湿化不足导致气道干燥或湿度过大造成痰液黏稠。

在实际操作时,请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医生的医嘱执行。

中药雾化吸入技术

中药雾化吸入技术

中药雾化吸入技术中药雾化吸入技术是采用中药制剂,以雾化设备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使局部药物浓度增高,达到消除炎症和水肿,减轻咳嗽,稀释痰液,帮助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通畅气道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有中药超声雾化吸入和中药氧气雾化吸入两种方法。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呼吸道炎症如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胸部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二、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

2.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意识状态、呼吸形态和生命体征。

(2)局部情况:呼吸道及心、肺情况。

(3)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等。

(4)健康知识:呼吸道疾病知识和雾化吸入作用的了解程度。

三、告知1.中药雾化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及气味、感觉。

2.中药雾化吸入的时间。

3.雾化后保持口腔清洁。

四、用物准备1.中药超声雾化吸入用物:超声雾化器一套、中药药液。

2.中药氧气雾化吸入用物:氧气雾化装置一套、氧气装置一套、中药药液、注射器。

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洗手,物品准备。

○1超声雾化吸入:连接雾化器各部位,检查性能,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毫升,液面高约3厘米、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罐内放入中药药液30~50毫升,罐盖拧紧,放入水槽,将水槽盖紧。

○2氧气雾化吸入:用蒸馏水稀释药液至5ml~10ml,注入雾化器内。

3.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并核对。

4.超声雾化吸入: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器开关。

氧气雾化吸入: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雾化器与氧气装置连接,调节氧流量至6~8L/min。

6.根据需要调节雾量,使用口含嘴的患者应将吸嘴放入口中紧闭嘴唇。

使用面罩吸入患者应完全扣住鼻面部,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7.询问有无不适,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情况。

8.治疗完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协助患者漱口。

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雾化吸入是中药熏蒸与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机结合,有文献研究采用中药雾化吸入与西药对比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7]。

炎琥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均具有明显的灭火作用,可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侵袭及感染,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辛静等人将病毒唑与炎琥宁进行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二者在对气道作用时具有协同功效,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进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作用效果准确、迅速[18]。

当前,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现象十分常见,临床使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尚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但是其安全性和实用性仍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3.小儿雾化吸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依从性
由于婴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尚不健全,认知能力较差,雾化吸入治疗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患儿呼吸困难、憋气等。

同时,药物的气味难以被患儿接受,不易配合临床治疗。

有研究在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阶段,播放音乐、配备玩具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并加强表扬、鼓励,减少患儿对临床后资料的恐惧,取得良好的效果[20]。

同时,部分患儿家长缺乏相应的雾化吸入认知,不了解基本的治疗流程、效果,其恐惧和紧张心理也会影响临床疗效。

3.2体位
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体位对其疗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去仰卧位时的潮气量会低于半卧位,患儿的呼吸道炎症症状会导致其肺潮气量的减少,取卧位时,患儿的横膈肌位置相对较高,胸廓部位的活动能力较差,加之患儿的自身特点不能够完成深呼吸,会降低肺活量。

通常,很多家长因患儿的配合度差而选择卧位治疗,这种体位不但不能够达到有效的临床疗效,并且更容易导致患儿呼吸费力、烦躁等症状。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从2008年5月到2009年6月收治的7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滴,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每日1次,连续用药5 d,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发热、咽痛、拒食、流涎等症状及溃疡消失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迅速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双黄连粉针剂;雾化吸入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好发于夏季,传染性较强。

我院儿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应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了7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均表现有发热、咽痛、拒食、流涎,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1]。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入院前在外院经过治疗的不作为此次入选病例。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加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0.9 % 生理盐水20 mL+双黄连0.6 g雾化吸入(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1次/d。

两组患儿对症治疗相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用药24 h咽痛、流涎消失,能进食,用药3 d疱疹消失。

有效:用药48 h咽痛、流涎消失,能进食,用药5 d疱疹消失。

无效:用药72 h咽痛、流涎未消失,不能进食,用药5 d疱疹仍未消失。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1~7岁儿童,病变主要在咽峡部及软腭黏膜形成疱疹,同时伴有发热、流涎、拒食,年长儿诉有咽痛、头痛等。

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多为柯萨奇A组病毒[1]。

临床治疗主要以利巴韦林等抗病毒为主,但此类抗病毒药物仅是针对病原治疗,通过抑制核酸合成而阻止病毒复制,却不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3],且用药数天可引起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的外因为风热邪毒,内因为肺胃积热,治疗应疏风清热、解毒利咽[4]。

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灭菌粉末,金银花与连翘清热解毒、散风解表,黄芩清热泻火。

三者合用,可解肺胃热邪,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透邪的功效,用于风温邪在肺胃或风热闭肺证。

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双黄连可明显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和
IgM抗体水平,从而使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和体液免疫水平大大增强,进而发挥抗菌、抗病毒作用。

另外双黄连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及功能恢复,同时还具有抑制病毒生长、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双黄连雾化吸入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且治疗组患儿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说明可避免静脉注射造成过敏反应的可能,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5.
[2]谭祥权,于发敏.压缩雾化吸入赛若金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1):48.
[3]南冰艳.鱼金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J].陕西中医杂志,2005,26(6):532.
[4]邹慧承,刘丹娅.抗感利咽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2例[J].中医杂志,2005,46(4):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