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和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范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范文1这绝对是一本经典的中国风绘本。
梁祝的故事,流传已久。
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多多少少听过这个故事。
在美丽的杭州,还有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求学的“万松书院”,踏进书院,仿佛穿越到了梁祝同窗共读的那个时光里。
而杭州西湖边的观光车上,播放的正是动听的梁祝乐曲。
还有我们听过的戏曲选段“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等等,无不出自梁祝故事。
自从我给小不点讲过一些关于梁祝的故事以后,小不点就经常缠着我讲这个故事。
但是梁祝的故事真要讲起来,可不短,而且其中有些太多片断,尤其是祝英台抗婚、梁山伯病殁的情节,太过凄凉悲伤,如果一五一十讲给小孩子听,感觉不太合适。
所以,我在想怎样精简一些,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又会伤及孩子的心灵。
无奈自己水平有限,绞尽脑汁,总觉得讲不好。
然,这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绘本,解除了我的困惑,帮了我这个忙,绘本,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图书类型。
有精美的图画、有简洁且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字。
这本书,图画可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孩子们喜欢的皮影。
因为带小不点看过皮影戏,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时,就立马认出来是皮影,惊叹不已,直呼“好看”!说自己太喜欢这样的书了。
于是,仔细认真读了好几遍。
唐亚明老师描写的梁祝故事忠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原版,也就是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版本。
而文字则精简了许多,但是却没有遗漏时间地点,将这个民间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做了非常明确的交待,正好与真实的景点相吻合。
故事讲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也是去杭州的书院求学,两人结伴而行,同窗三载,情投意合。
可惜英台奉父母之命断学回家,但是英台早就托心于梁山伯,在二人十八相送之时,暗示梁山伯来家娶“小九妹”,可惜山伯来晚,英台在父母催促之下要嫁给马家公子。
梁 山伯和祝 英台的读后感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从小到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这个故事充满了浪漫、悲情和反抗,每次回味都让我感慨万千。
故事里,祝英台本是个富家千金,却有着一颗追求知识和自由的心。
她女扮男装去读书,这种勇气在当时的社会简直是破天荒的举动。
想想看,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祝英台敢于冲破束缚,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呀!她在书院里结识了梁山伯,两人一同学习、玩耍,感情日渐深厚。
他们在书院的日子,一定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瞬间。
比如说,梁山伯可能一开始根本没发现祝英台是女子,还把她当成好兄弟,一起畅谈理想,一起为了功课发愁。
祝英台呢,估计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的身份被识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个“男装”的秘密。
也许在课堂上,梁山伯因为回答不出先生的问题而抓耳挠腮,祝英台则在一旁偷偷给他提示,两人交换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当梁山伯终于发现祝英台是女子时,那种惊喜和感动肯定难以言表。
他们的爱情就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慢慢萌芽、生长。
可是,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祝家父母早已经为祝英台安排好了门当户对的婚姻,全然不顾她的感受。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会以“为你好”的名义,替孩子做各种决定,却忽略了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祝英台的反抗在那个时代是多么难得,她坚决不愿意嫁给自己不爱的人,为了爱情不惜一切代价。
梁山伯呢,这个善良、正直又有些书呆子气的男子,面对祝家的压力,他的无奈和痛苦可想而知。
他没有强大的家世背景可以依靠,只能靠着自己对祝英台的一片真心去争取。
可最终,他还是没能战胜现实的残酷,抑郁而终。
当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去世的消息,那该是怎样的肝肠寸断啊!她穿着嫁衣,奔向梁山伯的坟墓,那一刻,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是死。
最终,他们化作了一对蝴蝶,双宿双飞。
这个结局虽然带着一丝凄美,但也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力量是可以超越生死的。
想想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恋爱的时代,真的是无比幸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青年男女之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不禁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感情所感动,也为他们悲惨的结局感到惋惜。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读书三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在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这段感情终究无法跨越阶级与性别的鸿沟。
梁山伯病逝后,祝英台悲痛欲绝,最终化为蝴蝶,与梁山伯永世相随。
读后感一:真挚的感情令人动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真挚的感情。
他们彼此关心、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求学过程中,祝英台时刻关心梁山伯的学业,帮助他克服困难;而梁山伯也始终对祝英台呵护有加,担心她受到欺负。
这种纯真的感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读后感二: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悲剧在东晋时期,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极大的束缚。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正是因为无法跨越阶级与性别的鸿沟,最终走向了悲剧。
祝英台虽然勇敢地追求真爱,但仍然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而梁山伯在得知真相后,也因无法接受现实而悲痛欲绝。
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们感情的压抑,让人深感惋惜。
读后感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与真爱。
梁山伯与祝英台勇敢地追求爱情,正是这种向往的体现。
虽然他们最终未能走到一起,但这段感情却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总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让人感受到了真挚的感情、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不仅是一部凄美的爱情传说,更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矛盾。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启示道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启示道理摘要:1.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2.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观启示3.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启示4.结论:珍惜真爱,勇敢追求正文:在我国古代,有一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个故事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位年轻人之间真挚而感人的爱情。
虽然他们最终无法走到一起,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成为了永恒的传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始于两人同窗共读的时光。
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学习,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家庭原因,祝英台被迫嫁给了别人,梁山伯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最终离世。
祝英台悲痛不已,跳入梁山伯的墓穴,两人化为一对蝴蝶,永远在一起。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观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真爱至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真爱至上的价值观。
他们在面对家庭、社会压力时,仍然坚定地追求内心的真实感情。
我们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坚守真爱至上,不受外界诱惑,珍惜身边的伴侣。
2.忠诚专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忠诚专一的重要性。
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始终坚守对方,不离不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忠诚专一,对待感情认真负责,尊重对方,尊重自己。
3.勇敢追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勇敢追求。
他们在短暂的爱情历程中,勇敢地面对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我们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勇敢追求真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4.学会珍惜: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让人惋惜,但也教会我们学会珍惜。
生命中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每一刻时光。
总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真爱,勇敢追求,忠诚专一,学会珍惜。
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真真是家喻户晓啊!小时候听这个故事,就觉得哇,好神奇,好浪漫呀!长大后再回味,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你说这梁山伯和祝英台,咋就那么死心眼呢?但仔细一想,这不就是爱情的魔力嘛!他们为了彼此,可以不顾一切,哪怕是面对那么多的阻碍和困难。
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呀!这就好比现在的女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毅然决然地踏上一条未知的道路,多了不起啊!梁山伯呢,这个傻小子,一开始居然都没发现祝英台是女孩子。
但也许正是这种单纯和憨厚,才让祝英台喜欢上他吧。
他们在书院一起读书、一起玩耍的日子,肯定特别美好。
哎呀,我都能想象到他们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探讨学问的场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可是,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啊!祝英台的家里非要把她嫁给别人,这不是硬生生要拆散他们嘛!梁山伯得知后,那得多伤心啊!这就像你满心欢喜地种了一朵花,每天精心呵护,期待着它开花结果,结果突然有人过来把花给摘走了,你说气不气人!梁山伯最后抑郁而终,祝英台在出嫁的路上跳进了他的坟墓,哇,这是多么壮烈的举动啊!他们化作了蝴蝶,从此自由自在地在一起。
这难道不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吗?为了对方,可以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想想我们现在的爱情,有时候真的太脆弱了。
一点小挫折、小矛盾,就可能导致分手。
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相比,我们是不是太容易放弃了呢?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需要坚持和付出的,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
而且啊,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门当户对的观念,扼杀了多少美好的爱情啊!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这种观念的受害者。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的时代,应该更加珍惜这种自由选择爱情的权利,不要让那些封建的观念再来束缚我们。
每次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心中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虽然他们的结局有些悲惨,但他们的爱情却是永恒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和读后感

终于看完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一集。
虽然故事的结尾是早已耳熟能详的,但是再次欣赏时,仍然是被男女主人公那至死不渝的凄美的爱情深深地感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源于浙江宁波鄞县,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首。
故事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故事的主角上虞士族小姐祝英台出身有钱人家,她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与男孩子一样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在去杭州尼山书院的路上遇到梁山伯。
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金兰。
在书院三载,“日同桌,晚同床”,相互照应,情深义厚,继而相知相恋。
可是,他们的爱情一路却走得那样辛苦。
不但遭到马文才等士族的百般阻挠与逼迫,又有来自因爱生恨的曾是朋友的暗害,还要反抗传统观念门当户对的礼教。
祝英台代表的是千百年来被保守民风所压抑的精神,具有不畏强权为自己争取权利的勇气,却又不失中国传统女子的温柔婉约,更难得的是拥有读书人的知书达礼。
她一方面表达婚姻自主的想法,一方面又顾及伦理孝道。
最终梁山伯因思成疾,未免于一死,棒打鸳鸯两分离!保守的年代,梁祝的真情,连天地都被他们感动!于是,在梁山伯的坟前,电闪雷鸣,坟墓分开两半,祝英台飞身与梁山伯相会,二人微笑地飞向他们梦想中的归宿,完成了他们生不能同裘,死要同穴的誓言。
之后,坟墓合闭,象征着他们爱情的桃花也遍地开放,绿色装点了他们的墓穴。
二人化成了彩蝶翩翩飞舞,嬉戏其间。
从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摆脱了一切阻挠,天上人间相爱到永远。
也许,在那样的年代,只有死,才是他们能相守的唯一出路。
一个美丽的神话,痛却也让人幸福的故事。
有人称它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是共赴黄泉却一下来了个天崩地裂,似乎把所有未曾释放的感情都留到了这里。
再回头想一想现代人的爱情故事,我们早已没有了如此的艰辛与磨难,但是,我们也几乎见不到这样的惊天动地的真正的爱情了。
人们人为地给自己套上了金钱、地位、身份的标准,搜寻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家庭中,也常常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包围而无暇顾及其他,人们只能从想象中找寻纯粹的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对永远无法在一起的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传说的经典之作。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梁山伯是一个富家公子,祝英台是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孩。
两人自小相识,彼此相爱,但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异,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最终,他们被迫分开,祝英台被迫嫁给了他人。
梁山伯为了寻找祝英台,不顾一切地去寻找她,最终在祝英台的坟前悲痛而亡。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一种纯真的感情,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
其次,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悲剧,他们无法在一起,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这种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爱情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是需要经过考验的,需要经
历磨难才能真正得到幸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正是这样一种考验,他们的爱情需要经受家庭、社会的考验,最终却无法得到幸福。
这种对爱情的理解,使人们对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爱情有了更加珍视的态度。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传世的爱情经典。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学对爱情的理解,对人性的探讨。
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传说的经典之作。
梁 山伯与祝 英台的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 1700 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挣扎。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千。
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
祝英台是一个聪明美丽、好学上进的女子,她渴望像男子一样能够读书求学,于是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
在求学途中,她结识了梁山伯,两人志同道合,结拜为兄弟,一同在书院学习。
在相处的过程中,梁山伯始终没有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而祝英台却早已对梁山伯心生爱意。
当学业结束,祝英台不得不回到家中,梁山伯十八里相送,祝英台多次暗示自己的心意,可憨厚的梁山伯却始终没有领会。
后来,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且已被许配给马文才,他悔恨交加,一病不起,最终含恨离世。
祝英台在出嫁那天,路过梁山伯的墓前,悲痛欲绝,跳进坟墓,与梁山伯化作一双蝴蝶,翩翩飞舞。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是那么纯粹、那么坚定。
他们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祝英台为了能和梁山伯在一起,不惜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梁山伯为了爱情,相思成疾,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们的爱情不是建立在金钱、地位、权势之上,而是基于彼此的相知、相惜和相爱。
这种纯粹的爱情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爱情都被物质、利益所左右,真正纯粹的爱情越来越少。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着那种不被世俗玷污的、真挚的爱情。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在封建社会,婚姻往往是由父母包办,子女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祝英台作为一个女子,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却受到了重重的阻碍和压迫。
这种封建礼教不仅剥夺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扼杀了人性的自由和尊严。
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情和生活方式,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于看完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一集。
虽然故事的结尾是早已耳熟能详的,但是再次欣赏时,仍然是被男女主人公那至死不渝的凄美的爱情深深地感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源于浙江宁波鄞县,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首。
故事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故事的主角上虞士族小姐祝英台出身有钱人家,她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与男孩子一样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在去杭州尼山书院的路上遇到梁山伯。
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金兰。
在书院三载,“日同桌,晚同床”,相互照应,情深义厚,继而相知相恋。
可是,他们的爱情一路却走得那样辛苦。
不但遭到马文才等士族的百般阻挠与逼迫,又有来自因爱生恨的曾是朋友的暗害,还要反抗传统观念门当户对的礼教。
祝英台代表的是千百年来被保守民风所压抑的精神,具有不畏强权为自己争取权利的勇气,却又不失中国传统女子的温柔婉约,更难得的是拥有读书人的知书达礼。
她一方面表达婚姻自主的想法,一方面又顾及伦理孝道。
最终梁山伯因思成疾,未免于一死,棒打鸳鸯两分离!保守的年代,梁祝的真情,连天地都被他们感动!于是,在梁山伯的坟前,电闪雷鸣,坟墓分开两半,祝英台飞身与梁山伯相会,二人微笑地飞向他们梦想中的归宿,完成了他们生不能同裘,死要同穴的誓言。
之后,坟墓合闭,象征着他们爱情的桃花也遍地开放,绿色装点了他们的墓穴。
二人化成了彩蝶翩翩飞舞,嬉戏其间。
从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摆脱了一切阻挠,天上人间相爱到永远。
也许,在那样的年代,只有死,才是他们能相守的唯一出路。
一个美丽的神话,痛却也让人幸福的故事。
有人称它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是共赴黄泉却一下来了个天崩地裂,似乎把所有未曾释放的感情都留到了这里。
再回头想一想现代人的爱情故事,我们早已没有了如此的艰辛与磨难,但是,我们也几乎见不到这样的惊天动地的真正的爱情了。
人们人为地给自己套上了金钱、地位、身份的标准,搜寻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家庭中,也常常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包围而无暇顾及其他,人们只能从想象中找寻纯粹的爱情。
也许,这就是现实与神话之间的区别吧。
但愿,我们每个人不管拥有怎样的爱情,是幸福也好,是痛苦也罢,但是至少要拥有一颗为爱而感动的心灵。
幸福,就在其中。
因为,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真谛。
---------
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故事,所以我也并没有期待有类似大圆满的结局,只是故事的编排让人觉得异常的虎头蛇尾,前面三载同窗的经历可能是由于时间的需要而将其剧情拉长,可后面的矛盾突出点山伯与马文才挣亲直到最后化蝶才是重点,却只将其放在了后面两三集左右,让人觉得十分唐突。
四十一集的集数也着实长的叫人难忍,大概如此才令编剧不得已将重头戏缩短的么?
前面尼山书院的日子,真的是过的悠闲自在,虽总是被马文才等人挑起是非事端,但毕竟书院还是显得纯净,铺就了大篇幅英台与山伯之间的感情戏。
作为观者,我们知道英台是女儿身,在她对于山伯超越兄弟般的感情我是能够理解的;可是在于山伯,堂堂七尺男儿,
确实每天与英台在无限的所谓兄弟感情中,让人有点受不了,男生之间真有这般的感情么?不得而知,实在与想象有点出入。
八哥,是这部戏里面较为贯穿的人物,他与良玉之间的情感也融为其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八哥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来给英台还债的。
是英台将他心爱的人带走给与另外一个男子,本以为可以就此忘却,却在去尼山看望英台的时候又恰逢已堕入俗世的良玉,心痛更如刀割,去了也就罢了,为何却没能得到幸福的再次出现在八哥的面前。
这种悲惨的境地是良玉的报应,可那只以良玉作为入仕途的摇钱树的可恶男子,到最后却不见了踪影,或许就此隐埋在了良玉的过去。
只是无法解释,他为何又成为秦京生出现在了英台的同窗中。
八哥此生无法得到幸福,可就连死时,也要独自一人面对,孤独一生,原本可以在死前陪伴他的爹娘,却又因为英台的事而急忙奔走,只剩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力跪拜了父母。
良玉,不明白她的情感到底是如何的,她依然爱着那个抛下她还要向她索要金钱的男子,可是对于英齐,她是一种什么情感呢?会是一根想要却又无法要的救命稻草吗?就像她最后在马太守府,她与笼中的鸟儿再无区别,在人手掌中,一念之间。
马文才,该恨可又会令人疼惜,毕竟他的性格全是有他父亲一手塑造的,他本该是个乖巧善良的孩子,或许就象山伯,可在父亲无边的谩骂责打中,在幼时丧母的悲痛孤独中,他甚至借由黑暗的柜子来逃避者所有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因他的父亲而扭曲,不相信任何人,只是一味的索取,只要的他想要的,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最终不会有他得不到的。
英台是个例外,其实他是否真的爱英台,我看不然,他只是因为得不到她,所以才变得特殊,所以才变得那么的必要。
扭曲的人生中只剩扭曲的冀望。
最最感人的一幕,当然还要数英台奔向山伯的坟茔,最后与山伯合墓化蝶。
随虚幻,但气氛营造的极其到位,感人肺腑。
此时的他们眼中不再有任何人,除了彼此,英台跑过银心和四九;只有英台能看到墓中飞升的山伯,他们看着彼此,幸福的在空中旋转。
而旁人,只能看到当空翩舞飘带环绕着英台缓缓璇入墓中。
“即便化为穿花蛱蝶,也将永远相随,双飞花间。
永生永世,再不分离。
”
异常时节的桃花满树,由花化为的彩蝶翩跹飞舞。
与银心、四九依依不舍的道别后,自由自在的飞去。